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

  “故我言,華夏之傳承不在言,字,服,而在不屈之精神,博愛之胸懷!此,為華夏脊樑也!當然,固本之後自然要修枝弄葉。”

  “金陵,乃是六朝古都,未曾有異族侵占之大都會也!今日我看金陵學子不思實心求是,反而搬弄是非,單求外形華夏,故有所感慨啊。汝為金陵大族之人,又是文壇之星,當起領風引浪之作用啊。”

  望雲沉思一下,帶著歉意回到:“以前只知自己讀書,卻未想過文風入邪,唉……”

  徐清笑著道:“你不必過於在意,這只是我一人所言,今日所見之事,也不一定是全貌。若說得不對,汝不必聽。”

  望雲忙說哪裡哪裡。

  徐清說完,半開窗戶,見外面日頭漸斜,雲朵染紅,好遼闊一片江山啊!徐清看得不由痴了,後面二人見此,便道:“徐公若是喜歡觀景,我等有個好去處。”

  “什麼去處,遠不遠?”徐清說著,目不轉睛。

  “這,近卻不近,都不在金陵裡面。”望雲說道:“出金陵往西,到了洪州,有一座大樓,雄視長江,氣勢雄壯。”

  徐清回身問:“莫非是滕王閣?”

  不過話一出口,徐清又後悔了,滕王閣乃是李淵兒子李元嬰所建,還要等李世民即位之後,李元嬰被封洪州總管時所建。此時出現的,定非滕王閣就是了。

  果然,望雲元結都是疑惑,不過望雲還是解釋道:“徐公,在下不知滕王閣在各處,剛才我所說的樓,乃是三國時陸遜所建,以江東小霸王孫策的字為名,乃是‘伯符樓’!”

  “這我也沒聽過……”徐清搖頭,心道,可能是後世遭了戰亂故而不知吧?

  “那座大樓還是我遊歷時見過,當地刺史稱無力修補,只是縣令每年去祭江的時候做些小修小補,雖然殘破,可主樓未壞,還有一種殘破、歲月之淒涼美。”望雲說著,徐清心裡開始痒痒了,他選擇繞路這麼遠回家,不就是想看看風景名勝?雖然滕王閣見不到,看看這後世沒人見過的“伯符樓”,豈不更強?

  休息幾日,天天按時吃了藥,咳嗽好後,徐清便按耐不住心情,帶著家小告別望雲,前去洪州了。

  第三十四章 驛站

  第三十四章 驛站

  景要看,街要逛,路也要趕,徐清一行沿著長江岸,走至後世江西北部,此處有一洪州,乃是滕王閣坐落之處。只是那座名流千古的閣樓,卻還沒有開建。這裡所有的,只有望雲口中的“伯符樓”。

  伯符樓做落在贛江入長江口,樓高四十有七尺,廣舊基四十尺,增高十之一。樓上,有一個河伯塑像,塑像周圍是香壇,台階上有不少青苔。

  凡登樓必拍欄杆,可徐清登樓卻不敢拍,怕一拍即爛,南北走向有一條街,因伯符樓以為廡,夾以二亭,南溯大江之雄曰‘壓江’,北擅西山之秀曰‘挹翠’。

  臨河之處,還立著水菩薩,金佛像,還有老子神像,孔子碑位,各做各的道場,倒也出得和諧。若說高看一眼,還是“和而不同”的典範。但也足見周圍民眾於水患的恐懼,如此恐懼之下,民眾還不遷走,還請眾神來守衛,又能說得他們強硬。

  也難怪後世會有釘子戶這種東西,水患壓頭亦不後退一步!

  買買買,繼續驅車上路。湖廣之地在唐初還不是江南,和蘇杭一比,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就比人口,也稀疏得很,土地寬裕,沒有那種擠在溝溝里開田的窘迫。湖廣發展起來,還要數百年,從前“關中熟,天下足”,後來“江蘇熟,天下足”,到明清時,就是“湖廣熟,天下足”了。這種叫法的遷移,事實上是隨著土地地力而轉移的,湖廣開發的晚,土地肥沃,糧食產量就多了。

  明清時,湖廣糧食賤如土,隨著人口增多,土地也不足了,於是填湖造地,如今所見之鄱陽湖,洞庭湖,不足古時一般大小。

  八百里洞庭啊,魚米之鄉,就算時間不足,徐清也想去看看這洞庭水,還有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

  岳陽樓此時還只是叫做“巴陵城”。

  在窮山里走了許久,到了午後,徐清等人終於看見了人煙——一條土路貫穿,岔路口有幾個茅屋。

  茅屋上倒插著掃帚,綁了一塊飄飄的布,這就是客棧了。

  徐清提鞭一指對牛吃草道:“趕了幾天路了,去前面那店看看,能不能在此歇息一天。”

  “喏!”牛吃草去了一柱香時間又回來了道:“店家說,店太小了,只做的便飯,住不下太多人。”

  徐清搖搖頭,嘆氣道:“光會做飯有什麼用,我從不吃外頭的飯啊。”

  “主公,店家還說,從此處沿路走,有一驛站可供客人歇息。”牛吃草道:“前面那家店,也可去坐一坐,讓馬歇歇。”

  徐清笑著問道:“哼哼,你是看人家店裡有酒,犯了酒癮吧?”

  牛吃草不好意思撓撓頭:“哪裡哪裡,我是心疼馬呢……”

  走至店門口,只見店旁種著許多壟蔬菜,南方就是這個好,冬季不缺綠菜。住人的店只有一間,其餘的都是養雞放柴的雜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