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該歡迎歡迎,該納糧納糧,不敢有絲毫推搪。尤其万俟槿那一支,這些時日攻伐雁門,殺人無數,凶命赫赫,各縣豪族更是不敢輕慢。

  十一月,隨著最北邊的強陰縣被万俟槿率軍拿下,雁門郡徹底淪陷於夏軍鐵蹄之下,納入劉淵之手。而整個并州,也僅剩西邊的朔方郡、上郡南部與東南角的上黨郡,其餘為夏國全據。

  留下万俟槿領三千騎駐守汪陶,彈壓地方,達奚伶率軍兩千,鎮守陰館,劉淵領大軍歸太原。

  ……

  入冬之後,并州大地籠罩在一片寒霜之中,道路難行,近萬步騎,跨過雁門郡內山脈,走山道南入太原。常年處於北疆,早已習慣了嚴冬的酷寒。今歲比起往年,倒不是特別寒冷,一路縱覽山川,劉淵心情格外地好。

  “喪子之痛,確實難熬,威考公可曾怪孤?”喚崔烈至王駕之上,劉淵輕聲問道。

  崔烈興致不是很高,但見劉淵審視的目光,忍住心頭悲傷答道:“小兒迂腐頑固,有其志,自戕而亡,哪裡怪得著大王。大王寬容,全其屍身厚葬,臣已然感激!”

  “如此便好!”劉淵對崔烈應答,看起來好像很滿意。

  “你叫什麼名字?”見崔鈞之子被崔烈抱在懷中,劉淵來了興趣,將其摟至身旁,含笑問道。

  劉淵很清晰地感受到崔烈身體一個顫抖,老眼死死地盯著劉淵,劉淵則不管,捏了捏身旁稚童的嫩臉。

  “崔浩!”三歲小兒,有些懵懂,看了看自己祖父,又看了看一臉溫和的劉淵,吐字道,聲音清脆得很。

  摸了摸小崔浩腦袋,劉淵看向崔烈:“威考公之孫,可愛得緊呀,有此子承歡膝下,可撫慰心中創傷啊!”說完便將崔浩還給崔烈。

  “孤聞威考公另有一子,在長安做著議郎,亦可傳書喚至身邊奉養啊!”淡淡地,劉淵又道一句。

  見崔烈有些緊張,劉淵哈哈一笑:“孤玩笑罷了!”

  而後表情恢復嚴肅問崔烈:“雁門拿下,然這大郡該由何人治政,恢復民生,著實令孤傷腦筋呀。孤缺乏治政之才,威考公,可有人選推薦?”

  抱著崔浩,崔烈沉思一會兒,方緩緩答道:“小兒州平履任雁門之前,尚有兩任太守,其中一人,名為郭縕,大王該有印象吧!”

  “郭縕!”劉淵嘴裡咀嚼著這個名字。腦海中回憶起這個人來了,多年前,夏國未建之時,可有與之攜手對抗鮮卑之舊事。

  ……

  冬日,滹沱水岸,河水已然斷流結冰,岸邊有著片片竹林,竹林之外,有一座安寧的鄉聚。數百人口扎堆,是個大鄉,鄉里有一處清幽的院落,乃大漢前雁門太守郭縕之居所。

  多年前,因宦官故,郭縕被罷官,遂復歸故里陽曲,這一晃便是經年。劉淵領數百北軍將士而來,頓時打破了鄉聚的寧靜,尋一農夫問路,直撲郭宅。

  院外偌大的動靜,郭宅里人哪兒不知,一陣雞飛狗跳,郭縕被驚動前來查看。在仆固懷荌的帶領下,侍衛們毫不客氣地占據郭府內外,劉淵踏入府們之時,郭縕一家老小几十口,已經被趕到院裡聚集。

  “不得無禮!”小罵一聲仆固懷荌,劉淵對著當身直立的郭縕一拱手:“在下劉淵,見過郭使君!”

  “鄉間鄙夫,當不得夏王敬稱!”聽劉淵自報名號,郭縕便知是夏王親臨。

  聽出了郭縕語氣中的那點排斥,劉淵倒是不在意,自顧自地步入正堂中,尋客座坐下。

  “不知夏王紆尊降臨寒舍,有何貴幹?”郭縕見狀亦進內入座問道。

  “無他!延請閣下為我大夏雁門太守!”劉淵伸手在大腿上蹭了蹭,直接道明來意。

  郭縕聞言,眉頭稍緊,想都沒想,直接委婉回絕:“在下於家耕讀,早已習慣鄉間歲月,無心仕途,只怕要令夏王失望了!”

  對郭縕的反應似有所料一般,劉淵不管,繼續說道:“雁門方納入孤手,百姓受戰亂之苦,亟待休養,民間多有念郭公當年之仁政善舉,郭公不可拂民意,寒民心呀!”

  郭縕聽劉淵之言,眼中閃過些什麼,看著他,不說話,但那表情就一個意思。任你說些什麼,不動搖。

  “哈哈!”劉淵見狀,突地笑出了聲,起身步至堂外,走到一個清秀的小童面前,蹲下:“這是郭公之子吧,叫什麼?”

  “郭淮!”還未等跟出來的郭縕答話,那小童便直接答道,對劉淵倒沒有多少畏懼之意。

  劉淵聞言眼中異色一閃,從懷中掏出一把鑲玉匕首,後邊的郭縕見了頓時心中一緊。只見劉淵將匕首放到郭淮手中,含笑道:“汝日後可為孤之大將!”

  說完不管郭淮小臉上的疑惑與驚喜,轉身問郭縕道:“郭公可要好生思量一番呀!”

  “哎!”見著旁邊小兒把玩著劉淵遞給的匕首,郭縕嘆一口氣道:“還請夏王,再容吾考慮考慮!”

  “孤在此住下幾日,就等郭公好消息了!”

  ------------

  第200章 “日”常生活

  難得閒時,劉淵乾脆在陽曲周邊遊覽起來。陽曲此地,北、東、南三面環山,縣內山嶺、丘陵占據了半數以上,耕地資源稀缺。也正是依靠滹沱水,陽曲方能成邑,中西部河谷平川,與仆固懷荌策馬飛馳,受地勢影響,並不盡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