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正德皇帝並沒有等來李東陽的建議,反而發現李東陽的臉色幾經變化,最後變得十分難看!

  這讓正德皇帝有些納悶,大學士到底是聽出來了還是沒有聽出來啊?就在正德皇帝納悶的時候,李東陽沉聲道:「皇上若是心慕宣宗皇帝,那可真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幸事,江山社稷的洪福!」

  咦,大學士這不是明白了自己的暗示了嗎?這就開始建議自己御駕親征了嗎?真是好激動啊!正德皇帝聚精會神的聽著李東陽的話。

  「當年宣宗皇帝勤於政事,賞罰分明,任用賢臣,最重要的是宣宗皇帝善於納諫!若是皇上真的心慕宣宗皇帝,那真是大明之福了!」

  聽到這裡原本一副十分滿意的表情的正德皇帝,臉上的笑容已經僵住了!這李東陽到底是真的不明白,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但是不管李東陽是真的不明白還是假的不明白,他剛剛所說的宣宗皇帝勤於政事、賞罰分明、任用賢臣、善於納諫分明就是指責自己不勤於政事,不善罰分明,不任用賢臣,不善於納諫!

  越想心裡越是有氣,但是正德皇帝最終還是忍了,直截了當開門見山的說道:「當年漢王意圖不軌,擁兵造反,宣宗皇帝御駕親征,不戰而屈人之兵,讓漢王望風而降!大學士可知此事?」

  皇上果然是想著御駕親征!

  「當年英宗皇帝被閹賊王振慫恿御駕親征,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文臣武將死傷無數,朝廷的精銳大軍更是毀於一旦,甚至英宗皇帝都被瓦刺的也先所俘!這簡直就是血一般的教訓啊!皇上可知此事?」李東陽痛心疾首道。

  土木堡之變影響何其深遠,正德皇帝又怎麼會不知!但是聽聞李東陽話里話外都是在把自己比作英宗皇帝,正德皇帝心裡難免不喜!

  況且這根本就不是一碼事!當年宣宗皇帝討伐的是造反的親王,而英宗皇帝卻是征討瓦刺,這其中自然有很大的差別!

  而且英宗皇帝本身不懂兵法韜略這才讓王振亂來,但是自己可是從小就熟讀兵法!而英宗皇帝盲目信任一個毫無能力的太監,自己身邊又沒有盲目信任的太監!

  額,這個曾經的劉瑾不知道算不算自己盲目信任的太監,不過這個不重要了,因為自己已經看穿了劉瑾的真面目並且將他殺了!

  所以正德皇帝毫不心虛,面對李東陽的詰問,正德皇帝沉聲道:「朕自然知道土木堡之變!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前的情形與英宗皇帝並無任何相似之處,相反,與宣宗的皇帝倒是大有相似之處!」

  「首先,朕並非不通兵法韜略!其次,朕身邊也沒有盲目信任的太監!相反,朕會帶著王守仁一同平叛,對於王守仁的能力,你們不是都相當的推崇嗎?」

  「只需擇一良將就能平定叛亂,何勞皇上親身犯險?還請皇上三思!」李東陽沉聲道。

  「朕早就已經三思過了!自朕登基以來,常有奸人意圖不軌,屢屢興風作浪,讓天下不得安寧!所以朕才想著御駕親征,這樣才能震懾屑小之輩!」正德皇帝沉聲道。

  不得不說,正德皇帝所說的也有幾分道理!若是沒有土木堡之變的前車之鑑,李東陽說不得還真覺得這事皇上御駕親征也不失為一條上策!

  但是有了土木堡之變的前車之鑑,特別是孝宗皇帝又只有正德皇帝一個兒子,而正德皇帝又沒有子嗣,所以一旦發生了什麼意外,後果簡直就是不可想像!

  所以思前想後,李東陽還是覺得皇上不應該御駕親征,所以李東陽噗通一聲跪了下來,語重心長勸道:「皇上,您乃是國之根本,實在是不宜親身犯險!況且紅衣教本就瘋狂殘暴,曾經行刺過皇上,皇上當居於深宮主持大局才是!」

  「閣老,寧王不過是一個閒散王爺,朕親帥大軍生擒他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至於紅衣教,也不過是藏頭露尾之輩!況且如今紅衣教教主已經被張知節鎖定了,現在正在滿天下的通緝她!朕帶著數萬精兵,又何懼些江湖草莽!」正德皇帝慨然說到。

  李東陽還要待說什麼,正德皇帝已經擺手道:「朕意已決,如今寧王已然造反,大軍當及時開拔,閣老還是回去重新起草詔書吧!」

  李東陽還不打算放棄,但是正德皇帝說完之後已經轉身去了!李東陽這才無奈的起身,臉上皺起了深深的眉頭,一臉苦色!

  小太監戰戰兢兢的將御案上的起草詔書奉給了李東陽,李東陽帶著詔書一臉愁苦的遠去了!

  文淵閣的值房裡,大學士楊廷和正在和兵部尚書、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商議出兵的繁瑣之事!他們本就沒有對李東陽進呈起草的詔書一事有什麼擔心!

  但是出乎他們的預料的是,他們竟然見到李東陽捧著起草的詔書回來了,而且是一臉的愁苦之色!這可不像是李東陽的作風!李東陽大學士入朝四十年,柄國十幾年,什麼樣的風風雨雨沒有見過,早就練就了一副泰山崩於前而面色不改的本事!

  但是現在李東陽大學士的臉色卻極為愁苦,這是一種不加掩飾的愁苦!可見李東陽大學士是真的遇到了大事了!

  第563章 躁動

  見到李東陽的臉色,楊廷和等人心裡咯噔一下,也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楊廷和站起來緊張道:「閣老,發生何事了?這詔書有什麼錯漏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