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清哦了一聲:“原來是病了,那本官便拜謝侍郎大人了。”

  這時,李淵出恭回來,便重新上朝。幸好徐清沒有再睡覺,因為李淵接下來要問的事情乃是和徐清有關,正是武舉之事了。

  當然,李淵是不會自己主張要選拔人才的,因為這回犯了世家大族蔭封、察舉等的利益,而這得罪人的提案自然就要裴寂來稟告了。裴寂出列,先前一步道:“啟稟皇上,古人云,不使遺賢……去年文舉,天下才子入陛下彀中,今年必以武舉,是天下猛將……漢高祖曾雲詩,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皇上得天下猛將……另,如今大唐,百廢俱興,當以官稱獎勵百業興盛,故而又應工舉,使其造巧物以節省人力,助力農兵。”

  在唐朝,文武之高下還不是很明顯,至少孔夫子所說的文武之平衡,還在讀書人的心中。但由於東晉以來,世族多出文貴,少武勛,故而武將的地位還不是很高,到了後面,清朝的時候就更了不得了,一方統帥看見地方官還要主動行禮下跪。輕武功如此,也難怪清末的軍隊不堪一擊。

  裴寂一提出要武舉,在場的眾臣也不是很有異議,畢竟現在的中原已經統一,當武將,肝腦塗地和碌碌無為的機率比封侯拜相的機率大得多,故而算不得侵犯了世家利益。再者說,武將一不管官員升降,二無力轄地方錢糧,想要立功,只有殺人而已,故而既是清湯寡水,也是火中取栗。這種雞肋的職位,眾人都不想要自家子弟去了。

  但窮文富武卻是真的,文窮武富也不是假的。窮文富武說的是窮人家讀書,富人家練舞,而文窮武富則說的是讀文章越讀越窮,練武功則能致富。換句話說,武功乃是寒門子弟最容易學成的技藝,也是賣與帝王家賣得最好的本事。

  李淵此舉,在於選拔寒門弟子,當然也要籠絡一下武將的子弟,還有文官的庶子和次子。這些人,都繼續用武勛來提高自己的地位,動力最大,而又容易控制。

  但是,裴寂所說的工舉,便有許多人不理解了。士農工商,做士則光宗耀祖,做農也不丟爺娘的面子,但若為工商,那就真的是有辱家門,老爺子的棺材板要壓不住呢。自己不做工商,但是,也不能讓別人做工商,特別是不能讓做工商的和自己站在同一階層——官。

  “臣有本要奏……”

  順著那聲音看過去,乃是一皓首的老臣,他端步出來,拱手道。李淵看了看他,也是恭敬地道:“歐陽先生,請說、”

  “咳咳咳,老臣,老臣聽聞工者取巧,巧言令色,商者重利,見利忘義。適才裴相所言,舉選武將,老臣以為可以,但選舉工匠,老臣以為此乃傷風敗俗之始啊。”那歐陽老先生說道:“從古至今,當官的無不是讀二聖之言,然工匠不讀,豈能為官?不讀聖人之言,那工匠徒取巧偷懶,此風一長,那天下學子豈不紛紛學之?”

  李淵點了點頭道:“歐陽先生所說,朕亦知之,唔,裴寂你有何看法?”

  裴寂想了一想道:“歐陽先生乃經學博士,吾有一言不知可講否?”

  歐陽老先生道:“裴相儘管說,吾必擇善從之。”

  “黃帝造指南車而敗蚩尤,伏羲結繩為網,有巢氏建屋,有燧氏生火,如此先賢造工具機械,我百姓始得文明,後又有鐵器,鋸,犁等工具出現,我國家從而富強。故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之用,並非取巧鑽營,而使一人之力而為十人之事也。”裴寂不愧為李淵的第一嘴炮兼秘書,他緩緩道:“今日,我大唐之士卒,橫死於突厥之鐵器下,我百姓耕種一年,饑寒不免,故吾皇聖明,欲舉憂工,鼓勵天下工匠也。”

  那歐陽老頭聞言一怔:“吾常聞,富庶皆由休養生息而來,當今天下不服,不應安心讓百姓務農才是正道?而現在,則徒使百姓去鑽研技巧,不是更誤了農時?”

  裴寂道:“突厥以修養完整,而大唐想要修養,只能去大國之尊,哀求突厥。吾等豈能讓聖上蒙受此等侮?歐陽老先生,如今這時候,步步為營以成敗局,唯有以巧勝強啊。”

  歐陽老先生聞言也是不覺明厲,為何,他哪裡知道前方戰事吃緊,後方也窮得拿不出糧米來,就連治河也得扣扣索索去找大戶借貸?

  但好歹老先生是正直人,知之為知之,當下他便道:“皇上,老臣不知內里情況,方才之言,乃紙上談兵,皇上聖明,請自辨也。”

  李淵擺擺手道:“無妨,呃,來人,扶歐陽老先生到朕的身旁來。”

  滿朝文武聞之,不解其意,難道李淵現在這裡來一出君臣之義的好戲?不行,我得準備點眼淚,等下好好哭一聲才是。

  歐陽老先生被扶到了御前,說了一聲“老臣歐陽元拜見皇上”,正要下跪,李淵伸手扶住了他,問道:“老先生年庚幾何?”

  哎呀,真的是要演戲了,好,馬上流眼淚。

  歐陽元道聲謝陛下,然後感嘆道:“八十有二矣,空度此生,空度此生……”

  李淵又問了:“那老先生,眼睛可還看得?”

  歐陽元回到:“遠處還看得,這書卻看不下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