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他嗓音微啞:「年幼時,我聽父皇曾言,人皇之位,未必是幸事。」
「恆朝歷代人皇駕崩後,皆入皇陵。宮中確有暗道通往陵寢……」他頓了頓,眼底閃過一絲複雜,「但我從未踏足其中,不知是否與二位所言之事有關。」
「或許在這件事上,我那執掌天下的皇兄知曉得更清楚些。」
夜色已深,硯池春中笙歌不斷。
仿佛這滿園的靡靡樂音,如經久屹立的大恆王朝,要輕歌曼舞,傳響傳唱,直至永久。
二人暫居硯池春偏院。祝乘春倚在窗邊,指尖把玩著一枚東煌錢,紅瞳映著檐下搖晃的燈籠,忽明忽暗。
「明日夜探皇宮,恐怕是兇險萬分。」齊雲霄坐在案前,正以絹布擦拭烏劍,劍身映出他微蹙的眉宇。
身比明月,清寒入骨。
「那地底的東西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古籍上亦沒有說明。」
「怕了?」祝乘春的聲音湊近了,銀色髮絲垂落在他肩頭,痒痒的。
齊雲霄耳尖一熱,於是這輪明月不再清冷,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帶了抹入世的溫柔。
他未躲開那人舉動,沉如黑潭的眸泛起波瀾:「只是擔心你。」
「擔心我?」祝乘春低低笑了聲,熱氣噴灑在他耳緣,指尖不怕死地戳了戳他緊抿的嘴角,「雲霄別忘了,本君修為已至忘情川,邁入天人合一之境。」
「比起擔心本君,雲霄還是多擔心擔心自己才好。你看得見皇宮地下的眼睛,保不齊會受到那邪物影響。」
「本君不願你出事。」
祝乘春幽幽一嘆,指尖輕輕划過齊雲霄的衣領,在令人臉熱的摩挲間,窗外月色漸濃,銀輝透過紗簾,在地板上投下交錯的影。
齊雲霄握住他的手腕,目光落在對方微微敞開的衣襟前:「情咒發作了?」
祝乘春搖頭,紅瞳在暗處泛著微光:「在絕靈之地,連情咒都被壓制了。」他莞爾一笑,指尖描摹著齊雲霄的唇線,眼中閃爍著狡黠之色:「莫非從前雙修,你我都要借個情咒的由頭?」
呼吸溫熱交織頸側:「本君就是喜歡你,想同你親近。不行麼?」
齊雲霄眸色一暗,不再多言,一把將人打橫抱起,壓在榻上。
燭火已熄,月色如水流淌,一寸寸漫過糾纏的身影。
破曉之前,齊雲霄驟然驚醒。
修士本無需睡眠,可懷中人卻呼吸綿長,睡意深沉,顯然累極了。他指尖纏繞著祝乘春的一縷銀髮,另一隻手撫在對方腰窩上,掌心下的肌膚溫熱細膩。
窗外天色未明,殘月已沉,唯有幾粒星子寂寥閃爍。硯池春的樂聲不知何時停了,那些徹夜宴飲的賓客似也終於散去。
萬籟俱寂中,齊雲霄心頭忽地一悸。
幾乎同時,懷中道侶倏然睜眼,紅眸清明,毫無睡意:「出事了?」
只聽整齊劃一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如悶雷滾過地面。
二人迅速起身,迅速穿好衣袍,窗外亮起一片火光,照亮夜色。
轟!
硯池春園子的大門被從外面重重撞開,山石被推倒,鐵甲禁軍如潮水般湧入,長槍寒芒映著他們手中的火把光芒。
人群中央,人皇恆昭臨一襲明黃色龍袍,負手而立。他面容冷峻,眼底卻翻湧著某種狂熱:「十年了,朕終於找到了兩條漏網之魚。」
「皇兄?」恆澹明從廊下疾步而來,獨自一人站在登仙橋前,素來溫潤的面容罕見地染上怒意,「你這是何意?」
恆昭臨低笑著,招招手,一管事太監端來托盤,裡面赫然擺放著數枚色澤溫潤的靈晶!
齊雲霄瞳孔驟縮,他們入城時在錢莊用於兌換東煌錢的靈晶,竟成了人皇追查的線索。原來早在那時,二人的行蹤便已暴露!
可惜他們當時並不知曉人皇搜尋修士的搜捕令,只怕在踏入東煌城的那一刻,關於他們入城的消息便已遞入人皇手中。
恆昭臨揮揮手,讓太監退下。明黃色的身影緩緩穿過登仙橋,向恆澹明行來:「朕的好弟弟,你以為躲在硯池春這些年,朕當真不知?」
「你分明知道朕在搜捕修士,卻秘密庇護新入城的兩人,違逆聖旨,該當何罪?」
「朕不願落個兄弟鬩牆的名聲。是你主動把那兩人交出來,還是朕派人一間屋子一間屋子去搜?」
第64章
登仙橋的二人陷入僵局, 另一側,硯池春偏院的房間門被人敲響了。
「兩位大人!兩位大人開開門!」敲門聲過後,門外傳來小童稚嫩的聲音,聲音急切, 「硯主大人命我帶您從暗道脫身!」
硯池春內暗藏多條密道, 可以將人悄無聲息地轉移去東煌城的其他各處。這也是許多達官貴人樂意流連此地的原因之一。
……萬一家眷查訪,還能儘快脫身。
打開門後, 先前引路的捧花小童步履匆匆, 轉身掩上房門:「硯池春被禁軍包圍了,只能從暗道離開東煌城……」
只見祝乘春從桌上拿起一張字條交給童子, 不忘吹吹未乾的墨痕:「你帶我們去出口離青鋒閣最近的密道即可。」
小童雙手接過字條,揣進懷中,表情很猶豫:「可是硯主吩咐我要帶大人們去城外……」
「無妨, 我們自有安排。你送我二人去後, 把字條交給他就好。」
二人早已收整好行裝,隨時可走, 齊雲霄的本命靈劍掛在腰間,祝乘春則將青霞珠與神鯤骨骸藏進衣衫內側。
小童點點頭不再推脫, 走到挨著牆擺放的書架前, 移動了幾本書的位置。書架連著後面的一面磚牆無聲滑開,露出沿途燃燒著鮫人油燈的通道。
行經兩條岔路口,童子指著前方道:「沿著這條暗道一路向前,能通齊府廢宅。恭送二位大人一路順風。」
兩人道了謝, 沿路直走, 推開道路盡頭一方石板、撥開洞口野草,一抬眼,竟是到了齊府的荒園裡。
突然現身的雙人驚醒了還在酣眠的鴉群, 黑色的羽翼撲稜稜飛向遠處一線天明。
「此行過於兇險。」齊雲霄盯著不遠處燒黑得和夜色幾乎融為一體的斷壁殘垣,須臾將目光移動至身側的紅衣人身上。毫無生氣的荒園之中,這是燒敗的黑色之外,唯一的鮮活色彩。
不禁伸長雙臂,緊緊攬抱祝乘春入懷。嗅著他身上好聞的桃花清香,握起他的手在手背上輕輕一吻:「不如換我深入皇宮。你與仁親王一起,在皇陵外與我會合。」
那股熱風越貼越近,直至擦過他微涼唇瓣,天明前晨露蒙蒙,未經深入便沾染一唇濕霖:「本君知你憂心於我。」
溫熱指尖拂弄頰肉:「可萬一……你不小心被那鬼東西沾上,變得不是你了,你讓本君怎麼辦?」他語氣一轉,故作哀憐:「才結為道侶多久,你便要拋下本君而去……」
齊雲霄無語:「你就不能想我點好的?比如我恢復修為後解決了地底下的怪物呢?」
「那本君更要和你一起了」夜色中看不清祝乘春的表情,但齊雲霄就是知道那人必然掛著一貫的輕快笑意,「我家道侶除魔斬邪的英勇身姿,本君可得親眼見證,牢牢記住。」
夜色中劍修緊繃著的唇角上揚起來。半晌他壓抑住心頭翻滾不休的情緒:「好,我們一起。」
在硯池春被禁軍圍住的時候,二人便計劃藉此機會深入皇宮、調查其中真相。人皇恆昭臨和皇宮地底隱藏的秘密,需得他們親身走一趟。
如若遇到難以解決的危險,還有青霞珠作為退路。
另一邊。
隔著登仙橋,恆澹明與恆昭臨遙遙相立,兩個擁有恆朝王室血脈的人,兩張七分相似的面孔,兩個不同的立場,卻有著一樣的瘋勁。
「澹明,你要為兩個毫不相干的外人,和朕反目嗎?!」
恆昭臨負手在後,踏步朝前:「當年的事情,是朕做得過了些。可朕是為了江山穩固。你這些年在硯池春休養生息,朕可曾管束過你?澹明,莫要讓朕難做。告訴朕那兩個修士在哪,朕即刻退兵。」
面對人皇的步步緊逼,恆澹明站在登仙橋那端巋然不動:「皇兄,這些年過去,你還是和以前一樣。」
他道:「搜捕修士,我不管。但春君大人是我的救命恩人,皇兄動誰也不能動他們。」
衣袖中印信滑落,他高高舉起手,隨著他的動作,從硯池春的竹林、玉山、樓閣各處冒出許多執炬的侍從:「當年我如何燒的王府,如今也可以一把火燒了硯池春!」
「你真是瘋了!」恆昭臨面色鐵青,停在了登仙橋中心,明黃色龍袍隨風飄動。
就在這僵持不下的時候,守門的捧花小童匆匆跑來,將一張字條塞進仁親王掌心。恆澹明展開二位大人給他留的傳信,表情變得凝重不已,而後他眉頭舒展,眼珠一轉,將手中印信放回袖中:「皇兄想搜,那就搜搜看吧。」
說完,還側了側身,讓出路來。
「恆朝歷代人皇駕崩後,皆入皇陵。宮中確有暗道通往陵寢……」他頓了頓,眼底閃過一絲複雜,「但我從未踏足其中,不知是否與二位所言之事有關。」
「或許在這件事上,我那執掌天下的皇兄知曉得更清楚些。」
夜色已深,硯池春中笙歌不斷。
仿佛這滿園的靡靡樂音,如經久屹立的大恆王朝,要輕歌曼舞,傳響傳唱,直至永久。
二人暫居硯池春偏院。祝乘春倚在窗邊,指尖把玩著一枚東煌錢,紅瞳映著檐下搖晃的燈籠,忽明忽暗。
「明日夜探皇宮,恐怕是兇險萬分。」齊雲霄坐在案前,正以絹布擦拭烏劍,劍身映出他微蹙的眉宇。
身比明月,清寒入骨。
「那地底的東西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古籍上亦沒有說明。」
「怕了?」祝乘春的聲音湊近了,銀色髮絲垂落在他肩頭,痒痒的。
齊雲霄耳尖一熱,於是這輪明月不再清冷,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帶了抹入世的溫柔。
他未躲開那人舉動,沉如黑潭的眸泛起波瀾:「只是擔心你。」
「擔心我?」祝乘春低低笑了聲,熱氣噴灑在他耳緣,指尖不怕死地戳了戳他緊抿的嘴角,「雲霄別忘了,本君修為已至忘情川,邁入天人合一之境。」
「比起擔心本君,雲霄還是多擔心擔心自己才好。你看得見皇宮地下的眼睛,保不齊會受到那邪物影響。」
「本君不願你出事。」
祝乘春幽幽一嘆,指尖輕輕划過齊雲霄的衣領,在令人臉熱的摩挲間,窗外月色漸濃,銀輝透過紗簾,在地板上投下交錯的影。
齊雲霄握住他的手腕,目光落在對方微微敞開的衣襟前:「情咒發作了?」
祝乘春搖頭,紅瞳在暗處泛著微光:「在絕靈之地,連情咒都被壓制了。」他莞爾一笑,指尖描摹著齊雲霄的唇線,眼中閃爍著狡黠之色:「莫非從前雙修,你我都要借個情咒的由頭?」
呼吸溫熱交織頸側:「本君就是喜歡你,想同你親近。不行麼?」
齊雲霄眸色一暗,不再多言,一把將人打橫抱起,壓在榻上。
燭火已熄,月色如水流淌,一寸寸漫過糾纏的身影。
破曉之前,齊雲霄驟然驚醒。
修士本無需睡眠,可懷中人卻呼吸綿長,睡意深沉,顯然累極了。他指尖纏繞著祝乘春的一縷銀髮,另一隻手撫在對方腰窩上,掌心下的肌膚溫熱細膩。
窗外天色未明,殘月已沉,唯有幾粒星子寂寥閃爍。硯池春的樂聲不知何時停了,那些徹夜宴飲的賓客似也終於散去。
萬籟俱寂中,齊雲霄心頭忽地一悸。
幾乎同時,懷中道侶倏然睜眼,紅眸清明,毫無睡意:「出事了?」
只聽整齊劃一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如悶雷滾過地面。
二人迅速起身,迅速穿好衣袍,窗外亮起一片火光,照亮夜色。
轟!
硯池春園子的大門被從外面重重撞開,山石被推倒,鐵甲禁軍如潮水般湧入,長槍寒芒映著他們手中的火把光芒。
人群中央,人皇恆昭臨一襲明黃色龍袍,負手而立。他面容冷峻,眼底卻翻湧著某種狂熱:「十年了,朕終於找到了兩條漏網之魚。」
「皇兄?」恆澹明從廊下疾步而來,獨自一人站在登仙橋前,素來溫潤的面容罕見地染上怒意,「你這是何意?」
恆昭臨低笑著,招招手,一管事太監端來托盤,裡面赫然擺放著數枚色澤溫潤的靈晶!
齊雲霄瞳孔驟縮,他們入城時在錢莊用於兌換東煌錢的靈晶,竟成了人皇追查的線索。原來早在那時,二人的行蹤便已暴露!
可惜他們當時並不知曉人皇搜尋修士的搜捕令,只怕在踏入東煌城的那一刻,關於他們入城的消息便已遞入人皇手中。
恆昭臨揮揮手,讓太監退下。明黃色的身影緩緩穿過登仙橋,向恆澹明行來:「朕的好弟弟,你以為躲在硯池春這些年,朕當真不知?」
「你分明知道朕在搜捕修士,卻秘密庇護新入城的兩人,違逆聖旨,該當何罪?」
「朕不願落個兄弟鬩牆的名聲。是你主動把那兩人交出來,還是朕派人一間屋子一間屋子去搜?」
第64章
登仙橋的二人陷入僵局, 另一側,硯池春偏院的房間門被人敲響了。
「兩位大人!兩位大人開開門!」敲門聲過後,門外傳來小童稚嫩的聲音,聲音急切, 「硯主大人命我帶您從暗道脫身!」
硯池春內暗藏多條密道, 可以將人悄無聲息地轉移去東煌城的其他各處。這也是許多達官貴人樂意流連此地的原因之一。
……萬一家眷查訪,還能儘快脫身。
打開門後, 先前引路的捧花小童步履匆匆, 轉身掩上房門:「硯池春被禁軍包圍了,只能從暗道離開東煌城……」
只見祝乘春從桌上拿起一張字條交給童子, 不忘吹吹未乾的墨痕:「你帶我們去出口離青鋒閣最近的密道即可。」
小童雙手接過字條,揣進懷中,表情很猶豫:「可是硯主吩咐我要帶大人們去城外……」
「無妨, 我們自有安排。你送我二人去後, 把字條交給他就好。」
二人早已收整好行裝,隨時可走, 齊雲霄的本命靈劍掛在腰間,祝乘春則將青霞珠與神鯤骨骸藏進衣衫內側。
小童點點頭不再推脫, 走到挨著牆擺放的書架前, 移動了幾本書的位置。書架連著後面的一面磚牆無聲滑開,露出沿途燃燒著鮫人油燈的通道。
行經兩條岔路口,童子指著前方道:「沿著這條暗道一路向前,能通齊府廢宅。恭送二位大人一路順風。」
兩人道了謝, 沿路直走, 推開道路盡頭一方石板、撥開洞口野草,一抬眼,竟是到了齊府的荒園裡。
突然現身的雙人驚醒了還在酣眠的鴉群, 黑色的羽翼撲稜稜飛向遠處一線天明。
「此行過於兇險。」齊雲霄盯著不遠處燒黑得和夜色幾乎融為一體的斷壁殘垣,須臾將目光移動至身側的紅衣人身上。毫無生氣的荒園之中,這是燒敗的黑色之外,唯一的鮮活色彩。
不禁伸長雙臂,緊緊攬抱祝乘春入懷。嗅著他身上好聞的桃花清香,握起他的手在手背上輕輕一吻:「不如換我深入皇宮。你與仁親王一起,在皇陵外與我會合。」
那股熱風越貼越近,直至擦過他微涼唇瓣,天明前晨露蒙蒙,未經深入便沾染一唇濕霖:「本君知你憂心於我。」
溫熱指尖拂弄頰肉:「可萬一……你不小心被那鬼東西沾上,變得不是你了,你讓本君怎麼辦?」他語氣一轉,故作哀憐:「才結為道侶多久,你便要拋下本君而去……」
齊雲霄無語:「你就不能想我點好的?比如我恢復修為後解決了地底下的怪物呢?」
「那本君更要和你一起了」夜色中看不清祝乘春的表情,但齊雲霄就是知道那人必然掛著一貫的輕快笑意,「我家道侶除魔斬邪的英勇身姿,本君可得親眼見證,牢牢記住。」
夜色中劍修緊繃著的唇角上揚起來。半晌他壓抑住心頭翻滾不休的情緒:「好,我們一起。」
在硯池春被禁軍圍住的時候,二人便計劃藉此機會深入皇宮、調查其中真相。人皇恆昭臨和皇宮地底隱藏的秘密,需得他們親身走一趟。
如若遇到難以解決的危險,還有青霞珠作為退路。
另一邊。
隔著登仙橋,恆澹明與恆昭臨遙遙相立,兩個擁有恆朝王室血脈的人,兩張七分相似的面孔,兩個不同的立場,卻有著一樣的瘋勁。
「澹明,你要為兩個毫不相干的外人,和朕反目嗎?!」
恆昭臨負手在後,踏步朝前:「當年的事情,是朕做得過了些。可朕是為了江山穩固。你這些年在硯池春休養生息,朕可曾管束過你?澹明,莫要讓朕難做。告訴朕那兩個修士在哪,朕即刻退兵。」
面對人皇的步步緊逼,恆澹明站在登仙橋那端巋然不動:「皇兄,這些年過去,你還是和以前一樣。」
他道:「搜捕修士,我不管。但春君大人是我的救命恩人,皇兄動誰也不能動他們。」
衣袖中印信滑落,他高高舉起手,隨著他的動作,從硯池春的竹林、玉山、樓閣各處冒出許多執炬的侍從:「當年我如何燒的王府,如今也可以一把火燒了硯池春!」
「你真是瘋了!」恆昭臨面色鐵青,停在了登仙橋中心,明黃色龍袍隨風飄動。
就在這僵持不下的時候,守門的捧花小童匆匆跑來,將一張字條塞進仁親王掌心。恆澹明展開二位大人給他留的傳信,表情變得凝重不已,而後他眉頭舒展,眼珠一轉,將手中印信放回袖中:「皇兄想搜,那就搜搜看吧。」
說完,還側了側身,讓出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