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淵感嘆用對了人,一高興給王昶升了職,讓其入宿衛軍為隊率,這可是真正的天子親軍軍官。大概是理解王昶的歸家心切,命其先行往安邑。

  “兒子拜見父親!”在安邑郡府中,命人不聲張,王昶徑直入正堂,激動拜道。

  王澤正埋頭於案中,在批覆著什麼。乍抬頭,看見王昶,一愣,隨即面露喜色:“文舒!”

  放下手中筆,起身上前將王昶扶其,好生打量了會兒兒子,而後眉頭一凝:“你怎在此,陛下御駕今日當未至安邑!”

  “陛下令我先行來安邑,察看迎駕事宜!”王昶解釋道。

  王澤聞言一笑,拍拍其肩膀:“去見見你母親吧!”

  走走停停,第二日午後,劉淵御駕隊伍方才至於安邑。一路行來,劉淵幾乎沒有入城邑歇息過,安邑是頭一遭。

  “季道公!勞你替朕牧守河東,辛苦了!”劉淵看著越發蒼老的王澤,不禁出言勉慰。

  入夏近二十年,王澤早過了知天命之年,如今已近花甲,垂垂老矣。王澤面對劉淵,從未有奴顏,表現從來都是很矜持,年紀越大,越是如此。很是淡定地對劉淵道:“臣不過在其位,謀其政罷了!”

  “呵呵!”劉淵輕笑:“季道公之風度,實令人仰慕啊!”

  “河東下屬各縣令、長,聞陛下親來,都已受令前來,欲一睹聖顏,不知陛下?”王澤問道。

  “嗯......”劉淵沉吟片刻,吩咐道:“今日就算了,諸令、長奔波至此,估計也累得不輕,就讓他們於驛館休息一夜,明日朕再抽時間接見!”

  “諾!”

  “河東此城,朕也待過,這城池朕就不逛了。走,帶朕去你的郡守府,一路車馬勞頓,朕這老胳膊老腿,確是泛酸了!”

  聽劉淵的語氣,心情顯然不錯。一直跟在王澤身後的河東郡吏都是謹小慎微的,見狀心中也是放鬆不小。在他們的心目中,劉淵幾乎就是一個暴君,而暴君,是不容易應對的,生怕行為上出個什麼差錯。

  ------------

  第391章 河東事

  王澤郡府正堂、二堂都被宿衛軍士強制占據接管,劉淵是毫不客氣,走馬觀花。也就是隨行的嬪妃宮人們被安置在城外,要是一干人等都湧進城,王澤這郡府還真裝不下。

  “季道公,就朕此一路,所觀所感,河東百姓日子並不好過啊!”二堂一落座,劉淵便面無表情向王澤道,聽起來似乎有“問罪”的意思。

  王澤自然是不慌不忙,捋著白須,應著劉淵:“陛下初下詔,減民徭役賦稅,天下生民歡騰。接下來與百姓行休養生息之政,以河東之底蘊,再復當年之殷富,不久矣!”

  王澤暗裡的意思很明顯,河東之困,在於朝廷,在於劉淵“苛政”。

  劉淵不與他計較,笑著搖搖頭。隨即做出一副嘆惋的表情:“朕常嘆民生之多艱,累大夏百姓至此,實朕之過也!”

  當著王澤的面,擠幾下眼睛,似乎有些濕潤,劉淵這“鱷魚的眼淚”幾乎要淌出來了。

  眼看著劉淵的表現,王澤都不知該作何感慨,仕君多年,對劉淵也有一定的了解。若真說劉淵有多關心生民之疾苦,不見得,但他是個聰明人,此時的表現只怕其明白不可久於苛政,那樣他的統治不會久遠,甚至可能熬不至他有生之年。憑這開年來劉淵幾次下詔,施恩於民,足可證明劉淵已經“悟”了。

  翻了翻王澤案上公文,好似都與河東鹽事有關。劉淵對鹽鐵事極為看重,這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河東鹽,這些年已經成為大夏最重要的鹽源,所占比重有半數之上。為此,劉淵還專門成立了鹽鐵衙門。

  但就河東而言,鹽湖、鹽工都在人家的地盤上,每年產出那般大的利益,河東的郡府衙門對河東的鹽事也是有一定管制力的。

  “河東之鹽事,有什麼問題嗎?”劉淵帶著點疑惑。

  “回陛下!”王澤抬手稟道:“河東生民之苦者,非那些春耕秋收的百姓,反而是這些鹽工。這些年,河東鹽池開採巨大,東池鹽工人數已然攀升至兩萬多,全數為河東的青壯。然各鹽監用之過度,這兩年不斷有鹽工過勞而死之事發生。”

  “對河東鹽事,臣平日本不多過問,時恐有逾權之舉。但那些鹽工,多為我河東之民,算上其家屬老幼,那便是近十萬的人口。臣身為一郡之首,為百姓之父母,對這些百姓實難不顧!”王澤滿臉的正氣,望向劉淵:“此次,臣特為河東鹽工們請命了!”

  迎著王澤的目光,劉淵沉吟片刻:“朕知曉了,朕會責成戶部右侍郎張世平負責改革鹽事,河東郡府可派官吏監察此事進展!嗯,不止河東,大夏其他鹽事也一樣!”

  “陛下仁慈!”見劉淵沒有多少猶豫的反應,王澤心裡也是一松,面上洋溢著笑容。

  難得能看到王澤這樣的人對自己恭維,劉淵心情更好了,很是熱情地,繼續與王澤寒暄,一時間倒是君臣相會,其樂融融的景象。

  “陛下!”王澤稍顯猶豫喚一聲。

  劉淵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季道公有話直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