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孫伏伽的論題是:“聖人之心,惟知有禮而已” ,徐清看了,心道不錯,這個題選得上乘。再然後,孫伏伽寫到夫告朔之禮,大禮也,何暇為餼羊惜哉。徐倩一路看下來,洋洋灑灑五百字,氣勢恢宏,論理精闢,還有韻律,要是讀出聲音來,必是朗朗上口。特別是沒有什麼故意顯露才華的生僻字,半文盲才子徐清,能夠讀得明白,徐清忍不住點點頭。

  “徐老弟,這人的文章如何?”杜如晦看完了兩片策論問。

  “嗯,還不錯……”徐清不知道看文章評分,只覺得孫伏伽這篇文章寫得明白,讀起來爽快,於是說了個中等。這是杜如晦不願意了,鄙視地看了一眼徐清道:

  “嗬,你是大才子,眼界也高,這文章只是不錯。不過照我看來,真稱得上是錦繡文章!”

  “哇哈哈……”徐清打哈哈掩飾了一下說:“杜大人看這人的文章能排第幾?”

  “噓……”杜如晦做了個手勢,壓低了聲音道:“這文章恐怕是前十的,只是不知道,這個孫伏伽是哪家的人……”唐代考試不糊名,考官直接知道卷子的主人。

  “哦……”徐清聽了不擔心,不出意外的話,歷史應該不會改變。再者說孫伏伽只要成了進士,那隊自己就是大大的好,狀不狀元都是雞肋了。

  一天時間,三篇策論完成,再過三天考第二場詩賦。不過第一天的考完之後,三天之內已經大概將卷閱過了,已經入選了五百名預選的人,將著幾百人的名字做成榜發出去,沒上榜的人下次就不會來參加了。不過也不是強制的,如果考生願意參加,也是可以的,只是……呵呵……

  整個考試期間,徐清只是打醬油罷了,再加上用一個“第一才子”的名氣來鎮場。第一次科舉,前面名次的制定還 輪不到主考官左右,皇權,官僚,士族等各方勢力協調下,排序才制定下來。作為主考官的徐清,只不過又有了提前知道和建議的權力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孫伏伽依然中了狀元。只不過這個狀元除了他本身的才華之外,還是李氏強烈要求,為了體現招納寒士的基本方針,而選上的。除了他,前十名,就全都是貴族了。

  外人不知內情,孫伏伽鯉魚躍龍門,一鳴驚天!

  第九十二章 劉黑闥被斬首

  第九十二章 劉黑闥被斬首

  無論是中了狀元,中了秀才,中了進士,中了明經博士,算士,明法,沒有不高興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昨日還是平頭老百姓一個,今日就儼然成了剝削階級,這中飛升般的滋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開宴會,大擺宴席!寒門沒錢?湊錢也要擺宴席!

  喝酒,唱歌,寫詩,把詩寫到塔頂上去!

  炫耀,使勁的炫耀,披霞帶,挎花馬,在朱雀大街上狂奔!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誰都高興,皇族,朝廷,士族,百姓……

  大唐立國之後,發現統一的地盤越來越多,而能用的官吏太少,一旦任用本地官員,又難免再次叛亂。這第一次科舉的舉辦,其最初的起因也正是如此,動亂的社會環境不利於經濟發展,戰爭對士族的破壞性也比較大,舉國上下需要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所以科舉制才被眾人從隋朝的廢墟里找出來。

  一個國家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對外對內,大到戰爭,小到一場選拔考試,都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只有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一件事情,一個政策才能執行下去。當然封建時代的“大多數”是指地主階級的比重。

  正因為這次科舉是符合各方勢力的,而朝廷也急需這一批人才,所以這第一批士子很快就接受了任命。孫伏伽被李淵接見,並且當堂問治天下策,引得無數人眼紅不已。

  孫伏伽也不含糊,當堂向李淵進諫三策:其一,“天子有爭臣,雖無道不失天下”;其二,“百戲散樂,本非正聲”;其三,“性相近,習相遠”。孫伏伽指陳得失,吸取隋亡的教訓,一條條的指責出來,無所迴避,慷慨至誠,李淵深受感動,認為孫伏伽“既懷涼直,宜處憲司”,遂任命他為治書侍御史。治書處御史這個官,也就是當初盧靖所擔任的那個。孫伏伽三策,後被著名的諫臣魏徵,監督唐太宗實現了。

  而大才子徐清,則再次提高了地位,成了百名進士的恩師,一個個都要來謝恩請求教,害的徐清忙了好一陣子。徐清一人送了二十二個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二十二個字讓孫伏伽抄了二百遍,來一個人就送一副,然後說幾句關心黎明,捨身為國,為官清廉之類的勉勵語。

  洛南縣伯府,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子,對著一群二十、三十七八的人,語重心長的諄諄教導,那群年級大的人,還特別真誠的聆聽,半個字不肯放過,那畫面,實在讓人不敢直視。

  教訓完這群“大”學生之後,徐清真正的清閒下來了,不要上班,不要接客,不要上課,關起門來看雪。雪花一片一片一片,還唱幾首沒人聽得懂的歌,讓徐家的下人們躲在暗處偷偷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