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陣鬧哄哄之後。徐清對著在場的百姓說道:“今後的粥要插筷子不到,不再有一粒故意摻雜的沙粒……”

  “刺史大人……”邵登眼睛瞪得大大的,他不敢相信徐清會說出這樣的承諾,徐清哪裡來的糧食?!

  “但是,以後的粥,也不免費施捨。建造屋舍,修建城牆,搭橋鋪路,開荒造田,凡是想吃糧的,全都要幹活滿五個時辰且完成任務,不幹活不幹完不給飯……”

  “什麼?!吃你這破粥還要給幹活兒!”

  “誰?!”

  ——徐清眼睛急轉,盯見了那說話的人,是那群沒有被捆著的百姓中間一位,徐清指著他讓官兵捉來。見那漢子跪在面前,問到:“你是誰?本刺史說的話你不服?”

  那漢子眼珠子斜瞟,理直氣壯的問到:“自古以來施粥就是白吃,到你這裡就變規矩了?!”

  “哦?剛才吃沙土粥你不敢說壞規矩,現在要幹活了你敢說了?”徐清蔑笑的說到,說完,不給那漢子反駁的機會,喝到:“左右,將他衣服給扒了,軍棍伺候!”

  那漢子衣服被扒了,滿身壯肉顯現出來,比起徐清還壯碩幾分,那有半點饑民的樣子,徐清見大家看清楚了又說:“咦?還敢假裝饑民,騙取官糧……”

  “刺史大人,就是他,叫我們砸了施粥廠的!”還未鬆綁的人裡頭傳出一個聲音。徐清聽了大怒,冒充饑民是懶,被人安插進來是被人操縱,尚可說得過去一點。而現在卻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慫恿生事者,指使他人作亂,自己安居一旁,其豺狼般的心,醜惡無比。

  也不管打狗看不看主人了,徐清喝到:“推遠了,梟首示眾!”那漢子的悲嚎怒罵瞬間而止,徐清虎目一轉看著這些百姓,說到:“今後的粥,我會親自查看,再有貪墨者,動亂者,一律斬首。再有,幹活吃糧,等到丈量完了地,再分田上戶,想要白吃的,滄州不留,請走……”

  徐清說這些的時候,一邊打量著邵登,卻看見他一臉平靜,心道一身,好個老狐狸!

  更讓徐清佩服的是,邵登還十分愧疚的道:“下官之地教化頹廢,才致如此,請刺史責罰……”

  難道,此事和邵家無關?

  第十四章 流民(6)

  第十四章 流民(6)

  大棒加蘿蔔,流民們老實的不行。一部分修築城牆,更多的人則是開墾安置區。開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趕上下一次的秋收,讓安置下來了的流民能夠良好的進入到自給自足的循環中。

  另外三縣,也都跟著滄縣的步伐走,由於以工代賑執行得比較早,沒有出現流民暴亂的事情。當然,也有普通百姓混在流民中間的,但是他們也賣力氣幹活兒,不是白吃飯,所以徐清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安閒了幾天,又出了一樁子事。滄州城內,糧價飛漲,傳言刺史府給流民吃大白米飯,導致糧食被買光了,所以糧價飛漲……

  只有一家糧棧還能按照平價賣糧,哪家?黃家……為什麼黃家能夠按平價出糧?不知道,只知道有一天黃家小姐氣沖沖的從刺史府出來。並且有人說,從未見過黃家小姐這麼失態,一定是吃了大虧導致的!

  於是又有傳言了,滄州諸位世族被刺史逼著賣糧,只有黃家沒有遵從刺史的意願。所以黃家還有餘糧,但是黃家從此要被刺史敵視了。其他家族沒有糧,所以糧價愈來愈高。

  ——徐清自然知道這是謠言,因為他從沒向世族買過一粒大米,更不用說逼著別人賣了。但說出去沒人信啊,不然你說說為什麼糧棧糧缺價漲?

  是誰在造謠生事?

  上一次流民鬧事,就是有人在慫恿的原因。徐清暗中讓暗河跟蹤那幾個剩下的吃白飯的漢子,想要調查了一下,卻所獲頗少。

  只知那幾個漢子不是滄州之人,似乎真的只是吃白飯的。徐清下令以工代賑之後,他們馬上出了滄州,朝著河南方向而去。暗河跟出了滄州,又跟了四十里,沒見他們有返回之意,也就沒注意了……

  滄縣縣令邵登遞上摺子來,稱“民怨沸騰”。

  看了摺子,徐清冷笑一聲,民怨沸騰?滄州城買米吃飯的不過五百戶,加上城外,也最多八百戶。這點人還算不上民怨沸騰……糧棧的大頭,是來往的客商。

  小型商隊的人數也有五六十人,人吃馬嚼的,一天糧食的耗費也頗大。商隊行進速度又慢,從此至彼,往往十多天,他們便要在糧棧中一次補充滿。故而一旦糧棧糧價高,影響最大的就數他們了……

  幸好,城內買米的人少,商隊也不多,糧價飛漲,但黃家的糧食還是平價,所以對滄州城的實際破壞力有限。破壞最大的,是徐清的在滄州的名望。

  條條傳言指向徐清,只道徐清犧牲滄州自家人,討好外來人,厚此薄彼,肥水外流。徐清支了一個信給黃詩梅,讓她按著市價將黃家的糧價漲上去。徐清知道,黃詩梅是為他擔著責任呢。徐清不需要這點事她來幫忙,他還需要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在世家裡面當內應呢……

  一天時間,黃家糧價漲的和市價一般高。城內幾百戶人家要看就要斷炊,氣氛低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