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原如今可是虎狼之地呀!”李歷聞言皺眉,而後面露詫異:“伯典,你是想投匈奴!”

  “不錯,君可願同行否?”

  (本章完)

  ------------

  第203章 還是界橋

  袁紹入主冀州,速度不算慢,勢力得到跨越式的提升,在渤海的公孫瓚也不差,以白馬義從為基,大肆擴充兵力,加上從幽州調動的兵馬,在這初平二年秋末,已然坐擁步騎大軍兩萬有餘。

  到袁紹這邊陰奪鄴城,迫韓馥讓位州牧的消息傳出後,公孫瓚果斷坐不住了,冀州如此大州,豈能白白便宜袁紹那廝。

  親自統軍向西、南,攻略冀州諸郡,公孫瓚兵鋒正盛,攻勢凌厲,諸郡不能擋,望風而降。冀州中北部的河間、安平兩郡相繼落入公孫之手,公孫瓚聲勢越發壯大,屯兵三萬於安平信都,蠢蠢欲動。

  初入冬,自覺準備萬全的公孫瓚再次做出了南下的姿態。

  “主公,幽州劉使君來信,言我軍妄自掀起戰亂,侵害州郡,乃不仁之舉。勸您罷兵,還冀州以安寧!”公孫瓚軍帳,關靖掀起簾幕入內稟道。

  陣陣冷風襲來,公孫瓚卻似無所覺查,看都不看關靖遞過的帛書,很是輕蔑道:“劉虞匹夫,幾番與本將作對,責難與我。遲早有一日,必取他項上首級!”

  關靖聞公孫瓚之言,趕緊勸道:“主公息怒!我們該如何回復劉使君?”

  “罷了!不管他!”公孫瓚拍了下帥案,很是堅決下令:“本將不日便統軍南下,汝便坐鎮信都,替本將調度轉運糧草被服!”

  “諾!”

  在劉淵得到冀州消息的同時,冀州公孫、袁紹兩方之間,大戰已經一觸即發。

  儘管天氣嚴寒,公孫瓚南下討袁的決心卻一點未有消減,自信都而出,入清河國,直逼袁紹掌控的腹心之地。

  在公孫瓚於北邊大肆攻伐郡縣之時,袁紹一點也沒有閒著。袁氏的聲望,袁紹的名頭,當真好用,輔之以袁紹手腕,麾下眾多英才力助,魏郡、趙國、清河、巨鹿,迅速被其整合起來。

  比起公孫瓚的輕慢士族,掠奪百姓,袁紹則穩當得多,大收人心。別看,公孫瓚軍威赫赫,但在冀州實無什麼統治根基,一旦其軍敗,其在冀州的勢力就將土崩瓦解。

  這點,有諸多謀士提醒,袁紹看得很透。面對咄咄逼人的公孫瓚,袁紹一度壓力山大,忍字當先。但在其侵入清河國境內之後,袁紹也正式開啟了他的反擊。

  北風凜烈,一支兩千餘人的袁軍精銳,沉默向北行軍,統軍者,先鋒大將麴義。面對快速逼近的公孫軍,受袁紹令,麴義統麾下精兵,為前驅,袁紹自領大軍於後,北上抗敵。

  麴義沒有騎馬,居陣中與士卒一併步行,望著周邊嚴肅、行止森嚴的麾下將士,麴義不由得閃過一絲得意。這支軍隊,以刀盾、強弩兵為主,乃是專為對付騎軍而建。

  早在伐夏之時,受夏軍騎軍所擾,麴義便有心打造一支能夠行動自如的弩兵部隊對付敵騎。此想法,得到袁紹大力支持,於所有袁軍中挑選最精猛的壯士三千,再經過麴義親自訓練淘汰,得此二千軍。

  前次面對夏軍騎軍,麴義雖能以嚴密的軍陣御之,但失之笨重。按照麴義的要求,經過嚴苛的訓練,此兩千人,當能於高速行進中依舊保持著嚴密的軍陣,士卒體力足,反應快,意志強大,指揮高效快捷。他要的是一座能夠移動的“炮台”,而不只是一座“箭樓哨塔”!

  如今,耗費了諸多心力,終於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曲周縣東五十里外,麴義軍與公孫瓚軍終於相遇了,面對遠處敵軍數萬,兩千袁軍沒有絲毫動容之色,整齊地排列著,等待軍令。

  這是一片遼闊的平原,視野極其開闊,見著對面區區兩千袁軍,公孫瓚率軍緩緩逼近,一直靠近到不足兩里的距離,對方依舊穩穩地停駐在那兒,沒有一點動搖之狀。

  一擺手,示意大軍停下,公孫瓚心中有些猶疑了,問左右道:“袁紹大部隊在何處?”

  “稟主公,探騎來報,袁紹領軍兩萬餘,正於四十餘里外,向北進軍!”

  原以為袁軍有詐,聞訊後,公孫瓚心中一松,指著麴義這支隊伍,有些張狂道:“對面這點人馬,竟敢脫離大軍,獨面本將大軍。真是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傳令公孫越!率白馬義從,給本將擊破敵軍!”

  隨著公孫瓚一聲令下,五千白馬義從當即從大軍右翼衝出,直撲麴義軍。而麴義見著幽州軍動了,依舊穩當地很,手中令旗高舉一揮,大聲喝道:“立陣!”

  兩千袁軍,頓時動了起來,在極短的時間內,一座嚴密的軍陣立地而成。刀盾槍兵護衛在外,千餘弩兵居中,靜待幽州騎軍撞上來。

  見到麴義這邊的動靜,雖然心中驚訝其陣勢轉換之迅速,但公孫越依舊毫不在意,催著戰馬,帶人繼續加速。

  “衝上去,碾碎他們!”這些年跟著公孫瓚縱橫北境,吊打烏桓等異族,連一統漠南的匈奴都壓制不住。與賀蘭當阜交鋒幾次,不相上下,兵反倒越打越強。到這冀州來,縱橫無敵,公孫越也是鼻孔朝天,此刻也不會將麴義這點人放在眼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