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此說來,倒是經驗豐富,長於製鹽的老鹽工,非一般勞力了?”劉淵打量著其淡淡道。

  談到這,其人眼中露出一絲神采,答道:“其他不說,小人對製鹽之道,倒是有些自信!”言罷,見劉淵饒有興趣地盯著自己,頓時心中一緊,自覺多言,伏地,惴惴不安。

  劉淵則指著老鹽工對李樂道:“在鹽事一塊,像這樣的老練鹽工,足可倚為臂助!”

  李樂自然明白劉淵的意思,當即道:“臣明白!”劉淵這隨口一提,東池鹽池便多了一名漢人監事。

  “大王!”這時,李樂趁著劉淵心情不錯,稟道:“臣一介武夫,於鹽事之道,實在不擅長。在此,也只能做做巡察守衛之事,還請您另則人才負責鹽事,讓末將回軍中吧!”

  劉淵聞言神情稍動,未曾想到這李樂倒有自知之明,擺手道:“孤已遣人命轉運使蘇雙親自來河東,處理鹽事,待其接手後,你就可回軍了!”

  李樂自然不知轉運使是何官職,亦不知蘇雙何人,但聞劉淵早有安排,拱手應道:“謝大王!”

  衛覬這個夏王長史此次也伴駕而來,跟隨在劉淵身旁,默不作聲。

  “真是個好地方啊!”劉淵嘆道,突然發問衛覬:“伯覦,此前東池鹽利,你衛氏占了幾分啊?”

  聽劉淵如此問,衛覬心中一緊,迎著劉淵目光,沉聲應道:“一成!”

  “當真不少啊!”劉淵笑道:“如此巨大的利益,如今被孤盡收官府,可曾捨得?”

  當然捨不得了,衛氏之中,不少人可是心中滴血。衛覬表情沒什麼動容,答道:“鹽鐵之利,事關國計民生,收為國用,理所當然,臣豈有不舍之理!”

  衛覬話說了漂亮,似乎那巨額利益不值一提一般。劉淵聞言,眼含玩味之情,背過身去,嗅著空氣之中飄散著的淡淡鹹味,不說話了。

  衛覬在後,看著劉淵背影,心中微嘆。這夏王,不好應付啊。

  策馬沿著東池鹽場轉了一圈,劉淵便帶人回安邑去了。將劉珩三兄弟留了下來,撥給三人各一鹽場,上百鹽工,三月期限,負責管理製鹽事務。

  這,算是對三兄弟的一次小小考核了。三人心中也都明白,拜別劉淵,在東池鹽場,他們要待數月了。

  ------------

  第232章 關中兵禍

  夏軍征服河東時,此時的關中正兵連禍結,李、郭等人起軍西進,如蝗蟲過境,侵掠郡縣。兵勢之猛,大出長安朝廷的之料,不過兩日的時間,西進兩百餘里,裹挾董軍餘孽潰兵,兵力翻了一番,有六七萬之眾。

  噩耗連續傳來,叛軍進軍速度著實迅速,每日飛奔傳來前方噩報之斥候,幾無斷絕。長安諸公亦是一日三驚,原本“穩坐釣魚台”的王允這時再也坐不住了。

  急令呂布派軍征討,主持長安兵事。此時的長安,算上禁軍,兵不過萬餘,且軍心不定。在王允的自負之下,原先稍稍穩定下的軍心亦是動搖不斷,如今李、郭在外聲勢造得如此之大,長安駐軍心念董卓者,也是蠢蠢欲動。

  呂布以長安兵少,賊勢眾氣盛,建議王允徵召兵士,固守長安,消耗其士氣,再尋破敵之法。王允不聽,言:“都城重地,豈能任由賊眾兵臨城下,天子威信何在,必須禦敵於帝都之外!”

  對王允所思所行,呂布差點當場翻臉,“耐心”地勸解一番,反倒激得王允一意孤行。呂布其人,於他而言,不過一持劍衛士罷了,拜將封侯,好好聽他王司徒的調度便是。一莽夫,何來的諸多廢話。

  對王允的剛愎自用,呂布帶著強烈牴觸,但拗他不過。親自挑選樂三千士卒,都是在他看來的“不穩定份子”,交由李肅,命其帶軍東進討伐亂軍。

  李肅可不傻,心中知曉手下士兵多有異心,一路東行,就如同坐在火爐之上,晝夜難安。在長安以東的渭南平原上,正遇李、郭數萬大軍。李肅敢於領軍東進,心中自然有應付叛軍的方法,未發一箭,未傷一卒,果斷投降,欲加入叛軍。

  李肅早發現了,殺了董卓,王允掌權,還不如在董卓麾下了,只是如今悔之晚矣。那幫世家大族,何曾瞧得起他這樣的寒門匹夫,又是董卓部將,甚受排擠。誅除董逆,他李肅立功也不算小,卻未收穫多少,那些沒怎麼出力世家子弟以其身份便可升官、加爵,李肅自是不服氣。

  李傕這邊果斷接受了李肅投降,全並其麾下,那些士卒則如魚入大海、鳥歸山林一般,迅速融入叛軍,調轉兵鋒對準長安。而李肅,有些悽慘,誅殺董卓,他出力甚多,被李傕下令殺死祭旗,看在他主動投降的份上,沒讓他受太多痛苦。

  對呂布的不配合,王允自是不滿,果斷親自接過長安駐軍的指揮權。經過董卓之亂,王允早看明白了董卓之強,就在於軍隊,因此董卓死後,對軍隊看得極重。

  別看信任呂布,以呂布統率諸軍,但一有皇甫嵩牽制,二有士孫瑞掌宮廷禁軍,再加上安插了不少世家子弟於軍中充任軍官。對呂布限制極大,到此時,其能真正掌控的還是那點“并州軍”,剛剛擴充不久,不過千餘人。

  王允親自督查軍務,一邊於長安內外徵召青壯充入軍中,一面關注亂軍行軍動向。前番,王允令左馮翊郡守宋翼、右扶風郡守王宏派軍兵前往長安支援,二人都是王允同郡親信,共派出軍兵三千終至長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