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大人,不難,不難,小人仔細研究過,只要多嘗試幾次,便可鑄造出來。”漢匠有些畏懼地稟報導。

  “哈哈!好,多找些人,多造些,給我烏桓突騎裝備上,我要打造出一支真正的鐵騎,再與那匈奴人好看!做得好了,我重重有賞!”丘力居很是興奮。

  在丘力居看來,只要裝備上“騎兵三寶”,便可打造出一支媲美之前遇到的侍衛軍的強大騎軍。

  若是劉淵知曉了,只會嗤之以鼻。器具對戰士的戰力提升確實顯著,但劉淵打造侍衛親軍,可不止器具之功。將士的精挑細選,專職征戰,高強度軍事訓練,嚴苛的軍紀約束,殘酷的實戰練軍,新戰法的革新,鐵製武器的裝備的普及。

  一樁樁,一件件,耗費了無數錢糧心血,方才供養這麼一支軍隊。強悍的戰鬥力,豈是些許“騎兵三寶”所能概括的。

  似是看到了烏桓突騎實力大增的景象,丘力居有些不能自已,尋酒大喝一場,找了幾個女子侍候,得意地很。

  “大人,前番征戰失敗,如今我軍士氣不高,勇士們都想散歸部落了。您看,現在怎麼辦,是否先遣散大軍?”一大早,蘇仆延便求見,一開口就是讓丘力居頭疼的問題。

  若是戰勝了還好,可如今戰敗而歸,就這樣散去,丘力居心有不甘,認為如此對他這個諸部大人的威信是個嚴厲打擊。

  考慮了好一會兒,丘力居直接道:“派人去聯繫那張純、張舉,就說我同意,刻日起兵,攻略幽州!”

  丘力居的想法很簡單,糾集了三萬多烏桓突騎,在匈奴人身上沒討著便宜,反而損失慘重。那就將目標轉向幽州,在大漢身上找回些損失!

  ------------

  第122章 幽州變亂

  中平四年秋末,漁陽張純、張舉聚眾造反,聯合烏桓大人丘力居,作亂幽州。幽州各郡應對不及,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劉終等幽州牧守者,皆為其所殺。

  幽州的抵抗能力一時間陷入空檔期,叛軍開始肆無忌憚劫掠周邊。所幸幽州西部漢軍力量稍強,牢牢守備城池,但諸郡縣也只能自守,放任叛軍縱橫。

  初時,叛軍以烏桓突騎為主,人數並不算多。但隨著張純、張舉大肆拉攏豪強,收編馬匪,強拉流民,擴充人馬。雖則多為烏合之流,但也有數萬之眾。

  右北平郡被烏桓人占據,阻隔了幽州東西郡縣的聯繫,而張舉與張純則屯兵於遼西肥如縣,大掠幽州郡縣,右北平以東,諸郡縣相繼淪陷。

  幽州局勢,頃刻之間陷入糜爛,對大漢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黃巾復起,禍亂天下,屢鎮不止。地方豪強趁勢崛起,世家做大,兼併土地,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度越加薄弱。涼州之亂依舊如火如荼,平定之日遙遙無期,主將張溫以無功被召回朝。

  這邊正深陷涼州變亂無法自拔,耗費無數錢糧兵馬,國庫為之一空。幽州消息一傳來,朝堂諸公頓時坐蠟,多事之秋,這是所有人心中共鳴。

  大將軍何進牽頭,討論了許久,方才以孟益為討賊中郎將,總領幽州剿賊事宜。孟益幾乎是孤身上任,僅帶數百家兵部曲,沒有錢糧兵馬,朝廷也無力支持,一切還得靠幽州本身。

  幽州叛亂,倒是崛起了公孫瓚。原本率著支援涼州的三千幽州精騎,剛出涿郡,便逢幽州事發。

  這下,幽州自顧不暇,涼州也不必去了。公孫瓚果斷領軍回援,東向追討二張叛軍。叛軍西進,雖人數眾多,但軍械簡陋不齊,訓練不足,又以步卒居多,拿公孫瓚那三千騎還真沒什麼辦法。

  公孫瓚則發揮幽州精騎的優勢,不斷吊著叛軍打,積小勝為大勝,消滅不少叛軍力量,打擊其氣焰。給幽州西部諸郡更多喘息的時間,孟益到任,招募將士,積聚錢糧,快速武裝起平叛力量。公孫瓚以功升任騎都尉,領兵隨中郎將孟益征伐叛賊。

  幽州的亂局自然傳到了劉淵耳朵里,很是淡定地對細作吩咐道:“暫且嚴密監控,有何情況,隨時來報。”隨即便放下,不作他想。

  幽州近在眼前,原本按照劉淵的性格,怎麼都要摻上一手的。只是如今他的重心都放在對鮮卑的整合吞併上,大軍需鎮壓草原,無心他顧,只得於彈汗山,坐觀南方局勢發展。

  公孫瓚正處崛起之路上,按照歷史軌跡發展,張純等人終將覆滅。如今,形勢縱有所偏移,劉淵判斷,其也免不了兵敗之結果。至於烏桓人,則早被劉淵視為盤中餐,有朝一日,必將吞併之。

  鮮卑的局勢大體已經安穩下來,雖有波折,卻無甚大礙。新劃分的牧場,讓原鮮卑部民興奮極了,劉淵的統治的牴觸心理,很快減小。寒冬將至,從南邊調用了一些糧食北上支持,鮮卑人口也不如以往之眾,加上本身的積累,也足夠安穩過冬。

  坐鎮彈汗山,從匈奴調集了不少貴族邑落聚長,還有不少漢人士子北上,管理“新匈奴”部眾。對北征將士的功勞評定嘉獎,也一併處理,所謂“坐地分贓”,三軍將士盡開顏。當一切進入正軌,劉淵終於得閒。

  對東部鮮卑的征伐也很順利,賀蘭當阜領軍東征,首戰便得勝,一路摧枯拉朽,無一合之敵。征服收降了不少部落,盡皆前往彈汗山方向,由劉淵處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