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立的,戰爭一觸即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就是我們反攻復國的時候。我們身為高級

  將領,要時時刻刻告訴官兵,失地不復,軍人之恥。上不能安慰先總理在天之靈,下無

  以對全國同胞。你回去要好好督飭部屬,準備行動。你還有什麼事沒有?你近來同餘總

  司令(指余漢謀)通過信沒有?他現在在海南島,你知道嗎?”蔣的話講罷,“召見”

  也就結束了。

  從蔣的這些話裡面,可以看出兩點:(一)歸胡宗南指揮的主力,決定撤往西昌,

  頂不住時再撤向滇緬邊境。(二)蔣估計第三次世界大戰有爆發的可能,而他的“反攻

  復國”的希望就在於此。至於別的話,都不過是巫婆的符咒,尤其那套“古兵法”,對

  他自己就行不通:“強兵在將”,就他自己看,至少他這個“將”是很了不起的了,為

  什麼他的部屬又不“強”?他這個“將”如此之“強”又為何無補於崩潰?他口口聲聲

  “我不怕敵,敵即。怕我”,若是他不怕“敵”,他有“大無畏精神”,為什麼常常還

  未到危險關頭,他自己便身為百僚之先,逃之惟恐不速?

  李振回到“綏署”後,即把經過告訴了胡宗南和羅列,他們的反應是苦笑中帶著喜

  悅,隨即在地圖上和蔣的指示對照了一番,並扼要地給李振介紹了當前的形勢。胡宗南

  並拍李振的肩膀說:“裁宏(李振的號)兄,領袖很器重你,知道你性情剛直,為人忠

  誠。在黨國危急存亡的時候,特別召見你,當面付託重任,希望你不要辜負領袖的培植

  和期望!”胡宗南也和蔣一樣,拼命向李振灌迷湯。

  李振與胡宗南和羅列談過之後,當天深夜乘車趕返綿陽。他在歸途中,思前想後,

  心潮起伏,若是在一兩年前,蔣介石“特別召見”,或者會使他受寵若驚;但此時此際

  卻使他感到:蔣介石只剩下幾個殘缺不全的部隊,且彼此爾虞我詐,離心離德,士無斗

  志,即使能逃到西昌和雲南的死角去,又能有什麼作為?而身為最高統帥的人,竟然還

  在故作姿態,徒託空言,妄想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反攻復國”,豈不是白日做夢?

  面對這種情勢,到底怎麼辦呢?再跟著蔣介石走嗎?那要走到何處去?若是不再跟他走,

  那又怎麼辦?這些問題,都在李振的腦海翻騰。

  而另外一些事情,也來到李振的腦海:記得是十月間,廣州解放之後,葉劍英將軍

  就向李振的一個老上司表示過,希望他考慮大局,及時起義。在這以後,就有他的舊人

  把消息帶列漢中:及後還有人到過徽縣、和他談這個問題。當李振到達綿陽後,還有前

  三十六軍政治部卞任廣東同鄉陳定,也到了綿陽,陳是被解放軍俘虜後釋放,又被胡宗

  南扣留了一段時期,然後逃出來的。十八兵團副參謀長王傑發現後,便把他帶到了兵團

  部,經過李振的再三追問,陳定說:“一野”方面希望他回來之後,第一爭取鍾松(原

  三十六師師長,沙家店戰役時逃出),第二爭取李振。上述種種,和蔣介石、胡宗南偽

  情況交織在一起、使李振,以煩意亂,徹夜無眠。

  第二天一早,李振把參謀長何滄浪、副參謀長王傑找來,將蔣介石“召見”的經過

  和胡宗南的說法告訴他們後,彼此都沉默無言,若有所失。不言而喻,他們都感到前途

  渺茫。

  何、王兩人走後,李振自己考慮了半天,又把陳定找來,共同研究。兩人商量後,

  李振再找一八七師師長鍾定天來談,鍾同意起義才有出路。以後李再找何滄浪來,問他:

  “你看現在的情勢怎樣?”何滄浪說:“鬧成現在的局勢,完全是戰略上的失敗、已經

  遲了二十多天,過去的英雄。現在變成了狗熊。完了!完了!”言下毫無辦法。何滄浪

  所謂“遲了二十多天”是因為十一月九日胡宗南在雙石鋪召開高級幹部會議時,本來決

  定第一軍先行入川,第十八兵團則繼第一軍之後撒遏。後來由於第一軍要去重慶為蔣介

  石“保駕”,長久占用了運送的車輛,似致“綏署”後勤物資一時搶運不完,就把李振

  兵團的行動拖遲了二十多天。在當時,胡宗南的“高見”認為:川東蔣軍已經擺開,東

  面解放軍不敢輕舉妄動深入;而北面的解放軍,因與馬家軍激戰之後,損失不小,整頓

  補充,尚需時比是故他們可以“從容人川”蔣軍將領往往料敵過低,胡宗南也是如此。

  豈知情況大出其所料,這時已經“從容”不得了。

  李振聽了何滄浪的話之後說:“我的看法和你一樣。你看有什麼辦法呢?”何說:

  “這有什麼辦法!”談到起義的問題時,何對李說:“你過去罪惡太大,恐怕有危險,”

  李說:“為了大多數人,犧牲我,我也無所謂。”何說:“既然如此,由你決定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