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宋疏遙點頭,本想微笑,可無法忍受的疼痛讓她面目猙獰,她叮囑道:「賢王已經發覺了殿下的心思,這兩月來,聯合朝臣,以歷代之中,因婦人亂政而亡為引,痛批女子稱帝,是違背祖制,牝雞司晨,又以祖宗家法駁斥殿下聽政一事,強調正統,這等情形之下,殿下實難逆流而上。」
李婉怒目:「賢王不放過我,我定然也不放過他。」
「殿下,此事癥結,不在賢王,而在這幾千年的禮法綱常,男尊女卑,早已深入人心,大淵朝風氣雖較之從前開放許多,可女子成為主宰依舊難於登天,朝中的忠臣良將一同駁斥女子稱帝,可見此事阻力究竟多大。」
李婉默然。
宋疏遙又寬慰道:「無需急於一時,殿下有權,便讓這世道做些改變,只要有越來越多身居高位的女子,越來越多識文斷字,志存高遠的女子,那這世間女子的處境,就會越來越好,男尊女卑不攻自破,女子稱帝,便順理成章。」
李婉應聲:「本宮盡力而為。」
她從未如此動容,沉吟片刻,又道:「既然我此時無法稱帝,那當務之急還是迎四皇兄返回東都。」
宋疏遙目光轉了轉,說道:「聽聞王家大郎君王珩已從齊州啟程,此間路程,必然經過西陵。」
李婉瞭然:「那我便以父皇龍體抱恙為由,催他快馬兼程,速來東都!」
第85章 想念漫天白雪,將他覆蓋
李婉離開大理寺前,吩咐丁若愚好生安頓宋疏遙,她雖有嫌疑,但還未定罪,父兄皆是朝中股肱之臣,若是用刑致死,必定引起朝臣震怒,後果難以設想。
丁若愚雖心中不忿,可也不敢再怠慢,命人給宋疏遙上了藥,又挪進暖和的牢房,餐食和清水總算不缺。
她這頭算是暫時好過了些,謝字卿那頭卻很是不妙。
宋疏遙入獄那日,謝字卿便知道了消息,一夜未眠,第二日和宋既安一同入宮面聖,卻只見到了鄭內侍,鄭內侍嘆息道:「尚書大人,中丞大人,聖上龍體欠安,有些事也是有心無力,賢王殿下派人在聖上跟前貼身伺候,就連老奴也不能日日見著聖上,更遑論兩位大人呢。」
言外之意,這宮裡已是賢王當家。
他又求見了幾次賢王,自然也是不得見。
唯有李婉帶來宋疏遙的消息:「丁若愚對她用了刑,我見她已有求死之意,若是賢王死咬不放,恐怕她是凶多吉少。」
謝字卿心知肚明,賢王定然用此事借題發揮,一來是通過誅殺東洲客為自己的新政立威,二來是知曉他和宋疏遙的關係,用宋疏遙來威脅他,讓他自投羅網,剷除心腹大患。
他沉默許久,給各處去了幾封信,最後,又給賢王寫了一封拜帖。
第二日,下了一場大雪,天地間都是紛紛揚揚的灰白。
他早早到了賢王府上,被賢王的貼身侍從攔住,那侍從道:「謝尚書,賢王殿下這幾日為聖上拜佛祈福,病倒了,不能見您。」
謝字卿道:「那微臣便在此處候著,待殿下醒了,再叨擾殿下。」
那侍衛冷笑:「若是大人有心,不如就跪在這雪裡,對著東方,為聖上祈福,賢王殿下是孝子,見大人如此,定然感念大人心意。」
謝字卿的眸光一動。
對著那侍從拜道:「多謝指點。」
語畢,一撩衣袍,毫不遲疑地對著東方,跪在了雪地之上。
那侍從見狀一怔,半晌,默然嗤笑,又道:「殿下祈福時,要沐浴薰香,身著素衣叩拜,謝大人衣著華貴,怕是不合禮數。」
他穿了一件銀灰色長袍,毛領也是白狐毛,不細看,與天色融為一體,已是極素淨的顏色。
他有意為難,謝字卿也很是配合,將外袍一解,扔在一旁,只著了清白的長衫,雪松一般跪在那處。
那侍從終於無話了。
漫天白雪,將他覆蓋,他仰面望著灰色的長空,心想著,不知道宋疏遙此刻怎麼樣了。
他在雪中跪了半日,夜裡起了寒風,那侍從見他還沒有要走的意思,怕鬧出人命來,又去看了看他。
「謝大人何必如此,你想辦的那件事,怕是見著賢王殿下也辦不成。」
謝字卿閉著眼,長睫上是點點晶瑩的白,他的臉色也是雪白的,沒有太多話,只道:「有勞閣下通傳一聲。」
那侍從皺了皺眉:「既然謝大人執意如此,那便跪著吧,」臨走前又道,「夜裡風涼,謝大人穿上外袍吧,可別沒見著殿下,人先倒了。」
那件外袍像個溫暖的懷抱,輕輕籠著他,他的眼眶忽然就有些泛紅,想不出在同樣寒冷的大牢里,宋疏遙該怎麼度過這些日子。
如此,又跪了一夜,直到第二日清晨,終於被傳喚進去。
庭院裡是笑聲,賢王並幾個幕僚煮茶議事。
這番折辱,讓李庭出了口氣,見著謝字卿,一聲嗤笑,攏了攏袍子:「本王今早醒了,才聽侍從說字卿在府上跪著祈福,這冰天雪地的,讓本王如何忍心。」
謝字卿頷首:「能為殿下分憂,是字卿之幸。」
「呵,」賢王笑了,慢條斯理喝了口茶水,「字卿無事從來不登本王這門,不知這一次有何貴幹?」
丁若愚譏諷道:「看謝尚書這通身的氣派和氣度,定然不是來求人的,不會是來跟賢王殿下告本官的狀吧?」他佯裝驚恐,偏頭看著謝字卿。
「殿下,丁大人,說笑了,」謝字卿揖了一禮,開門見山道,「微臣此次前來,是想跟丁大人要一個人。」
「真是新鮮,」丁若愚道,「我這能有什麼人給謝大人?」
「宋相之女宋疏遙,現下在大理寺獄中,」他看向賢王,低眉道,「殿下,您素知我對宋娘子情根深種,此番她犯了彌天大罪,難逃法令,今生已是無緣,只求殿下能將她移送刑部,由微臣親自送她上路,也算了卻前緣。」
賢王的食指摩挲著瓷盞,笑道:「要說這案子之前也是交由刑部辦的,只是字卿公務繁重,竟沒發現你這位紅粉知己就是那大逆不道的東洲客,幸有丁愛卿火眼金睛,這才將人揪了出來,此時字卿來跟本王要這功勞,我若應了,真是愧對若愚,也對不住大理寺的兄弟。」
「殿下誤會,微臣並非要這個功勞,此案若是落定,功勞自然歸大理寺和丁大人所有,」謝字卿揖禮,「正如殿下所說,微臣被紅粉知己蒙蔽雙眼,從未想過她竟是東洲客,誤了破案時機,如今也想將功補過。」
他又看向丁若愚,說道:「據我所知,此案審理不易,丁大人用了刑,差點將人犯疼到昏死過去,殺她一人何其容易,可此案不是為了要殺人,而是要定罪,若是宋疏遙在丁大人手中死了,則不止大理寺要被問罪,就連賢王殿下都得背上虐殺忠臣之女的罵名。」
丁若愚心裡一咯噔,心想著這謝字卿果然時來告狀的,他只跟賢王上報抓了宋疏遙,正在審,可沒報人犯差點用刑疼死了。
果然李庭臉色一黑,似有若無地瞥了丁若愚一眼,他趕緊起身行禮道:「微臣也未料到,那宋疏遙竟然如此不堪刑罰,只上了夾板,便不行了,後來微臣見她弱不禁風,已經妥善看管起來,並無大礙。」
李庭沒應聲,抬眸看向謝字卿:「以丁大人的手段都不能讓宋娘子招供,字卿又能如何呢?」
謝字卿溫聲道:「殿下,微臣最知此女的性子,外柔內剛,縱使大理寺的刑罰都來上一遍,也不能讓她招供,想要成事,唯有攻心,微臣願立下軍令狀,若將人犯移交刑部,五日為期,定能讓她招認。」
李庭思忖半晌,答道:「既然字卿胸有成竹,那便依你所言,只是本王只能給你三日。」
謝字卿微微抬眸,與李庭對視。
李庭補充道:「七日後,冬月初十,是禪音閣落成大典,朝中重臣皆會入禪音閣為聖上祈福,在那之前,東洲客一事必須塵埃落定。」
謝字卿從善如流道:「那便三日。」
「可若三日之內,未能拿到供詞……」李庭挑眉。
「三日之內,若未能拿到供詞,微臣願獻上項上人頭。」
賢王朗聲一笑:「字卿是忠臣,本王要你的人頭做什麼,可既然你有這等決心,本王只好應下你的心意。」
謝字卿頷首。
「只是宋疏遙畢竟是大理寺經手抓的,」賢王頓了頓,「字卿審問時,丁大人得去刑部旁聽,以免遺漏案情。」
「應當的。」謝字卿道。
丁若愚沒看出謝字卿的真實用意,心中直犯嘀咕,眼下見他為了宋疏遙押上一條性命,也知兩人之間的關係非比尋常。
想畢,心中忽然閃過宋疏遙的慘狀,加上她這兩日染了風寒,正病著……謝字卿雖然不敢忤逆李庭,可若是治他丁若愚,還是有的是手段。
沉默片刻,丁若愚微微笑了笑,對謝字卿揖了一禮:「今日初三,離禪音閣落成大典還有些時日,不如先讓人犯在大理寺修養幾日,以免連日審訊,驚嚇著她,這人若是在移交的時候死了,可就說不清了,下官也是為了謝尚書著想,您覺著如何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婉怒目:「賢王不放過我,我定然也不放過他。」
「殿下,此事癥結,不在賢王,而在這幾千年的禮法綱常,男尊女卑,早已深入人心,大淵朝風氣雖較之從前開放許多,可女子成為主宰依舊難於登天,朝中的忠臣良將一同駁斥女子稱帝,可見此事阻力究竟多大。」
李婉默然。
宋疏遙又寬慰道:「無需急於一時,殿下有權,便讓這世道做些改變,只要有越來越多身居高位的女子,越來越多識文斷字,志存高遠的女子,那這世間女子的處境,就會越來越好,男尊女卑不攻自破,女子稱帝,便順理成章。」
李婉應聲:「本宮盡力而為。」
她從未如此動容,沉吟片刻,又道:「既然我此時無法稱帝,那當務之急還是迎四皇兄返回東都。」
宋疏遙目光轉了轉,說道:「聽聞王家大郎君王珩已從齊州啟程,此間路程,必然經過西陵。」
李婉瞭然:「那我便以父皇龍體抱恙為由,催他快馬兼程,速來東都!」
第85章 想念漫天白雪,將他覆蓋
李婉離開大理寺前,吩咐丁若愚好生安頓宋疏遙,她雖有嫌疑,但還未定罪,父兄皆是朝中股肱之臣,若是用刑致死,必定引起朝臣震怒,後果難以設想。
丁若愚雖心中不忿,可也不敢再怠慢,命人給宋疏遙上了藥,又挪進暖和的牢房,餐食和清水總算不缺。
她這頭算是暫時好過了些,謝字卿那頭卻很是不妙。
宋疏遙入獄那日,謝字卿便知道了消息,一夜未眠,第二日和宋既安一同入宮面聖,卻只見到了鄭內侍,鄭內侍嘆息道:「尚書大人,中丞大人,聖上龍體欠安,有些事也是有心無力,賢王殿下派人在聖上跟前貼身伺候,就連老奴也不能日日見著聖上,更遑論兩位大人呢。」
言外之意,這宮裡已是賢王當家。
他又求見了幾次賢王,自然也是不得見。
唯有李婉帶來宋疏遙的消息:「丁若愚對她用了刑,我見她已有求死之意,若是賢王死咬不放,恐怕她是凶多吉少。」
謝字卿心知肚明,賢王定然用此事借題發揮,一來是通過誅殺東洲客為自己的新政立威,二來是知曉他和宋疏遙的關係,用宋疏遙來威脅他,讓他自投羅網,剷除心腹大患。
他沉默許久,給各處去了幾封信,最後,又給賢王寫了一封拜帖。
第二日,下了一場大雪,天地間都是紛紛揚揚的灰白。
他早早到了賢王府上,被賢王的貼身侍從攔住,那侍從道:「謝尚書,賢王殿下這幾日為聖上拜佛祈福,病倒了,不能見您。」
謝字卿道:「那微臣便在此處候著,待殿下醒了,再叨擾殿下。」
那侍衛冷笑:「若是大人有心,不如就跪在這雪裡,對著東方,為聖上祈福,賢王殿下是孝子,見大人如此,定然感念大人心意。」
謝字卿的眸光一動。
對著那侍從拜道:「多謝指點。」
語畢,一撩衣袍,毫不遲疑地對著東方,跪在了雪地之上。
那侍從見狀一怔,半晌,默然嗤笑,又道:「殿下祈福時,要沐浴薰香,身著素衣叩拜,謝大人衣著華貴,怕是不合禮數。」
他穿了一件銀灰色長袍,毛領也是白狐毛,不細看,與天色融為一體,已是極素淨的顏色。
他有意為難,謝字卿也很是配合,將外袍一解,扔在一旁,只著了清白的長衫,雪松一般跪在那處。
那侍從終於無話了。
漫天白雪,將他覆蓋,他仰面望著灰色的長空,心想著,不知道宋疏遙此刻怎麼樣了。
他在雪中跪了半日,夜裡起了寒風,那侍從見他還沒有要走的意思,怕鬧出人命來,又去看了看他。
「謝大人何必如此,你想辦的那件事,怕是見著賢王殿下也辦不成。」
謝字卿閉著眼,長睫上是點點晶瑩的白,他的臉色也是雪白的,沒有太多話,只道:「有勞閣下通傳一聲。」
那侍從皺了皺眉:「既然謝大人執意如此,那便跪著吧,」臨走前又道,「夜裡風涼,謝大人穿上外袍吧,可別沒見著殿下,人先倒了。」
那件外袍像個溫暖的懷抱,輕輕籠著他,他的眼眶忽然就有些泛紅,想不出在同樣寒冷的大牢里,宋疏遙該怎麼度過這些日子。
如此,又跪了一夜,直到第二日清晨,終於被傳喚進去。
庭院裡是笑聲,賢王並幾個幕僚煮茶議事。
這番折辱,讓李庭出了口氣,見著謝字卿,一聲嗤笑,攏了攏袍子:「本王今早醒了,才聽侍從說字卿在府上跪著祈福,這冰天雪地的,讓本王如何忍心。」
謝字卿頷首:「能為殿下分憂,是字卿之幸。」
「呵,」賢王笑了,慢條斯理喝了口茶水,「字卿無事從來不登本王這門,不知這一次有何貴幹?」
丁若愚譏諷道:「看謝尚書這通身的氣派和氣度,定然不是來求人的,不會是來跟賢王殿下告本官的狀吧?」他佯裝驚恐,偏頭看著謝字卿。
「殿下,丁大人,說笑了,」謝字卿揖了一禮,開門見山道,「微臣此次前來,是想跟丁大人要一個人。」
「真是新鮮,」丁若愚道,「我這能有什麼人給謝大人?」
「宋相之女宋疏遙,現下在大理寺獄中,」他看向賢王,低眉道,「殿下,您素知我對宋娘子情根深種,此番她犯了彌天大罪,難逃法令,今生已是無緣,只求殿下能將她移送刑部,由微臣親自送她上路,也算了卻前緣。」
賢王的食指摩挲著瓷盞,笑道:「要說這案子之前也是交由刑部辦的,只是字卿公務繁重,竟沒發現你這位紅粉知己就是那大逆不道的東洲客,幸有丁愛卿火眼金睛,這才將人揪了出來,此時字卿來跟本王要這功勞,我若應了,真是愧對若愚,也對不住大理寺的兄弟。」
「殿下誤會,微臣並非要這個功勞,此案若是落定,功勞自然歸大理寺和丁大人所有,」謝字卿揖禮,「正如殿下所說,微臣被紅粉知己蒙蔽雙眼,從未想過她竟是東洲客,誤了破案時機,如今也想將功補過。」
他又看向丁若愚,說道:「據我所知,此案審理不易,丁大人用了刑,差點將人犯疼到昏死過去,殺她一人何其容易,可此案不是為了要殺人,而是要定罪,若是宋疏遙在丁大人手中死了,則不止大理寺要被問罪,就連賢王殿下都得背上虐殺忠臣之女的罵名。」
丁若愚心裡一咯噔,心想著這謝字卿果然時來告狀的,他只跟賢王上報抓了宋疏遙,正在審,可沒報人犯差點用刑疼死了。
果然李庭臉色一黑,似有若無地瞥了丁若愚一眼,他趕緊起身行禮道:「微臣也未料到,那宋疏遙竟然如此不堪刑罰,只上了夾板,便不行了,後來微臣見她弱不禁風,已經妥善看管起來,並無大礙。」
李庭沒應聲,抬眸看向謝字卿:「以丁大人的手段都不能讓宋娘子招供,字卿又能如何呢?」
謝字卿溫聲道:「殿下,微臣最知此女的性子,外柔內剛,縱使大理寺的刑罰都來上一遍,也不能讓她招供,想要成事,唯有攻心,微臣願立下軍令狀,若將人犯移交刑部,五日為期,定能讓她招認。」
李庭思忖半晌,答道:「既然字卿胸有成竹,那便依你所言,只是本王只能給你三日。」
謝字卿微微抬眸,與李庭對視。
李庭補充道:「七日後,冬月初十,是禪音閣落成大典,朝中重臣皆會入禪音閣為聖上祈福,在那之前,東洲客一事必須塵埃落定。」
謝字卿從善如流道:「那便三日。」
「可若三日之內,未能拿到供詞……」李庭挑眉。
「三日之內,若未能拿到供詞,微臣願獻上項上人頭。」
賢王朗聲一笑:「字卿是忠臣,本王要你的人頭做什麼,可既然你有這等決心,本王只好應下你的心意。」
謝字卿頷首。
「只是宋疏遙畢竟是大理寺經手抓的,」賢王頓了頓,「字卿審問時,丁大人得去刑部旁聽,以免遺漏案情。」
「應當的。」謝字卿道。
丁若愚沒看出謝字卿的真實用意,心中直犯嘀咕,眼下見他為了宋疏遙押上一條性命,也知兩人之間的關係非比尋常。
想畢,心中忽然閃過宋疏遙的慘狀,加上她這兩日染了風寒,正病著……謝字卿雖然不敢忤逆李庭,可若是治他丁若愚,還是有的是手段。
沉默片刻,丁若愚微微笑了笑,對謝字卿揖了一禮:「今日初三,離禪音閣落成大典還有些時日,不如先讓人犯在大理寺修養幾日,以免連日審訊,驚嚇著她,這人若是在移交的時候死了,可就說不清了,下官也是為了謝尚書著想,您覺著如何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01_b/bjZF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