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孫堅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打發掉的,愈挫愈勇,收復散卒得四千人,重頭北進。董卓還待在河南之地,調胡軫南下為主將,並派呂布、華雄助之,欲破孫堅,至於“老實”待在河內的袁紹,則命牛輔、徐榮“照看”之。

  董卓自以為派出精兵強將,對付孫堅這個敗軍之將,該是手到擒來。可惜,董軍將帥不合,胡軫與呂布、華雄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去,你看我不爽,我看你更不爽。陽人聚一戰,董軍被孫堅一戰而破,勇將華雄被斬,胡軫、呂布狼狽北逃。

  孫堅軍勢大振,繳獲了不少董軍戰馬與士卒,盡納為己用,又徵召精壯數千人,得兵八千餘。休整月余,復領軍向北,攻破大谷關,直逼雒陽,令董卓大震。

  河內,曹操已經率軍東歸,往兗州而去。袁紹只顧積蓄實力,無討董之心,他看透了,東向暫屯兵於陳留,暫觀局勢。

  “南邊的孫文台打得很不錯嘛,已經兵進大谷,直接威脅雒陽!”收起南方傳來的消息,袁紹淡淡道一句,面上沒什麼表情,讓人猜不出其所想。

  許攸在下道:“孫堅性如烈火,作戰英勇,如今趨雒,已是勢如破竹。董卓這些日子,收縮軍力向西,其於河南之地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若是其不能壓住孫堅,只怕那孫文台,真有攻入雒陽的可能啊!主公,在下以為,我軍可動了!”

  袁紹這近一年來,在河內可不是白待的,糧草軍械囤積了一大批,手下兵力已擴充到兩萬餘人,比起去年南下,實力可謂暴漲。

  聽許攸提議,袁紹也露出了意動之色,笑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軍,也確實該動動了!”

  然而,還未等袁紹準備完畢,從傳來一令他措手不及的消息,劉淵出兵太原,已然兵臨晉陽城下!這徹底打亂了袁紹的節奏。

  ------------

  第170章 劉淵兵臨晉陽

  “這個淳于瓊怎麼回事!吾反覆叮囑,對匈奴對劉淵要嚴加防範,這一年來,書信公文之往來,亦反覆提到。他淳于瓊怎麼就讓劉淵突然圍了晉陽!”聽到淳于瓊使者帶來的求援消息,袁紹勃然大怒,拍著銅案便逼問道。

  溫縣衙堂中跪著晉陽來的信使,一身狼狽。見袁紹大怒,趕緊稟道:“在二月之時,夏國便派大軍集中於大河西岸,淳于將軍立刻派韓莒子校尉領軍前往羊腸倉守衛。”

  “羊腸倉乃太原西北門戶,淳于將軍此舉不錯。且羊腸倉險要,羊腸道路狹小五十兵士都難以擺開,哪怕千人,也是匈奴的騎軍難以突破的,怎麼突至晉陽?”旬諶在旁突然問道。

  “匈奴人在大河西岸一度作渡河之狀,但一直未有施行。如此反覆幾次,月余後突然渡河猛攻,有派軍走呂梁險道,兩面夾擊,韓校尉一時不察,丟了羊腸倉。”

  旬諶稍微思索一會兒,不禁搖頭嘆道:“好狡猾的匈奴人,好大膽的劉淵。如此瞞天過海,韓莒子敗得不冤!”

  “主公,太原有事,還請回軍!”一直沒有作聲的許攸突然建議道。

  “主公,對付匈奴人,末將請命為先鋒!”麴義在下果斷請命。在袁紹極力拉攏下,麴義亦心慕其家世威望,自然被其收入縠中。

  “這……”袁紹聞言發聲頓了頓,臉上露出了很明顯的猶豫。

  許攸見狀,眼神一緊,袁紹的反應,似是不想回援太原了。

  “諸位先退下,容吾考慮考慮!”過了一會兒,袁紹揮手令眾人退去。

  獨留下許攸與旬諶,這二人是袁紹此時最倚重的謀士。沒了旁人,許攸有些焦急問道:“軍情緊急,主公何故猶豫。難道您真有心放棄太原?”

  袁紹眼神閃爍,似乎有些尷尬。并州之地,有劉淵這頭猛虎在,袁紹並無倚之為根基的意思,此時當然不願回去,將他好不容易武裝起來的精銳大軍拿去與匈奴人血拼。道:“若歸太原,討董大業怎麼辦?”

  到此刻,許攸也大概清楚袁紹的心思,不由勸道:“主公,劉夏之入侵,乃外敵,對付他們乃大義,太原絕不可不戰而棄。其次,主公麾下,最精銳之士多出自太原,若家鄉有難,而主公不歸,恐失軍心。”

  頓了頓,許攸又道:“三者,河雒之地,已為董卓破壞殆盡,其又派軍抄掠中原諸郡。時局至此,主公縱使率軍擊退董軍,進軍雒陽,得到的也不過是一片廢墟。董卓隨時可西退長安,據函谷而守。河雒之於主公,如雞肋也,反倒不如太原,至少此時那是您牧守之地!”

  袁紹沉默了,看向旬諶。旬諶拱手道:“主公,子遠之言有理。并州,雖然貧瘠,但地勢得天獨厚。東倚太行,西靠呂梁,山川險要,晉中平原土地肥沃,實為寶地。若以太原為基,並雁門上黨,便可居高臨下。向東可攻冀州,向南可並河雒,不可輕棄呀!”

  “唯一可慮者就是匈奴,此次回軍,若能擊退之,便可西據大河御之,其後,舉兵東進,謀取冀州。還請主公三思!”旬諶直接拜倒。

  提到冀州,袁紹當即眼神一亮:“若吾直接用兵冀州可否?”

  “那樣韓馥必不能守,只是子遠說得好,匈奴乃外患,您若不御外敵,而鬩牆於兄弟,恐失人望!您至少讓天下人看到,您抵禦外侮之心!如何抉擇,還請主公明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