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申鶴余頷首補充:「不僅如此,我還順走了他府中的一壇佳釀。」
李汝螢癟了癟嘴:「那佳釀便這麼好?莫不是陳娘子親手釀的?」
申鶴余笑吟吟看她:「怎麼不好,如今公主吃得不是正香?」
「你……真是無恥之尤!」
「申某其實還能更無恥些,公主想知道麼?」
「離我遠些,我不想。」
「偏不。」
他將她壓抵在身下,雙手有些想要觸碰於夢中肖想數次的禁區。
他喉結一動,制壓她的氣力減弱許多,「我很想你。」
他口中呼出的氣息扑打在她臉上,令她身上突然起了一層熱,腦海中湧出的竟是此前曾在話本上瞧過的那些令人讀來臉熱的字句。
她忽然有些好奇若不再相隔衣物與他抱著,那究竟是怎樣的滋味。
她輕吸一口氣,小聲說:「之前你說,若我想摸你,只消對你說一聲。」
他輕嗯一聲,牽著她的手伸探進他的衣袍內,放在了中衣以上。
比此前隔著衣裳觸碰時多了許多的溫熱,卻依舊緊實。
他悶哼一聲,忽按住了她的手。
她指尖不由一顫。
便聽他問:「若我也想摸公主呢?」
她沒答,他便當她默許了。
做臣子的,總要學會察言觀色。
-
次日李汝螢十分不敢直視申鶴余。
在生平第一次與喜歡的人做了那樣的事後,她哪怕只是看著他的衣角,便難以控制地浮現出昨夜帳中彼此不著寸縷時的細碎畫面。
然而此時宮廷與朝野
的景況,卻容不得她刻意避著他。
她只得硬著頭皮裝作昨夜何事都未發生,在霧月問及她眼下烏青及房中偶有的幾聲奇怪聲響時,也只道她夜來夢遊說夢話。
心下暗暗感慨幸好昨夜申鶴余走得早。
反觀申鶴余,倒是一副坦然模樣,幾乎她瞧他的任何一眼,他的眼角都是含著笑的。
還真是挺無恥的!
但她面上總不能落了下風。
遂繃著臉道:「事不宜遲,我先去尋薛尚書。」
說著率先上了馬車。
此前原本是為了防止囚禁皇帝失敗後牽連薛勉,李汝螢這才決意令申鶴余分取神霖軍的軍權。
但如今她若想稱帝,只有想法是不能的,必定少不了薛勉的支持。
至於朝中的清流文官,口誅筆伐是避免不了的。但她不在乎,日後功績自會分說對錯。
申鶴余緊跟著上了馬車。
才坐定,正想伸手抱她,卻見霧月亦打簾跟了進來,大大咧咧坐在二人中間,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申鶴余不禁蹙眉:「霧月姑娘,某與公主尚有要事攀談。」
這些時日李汝螢對申鶴余表現的「厭惡之情」被霧月盡收眼底,她怎能放任二人同處一室。
若申侍郎一時僭越,冒犯公主可該如何?
霧月取出兩團棉花塞進耳中:「奴婢如此便聽不見了,若有朝中不足外道的秘辛,申侍郎且說便是。」
李汝螢噗嗤一笑,環住霧月的手臂:「我相信阿月。」
卻不相信申鶴余。
昨夜為了分散她的注意,他藉機已說了多少要事,此時在車馬中還有什麼可說的?只待按照昨夜所商議的一步步來便是了。
申鶴餘一時語滯,一口氣堵在胸口實在難上難下。
不消多時,車馬停在了薛勉在朔安的住宅外。
待入府見到薛勉後,奴僕盡退,二人將皇帝身死一事的原委全都向薛勉解釋清楚。
薛勉聽後,陷入了冗長的沉默。
半晌才道:「公主實不該隱瞞老臣,老臣雖年老,卻分得清是非對錯。
「只是老臣卻以為,若公主想令七賢王即位,實在非為好的人選。
「七賢王雖有賢明,可為人膽怯,過分老實,若為盛世的承繼之君倒也使得。
「可如今之大宣,又豈是一介守成之君所能維繫得住的。」
李汝螢問:「那您可有更合適的人選?」
薛勉忽稽首向她拜去。
「昔日於梁州得見公主,公主便有斬殺王賊之膽魄,其後奪取朔安,謀略更令老臣心折。
「老臣在公主身上,似乎看到了當年昭靖長公主的身影。
「是故,老臣以為,當今之天下可擁九鼎之人,惟公主一人。」
李汝螢一時心驚,連忙攙扶:「尚書竟不惡我女子之身?」
薛勉道:「老臣幼時得見昭靖長公主神采,此後教導子女,必以長公主為標杆,在老臣及梁州軍民心中,女子與男子在世間本無不同。還望公主莫再推辭。」
第95章 柳暗花明「這倆娃娃這么小就學人私奔……
有了薛勉支持,事情霎時變得柳暗花明。
在此之後,李汝螢又去親自拜訪當初曾支持阿兄的官員,一番發自內心地陳詞以後,竟已得到半數東宮舊臣支持。
與此同時,申鶴余之母鄭殊亦親自前往嶲州,為李汝螢謀得申父支持。
在獲得各方勢力支持的過程中雖多有曲折,但不出十日的時間,李汝螢也算勝券在握。
只是在這十日之中,李祐卻依舊沒有消息傳來。
李汝螢不能不顧惜李祐的性命貿然稱帝,但她也不能再等了。
蓬萊殿內,李汝螢向姜皇后尋要李祐確在其手的證據。
姜皇后從匣中取出一早備好的李祐手書。
「在吾為帝之前,若吾帶公主前去面見太子,想必公主必會暗中派人跟從,屆時吾便會功虧一簣。
「是以,吾登基七日後,才是公主得見太子之時。在此之前,吾勸公主莫要耍什麼花招。
「否則,一旦吾未能心愿得償,吾在暗中的人便會立即送太子去下面見你大宣的先祖。」
李汝螢將那手書仔細一看,那確實是李祐的筆跡,各處用筆細節都能對得上。
姜皇后道:「公主既已得見太子親筆,那麼之前吾同公主所提到的那個交易,公主以為如何?」
李汝螢將那封信放去燭台內焚燒而盡,面帶疑惑。
「故太子已逝,哪裡來的太子親筆?本公主從未見過。」
曾有人向李汝螢建議,可姑且順從姜皇后的意思,大不了便陪她演上七日的帝王戲碼。
然李汝螢覺得這樣不好,有些事在私底下的確可以暫時欺瞞,可若在國君即位的大事上不能嚴肅對待,便失去了帝王之位的權威與公信。
姜皇后一哂:「公主竟是連親弟的性命也不顧了?」
李汝螢道:「原本我的確覺著帝王崩逝,合該由太子即位。但日前皇后所言,卻是點醒了我。
「父死無子則由女兒承襲帝位,如今皇后您樂意為我剷除登帝之路的荊棘,我又怎能不接受您的一番好意?」
姜皇后:「你便不怕吾在你臨朝之日,以太子名義討伐你得位不正?」
李汝螢輕笑:「那便更好了,左右阿弟年幼,此前又對我這個阿姊最為信賴,便是姑且將皇位還與他,由我繼續攝政,又有何妨?
「倒是皇后您,屆時更該擔心,天下人知曉當初是您李代桃僵,暗中藏匿了一國儲君,又該有怎樣的下場。」
姜皇后冷笑:「你倒真是心狠。」
李汝螢道:「非是我心狠,實是您過分天真。不過若您願意繼續保持這份天真,安心待在蓬萊殿中,我倒也不介意日後我登基之後,尊您為太后。」
姜皇后詰問:「你想囚禁我?」
李汝螢搖頭:「先前你在含象殿曾說的那番話我從未聽到任何一人那般說過,在我心中,你便是我的良師。你身上有這朔安許多男兒身上都不曾有的魄力。」
她認真直視著姜皇后的雙眸,「若你願意,待我即位之後,這天下我願與你一併學習如何治理。」
姜皇后錯愕:「當真?你便不怕我若通曉其中權柄,趁機竊了你的國?」
「民間行商之人既有買賣競爭,卻也不乏彼此協作。偌大天下如你一般野心的女子,我如今再找不出第二人,我希望能與你一同構建你曾說過的那番美好天下。」
李汝螢向她伸出了一隻手,「若你願意,你我會是最好的盟友。」
姜皇后在李汝螢的眼神中未能看出絲毫的虛假之意,只猶豫一瞬,便抓住了她伸舉出的那隻手。
由衷道:「你的確與你阿耶不同。」
李汝螢道:「你也的確與我曾見過的所有女子都不同。」
「是與你們大宣女子有許多不同。」
姜皇后垂眸一笑,眸間划過幾分傷惋。
她引著李汝螢在几案兩側對坐。
「十一歲以前,我在新羅雖非世家貴女,家中卻也算得上富足殷實。
「那時新羅當政的還是聖德女王。聖德女王是我新羅上一任君王真善女王的堂妹,經過兩代女王的治理,新羅上下雖不至於男卑,卻已是男女平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A2.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汝螢癟了癟嘴:「那佳釀便這麼好?莫不是陳娘子親手釀的?」
申鶴余笑吟吟看她:「怎麼不好,如今公主吃得不是正香?」
「你……真是無恥之尤!」
「申某其實還能更無恥些,公主想知道麼?」
「離我遠些,我不想。」
「偏不。」
他將她壓抵在身下,雙手有些想要觸碰於夢中肖想數次的禁區。
他喉結一動,制壓她的氣力減弱許多,「我很想你。」
他口中呼出的氣息扑打在她臉上,令她身上突然起了一層熱,腦海中湧出的竟是此前曾在話本上瞧過的那些令人讀來臉熱的字句。
她忽然有些好奇若不再相隔衣物與他抱著,那究竟是怎樣的滋味。
她輕吸一口氣,小聲說:「之前你說,若我想摸你,只消對你說一聲。」
他輕嗯一聲,牽著她的手伸探進他的衣袍內,放在了中衣以上。
比此前隔著衣裳觸碰時多了許多的溫熱,卻依舊緊實。
他悶哼一聲,忽按住了她的手。
她指尖不由一顫。
便聽他問:「若我也想摸公主呢?」
她沒答,他便當她默許了。
做臣子的,總要學會察言觀色。
-
次日李汝螢十分不敢直視申鶴余。
在生平第一次與喜歡的人做了那樣的事後,她哪怕只是看著他的衣角,便難以控制地浮現出昨夜帳中彼此不著寸縷時的細碎畫面。
然而此時宮廷與朝野
的景況,卻容不得她刻意避著他。
她只得硬著頭皮裝作昨夜何事都未發生,在霧月問及她眼下烏青及房中偶有的幾聲奇怪聲響時,也只道她夜來夢遊說夢話。
心下暗暗感慨幸好昨夜申鶴余走得早。
反觀申鶴余,倒是一副坦然模樣,幾乎她瞧他的任何一眼,他的眼角都是含著笑的。
還真是挺無恥的!
但她面上總不能落了下風。
遂繃著臉道:「事不宜遲,我先去尋薛尚書。」
說著率先上了馬車。
此前原本是為了防止囚禁皇帝失敗後牽連薛勉,李汝螢這才決意令申鶴余分取神霖軍的軍權。
但如今她若想稱帝,只有想法是不能的,必定少不了薛勉的支持。
至於朝中的清流文官,口誅筆伐是避免不了的。但她不在乎,日後功績自會分說對錯。
申鶴余緊跟著上了馬車。
才坐定,正想伸手抱她,卻見霧月亦打簾跟了進來,大大咧咧坐在二人中間,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申鶴余不禁蹙眉:「霧月姑娘,某與公主尚有要事攀談。」
這些時日李汝螢對申鶴余表現的「厭惡之情」被霧月盡收眼底,她怎能放任二人同處一室。
若申侍郎一時僭越,冒犯公主可該如何?
霧月取出兩團棉花塞進耳中:「奴婢如此便聽不見了,若有朝中不足外道的秘辛,申侍郎且說便是。」
李汝螢噗嗤一笑,環住霧月的手臂:「我相信阿月。」
卻不相信申鶴余。
昨夜為了分散她的注意,他藉機已說了多少要事,此時在車馬中還有什麼可說的?只待按照昨夜所商議的一步步來便是了。
申鶴餘一時語滯,一口氣堵在胸口實在難上難下。
不消多時,車馬停在了薛勉在朔安的住宅外。
待入府見到薛勉後,奴僕盡退,二人將皇帝身死一事的原委全都向薛勉解釋清楚。
薛勉聽後,陷入了冗長的沉默。
半晌才道:「公主實不該隱瞞老臣,老臣雖年老,卻分得清是非對錯。
「只是老臣卻以為,若公主想令七賢王即位,實在非為好的人選。
「七賢王雖有賢明,可為人膽怯,過分老實,若為盛世的承繼之君倒也使得。
「可如今之大宣,又豈是一介守成之君所能維繫得住的。」
李汝螢問:「那您可有更合適的人選?」
薛勉忽稽首向她拜去。
「昔日於梁州得見公主,公主便有斬殺王賊之膽魄,其後奪取朔安,謀略更令老臣心折。
「老臣在公主身上,似乎看到了當年昭靖長公主的身影。
「是故,老臣以為,當今之天下可擁九鼎之人,惟公主一人。」
李汝螢一時心驚,連忙攙扶:「尚書竟不惡我女子之身?」
薛勉道:「老臣幼時得見昭靖長公主神采,此後教導子女,必以長公主為標杆,在老臣及梁州軍民心中,女子與男子在世間本無不同。還望公主莫再推辭。」
第95章 柳暗花明「這倆娃娃這么小就學人私奔……
有了薛勉支持,事情霎時變得柳暗花明。
在此之後,李汝螢又去親自拜訪當初曾支持阿兄的官員,一番發自內心地陳詞以後,竟已得到半數東宮舊臣支持。
與此同時,申鶴余之母鄭殊亦親自前往嶲州,為李汝螢謀得申父支持。
在獲得各方勢力支持的過程中雖多有曲折,但不出十日的時間,李汝螢也算勝券在握。
只是在這十日之中,李祐卻依舊沒有消息傳來。
李汝螢不能不顧惜李祐的性命貿然稱帝,但她也不能再等了。
蓬萊殿內,李汝螢向姜皇后尋要李祐確在其手的證據。
姜皇后從匣中取出一早備好的李祐手書。
「在吾為帝之前,若吾帶公主前去面見太子,想必公主必會暗中派人跟從,屆時吾便會功虧一簣。
「是以,吾登基七日後,才是公主得見太子之時。在此之前,吾勸公主莫要耍什麼花招。
「否則,一旦吾未能心愿得償,吾在暗中的人便會立即送太子去下面見你大宣的先祖。」
李汝螢將那手書仔細一看,那確實是李祐的筆跡,各處用筆細節都能對得上。
姜皇后道:「公主既已得見太子親筆,那麼之前吾同公主所提到的那個交易,公主以為如何?」
李汝螢將那封信放去燭台內焚燒而盡,面帶疑惑。
「故太子已逝,哪裡來的太子親筆?本公主從未見過。」
曾有人向李汝螢建議,可姑且順從姜皇后的意思,大不了便陪她演上七日的帝王戲碼。
然李汝螢覺得這樣不好,有些事在私底下的確可以暫時欺瞞,可若在國君即位的大事上不能嚴肅對待,便失去了帝王之位的權威與公信。
姜皇后一哂:「公主竟是連親弟的性命也不顧了?」
李汝螢道:「原本我的確覺著帝王崩逝,合該由太子即位。但日前皇后所言,卻是點醒了我。
「父死無子則由女兒承襲帝位,如今皇后您樂意為我剷除登帝之路的荊棘,我又怎能不接受您的一番好意?」
姜皇后:「你便不怕吾在你臨朝之日,以太子名義討伐你得位不正?」
李汝螢輕笑:「那便更好了,左右阿弟年幼,此前又對我這個阿姊最為信賴,便是姑且將皇位還與他,由我繼續攝政,又有何妨?
「倒是皇后您,屆時更該擔心,天下人知曉當初是您李代桃僵,暗中藏匿了一國儲君,又該有怎樣的下場。」
姜皇后冷笑:「你倒真是心狠。」
李汝螢道:「非是我心狠,實是您過分天真。不過若您願意繼續保持這份天真,安心待在蓬萊殿中,我倒也不介意日後我登基之後,尊您為太后。」
姜皇后詰問:「你想囚禁我?」
李汝螢搖頭:「先前你在含象殿曾說的那番話我從未聽到任何一人那般說過,在我心中,你便是我的良師。你身上有這朔安許多男兒身上都不曾有的魄力。」
她認真直視著姜皇后的雙眸,「若你願意,待我即位之後,這天下我願與你一併學習如何治理。」
姜皇后錯愕:「當真?你便不怕我若通曉其中權柄,趁機竊了你的國?」
「民間行商之人既有買賣競爭,卻也不乏彼此協作。偌大天下如你一般野心的女子,我如今再找不出第二人,我希望能與你一同構建你曾說過的那番美好天下。」
李汝螢向她伸出了一隻手,「若你願意,你我會是最好的盟友。」
姜皇后在李汝螢的眼神中未能看出絲毫的虛假之意,只猶豫一瞬,便抓住了她伸舉出的那隻手。
由衷道:「你的確與你阿耶不同。」
李汝螢道:「你也的確與我曾見過的所有女子都不同。」
「是與你們大宣女子有許多不同。」
姜皇后垂眸一笑,眸間划過幾分傷惋。
她引著李汝螢在几案兩側對坐。
「十一歲以前,我在新羅雖非世家貴女,家中卻也算得上富足殷實。
「那時新羅當政的還是聖德女王。聖德女王是我新羅上一任君王真善女王的堂妹,經過兩代女王的治理,新羅上下雖不至於男卑,卻已是男女平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A2.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