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解綁!”劉淵伸手一指,呵斥一聲。旁邊的士卒聞令,快速地上前,提刀割斷繩索,將二人放下來。

  劉淵兩步上前,拱手一禮:“劉淵,見過二位!”

  荀攸揉了揉酸疼的手腕,抬眼看著劉淵,雲淡風輕應一聲:“當不起夏王之禮!”旁邊的張遼動了動身子,吃疼,麵皮抽動幾下,並不說話。

  “公達與文遠,既至夏城,還未見孤一面,何故要舍孤而逃?”見二人表現,劉淵心底的某些“期盼”漸漸消散,出聲問道。

  “時運不濟,身陷敵營,做為大漢臣子,自然要尋機得脫!”荀攸淡淡道。

  聞荀攸滿嘴的牴觸之語,一臉的頑固表情,劉淵還是忍不住表示出收服之意:“孤自知公達之才智高絕,我夏國正處用人之際,敢請先生投效夏國,孤當掃榻相迎?”

  “呵呵!夏王還是打消了此心思吧,我荀氏世受國恩,萬萬不會做那屈從於異族之事來,絕不會抹黑我荀氏的清譽!”荀攸還是淡然的表情,語氣堅定無比。

  說著還瞥向李儒與呂布二人,李儒依舊淡定無比,呂布則有些羞臊,稍微露出一絲尷尬來。

  “就因為我軍這匈奴的身份?”劉淵聲音有些高了:“匈奴就不是華夏族民了?孤苦心廢草原舊制,積極行漢化之舉。多少年來,中原的士大夫們想要做到的王化胡夷之事,孤替你們做到了,還不見孤之誠意,孤之志向嗎?”

  “孤在爾等面前稱孤道寡,這大漢天下,有多少人暗自嘲笑,孤心知肚明。然從不畏懼非議,就想要將胡漢融合一體,以公達的胸懷,尚不能消除心中那點異族偏見?”劉淵看起來很“激動”:“別忘了,孤可是大漢駙馬,孤現在姓劉,也算半個大漢皇室了!”

  “夏王領軍南來,殺戮橫行,并州多少士族郡望,族滅人亡,漢民流亡,多少大漢生民遭難。竟然還妄圖胡漢一體,雙方之間幾百年的血淚情仇,不是憑夏王一己之力就能消除得了的,此逆勢之舉也!”荀攸淡淡道。

  “文遠方才說過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荀攸沉聲道:“夏王,就不必徒廢口舌了!”

  見自己好言相勸,荀攸依舊這般冥頑不化,劉淵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怒氣。按捺下去,看向張遼:“文遠,亦不肯投效?”

  “然也!”張遼沒有廢話,二字頂回。

  “二位就不怕孤一怒而殺之,螻蟻尚且惜命,二位不畏死?”劉淵兩眼微眯。

  “誓不從賊,何惜一死!”張遼哈哈一笑道。荀攸在旁,見張遼的反應,不由露出讚許的神色。

  “來人!”劉淵臉上露出殺意,怒喝喚人,正欲下令,一頓,雙拳一握,出一口濁氣,吩咐道:“暫且將二人收押!”

  “二位還是暫且在孤之囹圄間好好考慮考慮,孤暫不殺汝,但耐心有限!”

  望著二人慨然赴囚籠的背影,劉淵嘆了口氣,心中頭一次生出一種挫敗感。這一路南來,諸多的大漢文人、將領,或利誘、或刀兵相逼,最終還不是一一降服。

  只是如今,面對荀、張二人,劉淵終於明白了,有些人真不是死亡就可以逼服的。按照劉淵的一貫作風,如此頑固不化之人,直接殺了了事。但當對面乃是自己“心儀”之謀臣名將,還是有些猶豫,就方才,殺之的命令已經到嘴邊了,硬生生被劉淵咽下去。

  “夏王,荀攸此人,身出名門,歷經宦海,其志堅定,不可驟然降服,還請夏王耐心些!”見劉淵表情有些難看,李儒上前低聲勸解道。

  劉淵伸手止住李儒:“孤只是心生感慨罷了。大漢天下,多少仁人志士,與荀攸、張遼相仿者怕是不少。孤想要征服大漢,首先便要征服他們,如今看來,前路維艱啊!”

  收起複雜的情緒,劉淵洒然一笑,再艱難,都走到這個地步了。江山的創立,這前路的阻礙,終究要被他一一拔出。

  “制止二人逃亡者,何人?”劉淵轉身問道。

  魏續幾人聞聲出列,對劉淵拜倒:“小人等拜見夏王!”

  看著幾人,魏續與宋憲身上帶著傷,簡單地包紮著,劉淵輕笑道:“不錯,入我夏軍,好好表現,孤不吝封賞!”

  “謝夏王!”幾人互視一眼,帶著喜色。幾人攔截荀、張,本想在呂布面前表現一番,如今竟入了夏王眼,自是喜不自禁。

  一擺手,命擠在院中的士卒們散去,看向王順,劉淵點頭道:“子忠,表現不錯,孤都看在眼裡!”

  王順嘿嘿一笑,稟道:“臣自詡愚魯,只知忠於王事,大王但有差遣,刀山火海,必赴之!”

  就觀其言行,劉淵便知,王順,別看他年紀小,可不愚鈍。王德平庸,倒生了個好兒子,得虧當年戰死於沙場,否則在劉淵心中失去了價值的王德下場不妙,定會遷糾於王順。

  “文優、奉先!”劉淵喚道李儒與呂布。

  “二位主動來投,孤自當封賞。以文優為軍師將軍,入王府參贊軍事。奉先為虎威將軍,入安邑大營統軍,屬下一併加校尉之職!待立功業,再行加賞!”劉淵許官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