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須卜赤弇等胡臣暫時沒有動,靜靜地打量著劉瑞,直到被王柔出聲提醒,方才下腰。劉仇眼神有些冷,先瞥了眼劉珩,再盯著劉瑞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這下,便只剩下陳、周、鄭三王了。集中在三王身上的目光,多含有惋惜。三人沒有動靜,場面一時有些尷尬,劉瑞面上的喜色淡去不少,望著三位王兄,這一次他的腰直了很多。

  “臣劉琤,拜見太子殿下!”還是劉琤先“屈服”。

  “拜見太子殿下!”劉珩淡漠一禮。

  等到劉珝,他只是隨意地一拱手,宣洩著他的不服氣。

  當所有人都拜倒的時候,劉瑞只覺得整個天地都隨著他身份的變化換了顏色。伸出手,劉瑞的聲音壓制不住顫抖:“諸卿免禮!”

  “謝太子殿下!”

  “臣腿疾犯了,這便告辭了!”在劉瑞臉上蹦不住笑意時,劉珩給他的心情蒙上一層陰影。

  劉珝則話也不講,轉身便離去。

  劉琤,留了下來。

  在殿中,劉淵斜靠於大案,眼神深邃。劉瑞受禮的情景,他依稀可見,沉著臉低念道:“太子位置是給你了,能不能坐穩,就看你自己的了!”

  晉王劉瑞被立為太子的消息,很快傳遍的宮內外,縱使近月以來,其呼聲極高,但真到劉淵下詔落實下來,還是驚掉了一地眼球。

  消息傳到晉王府,闔府上下,一片歡騰。似種邵,與王府僚屬彈冠相慶,激動不已。

  在這喜立東宮的歡欣氣氛下,支持劉瑞的一干臣子,只有少數真正為劉瑞考慮的人,頭腦依舊清醒著。太子劉瑞,他的根基依舊淺薄,甚至相比於三個兄長,沒有什麼根基勢力。

  劉瑞,從及冠封王,入職中樞,到監國,再到入住東宮,不過半年的時間,這一路走得太順了。對於一個十六年來說,想要在如潮的榮耀中,不迷失,是否太難了。

  同時,還有人反思。

  立了太子,這朝局真得就能穩了?人心真的就定了?莫說那幾個從小爭到大的權王,他們能甘心?有的人,就是太樂觀了。還有人,似種邵這樣的,正在興頭上,何曾會顧及那諸多。

  在他們看來,這名分既定,大局便已定。劉瑞入主東宮,是他們這干漢臣的勝利!

  乾德六年秋,在正式的冊封典禮後,晉王劉瑞,正式入住東宮。

  ------------

  第415章 建寧九年

  建寧九年(202年)春,魏國梁郡,睢都,魏王曹操王駕自南緩緩回城。當年,擋不住百官與治下子民的“如潮熱情”,曹操終究還是稱王了,在天下諸國非帝即王的局面下,他僅為魏公,太沒牌面了。哪怕稱王,為懷念那基本已經逝去的大漢,曹操依舊以建寧紀年。

  在王駕之上,曹操接受這睢都百姓的熱烈歡迎。曹操,在魏國,深得民心。此次,他方於南郊睢水之畔,帶頭開啟了今歲魏國的第一耕。

  魏王宮,是在當初的霸府基礎上擴充的,完全不能以宏偉壯麗來形容,與長安、鄴都相比,太過簡陋。哪怕比起蜀漢的成都、楚漢的襄陽,都有所不如。不過也正因如此,曹操以其躬儉省約,深受魏國上下稱道。

  “將世子、尚書令與諸侍中與孤喚來!”一回宮,曹操便對左右吩咐道。

  “青州情況如何了?”待曹昂與荀彧、程昱、劉曄等臣坐定,曹操直接問道。

  這幾年來,天下總體上是比較平靜的,北方三國都在舔舐著傷口,恢復著勢力,相互之間防禦大於進攻,沒有大的戰事發生。

  但是夏、趙、魏三方之間,摩擦卻是從未少過。從兩河之地,到太行一線,再到幽州,幾乎沿著當年北方大戰交鋒處焦灼著。唯一的區別,大概要屬趙魏之間也開始起衝突了。

  曹操這邊,依舊奉前漢,這對代漢的袁趙來講,是啪啪啪地打臉。雖然暗地裡合作抗夏是共識,但關係確難像當初那般“親密”了。

  在去歲秋末,青徐那邊,起了衝突。先是邊境巡衛鬥了起來,然後牽扯到邊軍,鬥著鬥著,就掀起了一場局部戰役。趙國的安東將軍郭援,自臨淄領軍南下,攻魏泰山,未果,折兵千餘。

  冬至罷兵,今歲初,再次動兵。鎮守琅琊多年的魏威虜將軍臧霸統軍北上,配合泰山太守臧洪,力拒之。

  “回王上,臧府君與臧將軍上報,趙軍已然退去!”程昱稟道:“有二臧在東,王上可寬心!”

  “子源與宣高之能,孤自是信任的!”曹操撫著稠密的鬍鬚,輕笑道。

  臧洪,算是一代豪傑了,早年幾番奔走,在袁紹的麾下待了幾年,助其穩定青州。只不過其心不袁,後受袁紹猜忌,在趙魏不睦之後,經曹操派張超施以離間之計,無奈叛趙歸魏。

  甫一入魏,便受曹操重視,付之以巨大的信任,將重郡泰山交與他。

  小眼睛一眯,曹操帶著點嘲諷:“袁本初,當上皇帝之後,倒是貪慕虛榮了許多!與其在青州與孤糾纏,為何不想法應對劉夏的侵襲?”

  “袁紹篡漢,王上尊漢,若不是胡夏在西、北威脅,只怕袁趙已與我大戰不休了!”底下一個看起來十分神氣的文士,淡淡道。

  郭奉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