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荒政的核心是對災民的救濟,有三大要點——得食、有居、得歸。其中‘得歸’是救災後期的事情,也不需要接納災民的州縣考慮,各州縣只需要做好前兩項,‘得食’和‘有居’就足矣了。

  眾人開始思考,計算自己縣裡有多少存糧,能徵集多少民夫,能建造多少窩棚。可左右一算,這次接收災民之後,他們自家縣也要掏空嘍。還用動亂,瘟疫等等一堆麻煩。環顧一圈,徐清只看見趙璐一人敲著桌面,面色欣喜。這趙璐在徐清的門生里只算得平庸的罷了,不知他有什麼好辦法,徐清伸頭詢問。

  “大人容稟……”趙璐卻自有一套說法道:“學生觀往日救災之法,無非就是將災民聚集在城裡,煮粥供應他們吃而已。這樣確實方便官府管理和賑濟,但是弊端也不小。”趙璐頓一下繼續道:“可災民聚集的太密集了,就容易流行疫病,及相蹈藉死。有的人嗷嗷待哺了好幾天,得不到粥就倒斃在路上。這種辦法名義上是救災民,實際上是不把災民當人,漠視他們生死的敷衍舉動。”

  “嗯……”眾人皆是點頭,就連徐清也不得不承認,他說得有道理:“難道你有更好的辦法?”

  趙璐道:“下官縣裡的衙舍、道觀、寺廟、庫房等處空出地方。又根據戶等,可徵用本縣各鄉空閒房屋來安置災民。”

  燕苦拱手問了一句道:“前者能容納災民數量有限,後者嘛,百姓們能答應嗎?”

  “可以下達文書給各里,曰‘流民且至,無以處之,若聚集城內,則疾疫並及汝等矣。故而由官府出面,賃民居以待之。’”趙璐道:“我滄州百姓宅心仁厚,又有錢糧得,定無不應允。”

  燕苦等人仍然心存疑慮但都點頭不再問了。趙璐便繼續說道:“主要還是靠後者。縣裡人口密集,難得有空閒房屋。故而上等戶只需出兩間,中等戶兩間與下等戶一間即可。鄉鎮上房屋稍微寬裕一些,上等戶中等戶多出一間。如此安置三萬災民綽綽有餘,且災民分散各戶,既不會聚集生戾、亦無疫病之憂,要比聚集起來強得多。”

  眾人道:“你這法子倒是新穎。”

  “你說的是租賃。”詹增卻當即指出:“但許多災民家產盡為洪水所沒,已是身無分文,哪裡有錢付房租?”

  “付不起房租的,皆由本縣墊付。”趙璐淡淡道:“其實免費徵用也可,但讓百姓得些好處,自然更加配合,將來和災民共處,也可以更融洽。”

  “墊付了還要還麼?”詹增追問道:“不還的話你縣裡付得起麼?”

  “當然要還,不然本來出得起的災民也不出了。”趙璐道:“出不起錢不要緊,可以以工代賑。”

  “原來如此。”眾人解了,徐清心裡也樂了,這是他心裡想了的。

  詹增又問道:“災民散處,如何熬粥?”

  “既然散處,就不熬粥了。”趙璐答道:“改為按人頭髮米,兩日一給。”

  幾位縣令相互看了看,低頭想了想,似乎也無不可,安置災民的事本就是馬馬虎虎應付,如今想出來這個辦法,想必不能吹毛求疵。

  眾人都看徐清臉色,徐清道:“此略可行……”,於是眾人說:可行可行。

  趙璐卻憂慮的說到:“學生還有一事無解。”

  “何事?”

  趙璐兩手一攤:“就是以工代賑,這‘工’從何來?我縣境內不用修橋,城牆也不用修補,沒有用工之處啊……”

  徐清笑了一聲,接住趙璐的話尾道:“此事易耳,擇有技之人從其舊業,打鐵的為官家打鐵,木匠就為官家做具,不怕沒得用處。其餘人嘛,我也有地方安排……”

  眾人問:“何處?”

  徐清慷慨道:“想要富,先修路,我打算在南皮、海興、黃驊到滄州城之間修一條磚石大路!”

  “有採石之地的鋪石,無採石之地的燒磚,修的路兩輛馬車要能並行。不僅要能貫通三縣與滄州城,還要沿途能勾連各大鄉鎮。”

  “壯士可以燒磚採石,婦女可以,孩童可以拾薪,老人可以幫著做模,人人皆有所用,按工時發放糧食,人人皆可自食其力。”

  “災民駐紮在各大鄉鎮,縣城,可以多點同時開工,向兩邊延長。這也是災民分置的優勢啊……”

  眾人聽完面面相覷,有人問道:“為,為為啥要修路?”

  2017/11/3 6:32:49|44530494

  第八十七章 小道消息

  第八十七章 小道消息

  “呃……這修路嘛,唉,這麼跟你們說吧……”徐清道:“人有經絡血脈,國……”

  於是,徐清用一個時辰給大家講解道路對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性,又花了一個時辰把經濟建設的重要性講清楚了,眾人才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徐清看這效果,差點沒破口大罵: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一屆!

  排衙之後,眾人都回了自己縣裡,準備調集人力物力應對不期而至的災民潮。

  滄州城裡這時悄悄流出了一個傳言:官府近期會收購一大批糧食,衣物應對災情,而且,為了避免商人囤貨居奇,官府會往市價上調一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