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離開了火器局,張知節看到楊一清那戀戀不捨的眼神也覺得有幾分好笑,笑道:「楊大人放心,這兩千支火繩槍會隨著楊大人一起出京的!如果,沒什麼事的話,那本督。。。。。。」

  楊一清笑道:「今天多謝張提督了,實在是多有打擾,抱歉抱歉。」

  張知節笑著作別了楊一清,沒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宮裡。正德皇帝既然把他喊了去,他總得去給正德皇帝一個交代才是。

  這一路入宮,張知節的心情其實有些沉重,楊一清的那些話又勾起了張知節的心思!邊患一直都是困擾著漢族的一大難題!農耕民族和放牧民族的對決,漢族雖然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卻在時間長河的多數時間裡都處在守勢。

  太祖皇帝覆滅大元,將蒙古徹底趕出了中原,太宗皇帝數次北征,橫掃大漠,然而這一切卻都被土木堡之變盡數顛覆。從此大明國力日衰,軍力憊弛,只能固守北邊,飽受韃靼侵邊之苦。

  大明已經無力北征,只能被動防禦,任由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蓬勃發展,直到後來後金崛起,入關中原,開啟了中原百年黑暗。

  想想確實讓人感到沉重,即便是現在張知節面對北邊的局勢也束手無策!大明現在的國力都只是在苦苦支撐邊軍的軍費,更無力興軍北征!

  況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現在朝野都談虎色變,誰敢貿然提出北征,不被噴死才怪呢!即便是張知節也不敢貿然提出,況且張知節自忖也沒有平靖北邊的把握。

  終歸到底是國力不足啊!不過好在,現在一切都好轉了,大明已經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朝廷已然開海,國力蒸蒸日上。如今張知節手中也握著軍器局,等國庫豐盈之時,燧發槍列裝之後,就能整軍效仿太宗皇帝橫掃北邊了。

  到了乾清宮,正德皇帝果然不再躲著了,見到張知節來了,正德皇帝一點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沒有,笑道:「吆,回來了?怎麼著了?楊一清沒揍你一頓啊?」

  張知節笑道:「皇上開玩笑了,楊大人乃是飽學之士,怎麼可能會動手?」

  正德皇帝笑道:「是嗎?朕離開乾清宮的時候,楊一清臉紅脖子粗的,他在乾清宮前等著你,看上去就像是要擼起袖子打人的架勢!」

  張知節笑道:「怎麼會?臣和楊大人分開的時候,楊大人一直握著臣的手不斷的感謝,太熱情太客氣,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正德皇帝有些狐疑,楊一清入京之後就開始懟張知節,去內閣告狀,來自己這裡告狀,怎麼可能會對張知節熱情?

  正德皇帝納悶道:「你給了他多少支火銃?一萬?」在他想來也就只能是張知節多給了楊一清火銃,所以楊一清才會轉怒為喜。

  張知節笑道:「臣哪有一萬火銃?!臣就給了他兩千火銃!」

  正德皇帝站起身來摸著下巴,納悶道:「那楊一清怎麼可能轉怒為喜,還對你那麼熱情?楊一清可是頭犟驢,難纏的緊!」

  張知節笑呵呵道:「那可不是普通的火銃,那可是兩千火繩槍!一下子就把楊大人給征服了!」

  對於火繩槍的厲害,正德皇帝也是見識過的,現在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張知節給楊一清的竟然是火繩槍!

  正德皇帝笑道:「原來你給他的是火繩槍,朕還以為你會把火繩槍留給神機營呢!怎麼樣?楊一清十分滿意?」

  張知節笑道:「邊軍多戰事,所以臣就想著將這批火繩槍優先給邊軍!皇上,您是沒見吶,剛開始楊大人還有些不情願,但是等試完火繩槍之後,眼睛都直了,那眼神真是,火辣辣的!」

  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楊一清對這兩千支火繩槍十分滿意,也不再到處抱怨了,述職完後就帶著這批火繩槍出京了。

  有了楊一清的肯定,張知節對火繩槍也愈發重視了,楊一清離開了沒多久,張知節就從火器局提了一百支火繩槍給了神機營。

  沒辦法,現在張知節嚴格把關質量,再加上火繩槍製作不易,火器局製作火繩槍的速度也快不到哪裡去。一百支火繩槍對於神機營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

  當然了,張知節也不是為了給神機營列裝,只是想著讓神機營的弟兄們都摸一摸試一試,練練手見識見識這種新式的火銃。

  張知節的本意是好的,先讓神機營的將士熟悉一下火繩槍,等列裝的時候立即就能上手。

  神機營的將士本就是玩火銃的行家,自然一下子就發現了火繩槍的好處,比之現有的火銃那可是好太多了。所以試過火繩槍的將士都對火繩槍愛不釋手,摸著火繩槍就跟摸著青樓里如花似玉的姑娘一般戀戀不捨,再摸自己手上的火銃,嘿,就跟摸家裡的黃臉婆一樣。

  火繩槍一下子就征服了神機營的將士,對於這種新式的火槍十分眼饞。他們都是跟著張知節出生入死的將士,也不怕張知節,舔著臉就上門了。

  沒別的意思,要槍,要火繩槍!對於火繩槍能夠獲得神機營將士們的認可,張知節還是很高興的,這幫兔崽子們還是很識貨的!

  不過要槍沒有!張知節十分乾脆利落的說了,現在軍器局製作不易,第一批已經列傳給了出海的船隊,第二批給了邊軍。

  雖然有些不滿,但是畢竟邊軍不易,朝廷先緊著邊軍也是有的,這些將士們也體諒提督大人,這些將士們也就垂頭喪氣的回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