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壺關,乃上黨之東大門,在劉淵心裡,是與北邊的井陘並重之關河要塞。在關內走了一圈,對其防禦還算滿意,軻比能以胡族騎將出身,能做到此時的地步,已經出乎劉淵意料了。

  站在壺關城頭上,劉淵**著冰涼直透心肺的牆磚,餘光掃向侍立在側的軻比能。軻比能,這個前世的“鮮卑大王”投效自己也有好些年了,他是真有天賦的,這些年劉淵是親眼見證著其從一個小部落首領一步步成長為夏國大將。

  或許是有先知之見,對軻比能,劉淵心底還是有著一點忌憚之意,猜忌之心從未平息,只從未表現出來罷了。

  “軻比能,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待在上黨,甚是乏味吧!”劉淵突兀地來這麼一句。

  軻比能不知劉淵何意,有些迷惑地看著劉淵,劉淵呵呵一笑:“上黨自給不足,但南邊的河內可富庶地很,你若有心,來年可引軍向南。孤封你為河洛都督,與你經略河洛之權!”

  軻比能聞言,當即眼神一亮,喜上眉梢:“多謝大王,末將必不令大王失望!”在上黨待了這麼久,軻比能確有動一動的心思。

  “當然,對東邊冀州的防備,不得放鬆!”劉淵又提一句:“魏郡可近在咫尺,袁軍軍力堆積之地,若是上黨出了差錯,孤必不饒你!”

  “大王放心,臣自省得!”軻比能立刻保證道。

  “還有,河內有世家大族司馬氏,若有機會,替孤拜訪一番!”劉淵又補上一句。

  被劉淵搞得有些摸不著頭腦,軻比能還是沉聲應道:“遵令!”

  “孤馬上就要返回晉陽了,上黨,孤還是交與你二人!來年,華夏之局勢該向何處,已經無法預料,上黨乃并州之重,乃我夏國之重,務必萬分謹慎!”

  “諾!”軻比能與閔純很是鄭重地對劉淵行一大禮。

  ……

  巡視上黨,本就是突然起意,自然不會耗費太多時間,隔日,劉淵便自壺關北返。至於更南的上黨縣邑,比起北部縣邑也好不到哪兒去,也沒必要去了。

  王駕緩慢行進,道路不整,一路顛簸,在車駕之上,晃來晃去,劉淵則閉目整理著此次南下所得。

  “文優,你覺得上黨在孤之治下如何?”

  “各縣駐兵甚多!”李儒簡單答一句:“以強兵彈壓之,終不是長久之計!”

  劉淵沉默一陣,方才嘆道:“以胡治漢,亦不是長久之計啊!”

  “你說孤若廣布天下,召大漢賢才俊傑來投,天下會有何反應?”

  李儒不說話了,觀其反應,劉淵便知,恐怕效果並不會令人驚喜。不過,腦海中閃過這道想法,便被劉淵記在了心底。

  “此間到何處了?”見道路愈見顛簸,劉淵不禁掀開車簾問道。

  “回大王,此地為涅縣境內,前方便是羊頭山一脈!”隆頡策馬上前答道。

  探出頭向前張望,果然前方,羊頭山峰鼎立,橫亘於前方,似是要阻止己方去路。行路處,山勢頗高,向遠處瞭望,去兩三里外,有道山崗,崗下有座村莊。

  劉淵略微一思索,便吩咐道:“轉道向西,去那崗下莊子歇息一晚。”此來,還未見識過地方鄉里,這就當體察民情了。

  鄉里的寧靜很快被大破,一隊侍衛軍強悍地闖入,引得一陣雞飛狗跳。高順到時,所有的百姓盡皆被趕出房屋,在寒風中等待迎接王駕。

  “鄉民是否盡數趕出?”高順冷著聲音問道。

  “回大人,都已趕至莊口等候!莊內再無一人!”隊率指著一老漢道:“這是此間裡長!”

  高順打量了里長一眼:“夏王親至,準備迎接!”

  本有些緊張的里長聞言,更加心慌了,先前聽外邊動靜,原以為有強人來犯,誰料是夏國之卒子。如今更是夏國之王到了,由不得其不緊張,己方這破落小村莊,怎麼就引來了胡夏的**oss。

  “跪下!快跪下!”很快,劉淵王駕至,一陣輕微的混亂過後,全莊老幼盡皆趴伏在地。

  被引至里長家中,喝了一口鄉里熱湯,觀其家居,雖不是家徒四壁,也差不了多少了。里長,怎麼也算個小吏,都如此,可想其餘百姓了。

  “夏……夏王!”里長坐立不安,很是拘束地對劉淵道一聲。

  “孤自詡也算英俊了,有這麼嚇人嗎?”見其反應,劉淵突然看向李儒與衛覬,玩笑道。

  “鄉民無知,為王威所懾,還請大王不要見怪!”衛覬對劉淵含笑道。

  “起來吧!”劉淵對里長道:“此鄉,有多少百姓?”

  “全鄉一百二十八戶,共計四百餘口人。”緊張依舊不可避免,顫聲答道。

  “哦?”劉淵有些好奇道:“在上黨,這算是個大鄉了吧!”

  “在大夏統治下,生存如何?是否如大漢士族們傳唱那般,漢民皆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啊?”劉淵玩味一笑。

  “大王言重了!”里長刷地一下跪倒在地:“其他地方小人不知,歸附大王后,此地各處安定,以往侵擾鄉里的強盜匪徒沒了蹤跡。縣裡亦傳來新太守政令,重新劃分了土地,免了我等這一年的稅賦徭役,百姓們難得地安穩度過今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