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清冷哼一句,心道莫非你有張松一般的才能?

  當初曹操寫了一本書,極為不得了的在張松面前炫耀,張松

  拿過來一看,說這本書是抄的。曹操不信,張松便道,這本書以前我就讀過,還能背呢,說完便背了一段。曹操嚇了一跳,忙說“古人與我神合”。這便是張松過目不忘的故事。

  徐清想的是,我當初被弟子規,可背了一個學期,你一天就背下來了?我不信。

  “年輕人,還是需要謙虛一些的,你說能倒背如流,那你倒背一個試試?”徐清問道。

  “山南,不可浪蕩,快向徐公認錯……”魏冼也是如此勸到。

  魏冼不管,眼睛一閉,做思考狀,不一會兒便沉吟道:“致訓可,賢與聖,棄自勿,暴自勿;志心壞,明聰蔽,視勿屏,書聖非……訓聖人,規子弟…… ”

  徐清見他真的敢背,不由一愣,翻來手裡的書本,對著原文一字一句對照著看,結果大驚,竟然一字不錯。

  “好,還真有張松之才!”徐清讚嘆不已:“本官收回之前說的話……”

  “山南,還不謝謝徐公?”魏冼拉拉崔山南的衣,崔山南立即道:“都是徐公的三字韻文好讀好記……”

  “呵呵呵……”徐清又對崔山南道:“不知山南你姓崔,和清河崔氏有什麼關係?”

  “祖輩一家,五服之外一個姓罷了。”

  徐清敲著桌面,突然一聲喝到:“魏冼,崔山南二人聽令!”

  “啊,”魏冼、崔山南見徐清突然這般,一時不知所措,再過幾息時間,紛紛下拜道:“學生聽令……”

  “今日拔擢你二人為州主簿,祭酒,將這《弟子規》全文送去長安,面聖呈文!”

  “面聖?!”魏冼、崔山南互看一眼,都覺天大的餡餅砸在了頭上。

  面聖啊,那可是看皇上啊!都不用看見皇帝,只要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皇帝面前,那都是莫大的榮譽,更是莫大的機遇。

  要是皇帝高興,說不定就給個什麼實職,賞個什麼爵位哩!當然這些是不太可能的,但讓皇帝看見一下自己,那走在大江南北,也是極盡可以大吹牛皮的了!

  況且,這是送《弟子規》啊!

  《弟子規》是什麼文章?那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文章,上課高懸於廟堂,中可常駐於士子心中,下可流傳於百姓道途。此等文章送到御前,還能不是功勞?

  鐵定的一筆大功擺在面前,就是因為徐清的一句話……

  “學生叩謝刺史大恩!”

  魏冼,崔山南行五體投地大禮!

  魏冼走了,徐清好是忙了三四天,把各縣州學的問題給解決了。

  三月中旬,開學招生。

  由於去年收入還算不錯的原因,各家農戶都擠著挨著把自家子弟往學校送,最後,徐清一咬牙,一拍板,讓每個州學招了七十學生!而且年級大一點的,先上。

  兩個老師,各自管三十五個,已經算是極限了。這可不是管羊群,一根棍子能管上上百隻,這可是要教東西的。

  二十八所州學,加起來有近兩千個學生,徐清一下子感覺到頭疼了。光教材就要四千本,按照德興書坊的速度,要足足印製三天。

  只是一算銀子,一本書十文錢,就是四萬文錢。就算銀銅一比一千五,不過是二十六七兩的樣子。

  刺史府里,徐清躺在搖椅上,曬著暖洋洋的春光,慵懶至極。不一會兒,一名丫鬟跑過來和徐清說什麼事。

  事實上,由於荀雪兒要帶孩子,管不了事,黃詩梅還沒進來,名不正言不順,徐清憊懶,不想管事,現在徐清家裡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了小月打理。還在洛南的時候,小月就已經顯露出管理的才能,算得上徐清的小丞相了。現在更是不得了,家裡不時多出一些徐清都不認得的丫鬟啊,老媽子啥的在勤懇做事,余家也愈來愈有“大家風範”了。

  只聽拿小丫鬟道:

  “徐……徐老爺,外,外面,秦縣令……秦縣令求見……”

  徐清看那小丫鬟,不過十三四歲罷了,此時面對這徐清這等“大佬”,緊張得不行。徐清一時起了玩心,便對她道:

  “你說什麼?沒聽清……”

  小丫鬟此時更是憋紅了雙頰,一字一頓的回道:

  “徐 老 爺,外 面 秦 縣 令求 見。”

  小丫鬟說完,長吁一口氣,低著頭,希望徐清就此放過她。可徐清這等“惡霸地主”,哪裡能放過這麼一個大好的調戲丫鬟的機會?

  “哎呀,你這丫鬟,聲兒忒小了,再說一遍!”徐清佯裝生氣。

  那丫鬟低著頭,差點就要吧嗒吧嗒掉眼淚了,可她忍住了,語氣堅定而流暢的道:

  “徐老爺,外面秦縣令求見!”

  “這才對了,記住了,說話就要這般模樣,自個兒去小月姐姐哪裡領賞吧?”徐清站起來,笑著對小丫鬟說道,說完,起步往外走去。秦縣令,便是滄縣縣令秦時了,他來這裡,必然有要事相商。

  見到了秦時,徐清道:“時啊,有什麼事情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