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阿史德利則撿起枯枝焚燒,以此取暖照明,同時驅趕野獸的靠近。
阿史那鵠看著這個暫且算是他外叔父的中年男人,彎著腰默默勞作,猶豫頃刻,還是站起身幫忙。
發現少年出現在自己旁邊,阿史德利知道離他接納自己又近了一步,心中大喜,笑意一直都不曾散去。
又開始了。
這些日子裡,中年男人總是會笑呵呵地看著自己,但又不言語。
阿史那鵠終於忍不住,撿起一根長木枝,握在手裡就像拿著一柄劍,站直身體注視著蹲地的人:「你想要我做什麼。」
阿史德利被少年這句話弄得措手不及,愕然看他。
「不然你為何時常對我笑。」
「對你笑就是要你做什麼嗎?」
阿史那鵠緘口,沒有否認。
每當阿史那溫對他笑或是語氣和善的時候,便是要他去殺死王庭中那些違背其命令的人,然後阿史那溫再出來說是他不服管束,以致那些王臣將仇恨都記在他身上。
於是要想在突厥活下去,便只能聽從阿史那溫,求其庇護。
阿史德利抱著枯枝往安營地走:「從你我第一次會面起,你便什麼都不曾問過我,我知道你並不信我是你的親人,所以才會如此。可每當看到你彆扭地對我流露善意時,我想你心中也是有一些期待的,所以我高興。」
阿史那鵠拿出隨身攜帶的火種,扔入之前搭好的束木中:「阿史那溫也找來過很多人說是我的親人,但我知道不是,那不過是他希望能夠更好控制我。」
阿史德利圍坐火旁:「阿史那溫是如何把你養大的。」
阿史那鵠於無意識中傾訴著自己的過往:「忘了,但沒有他的允許,我出不了王庭,身邊的所有人都不會跟我說話,他請來突厥最厲害的人教導我,似乎很篤定即使我學會天下最厲害的刀法箭術也不會用來殺他。」
「那你為何不殺他?」
「我要他替我復仇。」
「你從未經歷過那些,為何那麼執著想要復仇?」
「我無父無母,沒有家人,我的人生毫無意義,若不復仇,那我又能做何事。」
阿史德利望著灼熱的烈火,不語。
阿史那鵠往裡面持續不斷地扔入枯枝:「你沒有孩子嗎?」
阿史德利想要阻止,但似乎知道阻止不了,所以收回手:「我比你父親年幼七歲,那年我才十四歲,後來我與賀魯延二人都愧對可汗,更加不敢享樂。」
阿史那鵠產生了一點希望,或許這個人真是自己的親人。
少年謹慎地露出內心的柔軟:「我母親..也是阿史德部的人嗎?」
阿史德利搖頭:「你的母親有個很美的名字叫『執思璧』,是執思部的貴女。」
「我阿爺呢。」
「他是最驍勇善戰的王,王庭內外無有不服者。」
「我大父呢。」
「他不勇猛,但很賢能,使人甘願為他驅使。」
「我祖母呢。」
「她很善戰,你阿爺很像她。」
阿史那鵠愈問,心中的希望就愈大,他幾乎已經認定旁邊的人就是自己唯一的親人,所以像個懵懂孩童一樣詢問著自己從來都不曾聽聞過的事情,那些關於家人的事情。
阿史德利都耐心講述給他聽,同時也在懷念昔日。
最後,阿史德利問出那個讓自己思慮已久的問題:「阿史那鵠,你真的想要可汗之位嗎?」
他確實一直在左右動搖,有時覺得奪回可汗之位是對死去親人、君王的祭奠,有時又覺得安穩度日足矣。
賀魯延也說,今日不為阿史那鵠奪回王庭,那百年千年之後,阿史那賀、阿史那扶蒼甚至包括他們的名字都將在阿史那溫的統治下成為突厥的屈辱。
阿史那鵠未答,而是站起,望著陷入黑暗的原野,身旁都是開闊的視野,春日這裡會草長鶯飛,牛羊成群。
少年長久凝望遠方的王庭所在:「那本來就是我的,不是嗎?我只是把大父與我阿爺的東西給拿回來而已。」
為此困擾許久的阿史德利頓時開朗:「好,我這就給大周的鸞台侍郎去書。」
取水歸來的賀魯延安靜窺聽很久也瞬間有了幹勁:「那我現在就去找蘇農肅他們。」
阿史那鵠狐疑皺眉。
蘇農肅是王庭中舉重若輕的人。
他們居然有聯繫。
第101章 然後他就默不作聲地離開了。……
阿史德利要借兵馬的尺牘很快抵達庭州,與之前的兩封簡短敷衍的尺牘不同,這次連篇累牘,已經可以稱之為「表」,言辭謙卑,並解釋之前消息為何傳遞不及時。
李聞道半耷著眼皮,簡單看完後,不明情緒地笑了聲:「這尺牘倒是來得及時。」
言畢,他便順手遞給了旁邊的人。
豆盧陵雙手接過,迅速閱看上面的內容,再歸還給男子:「阿史德利雖是突厥武將,但這推脫責任的表文卻撰寫的不卑不亢。」
數日來只有兩次消息,責任在天、在地、在氣候多變,就是不在他,但最後又敬謹的將責任全部歸咎於自己,大有願承擔一切的君子風範。
豆盧陵看似是在稱讚,然語帶鄙薄
李聞道望著左手所握的木簡,未作評價。
他們本決定若是再過五日還未有消息傳來,便不再繼續與阿史德利的盟約,而是同意阿史那郢的求助,助其成為新可汗。
然這是下策。
因為阿史那溫的幾個兒子在其父的影響之下都有好戰之心,相比一心只有復仇的阿史那鵠及厭倦戰爭的阿史德利而言,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豆盧陵則深以為阿史德利的如此行徑實在不恥,不重視盟約便不為信,但這並非是他能夠決定的,所以小心翼翼地詢問男子的意見:「李侍郎,這兵還要借嗎?」
李聞道負手將木簡隱於身後,淡笑:「借。」
既然上策還能用,為何要用下策。
他給出虎符:「以換防為由,讓柴贇率兵馬去天山北側,到那以後先蟄伏不動,待阿史德利他們兵變以後,再進入突厥幫其穩定勝局。」
這麼多兵馬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毫無聲息地出現在突厥王庭,所以最終只能作援助之用。
在這之前就要看阿史德利是否有能力能夠奪下王庭。
豆盧陵拿著虎符揖了一禮,而後走下木階,準備騎馬去軍營所在。
然剛離開幾步,又被一隨侍喊停。
「豆盧刺史。」
「魏國夫人有請。」
豆盧陵下意識朝男子的方向看去,鸞台侍郎的權柄始終還是要大於魏國夫人,又或者說魏國夫人這個身份其實根本無治政之權,能夠參與政治都是因為女皇的授予,而且這幾日兩人之間的相處也有點怪異,像是爭吵過。
不然為何魏國夫人有風寒的幾日以來,男子一次都不曾候問。
無論如何,兩人都算是同事,依禮也應該有所表示。
見男子側身在命令牧馬監安排戰馬之事,視線毫無偏移,恍若絲毫不關心,於是豆盧陵放心跟著隨侍前去。
*
李聞道言至中途,有所感地瞥了眼豆盧陵所走的方向,眉頭微皺。
*
自步入宮室,豆盧陵便一直垂著頭,行至距門六步左右的距離,停下拱手:「不知魏國夫人有何事要某去做。」
為休養身體,不毀傷根本,褚清思幾日來雖然皆是居於室內不出,但衣服髮髻仍有如平常,除氣血不足外,並不像有疾。
秋九月,庭州早已進入寒涼之季,室內也燃起炭火。
她拿起几案上捆束成卷的帛書:「還請豆盧刺史交給柴將軍。」
這也是一份羊皮地圖,是昔年她在安西率尉遲湛、陸深等人奔走安西各地時所繪製的,但與那時給阿史德利的又有所差異。
此張地圖更加完整,上面的地理描繪的更加詳細,是她後來在庭州二次繪製而成的,此次從洛陽來河西的途中又根據裴月明行商時的見聞有所增添。
隨侍從女子手中拿走,交給豆盧陵。
豆盧陵只展開了一部分:「這地圖...」
庭州有部分天山山脈四周的地圖,但後面突厥反叛,未能繪製完成。
褚清思棄匕嘗湯藥,未多做解釋:「行軍打仗若對地理不熟悉,豈不是任由他人宰割。」
豆盧陵趕緊收下,隨即問:「魏國夫人是擔心會有變數。」
褚清思沒有明言,只是淺笑:「這不過是對盟約與信任的保障。」
豆盧陵拱手要退步的時候,又戛然而止,重新面向女子:「魏國夫人。」
褚清思略帶疑惑地看著。
豆盧陵說:「朝堂內外與人和氣相處才能萬事有利,勿要因一時的爭執而
損害長久的利益。」
畢竟若是以後二人的命令相悖,他到底應該聽命於誰。
若是聽李侍郎的,女子回到洛陽向女皇諫言一二,自己或許性命都難存;若是聽魏國夫人的,男子身處中央,位高官,自己亦不能忤逆得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阿史那鵠看著這個暫且算是他外叔父的中年男人,彎著腰默默勞作,猶豫頃刻,還是站起身幫忙。
發現少年出現在自己旁邊,阿史德利知道離他接納自己又近了一步,心中大喜,笑意一直都不曾散去。
又開始了。
這些日子裡,中年男人總是會笑呵呵地看著自己,但又不言語。
阿史那鵠終於忍不住,撿起一根長木枝,握在手裡就像拿著一柄劍,站直身體注視著蹲地的人:「你想要我做什麼。」
阿史德利被少年這句話弄得措手不及,愕然看他。
「不然你為何時常對我笑。」
「對你笑就是要你做什麼嗎?」
阿史那鵠緘口,沒有否認。
每當阿史那溫對他笑或是語氣和善的時候,便是要他去殺死王庭中那些違背其命令的人,然後阿史那溫再出來說是他不服管束,以致那些王臣將仇恨都記在他身上。
於是要想在突厥活下去,便只能聽從阿史那溫,求其庇護。
阿史德利抱著枯枝往安營地走:「從你我第一次會面起,你便什麼都不曾問過我,我知道你並不信我是你的親人,所以才會如此。可每當看到你彆扭地對我流露善意時,我想你心中也是有一些期待的,所以我高興。」
阿史那鵠拿出隨身攜帶的火種,扔入之前搭好的束木中:「阿史那溫也找來過很多人說是我的親人,但我知道不是,那不過是他希望能夠更好控制我。」
阿史德利圍坐火旁:「阿史那溫是如何把你養大的。」
阿史那鵠於無意識中傾訴著自己的過往:「忘了,但沒有他的允許,我出不了王庭,身邊的所有人都不會跟我說話,他請來突厥最厲害的人教導我,似乎很篤定即使我學會天下最厲害的刀法箭術也不會用來殺他。」
「那你為何不殺他?」
「我要他替我復仇。」
「你從未經歷過那些,為何那麼執著想要復仇?」
「我無父無母,沒有家人,我的人生毫無意義,若不復仇,那我又能做何事。」
阿史德利望著灼熱的烈火,不語。
阿史那鵠往裡面持續不斷地扔入枯枝:「你沒有孩子嗎?」
阿史德利想要阻止,但似乎知道阻止不了,所以收回手:「我比你父親年幼七歲,那年我才十四歲,後來我與賀魯延二人都愧對可汗,更加不敢享樂。」
阿史那鵠產生了一點希望,或許這個人真是自己的親人。
少年謹慎地露出內心的柔軟:「我母親..也是阿史德部的人嗎?」
阿史德利搖頭:「你的母親有個很美的名字叫『執思璧』,是執思部的貴女。」
「我阿爺呢。」
「他是最驍勇善戰的王,王庭內外無有不服者。」
「我大父呢。」
「他不勇猛,但很賢能,使人甘願為他驅使。」
「我祖母呢。」
「她很善戰,你阿爺很像她。」
阿史那鵠愈問,心中的希望就愈大,他幾乎已經認定旁邊的人就是自己唯一的親人,所以像個懵懂孩童一樣詢問著自己從來都不曾聽聞過的事情,那些關於家人的事情。
阿史德利都耐心講述給他聽,同時也在懷念昔日。
最後,阿史德利問出那個讓自己思慮已久的問題:「阿史那鵠,你真的想要可汗之位嗎?」
他確實一直在左右動搖,有時覺得奪回可汗之位是對死去親人、君王的祭奠,有時又覺得安穩度日足矣。
賀魯延也說,今日不為阿史那鵠奪回王庭,那百年千年之後,阿史那賀、阿史那扶蒼甚至包括他們的名字都將在阿史那溫的統治下成為突厥的屈辱。
阿史那鵠未答,而是站起,望著陷入黑暗的原野,身旁都是開闊的視野,春日這裡會草長鶯飛,牛羊成群。
少年長久凝望遠方的王庭所在:「那本來就是我的,不是嗎?我只是把大父與我阿爺的東西給拿回來而已。」
為此困擾許久的阿史德利頓時開朗:「好,我這就給大周的鸞台侍郎去書。」
取水歸來的賀魯延安靜窺聽很久也瞬間有了幹勁:「那我現在就去找蘇農肅他們。」
阿史那鵠狐疑皺眉。
蘇農肅是王庭中舉重若輕的人。
他們居然有聯繫。
第101章 然後他就默不作聲地離開了。……
阿史德利要借兵馬的尺牘很快抵達庭州,與之前的兩封簡短敷衍的尺牘不同,這次連篇累牘,已經可以稱之為「表」,言辭謙卑,並解釋之前消息為何傳遞不及時。
李聞道半耷著眼皮,簡單看完後,不明情緒地笑了聲:「這尺牘倒是來得及時。」
言畢,他便順手遞給了旁邊的人。
豆盧陵雙手接過,迅速閱看上面的內容,再歸還給男子:「阿史德利雖是突厥武將,但這推脫責任的表文卻撰寫的不卑不亢。」
數日來只有兩次消息,責任在天、在地、在氣候多變,就是不在他,但最後又敬謹的將責任全部歸咎於自己,大有願承擔一切的君子風範。
豆盧陵看似是在稱讚,然語帶鄙薄
李聞道望著左手所握的木簡,未作評價。
他們本決定若是再過五日還未有消息傳來,便不再繼續與阿史德利的盟約,而是同意阿史那郢的求助,助其成為新可汗。
然這是下策。
因為阿史那溫的幾個兒子在其父的影響之下都有好戰之心,相比一心只有復仇的阿史那鵠及厭倦戰爭的阿史德利而言,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豆盧陵則深以為阿史德利的如此行徑實在不恥,不重視盟約便不為信,但這並非是他能夠決定的,所以小心翼翼地詢問男子的意見:「李侍郎,這兵還要借嗎?」
李聞道負手將木簡隱於身後,淡笑:「借。」
既然上策還能用,為何要用下策。
他給出虎符:「以換防為由,讓柴贇率兵馬去天山北側,到那以後先蟄伏不動,待阿史德利他們兵變以後,再進入突厥幫其穩定勝局。」
這麼多兵馬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毫無聲息地出現在突厥王庭,所以最終只能作援助之用。
在這之前就要看阿史德利是否有能力能夠奪下王庭。
豆盧陵拿著虎符揖了一禮,而後走下木階,準備騎馬去軍營所在。
然剛離開幾步,又被一隨侍喊停。
「豆盧刺史。」
「魏國夫人有請。」
豆盧陵下意識朝男子的方向看去,鸞台侍郎的權柄始終還是要大於魏國夫人,又或者說魏國夫人這個身份其實根本無治政之權,能夠參與政治都是因為女皇的授予,而且這幾日兩人之間的相處也有點怪異,像是爭吵過。
不然為何魏國夫人有風寒的幾日以來,男子一次都不曾候問。
無論如何,兩人都算是同事,依禮也應該有所表示。
見男子側身在命令牧馬監安排戰馬之事,視線毫無偏移,恍若絲毫不關心,於是豆盧陵放心跟著隨侍前去。
*
李聞道言至中途,有所感地瞥了眼豆盧陵所走的方向,眉頭微皺。
*
自步入宮室,豆盧陵便一直垂著頭,行至距門六步左右的距離,停下拱手:「不知魏國夫人有何事要某去做。」
為休養身體,不毀傷根本,褚清思幾日來雖然皆是居於室內不出,但衣服髮髻仍有如平常,除氣血不足外,並不像有疾。
秋九月,庭州早已進入寒涼之季,室內也燃起炭火。
她拿起几案上捆束成卷的帛書:「還請豆盧刺史交給柴將軍。」
這也是一份羊皮地圖,是昔年她在安西率尉遲湛、陸深等人奔走安西各地時所繪製的,但與那時給阿史德利的又有所差異。
此張地圖更加完整,上面的地理描繪的更加詳細,是她後來在庭州二次繪製而成的,此次從洛陽來河西的途中又根據裴月明行商時的見聞有所增添。
隨侍從女子手中拿走,交給豆盧陵。
豆盧陵只展開了一部分:「這地圖...」
庭州有部分天山山脈四周的地圖,但後面突厥反叛,未能繪製完成。
褚清思棄匕嘗湯藥,未多做解釋:「行軍打仗若對地理不熟悉,豈不是任由他人宰割。」
豆盧陵趕緊收下,隨即問:「魏國夫人是擔心會有變數。」
褚清思沒有明言,只是淺笑:「這不過是對盟約與信任的保障。」
豆盧陵拱手要退步的時候,又戛然而止,重新面向女子:「魏國夫人。」
褚清思略帶疑惑地看著。
豆盧陵說:「朝堂內外與人和氣相處才能萬事有利,勿要因一時的爭執而
損害長久的利益。」
畢竟若是以後二人的命令相悖,他到底應該聽命於誰。
若是聽李侍郎的,女子回到洛陽向女皇諫言一二,自己或許性命都難存;若是聽魏國夫人的,男子身處中央,位高官,自己亦不能忤逆得罪。<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