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使匈奴中郎將駐地廢墟上修建起單于行轅,以一座巨大的點將台為中心。劉淵身著亮甲,坐在點將台上,啃著酥梨,盯著底下草原上躍躍欲試的軍隊。

  此次東勝秋獵,已歷四日,劉淵玩的開心,當然最讓他興奮的還得是侍衛親軍穩步提升的戰鬥力,越發嚴明的紀律性。這一日,劉淵心血來潮想看一場軍中比斗。騎術、箭術、廝殺、陣斗,數千侍衛軍分為幾支,盯著點將台上的劉淵,只等他令旗舞動開始。

  劉淵朝衛兵點了點頭,令旗一揮,底下的侍衛軍動起來了,場面一時熱烈無比。在這一干匈奴軍隊中,突出地有一千多漢騎。

  這些漢騎是劉淵對吸納漢人的嘗試性使用,千多人不多不少,正好掌控。此時的匈奴在劉淵的刻意收攏下,已然有近十萬漢民,而整個匈奴人口也不過五六十萬。

  漢民的增長,讓劉淵心喜,但融合吸納是個問題。他們給匈奴帶來先進的工藝技術,散播農耕文明,但都是在劉淵的強勢干預下進行的。以鋼刀驅使,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此時在匈奴的漢人青壯足有數萬,而近其中的漢軍俘虜便有上萬多,這些都是寶貴的人力財富。還有來自雲中、五原、西河的一些小士族,這些人算是大漢的精英階層,在匈奴,劉淵是真想徹底收為己用。

  一般的漢民,能活的下去,對匈奴倒是沒有過多仇恨。倒是那些被俘強行遷至美稷的士族,牴觸頗深,許多人自是不願臣服。

  但劉淵許以重利,總有些人動心,這一千多漢騎中有一半的百夫長都是來自幾郡的士族子弟,算是讓劉淵打開了一個缺口。漢騎以王德為統領,雖然其才能平庸,但誰教他是第一個臣服效忠劉淵的漢將,劉淵需要給其餘漢人樹立一個榜樣,對其十分優待。

  如今在匈奴的漢民,大致分為兩類,臣服與不臣服。臣服於劉淵,做他良民的,有地種,有衣穿,有肉吃,雖然仍有諸多困難,但至少能活下去。至於不臣服的,劉淵也無聖母心,想要感化什麼的,全被他當做苦力壯丁以役使,美稷的發展越發快速,對勞力的需求可是越來越匱乏。

  收回心思,劉淵翹著二郎腿,身體後仰,靠在虎皮座上,優哉游哉地觀看士卒們的表演。侍衛軍乃劉淵傾力打造,集整個匈奴之最,只有最強悍的戰士才能加入。

  整整三十多名最精銳的射鵰手,皆是膂力過人,使兩石強弓猶有餘力,互相比拼,百步之外,箭中靶心,輕而易舉。

  最震撼的當屬賽馬比拼,上千士卒,風馳電掣般衝出轅門,沿水向北,直奔虎澤而去,那是劉淵設置的折返點。

  “懷荌,你不下去玩玩?”望著場中激烈角斗處,很有些戰技高強之人冒出,劉淵轉頭看向埋頭喝著的仆固懷荌。

  抹了把嘴,仆固懷荌呵呵一笑:“臣是給這些勇士向大單于證明武勇的機會,就不下場了!”言語間有著說不出的自信。

  一陣強烈的歡呼聲傳來,場中一人已經取得十五連勝,那些士卒們也都是虎狼之輩,此人能連敗十五人,足可見其武勇。

  劉淵興致盎然地打量著那人,仆固懷荌見劉淵感興趣,立刻稟道:“大單于,此人是臣麾下十夫長,名為隆頡,十分勇武。原為南部匈奴一百夫長,去年南征時搏殺拼命,其隊伍戰至不足十人,力戰不降。獲救後,被臣納入親軍!”

  劉淵聞言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遠見其氣力不濟的樣子,明顯是再南堅持下去了,命人喚其上點將台。得大單于召見,隆頡十分激動,在一眾士卒羨慕的目光中,往高台奔去。他們如此拼命地表現自己,就是想讓大單于劉淵注意到他們。

  頭上淌著汗,碎步爬上點將台,不敢多看劉淵一眼,猛地跪伏在地:“十夫長隆頡,拜見大單于!”

  讓其免禮起身,國字臉,精悍有力的樣子,神情忐忑而激動。磕頭明顯是太過用力了,額頭有一道清晰的紅印子,竟有鮮血欲出。

  指著案上的的酒肉道:“食之!”沒有絲毫猶豫,端起案上一碗酒水一飲而盡,抓起盆中的一條羊腿就啃,幾下便啃完,頗為豪邁。

  劉淵見狀,淡笑一聲,突道:“十夫長隆頡,剽悍勇武,深得我心,前立戰功,未及嘉獎。擢升為百夫長,賞烈酒十斤,牛羊各二十頭!”隆頡聞言,眼露出狂喜,又重重磕了幾個頭,謝恩。

  百夫長在侍衛軍中也算是中層軍官了,此次新擴充了千人,劉淵一言便定下一職。按照侍衛軍的規定,百夫長、十夫長的選取,都需士卒比拼爭取。

  雖然隆頡有能力競爭一百夫長之職,但劉淵此令已然破壞了規矩。但在匈奴,劉淵的意志凌駕於一切之上,他已經將這點深刻映照到所有人心裡,沒有人會冒頭提出異議,只有些人會對隆頡羨慕加嫉妒,被大單于記住,上升空間將提升一大截。

  制定規則,是讓別人遵守的,可不是將他自己也限制在規則之內。

  ------------

  第三卷 塞外天子,撐犁孤塗

  ------------

  第71章 鮮卑亂,匈奴也不安穩

  對所有表現出眾的匈奴勇士皆賞賜嘉獎,三軍盡興之後,結束了此次秋獵,往美稷回返。

  王宮大殿靜得出奇,收起須卜赤弇與賀蘭當阜的聯袂上書,劉淵眼中精光不斷。竹簡上書千言,盡道鮮卑諸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