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孝直慎言!”劉琤回過神來,盯著法正的眼睛,微斥道:“不可胡說!”

  “孤身為皇室親王,只知為陛下盡孝,為大夏盡忠,豈敢有非分之想!再者論嫡、論長、論賢,哪裡輪得到孤!”

  聽著劉琤言不由衷的話,法正臉上的笑意更濃。被其盯得帶有些赧色,劉琤頭一次覺得法正這張臉是那樣“可惡”。

  “父皇考察諸子的態度很明顯,且以父皇吞吐天地之豪氣,斷不會執著於嫡長制。既有機會,孤自然想要爭一爭!”表情一肅,劉琤堅定道。

  “那民部理政,就是殿下爭取聖心的機會。不管做得如何,都要讓陛下看到,殿下之兢兢業業。”法正也頭一次嚴肅起來。

  迎著法正目光,劉琤面露喜意,從法正之言中,感受到了其態度與以往的變化,正是正式向自己納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今孝直已修身齊家,不知此次是否願意出仕協助孤!”劉琤望著法正,帶著點期待。

  法正業已二十四五歲了,孩子都有了,就是一直未有入仕夏國的意願,劉琤對之提過幾次,都被其婉拒。此次,劉琤再提,心有所感,他會同意。

  “敢不應命!”法正拱手。

  “孤明日便具表上奏,舉薦孝直為民部主事!”劉琤有些興奮。

  ------------

  第390章 夏苗行

  古之帝王,四時出郊,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示武於天下。對行獵之事,劉淵是一向熱衷的,也不得不熱衷。自胡夏立國,諸事繁忙,又時經戰事,劉淵長年累月地脫不開身。但抽著時間,也會行圍獵之事。

  定都長安後,劉淵的活動範圍也不似當年,到處晃悠,幾乎限制在長安周邊。圍獵,也基本都在上林苑中。

  三月春末,劉淵在長安又坐不住了,下詔北上,欲回河套行夏苗之事。以中書令蘭稚監國,三王並百官輔之,劉淵自領後宮嬪妃與三省官員數十北行,劉瑞、劉琝、劉紓等王子公主隨行。

  從長安出發,走左馮翊,而入河東。宿衛、侍衛軍士護衛北行,加上宦官、宮娥、仆侍與諸大臣親屬扈從,過萬的人馬車輛。

  旗幟如林,很是招搖地經過夏國郡縣。須卜德軫、須卜樺、王昶、郭淮、烏麟等羽林郎有幸隨駕,一個個高頭大馬,身著亮甲,腰挎寶劍,手執雕弓,神氣極了。

  不是出來旅遊的,羽林郎們被安排在軍中,前後奔走,行軍瑣事,髒活累活,盡付於其手。即使如此,一個個還是興奮不已。

  之前在羽林軍營中,實在太拘束壓抑了,出身良好的他們,在劉淵的授意下是狠狠地操練了一番。王昶也一樣,他一向自律,但能隨軍到外邊走一遭,確是欣喜。

  想當年在西河、在五原的時候,讀書、文會、習武、踏青、弋獵,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當真愜意。

  行進路線與王昶去歲至長安的路線差不多,走過的官道,基本都有記憶。

  “不遠處就是蒲坂了!”在臨晉暫歇,過縣城,看著有些熟悉的景象,王昶伸手指著前方道。

  身邊就是郭淮,這二人如今當真是相交莫逆,有點“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味道。二人帶人脫離大部隊至此,是有任務的,御駕明日便要渡河,他們是要負責溝通渡河準備的。

  在蒲坂渡口,沿岸的丁壯已經被集中起來,擴建浮橋,上萬人加大量的輜重,以此時蒲坂渡的條件並不足以支撐。

  蒲坂尉親自在前調度,很是賣力,顯然想要表現一番。見王、郭二人帶人至,很是恭敬地上前拜見,這可是天子親軍,這樣親近的機會平時可沒有。

  “浮橋搭建情況似乎有些慢吶!”在水岸,看著眼前的場景,王昶皺眉問道,眼睛盯著蒲坂尉。

  “大河已近汛期,河流湍急,故此影響了進展。不過請大人放心,連夜趕工,定不影響陛下渡河!”蒲坂尉顯然有些緊張,趕緊賭誓道。

  “可否再調度些船隻來,觀水上只有上百條,蒲坂水岸,當不止這點吧!”王昶帶著點疑惑。

  蒲坂尉拊額:“倒是在下疏忽了,這就去辦!”

  “伯濟,讓士兵們也加入趕工修建!”王昶吩咐道。

  郭淮先是有些愣,隨即道一聲“諾”。而王昶已然下馬,往渡口的工事趕去。

  終究還是沒有發生因渡橋工事之故而遷延御駕渡河的狀況,劉淵是順順利利地入河東,踏入當今夏國除美稷、太原之外,最富庶的郡縣。此行雖為北上行獵,但實際上劉淵是為了對國內郡縣進行一次巡狩,一路走走停停的。

  河東大郡,鹽鐵之利,百姓豐樂,當然,這也只是相對於夏國其他貧瘠郡縣而言。整個河東,一路所過,就劉淵的感覺,百姓生活並不算太好,闔郡上下,能溫飽之民都不多。

  倒也非郡守王澤能力不足,實在是夏國之前的稅賦徭役太重,以其才,能將偌大的河東穩住,去歲大戰都沒出大亂子,已經足見其能。好在劉淵減賦稅、輕徭役的詔書已經明諭天下,熬過這乾德五年,大夏百姓的日子會好過得多。

  而從河東黎庶的反應來看,王澤的口碑確是不錯,在民間的威望很高。王柔、王澤這兩兄弟,能讓王氏成為夏國最顯赫的漢世家,就是憑著這常年累月,牧守一方的功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