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中東地區,伊朗人(即古波斯人之後)與伊拉克為首的阿拉伯人矛盾由來已久。歷史上這兩大文明古國的種種衝突,阿拉伯帝國穆罕默德逝世後由於繼承權問題形成的宗教矛盾。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故意在兩伊間製造矛盾以便從中漁利,伊朗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的兩伊在政治、宗教、領土諸方面的矛盾有所緩和。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霍梅尼上台,兩國間一度鬆弛的局勢再次劍拔駑張。1980年4月1日,亞洲學聯在伊拉克穆斯坦兩大學召開“世界經濟討論會”,發生兩起爆炸,險些炸死副總理阿齊茲,傷亡十數人。行刺者是名伊朗裔伊拉克人。隨後伊拉克開始驅逐伊朗人,提出收回歷史上隸屬阿拉伯人現為伊朗占領的大通布、小通布、阿布穆薩三島。1980年4月5日,薩達姆首次將兩伊衝突上升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衝突,其實在我這樣的外人看來,兩者種族上很難區分,宗教上都信仰安拉,只是分屬遜尼、什葉兩大派別。今天的波斯已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只是語言上差別大。就像阿拉伯人與猶太人書寫也是由右向左,許多數字、單詞發音幾乎一樣。此後雙方互相攻擊,伊朗往往更激烈,甚至製造了薩達姆已被刺身死的謠言。當初霍梅尼遭巴列維國王鎮壓時,伊拉克曾允許他避難,1975年兩伊阿爾及爾協議後,伊拉克、科威特表示不宜繼續收留霍梅尼從事反政府活動,霍梅尼極為不滿。霍梅尼的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後,自以為可以在伊拉克、科威特等其他阿拉伯國家繼續成功。不料由於霍梅尼的宗教國家概念、拒絕歸還三島、堅持“波斯灣”名稱令阿拉伯國家大為不滿。由於三島傳統上歸阿聯所有,阿聯人少力薄。阿拉伯國家中最富強的老大哥伊拉克自視肩負著維護阿拉伯大家庭的重任。從1980年9月22日開始到1988年7月12日,兩伊戰爭打了八年,動用了生物化學武器,戰爭結束時薩達姆出人意料地歸還了占領的伊朗土地。薩達姆總統繼而實行民主改革,被視為富國強民改革開放的偉大領袖。

  瑞士軍事家約米尼在《戰爭藝術》一書中稱:“假使法軍不在杜穆里茲大敗,山嶽黨人也不會奪取政權。”伊拉克的形勢就像當年的法國。據伊拉克政府官員介紹,2月28日,布希宣布多國部隊實行停火、海灣戰爭基本結束後,在伊拉克南部什葉派地區出現了反對薩達姆政權的騷亂,它幾乎蔓延到南部和中南部的所有城市,嚴重威脅和動搖著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導的薩達姆政權。伊拉克兩大穆斯林教派——遜尼派與什葉派之爭又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伊拉克兩派穆斯林的矛盾紛爭由來已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可追溯到公元632年,伊斯蘭教刨始人穆罕默德逝世,圍繞繼承權問題,教徒們發生了爭執。多數人贊成阿拉伯的選舉傳統,挑選了巴克爾、奧馬爾、奧斯曼和阿里四位哈里發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以《古蘭經》和六大《聖訓集》為自己的學說,並以此作為立法根據,這一派被稱為遜尼派,也叫正統派。遜尼派由於得到歷代哈里發或政府的大力支持,流傳甚廣,世界穆斯林的85%屬於遜尼派。

  另一派則堅持穆罕默德的領袖地位應由其後裔繼承,認為穆罕默德的女婿和堂弟阿里才是合法繼承人,其餘三人是非法篡位者。支持阿里的這一派被稱做什葉派(什葉,即追隨之意)。什葉派代表了兩河流域的阿拉伯人和波斯貴族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主流階層的願望。就這樣,遜尼派和什葉派正式分裂為兩大教派,兩大教派的鬥爭貫穿了以後整個伊斯蘭教的歷史。

  在阿拉伯伊斯蘭教國家中,伊拉克是僅有的幾個什葉派占多數的國家之一,什葉派占全國穆斯林總數的60%,聚居在伊拉克南部地區。雖然什葉派人數多於遜尼派,可後者卻地位優越,在伊拉克政府機關及軍隊裡占有重要位置,歷史的結怨加上現實的矛盾,如兩派因社會地位懸殊,造成了尖銳的利益矛盾與權力之爭,使得伊拉克兩派穆斯林難以調和。

  70年代初,伊朗宗教領袖、什葉派的霍梅尼曾流亡到伊拉克什葉派聖城納傑夫,對伊拉克什葉派造成很大影響。這使伊拉克當局十分氣惱,其間將四萬什葉派教徒驅逐出伊拉克。而1979年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在伊朗取得成功後,伊朗成了海灣國家惟一的什葉派穆斯林掌權的國家,這對伊拉克南部的什葉派是極大的鼓舞。伊拉克當局為此又清洗鎮壓了上萬名反政府活動分子。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反政府組織曾策動過什葉派反對薩達姆活動,但都遭鎮壓。現在,一度被壓下去的伊拉克什葉派反政府勢力在海灣戰爭後又冒頭了,它趁伊政府軍潰退之機迅速在南部活動起來,並一度控制了南部重鎮巴斯拉。伊拉克當局不得不抽調軍隊來對付這股反政府勢力。

  在奪回的阿馬拉市政府門口,一門23毫米四聯高炮橫在路中央,幾位頭戴乳白色鋼盔穿作戰服的伊政府士兵虎視著過往行人。他們身後有一輛架著無后座力炮的美式吉普。市政府樓頂一面伊拉克國旗在烈日下懶洋洋地飄舞著。樓前小廣場的四角則布滿了82毫米迫擊炮,不知是戰利品還是防守武器。

  在一位戴黑色貝蕾帽的陸軍少校陪同下,我走進這座兩層樓的建築物。一進樓門,迎面高懸著一個一尺見方的嶄新玻璃鏡框,裡面是一幅薩達姆的黑白照片,在四壁滿目瘡痍中分外顯眼。阿卜杜拉指著滿地的灰燼讓我拍,我一通猛拍以示合作,可光線太暗,我的sunpak—3000領時就是二手貨,此時怎麼也不肯“賞光”亮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