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詔書呈上去之後,正德皇帝匆匆掃了一遍,詔書起草的很好,但是就是不合他的心意啊!因為現在的正德皇帝已經想著要御駕親征了!

  所以正德皇帝看了之後,完全沒有要用印的意思,而是怔怔的看著詔書,一直沒有言語!

  李東陽眼巴巴的看著御案上的皇帝之寶,但是正德皇帝偏偏絲毫都沒有要用它的意思!

  這下李東陽傻眼了,難道自己晚節不保,起草詔書出了錯漏?雖然李東陽已經年逾六十了,但是仍然過目不忘,況且是他自己起草的詔書!

  見到正德皇帝一直盯著詔書沉默不語,李東陽當即在心裡默念自己起草的詔書開始回味起來,回味了一番之後,已經肯定了,詔書沒有問題!

  詔書絕對沒有問題!這詔書並不是只經手了李東陽,還經經手了楊廷和,所以李東陽可以肯定這這詔書沒問題!

  想明白了的李東陽心裡一沉,自己最不願看到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李東陽沉聲道:「皇上,如今叛亂已起,朝廷噹噹機立斷才是,實在是不宜拖延了!」

  正德皇帝咳了一聲道:「朕常常心慕宣宗皇帝!」

  宣宗皇帝啊!雖然宣宗皇帝也時常有玩鬧之舉,但是宣宗皇帝是一位難得的有為明君!宣宗皇帝天資英暢,敬禮大臣,勤恤民隱,慎於用人,嚴懲貪官污吏,或說臣下有過失,密加詳察,實則加罪,誣陷則重懲誣告之人。

  宣宗皇帝在位的時候,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了一代盛世!想到這裡李東陽忍不住深深的嘆了口氣,那宣宗皇帝和正德皇帝一比,這差距簡直不是一般的大!

  此時的正德皇帝卻說出了常幕宣宗皇帝的話,這怎麼不讓李東陽怔了!若是皇上真的心慕宣宗皇帝,有心向宣宗皇帝學習,那群臣都得感動的涕淚交加!

  不,不用都像宣宗皇帝學習,哪怕是只是學習宣宗皇帝的善於納諫,李東陽都會感動的涕淚交加!

  但是這可能嗎?已經深知正德皇帝秉性的李東陽忍不住心裡嘆息,皇上怎麼可能就突然轉了性了呢?

  所以正德皇帝一定是話裡有話,李東陽柄國十幾年胸中自有丘壑,所以這可是略一思索就明白了!

  原來皇上心慕的不是宣宗皇帝勤於政事、任用賢臣、善於納諫,而是心慕宣宗皇帝曾經御駕親征!

  一定是這樣了,宣德朝漢王造反,大學士楊榮建議宣宗皇帝御駕親征,大軍直接包圍了漢王的封地樂安,漢王見大勢已去於是出城投降!

  現在同樣是親王造反,正德皇帝突然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一定是想著要效仿宣宗皇帝御駕親征了!

  但是李東陽一旦想明白了之後,卻立即色變,因為要提起御駕親征,那大明朝有一個揭不去的傷疤!那就是土木堡之變!

  宣宗皇帝的長子英宗皇帝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反對欲效仿宣宗皇帝御駕親征,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入居庸關,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後勤不續退至土木堡時王振下令移營,饑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大軍倉促應戰,死傷慘重。

  這是大明朝的一大禍事,當時京師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致使朝廷軍力頹廢。土木之變致使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獲;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餘人全部被殺,無數文官武將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太宗皇帝留下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亦隨之毀於一旦,土木之變使得朝廷的軍政出現了斷層。

  往事不堪回首,土木堡之變的教訓使得後來的皇帝或是大臣都再也沒有提過什麼御駕親征!因為這個教訓實在是太慘痛了!

  所以李東陽心裡明白來之後立即色變,一定是有奸人蠱惑皇上!當年的英宗皇帝就是被閹賊王振所蠱惑,這才有了土木堡之變!

  現如今皇上的身邊一定也出現了這樣一個人,他和王振一樣蠱惑皇上御駕親征,只是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

  會不會慫恿皇帝的人就是張知節?難道這就是張知節的反擊嗎?張知節明明確確的坦然承認自己不想領兵出征,卻在這裡留了一手,慫恿皇上御駕親征,真是何其卑鄙!若是真的是張知節搞得鬼的話,那張知節實在是可殺!

  但是現在探究是誰慫恿皇上御駕親征不是最重要的,現在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阻止皇上這個荒唐的想法!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皇上御駕親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文學館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562章 愁苦

  其實正德皇帝也知道自己的這位首輔大學士一定能聽得懂自己的話,事實上,正德皇帝並沒有想到李東陽會反對,因為當時宣宗皇帝本欲遣一良將領兵平叛,最終還是內閣大學士楊榮建議宣宗皇帝御駕親征的!

  這與今天的情形何其相似!同樣是親王造反,自己同樣是和當年的宣宗皇帝一樣打算擇一良將領兵平叛!但是和宣宗皇帝不同的是,自己沒有大學士建議自己御駕親征!

  所以正德皇帝還得自己出言暗示,所以說完之後的正德皇帝就在等著李東陽聽明白自己的暗示之後,像當年的大學士楊榮建議宣宗皇帝那樣,建議自己領御駕親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