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換了衣服,叫了一大批隨從,一來二去,於是就晚了時間。

  孫副總管又等了會兒,來回踱步幾次,看那些個百姓伸著頭看,覺得面子有失,便又會秦時道:“秦縣令,麻煩你再去催一催。時間緊迫啊……”

  巡御史也道:“大災之時,糧食比黃金還重要,還請秦縣令擔待一番。”

  “是……”秦時暗暗苦笑,我不答應又能怎樣?抬腳便往外走要去找徐清,卻在這時,百姓後面一陣敲鑼打鼓,又有人高喊道:“洛南縣伯,滄州刺史徐大人到~”

  “什麼?滄州刺史竟然是縣伯爺?!”兩個個紅衣官心中大驚,這爵位可不比官位,不是有大背景大功勞,誰能得到?什麼叫大功勞?就是讓皇帝也稱讚的功勞!只有長安來的巡御史卻不驚訝,心中甚至暗喜,果然是他!

  大唐文宗,徐清!

  徐清踏著官步下了馬,站定往常平倉門口一打量,見三位大官,馬上急步走來笑道:“三位大人而來,下官未能遠迎,實在罪過。”

  看徐清的服飾,果然是爵爺,三人忙道:“情況緊急,來不及通知爵爺,倒是我們唐突了。”

  徐清也道:“哪裡哪裡”。

  “我等奉皇上之命,至各州縣巡察賑災準備情況。滄州是接收災民的,故而來看看準備得如何就。”巡御史道笑道:“還請徐爵爺配合。”

  徐清說:“一定一定”。

  “閒言少敘,”山東道孫副總管卻冷言冷語:“我們還要去別處。”

  “不如請三位到府里歇息,下官也好匯報情況。”徐清殷切一下。“不必了。”孫副總管冷聲道:“常平倉近在眼前,徑直前往裡頭驗庫!”其餘兩個紅衣官對徐清使使眼色,意思是與我們無關。

  常平倉內,劉騰之子,劉宿打開鎖頭,兩名民壯將沉重的艙門推開。

  便見裡頭一摞摞糧袋碼放的整整齊齊、巍然如山,到處纖塵不染,井井有條。用鼻子一聞,絲毫沒有霉氣,潮氣,全是糧食散發出來的清香。

  巡御史和監察官互看一眼,點點頭,劉宿躬身讓到一邊,幾位大人探頭進去,跟在身後的督糧屬吏捧著帳冊,一邊唱著存糧數,一邊點著倉存米袋,讓三位紅衣官過目。

  孫副總管命人從庫里隨便抽取了三四十袋米,然後全都打開,倒在地上。白花花的稻米傾瀉而下,不摻任何雜質,亦沒有陳腐之糧。取了一捧在手裡端詳,潤滑反光,送一粒到嘴裡細細咀嚼,新鮮!

  巡御史是長安那邊特選出來的,於糧食這方面可是行家,他隨即檢查了五個倉庫,個個都是這樣,便知道滄州這倉庫的狀況出奇的好。

  好到令人難以想像……

  讚許的望一眼身材有些瘦削徐清,心道:這個年輕爵爺確實有本事啊。

  監察道的紅衣官問道:“爵爺是怎樣做到的?”

  “下官只是照章辦事。”徐清恭聲道:“並沒有特別的地方。”他雖然語氣淡淡的,但心裡爽得不能自已。就是這種裝逼的感覺,試過才知道……

  “本官是說……”監察官解釋道:“一些糧倉里常見的陋規,在你這兒沒看見。”

  “既然是陋規,自然沒有再存在的必要。”徐清繼續裝逼道,卻沒想到氣得山東道副總管七竅生煙,卻偏偏挑不出毛病來。

  半天時間,他已經清點了一半的糧庫,發現裡頭的存糧,比規定數還多的多,應對兩次災民都綽綽有餘!

  讓人怎麼找麻煩?

  “很好,徐刺史少年老成,可謂能吏。”巡御史看看另兩位道,“我對滄州情況很滿意。”

  “本官也一樣看法。”那監察官也點頭道:“一般州縣對常平倉的態度是保倉。其實能把保倉做好,就已是很不錯的了。但徐刺史追求的卻是盈倉,可見徐刺史之實心任事。”

  “不錯。”巡御史點頭道:“只有常平倉充盈起來,一旦這樣的逢上災年,方可確保賑災之急用。”

  齊副總管卻悶聲道:“災民們住的地方都準備好了麼?”

  徐清道:“已經準備好了。”

  於是有吏員走上前來,帶三位大人出去。

  這時,劉宿悄悄走上前來,誠心誠意道:“徐大人,之前家父的事我都知道了,如今看來,是徐大人救了我一家啊!”

  “徐大人,今後有用得著小人的,小人必然為大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用你赴湯蹈火。”徐清平淡地道:“我只要你把這倉守好了,不要有老鼠就好……”

  “小人一萬個膽子也不敢走家父老路了……”劉宿話里,似乎還有什麼沒說盡的。

  徐清道:“還有事?還有事說就行了。”

  “大人,這常平倉,和應急倉清理出兩千石陳糧,還好得很……”劉宿說完,看著徐清。

  “哦,你小子……”徐清笑了笑:“你想販糧,拿去吧,得了錢和官府怎麼分,你心裡有數就行了。”

  劉宿趕緊應承道:“是是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