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思索了會兒,對崔烈道:“威考公於此教授這些孺子,卻也屈才了。孤欲於你司空府下配備屬官,這監察職責,還請威考公費心了。至於孤這些兒子,另尋博士以授業便可!”

  “諾!”崔烈聞言,眼中明顯露出一絲光彩。

  “在孤選好新博士之前,就煩勞威考公繼續費心了!威考公見多識廣,給他們講講大漢之山川郡國,風土人情,制度民生,法律文化,講講《漢書》。”劉淵吩咐道。

  臨走之前,又對稍微鬆懈下來的幾兄弟囑咐道:“你們跟著先生好生學習,大漢可不易征服,我們必須了解它,融入它,而後吞併它!你們作為孤之子嗣,當為夏國之表率,日後為國出力!”

  劉珩等人對劉淵之言明顯有些懵懂,但在其威嚴的目光下,俱點頭不已。

  ……

  行走於美稷的街道之上,劉淵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得意。十餘年前,此地雖為南匈奴單于庭所在,卻不過一破落小城。如今,經過三次的擴充,業已發展成一座河套雄城池。

  多年之前,美稷周邊的穹廬屋舍,便已被拆除,被新城所占據。沿著貫通南北的寬闊大道步行,此道可容納一大車通行,腳下鋪滿了一地的青磚。

  冬日將近,天氣漸寒,街道上卻也熱鬧得很。來自美稷周邊的百姓,挑擔駝物,將家中財貨拉到城中售賣。美稷豪族甚多,習慣了安居城池的夏國貴族們也越來越像大漢貴族,美稷城的消費能力被開發出來,對各項物資的需求也日趨上升,每日貨物吞吐量漸大。

  不少人依託於此,從中發了大財。以往劉淵重視商旅,多因匈奴戰略資源稀缺,如蘇雙、張世平者能倚之崛起,蓋因劉淵想要托其手從漢境界獲取鐵器、糧食、布匹等匈奴高需求的物資。

  這些年,劉淵苦心孤詣,大加吸收大漢百工之才,發掘國內資源以自給。對商旅的依賴大大減小,劉淵於國內施行重農、重牧,對於商賈之事,雖未抑制,卻也無大興其道之舉動。

  他是不希望夏國的農民、牧民脫離土地、牧場,而行商賈之事的。一夫不耕,或受其飢;一婦不織,或受其寒,尤其華夏處大變時期,糧食、布匹、鐵礦,這才是硬通貨。

  不過饒是如此,美稷的商業氛圍依舊濃郁,來自大漢、漠南、甚至遙遠的西域商旅,競相往來貨值。

  既然都發展起來了,劉淵也不故作抑制,有鑑於來往美稷商旅成分複雜,貿易糾紛不斷,城市治安與管理混亂。除了之前新建城衛軍之外,又於美稷設東市,供貨物交易,置市令筆吏監管。

  “走,去東市逛逛!”轉向向東,劉淵興趣盎然吩咐道。

  “大王,東市混亂,還是不去了吧!”張讓在旁悄聲諫道。

  瞥了其一眼,張讓脖子一縮:“諾!”隨後頭前引路。而隆頡則暗地裡一招呼,幾十個便裝的侍衛,先行往前探路護衛,欲規避任何不利於劉淵的風險。

  ------------

  第166章 美稷東市

  至東市,劉淵方感受到美稷的“熱鬧”,一路步過,商旅往來不絕,小販叫賣聲不斷。小小的東市擁擠不堪,劉淵卻也從中看到了一種蓬勃發展的氣象。

  到東市,隆頡等人已經徹底將劉淵圍住了,神經緊繃,東市龍蛇混雜,他們實在怕發生什麼意外。只是劉淵正在興頭上,他們也只能於心中默默祈禱劉淵儘快回宮。

  逛了逛,劉淵被路邊一老漢吸引了,其倚靠在一輛拉車邊,車上擺著一大堆黑乎乎的東西。劉淵一眼便認出了,那是煤炭。華夏民間實則早就有開始使用煤作為燃料,只是量不是很多,用得多的還得屬木碳。

  而劉淵此時突然意識到了,夏國境內除了豐富的鐵礦資源,煤的儲量可一點不少,這麼多年竟然被其忽略了。緩步上前,劉淵打量了下那老漢,皮膚粗糙暗黃,該有四十多歲。

  “貴人您看看,這絕對是好炭!”那老漢見劉淵上前,以為來了生意,當即操著漢話指著車的煤炭介紹道。

  “老漢是漢人?”劉淵問道。

  那老漢聞言一愣,隨即大搖其頭:“不,不,小人是夏人!”他可是聽鄉里亭長說過,在城邑之中,都只能自稱夏人,何況美稷乎。

  老漢籍屬并州上黨,前些年生活無計,攜家小逃難至匈奴,與一眾流民被安置在美稷南邊五十餘里的地方。正巧,其鄉里周邊有一大片露天煤礦,在這秋收之後,便與鄉里青壯年,專門拾取煤球,運往美稷來賣。

  在美稷,賣出的價格,可比其餘縣邑高得多。如此已有數年,每年來往幾次,其收穫頗豐。

  劉淵抓起一顆煤球,顛了顛,厚實不似木碳的輕盈,微微一笑:“這不是木碳吧,汝是從何處尋來的?”

  “這……”聽劉淵這麼一問,老漢遲疑了,支支吾吾地,看起來並不想透露煤礦地址。

  劉淵見狀心中有些感嘆,這些愚民呀,據寶山還欲引為私有?對方就在跟前,不說劉淵,就隨便一個稍有勢力之人,若是重視想要從其嘴裡得知煤礦消息,有的是方法。

  冷眸一眯,盯著這老漢,幾個呼吸的功夫,其就受不了了。掃了眼劉淵身後的幾名侍衛,忐忑望向劉淵,顫聲答道:“這些石炭都是小人鄉里附近所產,遍地都是。小人等是觀寒冬將至,故運往美稷販賣,討些錢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