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樣的著裝,讓他們心生一種莫名的歸屬感。踩著“踏實”的馬鐙,有種迫不及待縱橫沙場,廝殺建功的渴望。在這北征鮮卑的前夕,劉淵對匈奴大軍完成了大換裝,匈奴的軍隊由此達到了近年來的最巔峰戰力。

  一連兩日,往王宮請命出征的貴族絡繹不絕。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大單于蟄伏了這麼久,就等著一戰而定鮮卑的機會。如劉淵大起匈奴精銳,很明顯是下定了決心了。

  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這是所有匈奴貴族、將領、勇士的心聲。

  “大單于,您是要將我匈奴多年的積累都消耗一空呀,府庫已經快見底了呀!”蘭稚越來越精打細算了,像個守財奴似的,語氣卻樂呵呵的。

  蘭稚一向以“保守派”自居,嚮往“和平”,以往對劉淵的決定都持保留意見。當然其也不是一味地“反對”劉淵,把握著那個火候,極像大漢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

  劉淵也樂得有這麼個人,這麼支力量,來平衡匈奴這些年來越發壯大的“激進”力量。

  但這次,對劉淵北征鮮卑,蘭稚卻是抱有百分百的贊同與支持。到此時,對於吞併鮮卑,重新成為草原霸主,他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十多年前,劉淵還是個稚嫩王子是,於屠特單于與一眾貴族面前侃侃而談復興匈奴的場景,如今還歷歷在目。當時只怕大多數人都當作笑談,現在卻只差最後一場戰爭了。

  而當初的那些貴族,如今還能屹立於匈奴高層的也寥寥無幾了,碩果僅存的也不過他與須卜骨都侯等人了。收起心思,蘭稚望向劉淵,眼中頭一次充滿了摯熱。

  匈奴上下,頭一次齊心實現一個目的,吞併鮮卑,制霸草原,復大匈奴之舊業!

  “此次本單于親征,王庭的守衛與糧草民力調度支持,就靠丞相了!”劉淵呵呵一笑,對蘭稚吩咐道。倏地心中一嘆,以往,看守後方只等緊要之事,都是交給攣鞮柘宇的,可惜了!

  侍衛親軍並兩萬五千匈奴騎軍一齊北上,仆固懷荌、万俟槿、烏樾、王德、軻比能都帶上,三萬五千大軍快速北上。五原、雲中兩郡,須卜赤弇與烏華黎早已準備好北進事宜,受降城那邊也領軍三千向東會和。

  大軍於武泉集結,匈奴、漢騎、鮮卑騎、還有羯族僕從軍,合六萬騎。將星雲集,士卒悍勇。此次劉淵盡出國中精銳,將精兵猛將都帶上了,意欲一戰而定鮮卑。

  六萬大軍出塞,浩浩蕩蕩,無邊無際。自武泉出陰山後,便如泰山壓卵一般,撲向彈汗山。一路所見,儘是如今鮮卑的衰落。

  沿途大大小小的鮮卑部落,紛紛望風而降,幾無抵抗之心。稍有抵抗的部落,也被迅速剿滅。此次,劉淵沒有進行太過狠辣的殺戮,這些鮮卑人已經被他視為掌中之物,即將成為“匈奴人”!

  輕鬆地跨過歠仇水,幾年前望水卻步的遺憾就此彌補。下馬捧起一抔水洗了把臉,感受到一陣清涼,身後是六萬鐵騎,威武肅立。西風怒嚎,戰旗列列,極有氣勢。

  彈了彈手指,濺起滴滴水花,抹了把臉,劉淵翻身上馬,拉起韁繩,輕踹馬肚,行至大軍陣前。大聲呵道:“大軍向東,攻陷彈汗山,擊破鮮卑!”

  幾十萬隻馬蹄狂奔,天地變色,帶著排山倒海的氣勢朝鮮卑王庭逼去。

  與此同時,彈汗山單于帳中,卻籠罩在一片壓抑沉悶的氣氛當中。步度根高居王座,王帳還是那般寬大華麗,只是不復當初貴族林立的盛景色。

  “匈奴大軍到哪兒了!”過了許久,步度根有些沙啞的聲音響起,帶著說不出的疲憊。

  “單于,斥候來報,匈奴已到了歠仇水岸,此時估計已經渡河成功!”一個年輕的貴族起身稟道,神色中帶著些慌張。此言一落,帳內眾人頓時一片譁然。

  劉淵此來,大張旗鼓,就未多加掩飾,任由鮮卑人探查。憋了這麼多年,就要以硬實力平推過去,征服鮮卑。

  “哦......來得好快啊!”步度根有氣無力道一聲,面上一片晦暗。望著帳中的大貓小貓“兩三隻”,心中一片淒涼,不知不覺,鮮卑竟已淪落至此。

  “單于,為何領軍前往,趁其渡河,半渡而擊?”有人問道。

  步度根一聽,眉頭一揚,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希望之色,隨即隱沒:“這個時候,還來得及嗎?”語氣中透著絕望。

  “單于,您要振作!我們還有數十萬部眾,還有數萬敢戰之士。就算匈奴軍勢大,在彈汗山,有著檀石槐大王的保佑,我們一定能擊退匈奴人!”帳中有一貴族顫顫巍巍起身呵道,不知活了多久的“活化石”,明顯是檀石槐時代的老臣,語氣中帶著對檀石槐的信仰。

  似是被其激起了心氣,步度根猛地起身,收起了軟弱,大聲命令道:“召集王庭部眾勇士,本單于要與匈奴人決一死戰!”

  此時的彈汗山王庭,依舊聚集著近二十萬鮮卑部民。聞聽劉淵北征,步度根將周邊的鮮卑部落都聚攏於此,只於其他的,他也管不了了。這便是鮮卑數十年積累的底蘊,哪怕衰落至此,仍有以十萬計的人口。

  四萬多鮮卑騎士列成陣勢,於王庭之外等待著步度根檢閱。年齡大者有四五十歲的老丁,年幼者有十三、歲的少年,只有一萬的適齡士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