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從頭到尾也沒說我是黜陟使,是他們自己認為而已,如果要聖旨我便說在黜陟使那裡,你說他們能奈我何?”

  方淑蔚沉默了,對於夫君大膽的作為,她真是哭笑不得,假冒欽差乃殺頭大罪,雖然她更明白即便被揭穿,抓住送往京城後以夫君真正身份斷然不會有事,可這……又是何苦呢?

  董策道:“穿州過府,沒有什麼比此令更方便了。”

  “但也太顯眼了吧!”方淑蔚真的擔心一入郢州,不知會有多少官吏爭相巴結而來。

  “別擔心了,料想,那牛翺即使傳信到府衙,府衙也不敢胡亂聲張,而是偷偷來巴結我們,這就是人性,不用競爭就能得到好處,誰不樂意?”

  “是,策郎眼裡,這天下烏鴉就是一般黑啊!”方淑蔚是苦笑搖頭。

  郢州,風景秀麗,如詩如畫,絲毫不弱於寧州與蘇州等地。

  郢州乃是江南腹地,曾也是天下最富饒的地方,只可惜,這裡也是太平道和其它教派斗得最激烈的地方,董策從金鬆口里得知,山河社也是在郢州成立的,可以說這是山河社的老巢!

  不過山河社早已被太平道打趴了,潛藏了十年之久,如今太平道被董策打趴了,山河社必然要趁勢崛起,所以這郢州內亂,董策猜想應該不至於消滅太平道這般簡單,其中牽扯更大,也導致郢州經濟只退不進,坊市制度也沒取消,自然被江東遠遠拋在後面。

  而最近,江東發展太快,地不是用來種桑種茶,便是建作坊,導致米糧稀缺,糧商不得已,都跑到前荊州之地來買糧,等於是反過來照顧曾經的老大哥!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一路來到大江北岸一處小鎮外,此鎮真不大,但卻有厚實的城牆,且是標準的四方城,城內只有四坊,一個大坊占據一半,剩下是一中兩小,全鎮人口還不足三千,多是居住在中小坊內,而大坊則全是糧倉,故此此鎮也被稱為大倉,乃是寧太祖修建用已詐騙敵軍攻打的。

  當事的前朝大軍大舉南下,分兵各路,欲要合圍寧太祖,而寧太祖早早便修建此城,謊稱把所有糧草軍餉都堆在裡面,引得各路兵馬齊齊向此地進發,結果,小小一城卻打了一個月還沒拿下,反倒是自己這邊的糧草告急了,無奈,大軍只能退去,卻不曾想,寧太祖率軍追殺,一路北上直指洛陽!

  故此,此鎮意義非凡,雖然當時已破損不堪,但戰後,寧太祖還是讓人重修完好,並賦予了它真正的使命,為郢州糧倉之最。

  董策一拉馬韁,使馬車停在城外,把蜷縮在他懷裡打盹的小皮抱到車內,既而對方淑蔚道:“今天就在這鎮上過夜吧,找人把馬和車搬到大運船,明早就可以直接進武昌府了。”

  以方淑蔚的性子自然不會拒絕,當下便先一步進入城中向人打聽客棧與碼頭的情況。

  一陣忙活之後,董策已經出現在一家客棧廂房內,正把一盆店小二拿來的生羊肉餵給小虎,身後一襲騎手服的方淑蔚剛好推門而入,一邊脫去馬甲,一邊往屏風後走去,嘴裡同時念道:“策郎啊,待會兒店家命人送來水時,你幫我提進來好嗎?”

  “衣服你都脫了,我能拒絕嗎?”董策苦笑道。

  方淑蔚從屏風後露出腦袋,對董策嘻嘻一笑,道:“策郎最好了。”

  “好!呵,別兒善懂風情的女子,此時當嫵媚一笑,邀戲水鴛鴦的,就你,傻不拉唧的。”

  董策說完,方淑蔚小臉登時就紅了,吱吱唔唔片刻後,把腦袋縮回大半,只露一個額頭對董策道:“那策郎要不要……”

  “別,有事呢。”董策就是開玩笑,如此反倒是弄得方淑蔚心裡一陣失落!

  董策是真有事,雖說他離開了京師,不想理會俗事,但曾經他誇誇其談的衍教藏經還是想兌現的,把他對這個世道的理解,與後世的閱歷融合,希望讓大寧更加繁榮昌盛,也更為強大,避免被人欺負到門口的慘劇!

  只要他不斷的寫,每完成一本便寄往衍教,也好讓弟子明白,他離開,不代表不在!

  同時也希望能鼓勵更多的人,不要在擴充勢力時,忘了衍教遊走天下,修學救難之根本。

  所以這第一本,他想儘快完成早早安了衍教眾弟子的心,畢竟他突然離開,導致群龍無首,如今也不知他們能不能撐得住,會不會樹倒猢猻散?

  深夜,董策所居的客棧坊市外,一輛馬車急急行來,馬車一旁,還有一名騎馬的漢子緊緊跟隨。

  此車並不華貴,很是普通,然而車上吊的一盞燈籠卻讓巡夜的鄉兵不敢阻攔分毫,至於那騎馬的漢子,更是沒人敢詢問一二,紛紛避讓。

  “是這裡了嗎?”當馬車停在坊市外,窗簾掀起,裡面卻一片漆黑,看不到說話之人的面孔。

  倒是騎馬漢子在翻身下馬後,臉孔終於被坊門燈籠照得清晰,居然就是下午時,董策入郢州相遇的守關都尉牛翺。

  “嗯,已經打聽了,那位大人就在此坊的吉通客棧落腳。”牛翺對車窗低聲道。

  “去,讓坊令開門。”車內之人說完,牛翺立即上前敲門,不久,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將門打開,看到牛翺時先是一皺眉,既而再看到牛翺身後馬車的燈籠時,立刻驚訝的一步跨出坊門,飛快來到車旁,拱手弓腰道:“小人見過王大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