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軍情瞬息萬變,前線缺鹽,容不得耽擱,三天鹽不齊,我立即辭官!”

  第四十一章 初入草原(2)

  第四十一章 初入草原(2)

  天色昏沉,劉墨在官居府里處理雜事,忽然一通腳步聲由遠至近:

  “劉大人,大好事啊~”

  劉墨抬頭一看來人,自知是給徐清送信的人回來了,低沉問到: “哦?那小子如何說?”

  “劉大人,那小子說,三天之後,鹽湊不齊,就主動辭官!”

  “三天!你確定沒聽錯?”劉墨猛得站起身來道:“怎麼可能!”

  “這不正好麼?劉大人,我看那小子,本就不願為官啊……”

  劉墨臉色陰晴不定,良久才吐出一句話:“什麼不願為官,我看那位徐刺史是要陷我於不義啊~”

  “這……”

  “三天湊齊一萬斤鹽,人力能做到否?那小子立此誓言,就是讓官場上的人都看到我在逼迫他啊,如此陷我於不義。”劉墨猜想到。也難怪劉墨能猜一萬種徐清可用的詭計,也猜不到徐清能湊齊一萬斤鹽。

  “那小子詭詐如此,為之奈何?”

  “後生嘛,聰明是聰明,可還缺了一味老練……”劉墨撫一撫長須笑到:“他此計,不過是依著此事人力不可為,又強加於他一身而博取同情罷了,如果我不逼他,反而為他求情如何?”

  “哦?這要是誤了軍期……”

  劉墨卻毫無猶豫地說到:“誤了軍期才好,到時候把責任推到他身上,讓劉贊去收拾他,我也落個愛護下屬的名聲……”

  “東翁妙計……”狗子知道主子拿了主意,自然要奉承一番了。此計妙與不妙,就沒人知道了。

  一天過去了,兩天又過去了,劉墨正打算提筆寫下文書寬慰徐清的時候小廝來報:

  “徐刺史親自押送一萬斤鹽,已經到了三十里外!”

  劉墨聽了大驚,以為耳朵出了問題,反覆詢問之後,才確定了徐清真是押著一萬斤鹽來了。

  可他想破腦袋也還是想不通,徐清到底怎麼變出來這一萬斤鹽的!

  買?哪裡來那麼多錢?莫不是徐清把滄州鹽行給全部搶了?搶也搶不來這麼多啊!

  從滄州到這裡,可要走個一天兩天,現在徐清已經帶著鹽在三十里外了,也就是說,徐清一天時間就把鹽準備好了……

  難道,這個徐刺史真的有神仙法門?

  不可能,難道……海鹽,對!一定是海鹽!能夠湊出來這麼大數量的鹽,一定是海鹽。這位徐刺史是打擦邊球呢,想要以次充好!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啊……

  “嘿嘿,一萬斤鹽,質量不好,可是要折色的……”劉墨暗暗地道。

  要真按照往常的價格,十斤海鹽還比不上半斤白鹽。這樣一折色,徐清的萬斤白鹽,就縮水成了五百斤了,看他怎麼交代。

  等了幾個時辰,徐清一行到了外郭郊,劉墨聽了小廝傳的話,整整衣衫,一副忠厚長者就要提點後輩的樣子,帶了手下人去迎接徐清了。

  那麼徐清為何親自來了?他想去草原逛一逛……

  滄州去幽州,不過半月時間,往半月,回半月,留半月,過年之前還能回到滄州。

  他寫了一份密奏送到了長安,和李淵好好算了一下這第一批鹽,算是清了帳。

  而且他親自押著鹽,不怕被沿途官員截留,能盡數送到前線,算是對前線將士負責了,畢竟徐清是府兵出身,香火之情啊。

  正是秋末牛羊大肥之時,還能和塞外人交易一番,換個千餘頭牛羊回來。

  出門這麼久,徐清也不太放心家裡的,就著牛吃草等人盡數布置在滄州城周圍,保衛荀雪兒等人。荀雪兒也不放心徐清,就拜託黃詩梅隨徐清走一趟了……

  一天準備,第二天就出發了。上百輛大車,合著護送部隊,足足兩千人,烏泱泱一長毛線。

  行至河間,也就是暫時的冀南總管治所,徐清派人去報告了劉墨,說要換取文書。

  劉墨本不需要出門迎接徐清的,可他驚訝之下,一時忘了這一茬,帶著總管府內一干官員,站在河間城外。明白過來之後,已經進退兩難了。還好,徐清來得比較快。

  只留五百民夫押運,千眾衛隊駐紮遠處,沒有露面。徐清遠遠就瞧見了劉墨等人,一馬當先,走到河間城邊。對於這個劉墨,徐清是不太感冒的,一萬斤鹽都能全派在他頭上,加上劉贊的暗示,劉墨在徐清心裡還能是什麼好鳥?

  “下官徐清,應命將一萬斤鹽送到了……”徐清下了馬,朝著為首那官員拱手,卻不拜。

  “大膽,見了上官,豈有不拜之禮?”一名與劉墨同行的官員指著徐清喝到。

  徐清撇了一眼那人,暗暗地把他移到了黑名單。劉墨不過是從四品上,徐清也是從四品下,劉墨隨是上官,卻也不過比徐清大一級罷了。官場上,大一品才算大,大一級還真不算。況且,徐清還是開國縣伯,這劉墨算個什麼東西?

  徐清於是理直氣壯道:“我乃開國縣伯,諸位恐怕受不住我的拜見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