第5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看了郭嘉一眼,這個替代故去的戲志才,足以共謀天下的鬼才。

  面上掛著笑容。若說曹操全心全意地尊漢,那倒不見得,否則,他大可扶一漢室宗親為帝。而如今的魏國的情況卻是,原本的漢室封國,已然盡數化為魏治郡縣,那些郡國,一一被除名。

  “鄴城,如今是什麼情況?”曹操看著程昱。

  “熱鬧!”程昱有些幸災樂禍,樂呵答道:“袁紹年邁,身體有恙。其下諸子奪儲,河北、中原世家相互攻訐,爭鬥不休。如今的趙國,雖然依舊強大,卻已失去了當年的進取心。”

  “袁紹確是老了,強敵環伺而放任諸子內鬥不止。在嗣君的事情上,袁紹若處理不好,他的趙國,休想長久!”

  “王上此言甚是!袁紹稱帝之後,趙國便再無當年之齊心,再加袁紹老而昏聵。內耗,是袁趙最大的弱點!”荀彧滿臉的肯定。

  “胡夏呢?”曹操眼中的笑意一斂,凝聲問道。

  經過這幾年的修整,胡夏依舊是諸夏第一強國,時時威脅著諸國的脖頸,哪怕其不發聲,也令諸國嚴密防範,不敢鬆懈。

  “胡夏的儲位之爭,倒不如袁趙那般激烈,但以臣看來,不過是劉淵壓制的結果。其雖立富昌公主劉芷之子為太子,妄圖籠絡漢臣人心,但其餘諸子都不是簡單的人物。如今的胡夏,胡漢矛盾,諸王矛盾,都是後患,如今劉淵尚且能壓制住,但日後可就說不準了!”荀彧眼神明亮,向著曹操:“胡夏,早晚必有大亂!”

  聞荀彧之言,曹操有些恍惚。同樣的話,三年多前,在雒陽,病故之前,戲志才也這般對他講過。

  “劉淵倒是生了一些好兒子!”過了一會兒,曹操感嘆道:“僅那劉珩,子脩印象不淺吧!”

  聞曹操問,曹昂亦回憶起當年在曹魏多方良臣勇將精兵圍剿下,劉珩率殘兵,依舊轉戰千里,南去荊州之故事。

  “英勇果敢,不畏生死,卻是人傑!”曹昂給出他的評價。

  “劉淵將其四子放在幽北,聽聞其也是個人物,這些年,給袁紹帶來了不少麻煩啊!”曹操感嘆:“孤之子,恐怕只有曹彰能與之相比!”

  “劉淵諸子,都是人傑,可其心不齊,終有蕭牆之禍!”曹操淡淡一笑:“孤之諸子,絕不若於彼,然孤之眾子,兄友弟恭,齊心為國。就此點,劉淵不如孤!”

  如今魏國,曹昂世子之位早定,只要曹昂無過,地位幾乎沒有動搖的可能性。且其人品才能,都得到上下認可,在宮中,亦受諸弟敬重。

  當今天下,若論國家安定,魏國當屬第一。其餘諸國,或多或少,都有點問題。

  “今日孤召諸位,是為一件大事!”曹操食指輕抬:“袁趙欺人太甚,屢屢侵我大河郡縣。孤欲整軍,出兵北伐!”

  此言一落,諸臣大驚。

  “王上不可啊!”程昱當即勸道。

  ......

  散議,曹操出兵伐趙的事情定下,諸臣苦諫,不可動搖其心。

  “奉孝!奉孝且住!”程昱喚住郭嘉,喘著氣:“伐趙,絕不可取。西有胡夏虎伺在側,南有楚、吳,貿然與進攻強趙,必給他國以可乘之機。吾不信爾等看不出來,文若不勸,奉孝你為何也不勸!”

  “夏侯將軍等人已然去調動兵馬,各曹也都在準備軍械糧草,刻不容緩,你我尋文若,再全勸王上!”

  “仲德莫急!”郭嘉嘴角掛著笑意,待程昱情緒稍稍平緩下來,方出言:“你我都看得出來,此時大舉伐趙,不足取,以王上之深謀,會看不出來?”

  “奉孝的意思是?”程昱神色緩了下來。

  “方才所議,王上著重問詢西、北面事,對南面楚、吳卻隻字不提。”郭嘉若有所指。

  “此次倒是吾太過心切了!”都是聰明人,程昱很快意識到了什麼,對郭嘉一禮,眼神瞟向南方。

  魏王伐趙,其意在南不在北!

  這兩年,南方反倒不怎麼安寧。

  偏居益州的蜀漢,若自劉焉時代算起,亦有十多年了。劉焉,給如今的蜀漢皇帝劉范,是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的,只是從劉范登基後的這六七年間,益州就難能太平。

  劉範本身不過中人之資,相比於其父之老辣,他的能力手腕差距不是一點點。想要如劉焉那般壓服益州世家,打擊豪強,南拒蠻夷,北制張魯,他還不行。其時,繼位不過數月,便生動亂。

  先是權臣趙韙的叛亂,波及數郡,持續了近半歲的時間。好在劉范將劉焉的臨終告誡都聽進去了,重用吳懿、龐羲、張任、甘寧等人,在諸臣輔助下,將之撲平。而經此亂,使劉范聲望大跌。

  其後,趙韙叛亂的風波過去不過兩年,益州百姓方從前次戰亂的創傷中恢復過來,劉范的皇弟武陽王劉誕又叛了。這一次,劉誕實則只是檯面上的人物,真正與劉范扳手腕的是一幫益州本土世家。

  在劉焉時代,益州世家是被一直劉焉壓制著的,及劉范繼位,延續著劉焉的政策,對不法世家豪強進行打壓。但在局勢的把握與各方勢力的平衡上,劉范遠不如其父那般老到。

  益州的世家們懾於劉焉,但對劉范,可不會怕,再勾連上對帝位有野心的劉誕,一場遍全國的叛亂再起。這一次,有益州本土世家的支持,叛軍後勁十足,劉范難以短時間平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