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太史慈竟然停了下來,太史鐵騎亦頓了下來。

  眾人錯愕。

  依照常理,太史慈定會帶他們一路殺到敵手之後。眼前雖有山越騎兵攔截,但對手人數不多,太史鐵騎以余勢擊之,破其還不會有什麼困難。

  那本是骨子裡面的一種自信。

  就算不衝破對方的騎兵,斜掠而過也是一種方法。

  這時候眾人已陷在山越陣中,最忌諱的就是原地停滯。眼下敵人雖在潰散,可疆場形勢可說千變萬化,萬一敵手回過神包圍過來,騎兵失去了衝殺的空間,那是極為危險的事情。

  他們從未想到過太史慈居然會停!

  太史慈一停,已方鐵騎立停。這本是軍中的鐵規,蛇無頭不行,鐵騎的方向,本來需要有個大腦來指揮——太史慈就是他們的大腦。

  有近太史慈的護軍向太史慈望去,心中發冷。

  太史慈正怔怔的望著前方,臉色蒼白的幾無血色。

  馬停人僵。

  太史慈那一刻只能用失魂落魄來形容,他看著前方的虎騎怒嘯著衝來,卻全不在意,他只是在看著白扎騎兵的為首那人。

  那人身著白色大氅,鞍掛亮銀槍,槍在左手旁,弓在右側。

  有風過。

  那人右手摘弓,左手搭箭,一箭已向太史慈射來!

  箭急勁,有如流星閃爍!

  “不可能!”太史慈嘴裡喃喃念道,周身難以抑制的劇烈顫抖,無視對方洶湧的人馬,亦無視那奪命的一箭。

  “將軍!”

  太史慈身側的護軍見勢不妙,早從馬上飛撲而到,一把竟將太史慈撲落馬下。

  眾人驚愕。

  那箭雖快,但距離尚遠,他們根本不認為那箭能射到太史慈,更沒想到武功高超的太史慈竟會被人撲落馬下。

  “箭!”

  已方軍陣陡然一聲厲喝。

  喝聲有如雷霆轟鳴,太史鐵騎正在茫然間,聞言迅疾彎弓搭箭射了出去。

  對方有人摔落,亦有人挽弓回射,白扎騎兵沖勢不停。

  太史鐵騎多經陣仗,乍逢驚變,還是下意識的提盾遮掩對方的箭雨。眼見對方如同雪球般的滾動過來,太史鐵騎的眾騎兵右手已摸到了馬鞍旁的投槍。

  距離急縮,已快到使用投槍的距離!

  騎兵對戰,本要在衝刺途中不間斷的對敵人造成最大的殺傷。

  長距離用羽箭、半程投槍;近則槍刺、接戰短刀。這些本是騎兵交戰的固定套路,華夏自商周后少用車戰,戰國秦漢時期由車戰轉為馬戰後,騎兵的出擊基本不離這幾樣。

  等隋唐之後,鐵器鑄造業蓬勃發展,才在盾甲、兵刃上更加的精益求精,直到西夏的李元昊的“鐵鷂軍”出現,幾乎將人馬捆在一起,如同騎兵中的裝甲坦克般,才算是將疆場騎兵的配製發揮到巔峰之境。

  但那造價也是極為高昂。

  如今三國騎兵的防禦不過是尋常的扎甲,但在攻擊方面的技術完全趨近成熟。

  無論丹陽騎兵還是太史鐵騎,配備均是完善,訓練亦是有素,作戰亦是半約定俗成的操作。

  抵擋住對方羽箭射來的那一刻,太史騎兵心中均有一個感覺,對方射來羽箭的勁道或許稍高于丹陽騎兵,但也沒有到驚人的程度,可太史將軍為何會失控?

  有一人飛身拾起太史慈跌落在地的長槍,縱到了太史慈的馬上,振臂揮槍喝道:“沖!”

  眾人一怔,因為太史慈從未有過這種命令。

  他們跟隨太史慈久了,全看太史慈長槍指揮的方向和姿勢,決定如何出擊。一聽那“沖”字,他們就知來人不是太史慈,一看那長槍的姿勢,更是和太史慈的命令完全不同。

  來人卻是單飛!

  太史慈有變!

  單飛人在軍中,見嚴虎騎兵一出,又感覺到太史慈騎兵的異樣,立即知道太史慈恐怕出了問題。他念頭轉動間,行動亦快。

  馬上脫韁而起,單飛踩著馬頭、人頭、甚至兵刃之上向太史慈騎兵的方向衝過去。

  護軍撲落太史慈下馬,轉瞬又抱著太史慈縱越回了馬上。

  方才極大的變故,竟還沒有驚醒失魂落魄的太史慈。太史慈臉上蒼白的沒有人色,只是直勾勾的望著前方,嘴唇喏喏不知念著什麼。

  單飛瞥見太史慈的模樣,知道這時太史慈絕對沒有辦法領兵,他也沒功夫詢問,眼下他只有一條路走,帶著太史鐵騎擊敗對方的嚴虎騎兵。

  對方氣勢已足。

  已方士氣低落。

  若是逃的話,對方趁勢追殺,只怕已方損失慘重。

  單飛本是遇強更強的性格,知道這時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咬牙間,長槍揮動,單飛“沖”字喝出,當先向敵方陣中衝去。

  太史鐵騎軍心已亂。

  他們和太史慈出生入死多年,當太史慈是將軍亦是兄弟,這些年眾人感情深厚,見太史慈有事,難免各個內心驚亂。

  但單飛的怒喝如驚雷貫耳,決斷似雷厲風行,立即將所有人的思緒拉了回來。

  太史慈倒下,可戰役遠沒有結束。

  他們不懂單飛揮槍的手勢,畢竟還聽得懂他的話語,望得到單飛的行動,一見單飛孤騎獨出,所有人熱血上涌。

  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