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這裡要加固。」熊少卿的指尖點在圖上某處,「明日帶謝矜寒去現場,別又像上次似的,把靴底踩進泥里。」
熊瑤吐了吐舌頭,瞥見芙蕖立在書架旁,手裡還拿著她送的傷藥罐子。
窗外的青梧葉沙沙作響,她忽然想起母親信里的話「如青梧,向陽而生」,此刻才明白,這御書房的暮色里,藏著比任何奏摺都溫暖的光。
柳寒月將燉好的雪蛤推過來,熊瑤看見熊少卿偷偷在她的《治平要略》里夾了片新摘的荷花瓣,那是江南帶回的,還帶著露水的甜。
第137章 寒月寒毒蝕病體,須彌仙山尋生機
慶隆二十二年的桃花開得異乎尋常的盛,粉白花瓣撲簌簌落在紫宸殿的金磚上,像極了柳寒月咳在帕子上的血點。
熊少卿的指尖嵌進窗欞雕花,龍紋甲片刮過木頭髮出細碎聲響,驚飛了檐下那隻銜泥的燕,去年這時候,柳寒月還能踮腳替它補築燕窩。
「又在看桃花?」床榻上的聲音輕得像風,熊少卿轉身時,看見柳寒月正把帕子往枕下藏。
她腕間的玉鐲滑到肘彎,那截皓白的手臂瘦得只剩骨頭,讓熊少卿想起舒國宮宴上見過的冰雕玉琢,只是此刻覆著層病態的青。
「師父的錦囊,是時候拆開了。」熊少卿摸向懷中那個褪色的錦緞小包。
柳寒月忽然笑起來,牽動了肺腑,咳嗽聲在空曠的寢殿裡迴蕩。
錦囊拆開,泛黃的宣紙上用硃砂畫著蜿蜒的山徑,旁邊小字「唯有有緣人」被指腹摩挲得幾乎褪色。
柳寒月的指尖輕輕點在「須彌山」三字上,那裡還留著蘇羨風當年的指溫:「傳說山中有不死草,可活死人。」
「沒有什麼傳說。」熊少卿突然攥緊她的手,掌心的老繭磨得她生疼,「只有我去尋。」
芙蕖立在殿外陰影里,玄色勁裝下的手指緊扣著腰間銀哨,那是新學的信號,卻不知該吹給誰聽。
坤安殿的鎏金熏球燃著龍腦香,與柳寒月袖中帶出的玉樹瓊花香纏成綿密的霧。
葉瑾瑜斜倚在鋪著九曲連環錦褥的軟榻上,銀髮上的珍珠抹額松松斜墜,每一次呼吸都讓頸間的皮膚微微起伏。
她望著坐在榻邊的柳寒月,渾濁的眼瞳忽然亮了亮,枯瘦的手從錦被下伸出,指向窗外:「看……西府海棠開了第一朵。」
熊少卿替柳寒月攏了攏狐裘領口,指尖觸到她鎖骨處凸起的骨節。
柳寒月強撐著往前傾身,發間的白玉簪子掃過葉瑾瑜的手背,驚得老人輕輕縮回手:「傻孩子,病著還戴這麼重的簪子。」
她的聲音輕得像風,指甲划過柳寒月消瘦的臉頰,留下一道微涼的痕跡。
「昨兒瑤兒還說,祖母的蜜漬海棠醃早了。」柳寒月的聲音帶著痰音,卻努力彎起嘴角。
她從袖中取出個青瓷小罐,裡面是新采的海棠花苞:「等從須彌山回來,咱們一起醃今年的糖霜花。」
葉瑾瑜忽然抓住她的手腕,那力道讓柳寒月悶咳了一聲,熊少卿眼疾手快地遞過帕子,看見上面洇開的淡紅血點。
芙蕖立在紗帳陰影里,玄色勁裝下的手指絞著腰間銀哨。她望著葉瑾瑜顫巍巍替柳寒月理正衣襟,忽然想起多年前秋獵,這位曾經的舒國女皇把自己的暖手爐塞進她凍僵的掌心。
殿外的海棠枝丫在風中輕晃,未全開的花苞像極了葉瑾瑜發間尚未掉落的珍珠。
「還記得舒國宮宴嗎?」葉瑾瑜的目光落在熊少卿懷中的錦囊上,「你把熱湯先遞給寒月時,手還在抖……」
她忽然笑起來,牽動了肺腑,咳嗽聲在殿宇里迴蕩。柳寒月趕緊扶住她的背,自己卻因用力而晃了晃,被熊少卿伸手攬住腰肢。
熊少卿將溫好的燕窩羹遞到葉瑾瑜唇邊,看見她萎縮的下唇上裂著細小的血口。記憶里的太后總是言笑晏晏,此刻卻像片風中殘葉,目光飄向殿角蒙塵的七弦琴:
「寒月小時候……總在琴弦下藏杏仁糖……」熊少卿的鼻尖忽然發酸,低頭替她擦拭嘴角。
暮色漫過窗欞,柳寒月從袖中取出半幅絲帕,上面用銀線繡著未完成的並蒂蓮,那是葉瑾瑜教她的第一針繡活。
「等回來接著繡……」她的聲音越來越低,指尖輕輕覆在老人手背上。
葉瑾瑜的目光落在絲帕上,枯槁的手指慢慢蜷起,勾住柳寒月的小拇指,像抓住浮木般輕輕晃了晃。
芙蕖捧著葉瑾瑜枕邊的暖玉枕跟出坤安殿,夕陽正把海棠染成金紅。
熊少卿扶著柳寒月走在青磚路上,聽見懷中人輕聲說:「方才母后……捏我手了……」
宮牆下的海棠花苞在晚風中輕顫,芙蕖的銀哨聲忽然低響,驚起兩隻銜泥的燕子,撲稜稜飛向被晚霞浸透的天空。
傳位大典那日,熊瑤跪在明黃錦墊上,看著熊少卿將傳國玉璽按在她掌心。
玉璽的冰涼透過肌膚傳來,讓她想起昨夜母后偷偷塞給她的暖手爐,裡面還放著張字條:「遇事多想想百姓,少學你母皇的犟脾氣。」
「記住,」熊少卿的聲音在大殿裡迴響,「漕運的縴夫冬衣要按時發,流民安置司不能撤。」
她替熊瑤理正冕旒時,指尖划過她鬢邊的白玉簪,那是熊雨潔的遺物,此刻與柳寒月的金步搖交相輝映。
熊瑤突然抓住她的手,眼淚砸在玉璽的蟠龍紋上:「一定要回來。」
芙蕖牽著的踏雪烏騅在宮門外踏得青石板作響,熊少卿將柳寒月裹在厚厚的狐裘里,卻覺得那分量輕得像片羽毛。
馬車啟動,她回望紫宸殿的飛檐,熊瑤的身影立在丹陛上,一如往昔目送她們出遊。
「看,」柳寒月忽然指著車窗外,「桃花落你披風上了。」
熊少卿低頭,看見那抹粉白停在龍紋繡線上,恍惚間又是那年去戲劇小鎮的綿雨,還有當年去天景山找畫聖林鴻作畫留念。
車輪碾過暮春的落花,芙蕖的銀哨聲驚起一群白鷺。熊少卿望著柳寒月在顛簸中漸漸睡去的側臉,替她掖好被角。
就這樣,熊少卿帶著柳寒月,踏上尋醫之路。她們不知道前方的路會有多麼艱難,也不知道須彌山是否真的存在。
但她們知道,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她們就不會放棄。
第138章 仙山尋藥心不悔,靈虛修道志彌堅
仙山難尋,仙人難求。熊少卿帶著柳寒月輾轉半年,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錦囊中指定的地方。
瘴氣瀰漫的山谷里,熊少卿的龍紋靴底陷進腐葉堆,驚起只翅膀半透明的蝶。她回頭望向靠在古樹下的柳寒月,狐裘領口已被晨露打濕,臉色越發蒼白。
「這裡的鳥鳴……像舒國的雨燕。」柳寒月的聲音被山風揉碎,指尖無意識摳著樹皮。
熊少卿替她掖好被角,觸到她腕間脈搏時,那微弱的跳動讓她想起在江南見過的、瀕死的銀魚。
錦囊上蘇羨風畫的山徑圖在掌心磨得發皺,所謂須彌山,不過是片長著奇形蕨類的尋常山林。
熊少卿跪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龍紋披風被夜露浸成深紫。
她望著漫天星斗透過蕨類葉片的縫隙落下,此刻掌心合十的溫度漸漸流失,而身後柳寒月的呼吸聲,正像沙漏里將盡的沙。
「求仙人……」她的聲音卡在喉嚨里,驚起樹梢夜梟的怪叫。
記憶里及笄日的變故、熊雨潔焚宮前的眼神、葉瑾瑜枯瘦的手指、熊瑤在丹陛上含淚的承諾,此刻都化作膝下冰冷的石面。
山風突然卷著細雨落下,打濕了她的鬢髮,卻驚不醒靠在樹洞裡的柳寒月,她的頭歪向一側,發間白玉簪子晃了晃,像隨時會墜落的星。
第四天清晨的霧氣裹著松針香,熊少卿的膝蓋陷在泥里,卻覺得比紫宸殿的金磚更燙。
一道白衣身影從霧中浮現,老人白髮垂到腰間,拂塵穗子上墜著顆會呼吸的露珠。
「隨我來。」老人的聲音像山澗流水,熊少卿扶著樹幹起身,聽見膝蓋骨發出咔嚓聲響。
柳寒月的頭歪在她肩窩,狐裘領口蹭過她下巴,那片冰涼讓她想起江南採蓮時沾在袖口的露水。
拂塵掃過她小腿的瞬間,她突然感覺暖流涌過,雙腿恢復年少時的矯健。
老人的背影在霧中時隱時現,踏過的苔蘚上開出淡紫色的花,轉瞬又化作光點消散。
雲霧在腳下翻湧成浪,熊少卿抱著柳寒月穿過蕨類形成的拱門,看見葉片上凝結的露珠里映著自己年輕時的模樣,那時她還穿著玄冰營軍裝,腰間別著柳寒月贈的玄鐵匕首。
小屋的茅草檐下掛著串風乾的瓊花,每片花瓣都泛著珍珠光澤,像極了柳寒月梳妝檯上的螺鈿匣。
「閉眼。」老人的聲音在腦後響起時,熊少卿聞到強烈的薄荷香。狂風從四面八方襲來,吹得她披風獵獵作響,懷中柳寒月的髮絲狠狠抽在她臉上。
再次睜眼時,陽光透過水晶般的樹葉灑下,每道光束里都浮動著金色塵埃。
熊瑤吐了吐舌頭,瞥見芙蕖立在書架旁,手裡還拿著她送的傷藥罐子。
窗外的青梧葉沙沙作響,她忽然想起母親信里的話「如青梧,向陽而生」,此刻才明白,這御書房的暮色里,藏著比任何奏摺都溫暖的光。
柳寒月將燉好的雪蛤推過來,熊瑤看見熊少卿偷偷在她的《治平要略》里夾了片新摘的荷花瓣,那是江南帶回的,還帶著露水的甜。
第137章 寒月寒毒蝕病體,須彌仙山尋生機
慶隆二十二年的桃花開得異乎尋常的盛,粉白花瓣撲簌簌落在紫宸殿的金磚上,像極了柳寒月咳在帕子上的血點。
熊少卿的指尖嵌進窗欞雕花,龍紋甲片刮過木頭髮出細碎聲響,驚飛了檐下那隻銜泥的燕,去年這時候,柳寒月還能踮腳替它補築燕窩。
「又在看桃花?」床榻上的聲音輕得像風,熊少卿轉身時,看見柳寒月正把帕子往枕下藏。
她腕間的玉鐲滑到肘彎,那截皓白的手臂瘦得只剩骨頭,讓熊少卿想起舒國宮宴上見過的冰雕玉琢,只是此刻覆著層病態的青。
「師父的錦囊,是時候拆開了。」熊少卿摸向懷中那個褪色的錦緞小包。
柳寒月忽然笑起來,牽動了肺腑,咳嗽聲在空曠的寢殿裡迴蕩。
錦囊拆開,泛黃的宣紙上用硃砂畫著蜿蜒的山徑,旁邊小字「唯有有緣人」被指腹摩挲得幾乎褪色。
柳寒月的指尖輕輕點在「須彌山」三字上,那裡還留著蘇羨風當年的指溫:「傳說山中有不死草,可活死人。」
「沒有什麼傳說。」熊少卿突然攥緊她的手,掌心的老繭磨得她生疼,「只有我去尋。」
芙蕖立在殿外陰影里,玄色勁裝下的手指緊扣著腰間銀哨,那是新學的信號,卻不知該吹給誰聽。
坤安殿的鎏金熏球燃著龍腦香,與柳寒月袖中帶出的玉樹瓊花香纏成綿密的霧。
葉瑾瑜斜倚在鋪著九曲連環錦褥的軟榻上,銀髮上的珍珠抹額松松斜墜,每一次呼吸都讓頸間的皮膚微微起伏。
她望著坐在榻邊的柳寒月,渾濁的眼瞳忽然亮了亮,枯瘦的手從錦被下伸出,指向窗外:「看……西府海棠開了第一朵。」
熊少卿替柳寒月攏了攏狐裘領口,指尖觸到她鎖骨處凸起的骨節。
柳寒月強撐著往前傾身,發間的白玉簪子掃過葉瑾瑜的手背,驚得老人輕輕縮回手:「傻孩子,病著還戴這麼重的簪子。」
她的聲音輕得像風,指甲划過柳寒月消瘦的臉頰,留下一道微涼的痕跡。
「昨兒瑤兒還說,祖母的蜜漬海棠醃早了。」柳寒月的聲音帶著痰音,卻努力彎起嘴角。
她從袖中取出個青瓷小罐,裡面是新采的海棠花苞:「等從須彌山回來,咱們一起醃今年的糖霜花。」
葉瑾瑜忽然抓住她的手腕,那力道讓柳寒月悶咳了一聲,熊少卿眼疾手快地遞過帕子,看見上面洇開的淡紅血點。
芙蕖立在紗帳陰影里,玄色勁裝下的手指絞著腰間銀哨。她望著葉瑾瑜顫巍巍替柳寒月理正衣襟,忽然想起多年前秋獵,這位曾經的舒國女皇把自己的暖手爐塞進她凍僵的掌心。
殿外的海棠枝丫在風中輕晃,未全開的花苞像極了葉瑾瑜發間尚未掉落的珍珠。
「還記得舒國宮宴嗎?」葉瑾瑜的目光落在熊少卿懷中的錦囊上,「你把熱湯先遞給寒月時,手還在抖……」
她忽然笑起來,牽動了肺腑,咳嗽聲在殿宇里迴蕩。柳寒月趕緊扶住她的背,自己卻因用力而晃了晃,被熊少卿伸手攬住腰肢。
熊少卿將溫好的燕窩羹遞到葉瑾瑜唇邊,看見她萎縮的下唇上裂著細小的血口。記憶里的太后總是言笑晏晏,此刻卻像片風中殘葉,目光飄向殿角蒙塵的七弦琴:
「寒月小時候……總在琴弦下藏杏仁糖……」熊少卿的鼻尖忽然發酸,低頭替她擦拭嘴角。
暮色漫過窗欞,柳寒月從袖中取出半幅絲帕,上面用銀線繡著未完成的並蒂蓮,那是葉瑾瑜教她的第一針繡活。
「等回來接著繡……」她的聲音越來越低,指尖輕輕覆在老人手背上。
葉瑾瑜的目光落在絲帕上,枯槁的手指慢慢蜷起,勾住柳寒月的小拇指,像抓住浮木般輕輕晃了晃。
芙蕖捧著葉瑾瑜枕邊的暖玉枕跟出坤安殿,夕陽正把海棠染成金紅。
熊少卿扶著柳寒月走在青磚路上,聽見懷中人輕聲說:「方才母后……捏我手了……」
宮牆下的海棠花苞在晚風中輕顫,芙蕖的銀哨聲忽然低響,驚起兩隻銜泥的燕子,撲稜稜飛向被晚霞浸透的天空。
傳位大典那日,熊瑤跪在明黃錦墊上,看著熊少卿將傳國玉璽按在她掌心。
玉璽的冰涼透過肌膚傳來,讓她想起昨夜母后偷偷塞給她的暖手爐,裡面還放著張字條:「遇事多想想百姓,少學你母皇的犟脾氣。」
「記住,」熊少卿的聲音在大殿裡迴響,「漕運的縴夫冬衣要按時發,流民安置司不能撤。」
她替熊瑤理正冕旒時,指尖划過她鬢邊的白玉簪,那是熊雨潔的遺物,此刻與柳寒月的金步搖交相輝映。
熊瑤突然抓住她的手,眼淚砸在玉璽的蟠龍紋上:「一定要回來。」
芙蕖牽著的踏雪烏騅在宮門外踏得青石板作響,熊少卿將柳寒月裹在厚厚的狐裘里,卻覺得那分量輕得像片羽毛。
馬車啟動,她回望紫宸殿的飛檐,熊瑤的身影立在丹陛上,一如往昔目送她們出遊。
「看,」柳寒月忽然指著車窗外,「桃花落你披風上了。」
熊少卿低頭,看見那抹粉白停在龍紋繡線上,恍惚間又是那年去戲劇小鎮的綿雨,還有當年去天景山找畫聖林鴻作畫留念。
車輪碾過暮春的落花,芙蕖的銀哨聲驚起一群白鷺。熊少卿望著柳寒月在顛簸中漸漸睡去的側臉,替她掖好被角。
就這樣,熊少卿帶著柳寒月,踏上尋醫之路。她們不知道前方的路會有多麼艱難,也不知道須彌山是否真的存在。
但她們知道,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她們就不會放棄。
第138章 仙山尋藥心不悔,靈虛修道志彌堅
仙山難尋,仙人難求。熊少卿帶著柳寒月輾轉半年,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錦囊中指定的地方。
瘴氣瀰漫的山谷里,熊少卿的龍紋靴底陷進腐葉堆,驚起只翅膀半透明的蝶。她回頭望向靠在古樹下的柳寒月,狐裘領口已被晨露打濕,臉色越發蒼白。
「這裡的鳥鳴……像舒國的雨燕。」柳寒月的聲音被山風揉碎,指尖無意識摳著樹皮。
熊少卿替她掖好被角,觸到她腕間脈搏時,那微弱的跳動讓她想起在江南見過的、瀕死的銀魚。
錦囊上蘇羨風畫的山徑圖在掌心磨得發皺,所謂須彌山,不過是片長著奇形蕨類的尋常山林。
熊少卿跪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龍紋披風被夜露浸成深紫。
她望著漫天星斗透過蕨類葉片的縫隙落下,此刻掌心合十的溫度漸漸流失,而身後柳寒月的呼吸聲,正像沙漏里將盡的沙。
「求仙人……」她的聲音卡在喉嚨里,驚起樹梢夜梟的怪叫。
記憶里及笄日的變故、熊雨潔焚宮前的眼神、葉瑾瑜枯瘦的手指、熊瑤在丹陛上含淚的承諾,此刻都化作膝下冰冷的石面。
山風突然卷著細雨落下,打濕了她的鬢髮,卻驚不醒靠在樹洞裡的柳寒月,她的頭歪向一側,發間白玉簪子晃了晃,像隨時會墜落的星。
第四天清晨的霧氣裹著松針香,熊少卿的膝蓋陷在泥里,卻覺得比紫宸殿的金磚更燙。
一道白衣身影從霧中浮現,老人白髮垂到腰間,拂塵穗子上墜著顆會呼吸的露珠。
「隨我來。」老人的聲音像山澗流水,熊少卿扶著樹幹起身,聽見膝蓋骨發出咔嚓聲響。
柳寒月的頭歪在她肩窩,狐裘領口蹭過她下巴,那片冰涼讓她想起江南採蓮時沾在袖口的露水。
拂塵掃過她小腿的瞬間,她突然感覺暖流涌過,雙腿恢復年少時的矯健。
老人的背影在霧中時隱時現,踏過的苔蘚上開出淡紫色的花,轉瞬又化作光點消散。
雲霧在腳下翻湧成浪,熊少卿抱著柳寒月穿過蕨類形成的拱門,看見葉片上凝結的露珠里映著自己年輕時的模樣,那時她還穿著玄冰營軍裝,腰間別著柳寒月贈的玄鐵匕首。
小屋的茅草檐下掛著串風乾的瓊花,每片花瓣都泛著珍珠光澤,像極了柳寒月梳妝檯上的螺鈿匣。
「閉眼。」老人的聲音在腦後響起時,熊少卿聞到強烈的薄荷香。狂風從四面八方襲來,吹得她披風獵獵作響,懷中柳寒月的髮絲狠狠抽在她臉上。
再次睜眼時,陽光透過水晶般的樹葉灑下,每道光束里都浮動著金色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