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珩不吃他這一套,拎起劉珝衣角便道:“你手下產鹽,何止兩萬斤,為何特意在父王面前少說數量?”

  “哦?”劉珝依舊一副淡淡然的樣子:“有在父王面前表現的機會,唯恐不能多報一些數目,弟弟我怎麼會故意少報呢?王兄怕是誤會了!”

  聽出了劉珝語氣中的嘲諷之意,劉珩當即拳頭一緊。這時劉琤湊上來,拉住二人,聲音有些大:“二位王兄,這是為何,在父王堂前如此失態,可不要壞了兄弟間的情分!”

  聞言,劉珩轉頭瞥了劉琤一眼,見到這個一向寡言少語弟弟臉上的“憂切”之情。眼睛微微眯,頓了一會兒,鬆開劉珝,輕輕地替其撫平胸前的衣衽褶皺,輕笑道:“琤弟說得對,是為兄錯了,差點壞了你我兄弟情分!”

  說完拂袖而去。

  望著劉珩背影,劉琤眼中不禁露出一絲“失望”之色,隨即低下頭,對劉珝微微一彎腰:“王兄,我回屋讀書了!”

  劉珝嘴角一直帶著笑意,一副翩翩佳公子的風度,俊俏的長相,怕是能迷倒不少懷春少女。直到兩個兄弟走遠,表情收斂了下來,嘴裡喃喃道:“劉琤……”

  劉琤埋頭默默走在王府迴廊上,雙手不自主地握得緊了緊,暗思,自己方才之表現,是不是有些“過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

  第253章 上元

  初平四年正月,今歲的春日氣候似乎來得晚了些,并州大地上的積雪還未全部融化,即使開春了,依舊寒冷。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這算是劉淵在大漢土地上過的第一個節日了。踏入漢境,移風易俗,這大漢最隆重的節日,不管其起源如何,這上元節,劉淵是打算好好過一次。

  初入正月中旬,劉淵便傳下詔令,晉陽士族百姓,俱可歡慶。十五月圓之夜,燃燈放燈,宵夜不禁,夜市不閉。

  此令一下,倒在晉陽城數萬人口中掀起了一陣波瀾,這算是夏國統治晉陽來,劉淵第一道親民政令了。

  剛剛熬過寒冬,新的一歲帶來新的希望,劉淵此舉,倒也迎合民心。從十三日開始,晉陽城中的氣氛便徹底活躍起來,那是種“過年”的氣氛。

  城中貴族、官員、世家、商賈,各家都是喜氣洋洋,每家都熱鬧地緊,僕人清理府前,粉刷朱門,大肆置辦過節物料。普通黔首,不似高門大戶那般“鋪張浪費”,卻也準備著新衣,將家中最好的吃食拿出來。

  家家準備紙燈,有聰明者多製作了些,拿到市里去售賣,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投入那個精力去製造花燈,很快被搶購了個空。稍有家資的人便會主動購買,引得不少百姓效仿以賺些銀錢,短時間內晉陽城湧起了一波花燈“熱市”,劉淵,這算變相地刺激了一番消費。

  夏王府中,自然亦是張燈結彩,張讓忙裡忙外,支使著宦者、宮娥,為劉淵過個上元節做準備。

  十五夜裡,劉淵率領兩夫人、三子、闔城官員將領,奉上太一牢,於府中祭祀天神泰一。雖然對什麼太一神並未有多少感觸,更無什麼敬畏之說,但既然有這心了,戲也要做全了。

  經過繁雜的祭祀禮儀流程,按舊例,祭祀太一神,當自昏至明,但劉淵可沒這份耐心,做做樣子,已然足夠。

  是夜,劉淵於王府夜宴群臣,蔡琰、萬年在側,甄氏母女則以其身份,還沒有資格參與此等宴席。

  酒過三巡,晉陽城中已經熱鬧起來,以往宵禁的時分,如今放寬了限制,就如囚犯有了放風的機會,沒有一家一戶閉門安歇,都外出活動。

  醒了醒酒,劉淵帶領蔡琰與萬年出府遊玩。甄氏母女進王府後,蔡琰對劉淵態度冷淡了許多,劉淵心情愉悅,也不與之計較,這上元佳節,就當帶她散散心。

  整座城池燈火通明,最熱鬧莫過於如晝之東市了,人聲之鼎沸,隔著數里外,也能清晰地聽見。

  身著常服,在比肩繼踵的外圍轉了兩圈,處處花燈掛起,行人歡欣遊玩,熱鬧非凡。難得見此“盛景”,確實令人流連忘返。

  原想再往深處走一遭,拗不過隆頡,他是強硬地不讓劉淵去那混亂之地,不確定風險太大了,很是用心地盡著自己的職責。

  稍微思考一番,劉淵也覺不妥,果然放棄,帶人繞市向東。

  晉陽東城上,火把明亮,女牆上也掛了不少花燈,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士卒林立,值此佳節,對城池的守衛依舊未有放鬆。獨孤盛負責城防,看起來並未有掉以輕心。

  在這東城,能聽到背後的熱鬧,十五之夜,月亮確實圓潤異常,皎潔的月光灑落大地,照在城外的晉水中。

  城外,晉水河畔,動靜也不小,零零散散地有兩三千人沿著河畔,往河中放著河燈。此刻,已經成了規模,眺望過去,星星點點的河燈,燈光閃爍,漂浮於水上,接續不斷,向南漂去,看起來頗為絢麗。

  “真美啊!”蔡琰一臉陶醉之色,於幼齡之時便隨蔡邕被劉淵強留在美稷。長於草原,對許多事物都只能從書中,從蔡邕嘴裡得知。如今親眼見到這種美好的情景,自是有些愉悅。

  “此景,臣妾也是許久沒有見到過了!”旁邊的萬年情緒似乎不是很高,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感傷之意,似乎回憶起居漢宮之時的上元盛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