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完也不問趙息意見,便讓人領他下去,另做安排。趙息有些無奈,心中很是憋悶,更讓他感覺不對的是,劉淵依舊稱“涼州義軍”為叛賊。

  沒有管趙息,羌使很快從美稷帶回了“好消息”,令上郡境內的東羌首領們開懷不已。匈奴強大,若是匈奴也參與叛亂,那他們就可放心舉兵了。

  中平二年春,上郡羌人起兵叛亂,響應涼州叛軍。一時間席捲諸縣,郡治膚施被破,太守被殺。

  而劉淵這邊,算好時間,將羌人叛亂的消息提前傳向雒陽,並主動表示願派軍幫忙平亂。正為涼州愈演愈烈的叛亂焦慮的朝堂諸公更加頭疼了,匈奴願意出兵平叛,當即有人贊同。

  不過有人提出異議,匈奴人狼子野心,不可輕信。又是一番爭論,最終由太尉崔烈力主支持,靈帝拍板定下。

  正於上郡內狂歡的羌人,終於得到了匈奴起兵的消息,可惜數千匈奴鐵騎的目標正是他們。

  ------------

  第111章 吞併上郡羌人

  從一開始,劉淵的目標就放在了上郡,沒有一點與涼州亂軍聯合反叛漢庭的意思。先北後南,是他早已堅定的戰略,絕不會輕易改變。

  若沒有叛軍來使,劉淵或許會潛心待在美稷,做個旁觀者,偶爾關注關注涼州之亂。心血來潮,或許會對漢、賊雙方來些點評。

  但自叛軍來使後,劉淵便動了心思了。鮮卑那邊暫時放任,這東羌主動送上門來誘惑自己,還有近在身側的上郡,太難不動心了。耍了個伎倆,稍微“支持”下上郡羌人叛亂,得到膚施城破的消息後,果斷起兵。

  當然,劉淵也換了角度想過,若是真如趙息所說,於并州出擊。兩相夾擊漢庭,那這一世的涼州之亂將完全不止於雍涼之地,牽動整個西、北。所造成的破壞力,比起上一世,只怕倍增。若是如此,大漢還真有可能被拖垮。

  稍一動心,劉淵便按捺住了,一切可沒那麼簡單。別看大漢積重難返,日薄西山,天下亂象叢生。但統治階級依舊穩定,掌控著天下的世家、士族這些精英階層還穩得住。

  以匈奴如今的實力,貿然起軍,必然引起漢庭重視。比起遠在天邊的涼州,近在眼前的匈奴才是大患。只怕到時候大漢的精兵強將都得調來重點打擊自己了。

  皇甫嵩可還未被派去長安統軍,要是被調來對付自己,那絕對夠劉淵頭疼。更何況,太原的臧旻,河東的董卓,可都不是易與之輩。

  劉淵能想像地出那副場景,自己在這邊與漢軍打生打死,邊、韓等輩在西邊攻城略地。如此火中取栗,吃力不討好的事,劉淵可不會做。

  不過,打著助漢平叛的旗號,攻上郡,占點小便宜,還是可以的。劉淵親領五千騎出征,由谷洛城入上郡,經白土,過長城,直趨膚施。

  大軍急行,長驅直入,不過兩日,便已近膚施。一路掠過,遇著了不少流民,拖家帶口向北逃難,羌人動靜確實大了。

  問詢了一些漢民,羌人作亂,南逃者不可勝數,而他們一路向北,竟然是為了往匈奴尋求庇護。這可讓劉淵有些意外之喜,看來多年來收攏流民,予以田地耕作、生存之機的效果體現出來了。

  劉淵心情有些好,一路面露輕鬆,統帥的情緒自然影響到了大軍將士,士氣竟有提升。此次劉淵只帶了兩千侍衛親軍,其餘皆為新徵召的匈奴部眾,有許多青壯甚至是第一次上戰場。上郡此行,劉淵有以戰練兵的打算。

  上郡秦置,歷史悠久,自新莽之亂後,與關西之地一併破敗,淪落為邊境小郡。戶不過數千,民不過數萬,比起前漢時的數十萬戶民,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暮春時節,天氣乍暖還寒,奔馳了一路,劉淵也出了一身汗。所幸有著雙邊馬鐙的支持,臀股之間,再不似以往容易被磨破。正值午後,遠遠地能望見膚施城的輪廓,河流水聲隱隱約約傳來,那該是奢延水了。

  遠處能望見些羌人的帳篷,與羌騎的身影。命令大軍放緩速度,對身邊的百夫長隆頡命令道:“你去通知羌人,就說本單于領軍來了,欲會盟諸位首領,共同起兵伐漢!”

  此時的膚施城,經過羌人肆虐,沉寂得很,破敗不堪。漢人不是被殺,便是逃散亡命,城中只剩下少許的羌人依舊搜尋著,看能否尋到些遺漏的財物。

  城東的羌人大營中倒是熱鬧得很,羌人士卒喜氣洋洋,看起來收穫頗豐。一座氈帳中,幾個羌人首領正熱烈地慶祝著,摟著搶掠的漢人女子,喝著美酒。

  虔人羌牽頭,上郡境內的東羌部落幾乎都加入了此次叛亂,不過如今的不比數十年前了,幾個部落合力,也不過聚集起三千多騎軍。

  聽聞劉淵親自領軍來了,幾個首領不敢怠慢,放下酒杯,一同帶人出營迎接拜見。

  距離羌人大營五里左右的地方,劉淵一聲令下,匈奴將士們已經開始安營紮寨。幾個羌人首領到達時,見到的便是一陣忙碌的景象。

  劉淵親自出營接見,這可讓幾個首領有些受寵若驚。“拜見大單于!”望著英武不凡的劉淵,幾個納頭便拜。劉淵一臉笑容應對,顯得和善極了。

  被劉淵的態度所迷惑,幾個首領自是眉開眼笑,趕緊吩咐隨行的羌人將準備好的物資財富拉入匈奴大營獻上,劉淵自是笑納,邀其入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