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荀伯父扶住徐清道:“唉,怎麼看起來瘦了?”

  “哪有哪有……”徐清這才打量起二人,只見他們都穿得結實,仿佛一個小地主,便知這些年他們是過得不錯的。徐清隨即道:“大伙兒進來吧,劉三方才去做飯了,大伙兒一起來吃……”

  於是一起進屋烤火。

  荀雪兒幾女見到這麼多人吃飯,徐清把徐文交給徐清,都下廚去幫忙做飯了。另一個原因,也是怕徐清吃不慣別人做的菜。

  一個屋內,就是一幫大老爺們。徐文自然就成了眾人討論的重點,鄭老伯二人問為啥取徐文這個名字,不如徐萬金,徐聚寶好聽。徐清笑著和他們解釋,這是當今皇上,李淵給取的。又說徐文已經被皇上賜了官,就是鄉長見了也要行禮的。於是鄭老伯和荀伯父唏噓不已,荀老伯想起這是自家人,便笑得燦爛起來。

  徐清又想起一事,問道:“荀小二幾個月前說要回來,我派了護衛送他,不知現在在哪兒?”

  荀伯父唉了一聲道:“小二的確早回來了,和我見了一面之後,就搬去了紅山鎮。”

  徐清疑惑問道:“這是為何?”

  荀伯父搖頭道:“畢竟當初那件事,還是讓我父子有了隔閡。後來,他娘改嫁了,被後夫活活打死,小二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怪我太無情。他不知,我也是在他娘死後才得知的這件事,之前怎麼問他幾個舅舅,也不說改嫁到哪兒了。”

  荀伯父說著不由落淚:“唉,這能怪誰啊,我,唉,只能讓縣衙重判,把那後夫鍘了。又把他幾個舅舅趕去邊疆做苦,可他娘還是回不來噫……”

  斯人已去,留者重悲。

  徐清聽了,也只能好生安慰荀伯父,說他去勸勸荀小二。

  1/12 8:00:47|48849713

  第六十五章 見碑下馬

  第六十五章 見碑下馬

  好一番噓寒問暖之後,劉龍劉虎都搬來了桌子,先放倆方桌,再在方桌上扣一圓板,這是還是徐清以前用過的。方才說話時,徐清知道了徐莊、紅山鎮這兩年來,雖然有些小波折,不過總體來說,人也都還過得不錯。

  桌子擺好,荀雪兒等人捧上菜餚,於是大家吃飯。按說,像這種有外人的時候,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飯的,不過徐清家裡沒這個規矩。不過還是荀雪兒等幾女一桌,徐清一大幫子男人一桌。

  吃的菜,嫩雞肥魚自不必說,臘肉乾魚也不必提,最讓人饞的卻是從螺縣帶來的綠菜。這些菜走了許多天,雖是冬季,也難免失了水分。不過在這隻有蘿蔔吃的北方,就是這半老帶皺的綠菜也極為難得,在鄭老伯等“地主爺”眼中,更是珍貴了。

  荀伯父更是說了:“這梗梗(意為菜苔),我能吃半年……”

  無酒之飯局,都結束得很快,飯後,劉三又端來幾碗煮雞蛋,一個碗裡倆雞蛋,另放紅棗、干桂圓、干荔枝,甜滋滋,暖暖的還養胃益腎。在有的地方,這紅棗桂圓煮雞蛋只招待女婿的。吃完雞蛋,徐清又將小月、黃詩梅、珞秀秀的身份簡單講了一下,後囑咐眾人不要將自己到了徐莊的消息再擴散了。

  眾人自然稱喏,又聊了許久家常,徐清面露疲憊,鄭老伯等人便各自告辭回去了。這所房子被已劉三打掃得乾乾淨淨,徐清等人便直接鋪了床,歇息一晚。

  徐莊雖寧靜得好,可畢竟地方太小,要為後續的隊伍安排住宿,還得去紅山鎮。

  翌日,邀了楊成、牛吃草、張林業三人,一起騎馬去紅山鎮。穿的是中產之家的服飾,徐清還想暗訪一番。

  到紅山鎮,還未下馬,便感受到了紅山鎮與徐莊的不同。當時從洛南縣城到徐莊的時候,路上未與見一個行人,而從徐莊到紅山鎮,大路上卻碰見兩次車隊。

  遠遠看見,紅山鎮和以前也大不同。

  以前的紅山鎮,雖說是“鎮”,也不過是在交叉路口多建了幾個房子,且都是工匠之家,有草集在此處擺開罷了。可現在,卻見一條望不見縱深幾何的街在眼前。這應該是主街,主街往左往右,還各有一排房子,暖煙裊裊,不是空房。

  徐清喜歡徐莊的寧靜,當然還喜歡自家產業的繁華!有句話說得好,我就想要馬爸爸的錢,過陶淵明的閒適生活。

  輕夾馬腹,馬匹便小跑起來。離紅山鎮越近,徐清便越能聽見裡面傳來的機杼聲,販賣聲……這可是冬天,落大雪的冬天,如此還“人聲鼎沸”,那夏糧時、秋收後該是什麼場景?

  鎮口子上,有一塊人高的石碑,寫著紅山鎮,又有一行小字,此地乃洛南縣伯之地,七品以下,見碑下馬!

  霸氣,徐清看了不由得意,又覺以前裝的圈都是白裝了。楊成幫自己裝的這個,話上面是說的七品以下要下馬步行,其實是說的“爾等過路人,看清楚地方,不要鬧事!”

  徐清喬裝的是普通中產之家,故而乖乖下馬。進入主街,徐清左右打看一番,不由一疑,怎麼不見幾個人?

  剛才在外面,聽見有許多人的聲音,如今卻不見人,鬧鬼不成?

  正疑惑時,只聽見一冒著熱氣的二層小樓里一聲齊呼。徐清搖頭,心道:原來是這樣,都躲在了屋裡。也是,這大冷天,誰站在大街上聊天,那不是尬聊?冷死人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