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冕嘆道:「說來慚愧啊!一時不慎,竟然栽在張知節的手了!老夫也是一大把年紀了,竟然栽在了一個年輕人身上去了!說出來還真有些丟人!」

  果然又是和張知節有關!楊廷和十分的無語,張知節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嗎?你就不想想,連原內閣首輔李東陽大學士都栽在了張知節身上!

  楊廷和正色問道:「蔣尚書,到底發生了何事?」

  蔣冕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楊廷和聽了十分頭疼,也十分無語,當初是暗示你們工部拖一下,但是也不至於拖得這麼明顯啊!

  你這分明就是瞧不起張知節是怎麼著?你拖的這麼明顯,張知節心裡豈能沒有火?豈能不想法出手?現在好了,人家直接來個釜底抽薪,把龍江船廠移到錦衣衛了!

  楊廷和聽完之後沉默不語,蔣冕有些著急道:「楊閣老,龍江船廠對於工部來說很重要,可不能真的被錦衣衛給搶去了!雖說工部還有其他的船廠,但是那些船廠早已破敗不堪了!」

  道理自然是這個道理,但是要楊廷和心裡只能苦笑,原本張知節根本就沒想到將龍江船廠握在自己手裡,現在既然已經將龍江船廠握在手裡了,怎麼可能會放手?

  既然是正德皇帝下的中旨,那關鍵自然是在正德皇帝身上。但是誰的聖眷能和張知節相比?誰能勸正德皇帝收回旨意?

  楊廷和苦笑道:「蔣尚書,理是那麼個理,但是這事兒的根源是在皇上那裡!問題是,就是咱們幾個的聖眷加起來估計都比不上張知節一個人的聖眷,想要勸皇上收回旨意,難啊!」

  蔣冕心裡又豈會不明白?要說他心裡沒有幾分後悔是不可能的,但是誰又能想到張知節竟然會想出這釜底抽薪的一招來呢!這一招真夠絕的,一下子封住了所有的後路。

  蔣冕苦笑道:「楊閣老,即便是很難,老夫也會去覲見皇上的,只要有一線希望,老夫也不會放棄的!要不然,老夫真是愧對工部的同僚,愧對以後的歷任工部尚書!」

  楊廷和自然不能袖手旁觀,起身道:「叫上樑閣老,咱們一起去見見皇上!」

  蔣冕拱手道:「多謝楊閣老!」他心裡知道,即便是加上兩位閣老也成算不多,若是沒有兩位大學士同往的話,那根本就是一分成算也沒有。

  梁儲知道了事情的進過之後也有幾分頭疼,三人一起去了豹房覲見正德皇帝去了。

  張知節當初直接帶著聖旨去的工部,這自然瞞不過睡去,工部衙門早就傳的沸沸揚揚了,別的衙門別的文官還好一些,對此並沒有太大的感觸!

  但是禮部的夏朗夏郎中知道了這消息之後,禁不住臉色大變,將桌子上的東西全部摔了個稀巴爛,即便是這樣夏朗仍然氣憤難消,臉上一片鐵青之色。

  沒想到張知節竟然直接染指船廠,這對於夏公子來說無異於一場驚雷!本以為能在造船上卡住張知節,沒想到張知節一出手就是個狠的,竟然一下子將所有的束縛一下子全部都斬斷了!

  (本章完)

  第843章 相遇

  不管心裡如何憤怒,夏朗都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哪怕是蔣冕和兩位大學士一起出動去求正德皇帝也沒什麼用。

  本以為工部能拖住張知節,沒想到張知節竟然做的這麼絕,一下子把龍江船廠給奪走了!龍江船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雖然自己是在京里的代言人,但是有些事情還不是他能決定的!特別是現在面對張知節的赫赫權柄,他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要不要和張知節拼個魚死網破,這不是他能決定的!

  所以夏朗只能向家族傳遞消息,等待家主的決策。但是他知道,在京里恐怕很難對張知節形成鉗制了!

  果不其然,楊廷和和梁儲、蔣冕去豹房見正德皇帝根本就沒有任何效果,三人幾番努力最終只能無奈離開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和兵部打交道了,有了工部的前車之鑑,張知節也沒有安排宋存出面,而是自己親自出面!不知道是江南沿海系對兵部的滲透不夠,還是兵部吸取了工部的經驗教訓,竟是十分的痛快。

  出乎張知節意料的是,王守仁竟然對於海事有和張知節相同的看法,不過對於張知節的激進做法還是有些不認同。

  張知節對此倒也十分高興,雖然王守仁也曾上書支持張知節,當然了以這頭犟驢的人脈,也沒有什麼作用,不過張知節還是十分高興,到底還是有同道中人不是。

  兵部的文書很快就好了,張知節派人南下到沿海各衛所巡視,把還有利用價值的爛船準備拖到南京去。

  但是張知節並沒有立即啟程南下,雖然他有心要南下,但是還有羈絆。妻兒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正德皇帝現在是不會讓他南下的,因為正德皇帝讓欽天監算得吉日快到了,他快要迎娶劉姬姑娘了。

  所以正德皇帝是肯定不會讓張知節南下的,至少也得等他大婚完了才會同意張知節南下。

  當然了,還有別的原因,那就是張知節還得籌銀子,最理想的當然還是定國公府、英國公府和魏國公府,不過他還沒開始忽悠呢!

  魏國公府倒是容易一些,在南京的時候張知節曾經和徐鵬舉有過這方面的交流,其實魏國公府鎮守南京,對於沿海的情形豈會不知?徐鵬舉對於海上貿易一直都十分艷羨,但是魏國公府一直都沒有插過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