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及至冬末,天下豪傑欲討董卓者眾。袁紹於太原暗自聚兵,發書聯絡天下州牧郡守。袁術在南陽,背靠袁氏宗族,聚家兵部曲,有起事心。

  而曹操,果斷棄驍騎校尉之職位,歷盡艱辛波折,潛至陳留,散家財,聚五千人。天下,都因“董卓之亂”變得騷動起來,大漢即將陷入連綿不斷的戰火中。

  大漢蒼穹之下,山雨欲來風滿樓,只待來年開春,便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殘酷廝殺。

  圜水之陰,一座人聲鼎沸的城邑矗立於其岸。圜縣,由原大漢圜陰、圜陽二縣合併而來,這麼些年的經營,此邑早成為了匈奴在西河郡中南部最重要的城池。

  經過不斷的招攬流民,遷徙草原人口,圜縣轄境內人口,足有近三萬口,幾乎能與大漢中原的萬戶大縣相比,在十年的西河,這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匈奴人、漢人、鮮卑人、羯人、羌人,諸族雜居於此,縣城中常駐人口足有三千,夏國治下百姓於周邊遊牧、耕種、貿易,整個圜水流域被開發地頗為成熟,這些年向美稷可上繳了不少糧食、牲畜、馬匹。

  冬至方過,河套平原上也是寒意陣陣,劉淵身上也裹著一件厚實的狐皮衣袍。沿著圜水向西,一路所見,數不清的田畝被開墾出來了。雖然田中只有些桔梗,枯草,還有不少鴉雀覓食,一片寒冬蕭瑟之景,但劉淵頭腦中能勾勒出來年漢民們於播種勞作的美妙畫面。

  圜縣縣令便是王澤,劉淵親自任命的,就夏國如今的情況而言,這可是重職,足見劉淵對其看重。縣城外五里,王澤已經帶著他手下屬官立於道路上迎接。

  “拜見大王!祝賀大王順利歸來!”王澤頭前率人躬身行禮,在美稷默默觀察了些時日,經不住王柔勸說,還是出仕了。

  王澤望著劉淵,不由心生感慨。他還保持著士大夫的傲氣,只是稍微俯身,不似其身後一些匈奴官員,直接跪倒在地。

  “都免禮吧!”劉淵心情不錯,對王澤道:“季道,孤將這西河重縣交付於你,就孤一路走來所觀,當真是僅僅有條,孤沒有看錯人呀!”

  “大王過譽了!”王澤顯得很淡然。

  在圜縣巡視了一日,劉淵方收到袁紹履任太原太守的消息,由蘇雙傳信,走丘林厥的情報系統輾轉到劉淵手上,此事令劉淵極其驚訝。

  只能用蝴蝶效應來形容了,劉淵對大漢的影響開始慢慢體現出來了。稍微一琢磨,劉淵便明白了董卓此舉的用意,看來匈奴夏國是早已引起了大漢的忌憚,連董卓都如此,更何論他人了。

  先前董卓可是允諾將雁門、太原二郡許給夏國的,本就是私下約定,其爽約劉淵亦心有預料,心中沒有什麼惱怒感。畢竟要是他,也會食言,不過他劉淵若取州郡,自有刀兵。

  不過,接下來若要攻取太原,定會與袁紹對上,只怕不好對付啊。想到這兒,劉淵亦不禁有些頭疼,董卓這陽謀,實在令人感到無奈。

  不過劉淵很快也看開了,不管他太原何人為主,他都會傾力去奪,最終還得以實力說話。他預料,來年,袁紹該按捺不住,統軍南下討董,也許到時候便是機會。

  猛地,劉淵又想到,若是袁紹將來真欲以并州為根基爭奪天下,有他夏國的牽制對抗,那中原、河北又將是怎樣一種形勢?

  趁機將夏國南域巡視了一遍,一直到步入十二月,劉淵方回到美稷。此時已大雪紛飛,天地見一片雪白,劉淵當然希望瑞雪兆豐年,但對於草原民族來說,又不知有多少牲畜凍死了。

  回宮後,何後母女被劉淵尋一小殿安置,很快劉芷便知道了,而後上門拜見,得知何後身體已為劉淵所染。性子一向隨和的劉芷激動之下也忍不住道一聲:“大王真是太荒唐無禮了!”

  ------------

  第155章 夏宮的常侍

  劉芷的話不知怎麼的就傳得整個王宮上下盡知,逐漸演變為王后對大王不滿,劉淵自然很快就得知了。流言蜚語,愈傳愈烈,劉淵心知這背後估計有後宮女人們的小動作,幾個兒子慢慢大了,後宮的火藥味也就濃了。

  枯坐殿中,劉淵表情有些複雜,沉默了許久,輕出一口氣,對侍候在身邊的張讓與段珪道:“你二人於深宮之事也算熟知了吧?”

  張讓三人,如今已經被劉淵命為夏宮常侍。張讓與段珪作為老閹,心思確實剔透,雖然初至,心中也有些想法的。聽劉淵這問話,心中也有所猜測,卻不敢貿然出言,只是又矮了矮身體,靜候劉淵下文。

  “將宮中所有造謠生事之宮女近侍,全部杖殺!此事就此為止!還有,孤思宮中管理甚為混亂,不以規矩,何成方圓,你二人可盡點心,助孤嚴肅宮中氣氛!”

  張讓與段珪二人聞言俱是一喜,趕緊出聲道:“諾!”方至這美稷宮中,新的環境,人生地不熟的,如今劉淵是在給他們放權呀!

  批閱了一些蘭稚與王柔上報的公文,花了半日多的時間,解決了一小部分。用過午膳,趁著冬日最暖和的時間,在王宮內走了走,曬曬太陽。

  還未溜達多久,便見左豐邁步跑來稟報,言蔡邕求見。這可令劉淵有些驚訝,這把老骨頭,被劉淵強留在美稷待了十多年了,一向是若即若離的,尤其是近年以來,甚少有主動進宮求見的時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