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清和楊成幾人走向那傳來齊呼之聲的小樓。楊成等人先拿著韁繩,徐清上前推門。

  推開門,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還夾雜這酒香菜味,好臭口臭,徐清皺皺眉頭。與此同時,一股冷風倒灌入內,引得屋內眾人都抬頭看向徐清。

  徐清一掃裡頭的人,看穿著,似乎都是些馬夫挑子,而且都席地而坐,徒手而食。徐清一時猶豫起來,到底進步進去?

  哪知他這一猶豫,招來了屋內眾人的詰責,都罵徐清把門敞開得不是。於是徐清果斷退了出來,這裡頭的人,不過干力氣活的,徐清不是看不起他們,只是他想打聽的一些事,在他們身上打聽不到多少。

  又走了一步,一座大樓裡頭跑出來一人,看樣子是店夥計,他走到徐清面前道:“這位客官,可是尋歇息之處?”

  徐清便回到:“正是如此……”

  店夥計聞言笑著道:“客官有所不知,方才你進的那裡,是力夫住的,都沒有房子,睡在地上。我們小店,住的都是掌柜,商領,還有幾間空的上房哩。”

  “既是如此,便帶我們去吧?”

  “得嘞……”

  走到門前,只見上面這些“興廣樓”三字。

  入內,還不是大堂,乃是小廳,用作客人抖雪,放斗笠蓑衣的地方。再推門而入,映入眼帘的是潔淨幾毯,也有不少人,只是沒那麼喧譁。徐清挑了一個離人群近的坐下,問小二要了幾樣小菜小酒。

  正欲安心旁聽隔壁桌的談話時,二樓卻傳來了爭吵。

  “老傢伙,你算什麼東西,就是縣令到這紅山鎮也不敢托大,你還一口一個老夫?”

  一樓的眾客人抬頭去看,只見有二推搡著。一個老頭在樓梯上被推著一步步後退,前面一人,年紀小的多。年輕那個,一邊推著,一邊還罵:“老傢伙,知道我誰嗎?紅山鎮,徐伯爺家裡的辦事。宰相門前七品官你知不知道?”

  “你你你,你不要無禮,在以前那辦事手裡進貨,從來都是那麼多錢,怎麼到你手裡漲了一倍?”老頭兒指著年輕那個鼻子罵道:“你無端漲價,吃的中回!”

  年輕那個見這老頭居然當著這麼多人都面說出來漲價之事,不由心中發慌,惱怒成羞道:“哼,老驢一頭!我說什麼價,就什麼價,你也配問?”

  說著,年輕那個用力一推,老頭兒腳下打滑,一個後仰便是滾了下來。雖然樓梯不高,可老頭年紀不低啊,這一滾下來,不知還拼不拼湊得上!

  1/12 11:47:13|48855387

  第六十六章 如隔三秋

  第六十六章 如隔三秋

  好一番噓寒問暖之後,劉龍劉虎都搬來了桌子,先放倆方桌,再在方桌上扣一圓板,這是還是徐清以前用過的。方才說話時,徐清知道了徐莊、紅山鎮這兩年來,雖然有些小波折,不過總體來說,人也都還過得不錯。

  桌子擺好,荀雪兒等人捧上菜餚,於是大家吃飯。按說,像這種有外人的時候,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飯的,不過徐清家裡沒這個規矩。不過還是荀雪兒等幾女一桌,徐清一大幫子男人一桌。

  吃的菜,嫩雞肥魚自不必說,臘肉乾魚也不必提,最讓人饞的卻是從螺縣帶來的綠菜。這些菜走了許多天,雖是冬季,也難免失了水分。不過在這隻有蘿蔔吃的北方,就是這半老帶皺的綠菜也極為難得,在鄭老伯等“地主爺”眼中,更是珍貴了。

  荀伯父更是說了:“這梗梗(意為菜苔),我能吃半年……”

  無酒之飯局,都結束得很快,飯後,劉三又端來幾碗煮雞蛋,一個碗裡倆雞蛋,另放紅棗、干桂圓、干荔枝,甜滋滋,暖暖的還養胃益腎。在有的地方,這紅棗桂圓煮雞蛋只招待女婿的。吃完雞蛋,徐清又將小月、黃詩梅、珞秀秀的身份簡單講了一下,後囑咐眾人不要將自己到了徐莊的消息再擴散了。

  眾人自然稱喏,又聊了許久家常,徐清面露疲憊,鄭老伯等人便各自告辭回去了。這所房子被已劉三打掃得乾乾淨淨,徐清等人便直接鋪了床,歇息一晚。

  徐莊雖寧靜得好,可畢竟地方太小,要為後續的隊伍安排住宿,還得去紅山鎮。

  翌日,邀了楊成、牛吃草、張林業三人,一起騎馬去紅山鎮。穿的是中產之家的服飾,徐清還想暗訪一番。

  到紅山鎮,還未下馬,便感受到了紅山鎮與徐莊的不同。當時從洛南縣城到徐莊的時候,路上未與見一個行人,而從徐莊到紅山鎮,大路上卻碰見兩次車隊。

  遠遠看見,紅山鎮和以前也大不同。

  以前的紅山鎮,雖說是“鎮”,也不過是在交叉路口多建了幾個房子,且都是工匠之家,有草集在此處擺開罷了。可現在,卻見一條望不見縱深幾何的街在眼前。這應該是主街,主街往左往右,還各有一排房子,暖煙裊裊,不是空房。

  徐清喜歡徐莊的寧靜,當然還喜歡自家產業的繁華!有句話說得好,我就想要馬爸爸的錢,過陶淵明的閒適生活。

  輕夾馬腹,馬匹便小跑起來。離紅山鎮越近,徐清便越能聽見裡面傳來的機杼聲,販賣聲……這可是冬天,落大雪的冬天,如此還“人聲鼎沸”,那夏糧時、秋收後該是什麼場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