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但願能如他們所願,在草原上撕咬出新的局勢。
未能執行命令的武士自覺失職,垂頭默認下來。
褚清思重新閉上雙眼,靜默片刻後,緩緩出聲:「你去告訴他,若真的那麼不想見到自己的親人,不想回王庭,我現在就可以命人送他回去,讓他就這麼在洛陽被幽禁一生。」
狼嚮往的是無邊的原野,幽禁比死還難受。
武士稟命,隨後折返回那間屋舍。
*
藩籬外傳來馬的嘶鳴聲。
還有很多人走動的聲音。
其中有腳步是朝著自己走來的。
想起裴盈珺前面所言,褚清思以為是裴月明及她那些扈從自隴西回來了,不想睜眼的她試探著喊了聲:「月明?」
可耳邊回應自己的不是葉獨遠的聲音,而是男子發自胸腔的笑聲:「你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親密了?」
褚清思立即轉頭朝身後看,仰了點頭。
男子不是從中庭走來的,而是從甬道,應該剛要邁步去堂上,偶然發現自己在這裡,所以臨時改道。
她問:「找到人了嗎?」
李聞道微微俯身,朝女子伸出手,語氣上揚,彷佛蘊含著無盡的意氣:「走吧,我們去給他們演一場好戲看。」
褚清思挑了挑眉,也被感染,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時期,想的都是遊玩安燕之樂。
不過那時,與自己享樂的另有他人。
因為男子總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又什麼都不願說。
她直接用手摟起寬博的長裙,抱在懷中,然後一隻腳抬高踩上有她膝高的甬道,試圖借著男子的力走捷徑,而不是繞路上階。
李聞道輕鬆將人拉到高處,與自己並肩。
走到堂前,他稍作停留,偏頭對侍從淡聲命道:「把人帶來。」
*
裴盈珺已經命人將堂上肅清,供他們在此議事,又讓皰屋送來能解暑氣的涼湯,放置在案上。
有兩個生人列席坐在東面。
他們應該就是阿史那賀的部下。
褚清思審視少焉,隨即垂下視線,與男子在北面的几案後席坐。
阿史德利同樣也對她充滿好奇:「這位是?」
李聞道語氣肅穆:「魏國夫人,也是我大周的觀音。」
阿史德利有所耳聞,向其叉手。
賀魯延是其部下,跟著照做。
褚清思頷首,回以揖禮。
「你們帶我來這裡幹什麼!」
阿史那鵠被兩名武士脅持著,不情不願地來到堂上。
阿史德利聽見聲音,激動地站了起來,可當看到外兄的那個孩子出現在眼前,他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胸中欣喜、酸澀的情緒全部倒灌進入喉嚨,將其堵住。
褚清思側目看了眼,代其開口:「自然是讓你見見你真正的親人。」
阿史那鵠不屑切齒道:「我的親人都已經被你們先王全部給殺了。」
李聞道將目光輾轉落到中年男人的身上。
可是阿史德利仍還開不了口,沉溺於悲喜交加的心情之中。
這時賀魯延徑直拍案站起,略顯粗魯地大吼一聲:「放屁!分明就是阿史那溫那個豎子殺的!」
即使阿史那鵠心中對阿史那溫的行事風格和政治手段都有所了解,清楚是在利用自己,但他不願接受也不願相信自己十多年來的復仇是錯誤的。
所以他拔出武士的長劍,直指這人的咽喉:「給我閉嘴。」
李聞道漠然望著堂上兵戈相向的一切:「他是突厥賀魯部的人,是你祖父的部下,而他旁邊那位不僅是你祖父的部下,還是你父親的外弟,是你的外叔父,是你祖母阿史德部的人。」
阿史那鵠固執的一味否認:「我明明沒親人了。」
他堅信多年的事實不容任何人打碎。
阿史德利站起身,用手握住那柄劍,使其偏離賀魯延的脖子,而是指向自己:「當年朔州一戰,可汗其實早已無意繼續交戰下去,厭倦戰爭,故打算率領我們一同返回突厥王庭所在舊地,可汗說那片先祖世代居住的原野足夠好了,可是卻被阿史那溫提前將我們要撤離的路線透露給了大唐,所以導致可汗無力抵抗,我們只有歸降。」
這與可汗說得完全不同,阿史那鵠感覺自己就像是在聽著一個截然相反的故事,可心中還是不受控地在動搖,因為他渴望能有親人來分擔仇恨。
褚清思接著阿史德利的話,繼續說道:「你的父親叫阿史那扶蒼,他也被阿史那溫給殺了。」
此言一出,叔侄二人都不敢置信地同時看著她。
在外待久,滴水未進。
褚清思渴了,接下來要說的實在太多。
她看向旁邊的男子,然後要去拿加了堅冰的涼湯。
李聞道先一步伸手,單只手便輕鬆端走碗口很大的陶碗,而後將常溫的湯
放到她面前,疏朗的聲音也隨之流出:「當年他並不在朔州,得知其父歸降後,率其餘部下與妻子回到突厥故地,欲秉持父親的意志,但很快被自立為可汗的阿史那溫發現,為能夠繼續統治突厥,所以殺了他。」
他從始至終就未看堂上幾人一眼:「只帶走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將其養成咬人的狼。」
*
「怎可窺聽他人談話?」
「這非君子所為。」
「去你阿爺那裡笞手!」
裴盈珺動了怒氣,嚴厲訓斥著。
葉壯好學,其父及裴盈珺、裴月明還有他祖父亦不約束,但沒想到居然藏匿暗處聽男子等人的談話。
可即使要被懲戒,少年也要執著的先問:「祖母,伯父他們說的是真的嗎?為何與從長安來的陸博士所說有異。」
裴盈珺一時不知如何作答,雖然自己曾與李敬是夫妻,這些年來也與軍政中人有所往來,但這些政事她所知不多,也並不感興趣,何況還是多年前的事情,其中的真假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或許真假皆有。
*
阿史那鵠沉默很久,然後只說了句「我想進食」,便跟著武士離開了。
最後,他們又談到擁立阿史那鵠為可汗一事。
阿史那賀當年之所以被那些反叛者擁為可汗,是因為其先祖就是突厥可汗,阿史那扶蒼一脈才是最正統的可汗繼任者,所以阿史那溫才畏懼。
阿史德利沒有急於答覆。
賀魯延在旁用突厥語催促著。
這件事情,他們已經想了太久,久到他們都快要忘記是自己突厥人,幾乎以為自己就是河西人。
可不是的,骨子裡的血在說他們來自那片孕育無數猛禽和勇士的原野。
即使見到了阿史那鵠,阿史德利仍有著一絲清醒:「可我們手中無兵,根本就不可能與阿史那溫爭奪王庭。」
李聞道微垂眼,一隻手拿出何物放在了案面。
他輕叩此物:「我可代天子同意借你們三千兵與五百戰馬。」
賀魯延認了出來,那是半邊虎符,是中原用以調兵的東西。
褚清思未出聲,安靜觀察著堂上二人的表情。
這是一場以小搏大的博弈,而這些兵馬就是必須要付出的籌碼。
在戰爭中廝殺多年的阿史德利始終保持著警戒之心:「我想鸞台侍郎應該不會無故借我們兵馬。」
李聞道抬眸,笑望過去:「若我說要你們就此北面稱臣呢。」
*
太子照戰戰兢兢地跟隨在母親身旁。
亦步亦趨,如往昔。
不過從前尚幼,跟隨是因為幼崽眷戀母親。
如今眷戀之情蕩然無存,完全是因為恐懼。
為減少政變的影響,被人說自己不孝,更為了向母親表示自己並無不臣之心,他黎明時分起來後便一如既往地穿好衣,來到母親的寢門外問安,詢問昨日母親的身體情況,隨即便要離去。
可今日,母親卻突然要見他。
一路走著,他們來到了甘露殿。
太子照觀察著母親,自長兄被賜死,母親便不再來過這裡,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母親心中始終都沒有忘記過長兄。
然現在觀其神色無恙,難道是終於釋懷,終於不再懷念。
婦人轉身爽利,揮動右手,廣袖也隨著被拂動,才在案後坐下:「照可還記得往年在甘露殿的事情。」
見母親已然跽坐,太子照才敢席地而坐。
宮人站在君王與儲君身後兩側,舉起腰扇送風。
甘露殿中發生過太多事情,太子照一時不知道母親詢問的究竟是哪一件,更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所幸婦人也並無怒意:「那時你阿爺身體開始不好,留你長兄獨自一人在長安監國,而吾帶你一同來了洛陽。」
太子照終於敢回應:「記得,那時惠還小,阿儀也剛一歲,陛下擔心我們給長兄搗亂,所以將我們都帶到洛陽。」
然後,他便無話可說了。
婦人對此嗤之以鼻,那年自己只帶了照這一個孩子,不知他是從哪裡記得惠、阿儀也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未能執行命令的武士自覺失職,垂頭默認下來。
褚清思重新閉上雙眼,靜默片刻後,緩緩出聲:「你去告訴他,若真的那麼不想見到自己的親人,不想回王庭,我現在就可以命人送他回去,讓他就這麼在洛陽被幽禁一生。」
狼嚮往的是無邊的原野,幽禁比死還難受。
武士稟命,隨後折返回那間屋舍。
*
藩籬外傳來馬的嘶鳴聲。
還有很多人走動的聲音。
其中有腳步是朝著自己走來的。
想起裴盈珺前面所言,褚清思以為是裴月明及她那些扈從自隴西回來了,不想睜眼的她試探著喊了聲:「月明?」
可耳邊回應自己的不是葉獨遠的聲音,而是男子發自胸腔的笑聲:「你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親密了?」
褚清思立即轉頭朝身後看,仰了點頭。
男子不是從中庭走來的,而是從甬道,應該剛要邁步去堂上,偶然發現自己在這裡,所以臨時改道。
她問:「找到人了嗎?」
李聞道微微俯身,朝女子伸出手,語氣上揚,彷佛蘊含著無盡的意氣:「走吧,我們去給他們演一場好戲看。」
褚清思挑了挑眉,也被感染,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時期,想的都是遊玩安燕之樂。
不過那時,與自己享樂的另有他人。
因為男子總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又什麼都不願說。
她直接用手摟起寬博的長裙,抱在懷中,然後一隻腳抬高踩上有她膝高的甬道,試圖借著男子的力走捷徑,而不是繞路上階。
李聞道輕鬆將人拉到高處,與自己並肩。
走到堂前,他稍作停留,偏頭對侍從淡聲命道:「把人帶來。」
*
裴盈珺已經命人將堂上肅清,供他們在此議事,又讓皰屋送來能解暑氣的涼湯,放置在案上。
有兩個生人列席坐在東面。
他們應該就是阿史那賀的部下。
褚清思審視少焉,隨即垂下視線,與男子在北面的几案後席坐。
阿史德利同樣也對她充滿好奇:「這位是?」
李聞道語氣肅穆:「魏國夫人,也是我大周的觀音。」
阿史德利有所耳聞,向其叉手。
賀魯延是其部下,跟著照做。
褚清思頷首,回以揖禮。
「你們帶我來這裡幹什麼!」
阿史那鵠被兩名武士脅持著,不情不願地來到堂上。
阿史德利聽見聲音,激動地站了起來,可當看到外兄的那個孩子出現在眼前,他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胸中欣喜、酸澀的情緒全部倒灌進入喉嚨,將其堵住。
褚清思側目看了眼,代其開口:「自然是讓你見見你真正的親人。」
阿史那鵠不屑切齒道:「我的親人都已經被你們先王全部給殺了。」
李聞道將目光輾轉落到中年男人的身上。
可是阿史德利仍還開不了口,沉溺於悲喜交加的心情之中。
這時賀魯延徑直拍案站起,略顯粗魯地大吼一聲:「放屁!分明就是阿史那溫那個豎子殺的!」
即使阿史那鵠心中對阿史那溫的行事風格和政治手段都有所了解,清楚是在利用自己,但他不願接受也不願相信自己十多年來的復仇是錯誤的。
所以他拔出武士的長劍,直指這人的咽喉:「給我閉嘴。」
李聞道漠然望著堂上兵戈相向的一切:「他是突厥賀魯部的人,是你祖父的部下,而他旁邊那位不僅是你祖父的部下,還是你父親的外弟,是你的外叔父,是你祖母阿史德部的人。」
阿史那鵠固執的一味否認:「我明明沒親人了。」
他堅信多年的事實不容任何人打碎。
阿史德利站起身,用手握住那柄劍,使其偏離賀魯延的脖子,而是指向自己:「當年朔州一戰,可汗其實早已無意繼續交戰下去,厭倦戰爭,故打算率領我們一同返回突厥王庭所在舊地,可汗說那片先祖世代居住的原野足夠好了,可是卻被阿史那溫提前將我們要撤離的路線透露給了大唐,所以導致可汗無力抵抗,我們只有歸降。」
這與可汗說得完全不同,阿史那鵠感覺自己就像是在聽著一個截然相反的故事,可心中還是不受控地在動搖,因為他渴望能有親人來分擔仇恨。
褚清思接著阿史德利的話,繼續說道:「你的父親叫阿史那扶蒼,他也被阿史那溫給殺了。」
此言一出,叔侄二人都不敢置信地同時看著她。
在外待久,滴水未進。
褚清思渴了,接下來要說的實在太多。
她看向旁邊的男子,然後要去拿加了堅冰的涼湯。
李聞道先一步伸手,單只手便輕鬆端走碗口很大的陶碗,而後將常溫的湯
放到她面前,疏朗的聲音也隨之流出:「當年他並不在朔州,得知其父歸降後,率其餘部下與妻子回到突厥故地,欲秉持父親的意志,但很快被自立為可汗的阿史那溫發現,為能夠繼續統治突厥,所以殺了他。」
他從始至終就未看堂上幾人一眼:「只帶走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將其養成咬人的狼。」
*
「怎可窺聽他人談話?」
「這非君子所為。」
「去你阿爺那裡笞手!」
裴盈珺動了怒氣,嚴厲訓斥著。
葉壯好學,其父及裴盈珺、裴月明還有他祖父亦不約束,但沒想到居然藏匿暗處聽男子等人的談話。
可即使要被懲戒,少年也要執著的先問:「祖母,伯父他們說的是真的嗎?為何與從長安來的陸博士所說有異。」
裴盈珺一時不知如何作答,雖然自己曾與李敬是夫妻,這些年來也與軍政中人有所往來,但這些政事她所知不多,也並不感興趣,何況還是多年前的事情,其中的真假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或許真假皆有。
*
阿史那鵠沉默很久,然後只說了句「我想進食」,便跟著武士離開了。
最後,他們又談到擁立阿史那鵠為可汗一事。
阿史那賀當年之所以被那些反叛者擁為可汗,是因為其先祖就是突厥可汗,阿史那扶蒼一脈才是最正統的可汗繼任者,所以阿史那溫才畏懼。
阿史德利沒有急於答覆。
賀魯延在旁用突厥語催促著。
這件事情,他們已經想了太久,久到他們都快要忘記是自己突厥人,幾乎以為自己就是河西人。
可不是的,骨子裡的血在說他們來自那片孕育無數猛禽和勇士的原野。
即使見到了阿史那鵠,阿史德利仍有著一絲清醒:「可我們手中無兵,根本就不可能與阿史那溫爭奪王庭。」
李聞道微垂眼,一隻手拿出何物放在了案面。
他輕叩此物:「我可代天子同意借你們三千兵與五百戰馬。」
賀魯延認了出來,那是半邊虎符,是中原用以調兵的東西。
褚清思未出聲,安靜觀察著堂上二人的表情。
這是一場以小搏大的博弈,而這些兵馬就是必須要付出的籌碼。
在戰爭中廝殺多年的阿史德利始終保持著警戒之心:「我想鸞台侍郎應該不會無故借我們兵馬。」
李聞道抬眸,笑望過去:「若我說要你們就此北面稱臣呢。」
*
太子照戰戰兢兢地跟隨在母親身旁。
亦步亦趨,如往昔。
不過從前尚幼,跟隨是因為幼崽眷戀母親。
如今眷戀之情蕩然無存,完全是因為恐懼。
為減少政變的影響,被人說自己不孝,更為了向母親表示自己並無不臣之心,他黎明時分起來後便一如既往地穿好衣,來到母親的寢門外問安,詢問昨日母親的身體情況,隨即便要離去。
可今日,母親卻突然要見他。
一路走著,他們來到了甘露殿。
太子照觀察著母親,自長兄被賜死,母親便不再來過這裡,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母親心中始終都沒有忘記過長兄。
然現在觀其神色無恙,難道是終於釋懷,終於不再懷念。
婦人轉身爽利,揮動右手,廣袖也隨著被拂動,才在案後坐下:「照可還記得往年在甘露殿的事情。」
見母親已然跽坐,太子照才敢席地而坐。
宮人站在君王與儲君身後兩側,舉起腰扇送風。
甘露殿中發生過太多事情,太子照一時不知道母親詢問的究竟是哪一件,更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所幸婦人也並無怒意:「那時你阿爺身體開始不好,留你長兄獨自一人在長安監國,而吾帶你一同來了洛陽。」
太子照終於敢回應:「記得,那時惠還小,阿儀也剛一歲,陛下擔心我們給長兄搗亂,所以將我們都帶到洛陽。」
然後,他便無話可說了。
婦人對此嗤之以鼻,那年自己只帶了照這一個孩子,不知他是從哪裡記得惠、阿儀也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