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站住,裡面裝了什麼?”關卡守衛將董策馬車攔下。

  董策吭都沒吭一聲,甩手便拋出了一塊令牌。

  上前準備排查的一名守衛見令牌飛來先是一愣,接過令牌後只是一眼,便驚得臉色一白,立即對董策拱了拱身,道了句稍等後,便拿著令牌跑回關卡內,不一會兒,一個身披明光鎧的漢子疾步走出,慌忙將令牌遞迴給董策,抱拳道:“卑職郢州武昌府都尉牛翱,不知黜陟使駕到,有所怠慢還望黜陟使莫要怪罪!”

  說來十分湊巧,這黜陟使在大寧前朝便已出現,職責和董策所知的唐朝黜陟使一樣,考察地方官員,該升升,該降降,權力不可謂不大。

  不過與唐朝有一點不同,寧朝的黜陟使考核的官員都是寒門出身,誰讓地方多是士族把控呢,你如果想幾句話就把當地士族安置的官吏罷免,這後果很可能是暴屍荒野!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沒人傻到會這樣做,特別是地方士族想要讓族人能調到京里為官,都會爭相巴結,而能做黜陟使的誰不是老油條,精著呢,多是隨便走完一圈,帶著一車車金銀玉器回家了。

  期間,為了回朝後,向朝中證明自己沒有去玩,而是辦實事去了,自然要提拔出錢多的官吏,再找幾個倒霉蛋背黑鍋,直接貶了。

  因此,黜陟使還是十分吃香的,地方上沒人想輕易得罪。

  董策接過令牌收好,隨口道:“你是職責在身,怎會有罪,對了,方才我來時遇一書生,說這郢州混亂不堪,可有其事?”

  牛翱立即抱拳道:“不敢瞞黜陟使,確有此事!”

  “嗯?”董策見對方居然沒有隱瞞,也是頗為意外道:“怎麼說?”

  “是這樣的,今年三月,太平道突然為亂,幸得府令與將軍反擊夠快,否則正要出大事啊!”牛翱搖頭一嘆,繼續道:“至那以後,咱們郢州就沒太平過,道士扇動百姓四處為禍,府衛軍和刑捕房是到處抓捕,特別是道士,根本不論師門,黜陟使現在來可算好了,有件事卑職想求您幫個忙,就是卑職兄弟,他乃無為道弟子,如今卻被當作太平道給抓了,還請黜陟使跟府令老爺提個醒,查明之後放了我家兄弟,卑職在這裡給黜陟使跪下了!”牛翱說完,果真抱拳過首,單膝下跪。

  董策雙眼一眯,細細打量牛翱,見其一臉剛毅,膀大腰圓的,不似喜歡玩心機之人,便點頭道:“不知你兄弟姓名是?”

  “哦,卑職兄弟叫牛炳,因體弱多病,自幼便送往無為山隨玉慈真人修行,如今得知太平道為亂,他便奉玉慈真人之命,下山救濟苦難,卻陰錯陽差被當成太平道弟子給抓了,卑職因為職責在身,不可離開此地,而幾次寫信皆是無果,故此就想……。”

  董策打斷他道:“此事我記住了,你們搜查一下吧,天色快黑了,本官還要忙著趕路。”

  “這……”牛翱愣了片刻,見董策神色不似開玩笑,便點頭應下,讓人檢查馬車。

  不過此番檢查只是在表面,只是讓一名守衛圍著馬車轉了一圈便完事,根本不敢往車內瞅一眼,誰知道裡面坐著的是不是黜陟使的家眷,萬一驚動了黜陟使的夫人,這可不妙啊!

  董策見他們如此隨意,也懶得在乎了,一甩馬韁便穿過關卡,與他通行的方淑蔚自然大搖大擺的騎著小黃一同過關。

  “都尉,這黜陟使好生年輕啊,往年來的黜陟使多是一把年紀,並成群結隊,敲鑼打鼓,生怕別人不知黜陟使來了,而這位,居然就帶著一隨從,而且小的發現,那隨從似乎還是一個女子,這會不會有假……”

  牛翱搖搖頭,道:“我看不像,這位黜陟使的氣度絕非一般人能有,另外,年輕不代表沒實力,想那新國師,如今不過才二十出頭嗎,卻在中都大展拳腳,其所提科舉,所建國安,處處有利於民,唉,真不知道,咱們的郢安府可是才能建好啊,有了郢安府,還愁處置不了這些亂臣賊子!”

  “小的聽說,多數府令和將軍都不支持建郢安府啊,說什麼一府豈能由兩府同管,要設可以,只能設警亭!”

  “你那聽來的消息?我怎不知?”牛翱皺眉看向屬下。

  守衛苦笑一聲,低聲道:“我那在府衙做事的表弟不小心聽到的,都尉可別傳出去啊!”

  “此事我怎敢亂說,你以後也莫要再提。”牛翱揮揮手,打發走了守衛後,心裡冷哼道:“只設警亭,哼,看來,他們竟想連郢州安治使一併皆任,真是好大的胃口了,就算你們得逞,司法院、督察院呢?是不是也想參一腳啊?這幫士族,為了霸權真是什麼都敢幹啊!”

  第四百五十七章 麻煩來了

  遠離了關卡後,方淑蔚騎馬疾走幾步追上董策,好奇笑道:“策郎,你什麼時候成了黜陟使了?”

  “我又不當官,這黜陟使令,是吏部尚書呂大人給我的。”董策解釋道。

  “啊,呂尚書沒這權力吧!”方淑蔚驚訝了。

  董策苦笑一聲,扭頭對方淑蔚一笑,道:“是沒有,不過令牌他有。”

  “這……”方淑蔚愣了一會兒,才震驚道:“策郎你該不會在假冒黜陟使吧!如果他們索要聖旨那如何是好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