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為什麼要折成三個疊在一起,徐清是不知道的,反正後世的捲紙抽紙都是這麼幹的。說到底,商洛紙廠是徐清的,他要什麼紙,蔣應清有什麼反對的權力,老老實實答應了。

  這時,卓德敖道:“老爺,這個黃紙再薄,恐怕不能寫字啊,也包不了東西……”

  徐清搖頭道:“剛才要的不是用來做包裝,哦,對了,還要一個,這黃紙加厚三倍,照這個長寬,再做一次。唔,開春之後,送到洛南縣伯府里。”

  “喏……”蔣應清拱手答應。這加厚的黃紙,正好可以作為低端產品的包裝。所謂低端產品,也就是一般人家的買得起的,除了包裝沒那麼好看,其實也和其他一樣。

  這種加厚黃紙,只印上簡單的花紋,寫上一首勸孝勸善的小詩,然後就是生產日期,保質期。為避免百姓不懂保質期,徐清則該稱食用時間。

  另外,那種宣紙則韌性有些不夠,徐清的辦法還是加厚。他又想起了後世的牛皮紙,於是他讓蔣應清在紙漿里加一些針葉木的漿,然後加一點綠鞏和石灰。這樣一來,宣紙的韌性就會大大提升,包裝糖正好用。這一類就可以做成高端產品,印上梅蘭松竹菊,再寫上幾個字如“徐記君子糕”。

  再進一步,把這種做成禮盒裝,把之前用的盒子蓋上。不過加一點點成本,價格可以翻上好幾倍,怎麼算都不虧。

  和卓德敖蔣應清商量好如何如何的一些具體問題,徐清正式授予這二人新包裝總負責人,具體細節就由著兩個人去落實,徐清只等著明年開春問他們要結果。

  然後,又讓他們見了學社的先生,還撥了五百兩銀子作為預算。

  諸事定好,徐清以為可以休息的時候,倪百老頭又來見稟報了,說是前幾天徐清要的好鐵匠、刻工已經來了,求老爺接見。刻工要做的,還要等學社先生畫好才行,鐵匠要做的事,只能低調。

  也是懶勁兒來了,徐清只擺擺手道:“你給他們安排好食宿,至少留他們在這裡住一個月……”

  第九十四章 天有二日

  第九十四章 天有二日

  徐清準備吃了睡、睡了吃,啥也不干,安心過年。可在太原,一場大戰剛剛謝幕。

  武德八年,突厥入寇太原。其實年初之時,突厥和唐朝的關係得到了極大的緩和,突厥吉利可汗遣使朝貢,突厥、吐谷渾各請互市,李淵的選擇是詔允之。朝貢和互市,一片和平氣象。

  但是,這些僅僅是一些表象,實際上,李淵則暗中對突厥捅刀子。就在吉利可汗遣使朝貢的同一月,李淵就同大匠道,在五原、靈武多造些船,還調集江南子弟北上練水師,防止突厥入寇。

  因為中原大地都已經被李淵統一了,唯有北方突厥地區仍然還有鮮芥之疾。好的戰士,嘗嘗能提前預知對手是誰,李淵對突厥開放貿易,並非服軟,而是中原缺馬,他想通過互市購買一批馬匹。但是後來,中原人連最差的戰馬也買不到,只有羸弱的駑馬買,而草原人短缺的鹽巴、布匹、糧食,卻能輕易購買到。

  李淵覺得十分虧,於是瞄準了附庸突厥的兩個割據政權——河東道北部據守恆安的苑君璋,和關內道北部據守夏州的梁師都。

  丁巳,遣右武衛將軍段德操徇夏州地,夏州當時只剩下樑師都一人據守,此戰直指梁師都,大勝而歸。

  突厥當時分為東西兩部,西突厥遠,*厥近。四月,李淵選擇和遠交近攻,和西突厥聯姻。奈何吉利可汗也不是簡單人物,在西突厥與唐之間橫插一腳。聯姻,最終未成。

  六月之後,李淵開始準備收拾苑君璋,讓燕郡王李藝圍打,也大勝而歸,兩顆橫在突厥和大唐之間的釘子悄然拔出。

  此時的長安城內,最有看點的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之爭。在楊文幹事件之後,李淵則向太子一邊倒,維護李建成太子的地位,極力打壓李世民。從武德七年開始,李淵逐漸疏遠李世民,朝著諸大臣也開始站隊李建成。

  不過,於公於私來說,李淵和李世民之間的關係還是過得去的,所激化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

  於公來說,李淵授予李世民兵力對抗突厥,防備日益惡化下的唐朝突厥關係,突厥突然進攻,於私來說,李淵還常常看望李世民,時不時送溫暖,賜金帛。至少在局外人,也就是徐清這種不懂暗流的人眼中,李世民受寵如前。

  八月,李淵重新把廢除的關中十二軍拿了出來,讓太卿竇誕練士馬。這時候,朝中的人信心滿滿,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在議論如何進攻突厥。似乎有人在挑起這場戰爭……

  戰爭是最能體現人心的,因為他最現實,最殘酷,私人,流血,每一個人都是真真實實的生命,每一滴血都是有溫度的。一場戰爭下來,什麼都知道了,兄弟和不和睦,父子親不親近。

  十月末,吉利可汗大舉入侵,大戰瞬間爆發。此時,徐清尚在滄州,剛剛處理完滄州的難民事務,此時,詔徐清回京的詔書剛剛離開長安。

  突厥寇靈州,靈州都督李道宗出征,又有張瑾率兵出征,李神通、劉弘基率兵拱衛長安。這一仗的開端,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沒能率兵出征。

  似乎有人想掩飾什麼,或者說不讓這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