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不過,我比他幸運,我終於等到你自己肯回來找我了。但是他們……」
他靜默了下去,眉間惆悵。
李霓裳伸出手,輕輕撫摸過他的眉心,說道:「別難過了,他們看到我們現在,一定會欣慰的。」
他看她一眼,拉過她的手,唇吻了吻,微笑:「你說得對,我信你。」
李霓裳將手收回,正色道:「不是我哄你寬心,是真的!你可知道,天王那夜與我分道前,都對我說了什麼嗎?」
他再次看過來。
她將天王當時那話轉述了。
「在他一再碰壁,明白他得不回你,更會叫你添無數困擾之後,他應當便真的是後悔了。去年冬他威逼我去河西尋你,理由是那些理由,但如今想來,應當是他深深擔憂,唯恐你真的就此一蹶不振,也是無計可施吧,便又把我弄去你那裡。」
「如今太原府的三尺小兒都在唱你英勇。敢劍指蒼穹,敢叫天河倒懸。他和母親在天有靈,定會欣慰!」
裴世瑜凝望片刻,再將她緩緩擁入懷中,擁得極緊。
次日臨行前,李霓裳伴著裴世瑜,來到那座墓前。
拜祭過後,裴世瑜在墳前墓碑前的雪地里,親手挖出一個深坑。
他最後一次打開劍匣,低頭凝望。
烏木趁里上,臥著一支鑲嵌著古老寶石的匕首,冷刃依舊如霜。
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他的指腹,緩緩撫過。
「砰」一聲,匣蓋永闔。
讓本就應當在此的,陪伴它真正的主人。
新土簌簌落下,漸漸掩去所有前塵。
兩人一併跪拜完畢,攜手離去。
第171章
兩個月後, 這一年的歲末,長公主李霓裳回到洛陽,軍民大受鼓舞, 齊心向外, 天鴻節度使吳正衡見應討不到什麼便宜,灰溜溜撤兵,打算退回老家再做打算。沒想到,鞍馬未歇,半路便遭遇一支鐵騎的攻擊, 番號不詳, 只知自西壓境而來,將士驍勇,統領面覆儺面,身份無人知曉。
不過三日, 天鴻城便破。那面具將軍一戰才罷,不滿戰果,踏著未乾的敗敵之血, 竟繼續揮戈,統領大隊, 冒雪轉往洛都而來。
洛水兩岸的民眾才慶賀完前頭那個退兵, 炊煙方起,坊市漸復,豈料烽火轉眼又至。
市井間傳言, 如野火蔓延——說那獸面將軍非但殺人如麻, 更啖肉飲血。有說親眼見其生撕敵將的,有傳其帳中夜夜傳出啃骨聲的。酒肆的老叟賭咒發誓,說自己在月黑風高時, 曾見過面具縫裡滴下過駭人的腥涎。一時人心惶惶。
這一日的黃昏,正是城門將要關閉的時刻,驛道的盡頭處塵煙大起。
沒想到那儺面將軍竟這麼快,說來就來。
城北的王掌柜當先收了幌子,銅鎖往門環上一扣,卻因手抖三次,才掛穩了上去;城南李文士抱著祖傳《洛神賦》帖,臨出城門,又折返,終究是捨不得院角那株才開的老梅,只盼長公主能再次去敵,平安渡過;最是東市那昨日才到貨物還沒來得及下的胡商果決,趁著還能出去,趕著駱駝隊伍載著器皿,一路狂奔,叮噹遠去,只在洛水之畔,留下一串異域香料的殘味。
還在城外的攤販走卒,菜農村夫,紛紛轉身奔往城門,唯恐自己慢了一步,會被關在門外。
李霓裳得報,領人匆匆奔上城樓,果然看見官道的盡頭處,正浩浩蕩蕩開來一支騎兵。
洛水冰澌間,夕陽斜照。
當先一騎覆獸面,踏碎道上冰雪,正向著城門飛馳而來,一人一馬,被夕陽鍍上了一層金紅的光。
這獸面將軍臉雖不見,但身形挺拔秀越,必是年輕之人,未免也感心驚,不知如今哪裡怎的又冒出來如此一個年輕的強悍敵手,感嘆實是亂世棋局,三載便又易幟,面上也不顯驚慌,沉著應對,命做好準備,弩手上垛口,滾木礌石沿女牆排開,弩車提前絞弦。
獸面將軍千騎震地,轉眼已至橋頭。
他一身玄甲儺面,映射殘陽,吞吐寒光,身下坐騎,顯也是萬中無一,人間天龍,鐵蹄踏雪,氣勢非凡。
城上的眾多弓弩手雙目圓睜,屏住呼吸,眼一眨也不敢眨。
李長壽等人此時急忙勸李霓裳先下城樓,偏見她竟似不曾入耳,正焦急,那將軍忽地勒馬。
"全軍駐於橋後,不得前進一步!"
隨著面具後傳來的一道沉悶軍令,千騎齊齊勒馬,如黑潮驟凝。
眾目睽睽之下,他獨自策馬過橋,停在城門之下。
城樓上鴉雀無聲。李長壽也不知他此為何意。
獸面將軍勒馬城下。
"某仰慕殿下已久。"
面具後傳來那男子金石般的清朗之音,露出的一雙明亮俊目在夕色中爍著光芒,"聽聞吳正衡這廝竟覬覦洛都,為難殿下,我便前來,替殿下出氣!"
他話音未落,後排鐵騎倏然分列,一名驍騎打馬向前,槍尖高挑著一顆覆霜的頭顱。冰棱凝結在猶怒睜的眼睫上,看去猙獰而詭異。
城頭上的眾人,認出竟真是那吳正衡!
"特取此獠首級,外加天鴻城池,以此為聘。"
"不知殿下,可願下嫁?"
他跳下馬背,朝前幾步,撩起護面,在甲葉摩擦聲中,以軍禮單膝下跪,接著,抬起扎玄鐵護腕一臂,摘下了面具。
面具後,竟是一張無儔的英俊臉龐,含著微笑,仰望城樓上的李霓裳。
眾人早被這一番轉折驚呆。
待看清面具後的臉,靜息一瞬。
「是河東裴家二郎君!」忽然有人高聲呼。
一聲之下,城頭頓時起了騷動。
李長壽至此終於恍然大悟,後怕之餘,也是忍俊不禁,暗暗擦一把冷汗,和周圍人紛紛看著李霓裳。
早在看清那面具的時候,李霓裳便已猜到來人是何方神聖了。
兩個月前分開的時候,只說儘快見面。怎會想到,他臉皮之厚,遠超她的所知,竟然敢弄出如此一個大陣仗!
眼見周圍無數人全都看著自己,幾分驚喜,幾分尷尬,正不知該如何反應,橋後一名校尉和身邊人對了個促狹眼色,伴著一聲「嫁!」
話音落下,千騎齊齊高呼催促。
「嫁——!」
「嫁——!」
「嫁——!」
這些或是裴世瑜親兵,或是此前大戰里的那些北營悍卒,個個都是彪漢,又遇如此熱鬧喜事,豈有不賣力之理?
齊齊發聲,呼喝便宛如炸雷一般。
金鐵交鳴,聲震洛水。
"嫁——"
忽然又起一聲,竟是從城內傳來,原來是城內下方那些原本在候命的士兵,此刻也紛紛上來看熱鬧,全擠趴上了女牆,加入催促。
「 裴世瑜,求娶殿下!」
他再次高聲說道。
李長壽朝孫兒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下令開城門。
少年郎如今哪裡還敢存半點爭心,急忙執令。
下方門洞大開。
李霓裳在身前身後震耳欲聾的催嫁聲中,紅著面,走下城樓,停在門洞之後,當對上雪地里那個生著一張惹禍臉的郎君笑投來凝望自己的兩道目光,心忽然滾燙起來,快步朝他奔去,到近前,伸手給他。
他握住她的手,低聲用只有她能聽見的聲音問:「你喜歡我今天的樣子嗎?」
李霓裳紅著面,咬唇,點頭。
她怎可能會不喜歡?那便是她第一次遇見他時的模樣啊。
他笑了,從地上一躍而起,隨即解了自己肩上的披袍,一把裹住她的頭肩,扭頭呼來龍子,將她抱上馬背,跟著,自己一躍而上,坐她身後。
在李霓裳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她已只剩半張臉露在外,和他同鞍而騎。
四周的起鬨和喝彩聲此時更是沸反盈天,有人喊著「好手段」,
最前排的將士有節奏地以刀背敲擊胸甲,橋後親兵則策馬踏前,馬蹄鐵將護城橋踩得轟隆作響——皆是軍中作戰前的動員方式,專用來促人熱血,鼓舞士氣。
不但如此,許多從城門裡湧出來看熱鬧的民眾也是跟著吶喊助威,婦人則捂著嘴,忍笑竊竊私語,眼中露出羨慕的光。
「恭喜裴二郎君!恭喜殿下!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李長壽此時也帶人連聲恭賀。
裴世瑜面不改色,高高坐在馬背,笑吟吟向著四周各一抱拳:「邀殿下同我一游,過後送歸!」隨即調轉馬頭,在此起彼伏的恭賀聲中,帶著李霓裳穿橋而過,向西疾行而去。
從裴世瑜縱馬西行的那一刻起,李霓裳便知道了他想要去的地方。
二人沿黃河一路向西,走野岸,渡風陵,過潼關,舊日故地,一一重走,雖風雪滿道,但回憶點點滴滴,時而笑,時而鬧,竟也絲毫不覺苦寒,第四日黎明之時,抵達太華。
太華山麓,天生城墟。
兩人來到那舊日的崖台,裴世瑜設下青玉香案,玄氅掃過積素,他三拜叩首完畢,依然久久不曾起身,額頭始終埋於冰冷積雪之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靜默了下去,眉間惆悵。
李霓裳伸出手,輕輕撫摸過他的眉心,說道:「別難過了,他們看到我們現在,一定會欣慰的。」
他看她一眼,拉過她的手,唇吻了吻,微笑:「你說得對,我信你。」
李霓裳將手收回,正色道:「不是我哄你寬心,是真的!你可知道,天王那夜與我分道前,都對我說了什麼嗎?」
他再次看過來。
她將天王當時那話轉述了。
「在他一再碰壁,明白他得不回你,更會叫你添無數困擾之後,他應當便真的是後悔了。去年冬他威逼我去河西尋你,理由是那些理由,但如今想來,應當是他深深擔憂,唯恐你真的就此一蹶不振,也是無計可施吧,便又把我弄去你那裡。」
「如今太原府的三尺小兒都在唱你英勇。敢劍指蒼穹,敢叫天河倒懸。他和母親在天有靈,定會欣慰!」
裴世瑜凝望片刻,再將她緩緩擁入懷中,擁得極緊。
次日臨行前,李霓裳伴著裴世瑜,來到那座墓前。
拜祭過後,裴世瑜在墳前墓碑前的雪地里,親手挖出一個深坑。
他最後一次打開劍匣,低頭凝望。
烏木趁里上,臥著一支鑲嵌著古老寶石的匕首,冷刃依舊如霜。
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他的指腹,緩緩撫過。
「砰」一聲,匣蓋永闔。
讓本就應當在此的,陪伴它真正的主人。
新土簌簌落下,漸漸掩去所有前塵。
兩人一併跪拜完畢,攜手離去。
第171章
兩個月後, 這一年的歲末,長公主李霓裳回到洛陽,軍民大受鼓舞, 齊心向外, 天鴻節度使吳正衡見應討不到什麼便宜,灰溜溜撤兵,打算退回老家再做打算。沒想到,鞍馬未歇,半路便遭遇一支鐵騎的攻擊, 番號不詳, 只知自西壓境而來,將士驍勇,統領面覆儺面,身份無人知曉。
不過三日, 天鴻城便破。那面具將軍一戰才罷,不滿戰果,踏著未乾的敗敵之血, 竟繼續揮戈,統領大隊, 冒雪轉往洛都而來。
洛水兩岸的民眾才慶賀完前頭那個退兵, 炊煙方起,坊市漸復,豈料烽火轉眼又至。
市井間傳言, 如野火蔓延——說那獸面將軍非但殺人如麻, 更啖肉飲血。有說親眼見其生撕敵將的,有傳其帳中夜夜傳出啃骨聲的。酒肆的老叟賭咒發誓,說自己在月黑風高時, 曾見過面具縫裡滴下過駭人的腥涎。一時人心惶惶。
這一日的黃昏,正是城門將要關閉的時刻,驛道的盡頭處塵煙大起。
沒想到那儺面將軍竟這麼快,說來就來。
城北的王掌柜當先收了幌子,銅鎖往門環上一扣,卻因手抖三次,才掛穩了上去;城南李文士抱著祖傳《洛神賦》帖,臨出城門,又折返,終究是捨不得院角那株才開的老梅,只盼長公主能再次去敵,平安渡過;最是東市那昨日才到貨物還沒來得及下的胡商果決,趁著還能出去,趕著駱駝隊伍載著器皿,一路狂奔,叮噹遠去,只在洛水之畔,留下一串異域香料的殘味。
還在城外的攤販走卒,菜農村夫,紛紛轉身奔往城門,唯恐自己慢了一步,會被關在門外。
李霓裳得報,領人匆匆奔上城樓,果然看見官道的盡頭處,正浩浩蕩蕩開來一支騎兵。
洛水冰澌間,夕陽斜照。
當先一騎覆獸面,踏碎道上冰雪,正向著城門飛馳而來,一人一馬,被夕陽鍍上了一層金紅的光。
這獸面將軍臉雖不見,但身形挺拔秀越,必是年輕之人,未免也感心驚,不知如今哪裡怎的又冒出來如此一個年輕的強悍敵手,感嘆實是亂世棋局,三載便又易幟,面上也不顯驚慌,沉著應對,命做好準備,弩手上垛口,滾木礌石沿女牆排開,弩車提前絞弦。
獸面將軍千騎震地,轉眼已至橋頭。
他一身玄甲儺面,映射殘陽,吞吐寒光,身下坐騎,顯也是萬中無一,人間天龍,鐵蹄踏雪,氣勢非凡。
城上的眾多弓弩手雙目圓睜,屏住呼吸,眼一眨也不敢眨。
李長壽等人此時急忙勸李霓裳先下城樓,偏見她竟似不曾入耳,正焦急,那將軍忽地勒馬。
"全軍駐於橋後,不得前進一步!"
隨著面具後傳來的一道沉悶軍令,千騎齊齊勒馬,如黑潮驟凝。
眾目睽睽之下,他獨自策馬過橋,停在城門之下。
城樓上鴉雀無聲。李長壽也不知他此為何意。
獸面將軍勒馬城下。
"某仰慕殿下已久。"
面具後傳來那男子金石般的清朗之音,露出的一雙明亮俊目在夕色中爍著光芒,"聽聞吳正衡這廝竟覬覦洛都,為難殿下,我便前來,替殿下出氣!"
他話音未落,後排鐵騎倏然分列,一名驍騎打馬向前,槍尖高挑著一顆覆霜的頭顱。冰棱凝結在猶怒睜的眼睫上,看去猙獰而詭異。
城頭上的眾人,認出竟真是那吳正衡!
"特取此獠首級,外加天鴻城池,以此為聘。"
"不知殿下,可願下嫁?"
他跳下馬背,朝前幾步,撩起護面,在甲葉摩擦聲中,以軍禮單膝下跪,接著,抬起扎玄鐵護腕一臂,摘下了面具。
面具後,竟是一張無儔的英俊臉龐,含著微笑,仰望城樓上的李霓裳。
眾人早被這一番轉折驚呆。
待看清面具後的臉,靜息一瞬。
「是河東裴家二郎君!」忽然有人高聲呼。
一聲之下,城頭頓時起了騷動。
李長壽至此終於恍然大悟,後怕之餘,也是忍俊不禁,暗暗擦一把冷汗,和周圍人紛紛看著李霓裳。
早在看清那面具的時候,李霓裳便已猜到來人是何方神聖了。
兩個月前分開的時候,只說儘快見面。怎會想到,他臉皮之厚,遠超她的所知,竟然敢弄出如此一個大陣仗!
眼見周圍無數人全都看著自己,幾分驚喜,幾分尷尬,正不知該如何反應,橋後一名校尉和身邊人對了個促狹眼色,伴著一聲「嫁!」
話音落下,千騎齊齊高呼催促。
「嫁——!」
「嫁——!」
「嫁——!」
這些或是裴世瑜親兵,或是此前大戰里的那些北營悍卒,個個都是彪漢,又遇如此熱鬧喜事,豈有不賣力之理?
齊齊發聲,呼喝便宛如炸雷一般。
金鐵交鳴,聲震洛水。
"嫁——"
忽然又起一聲,竟是從城內傳來,原來是城內下方那些原本在候命的士兵,此刻也紛紛上來看熱鬧,全擠趴上了女牆,加入催促。
「 裴世瑜,求娶殿下!」
他再次高聲說道。
李長壽朝孫兒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下令開城門。
少年郎如今哪裡還敢存半點爭心,急忙執令。
下方門洞大開。
李霓裳在身前身後震耳欲聾的催嫁聲中,紅著面,走下城樓,停在門洞之後,當對上雪地里那個生著一張惹禍臉的郎君笑投來凝望自己的兩道目光,心忽然滾燙起來,快步朝他奔去,到近前,伸手給他。
他握住她的手,低聲用只有她能聽見的聲音問:「你喜歡我今天的樣子嗎?」
李霓裳紅著面,咬唇,點頭。
她怎可能會不喜歡?那便是她第一次遇見他時的模樣啊。
他笑了,從地上一躍而起,隨即解了自己肩上的披袍,一把裹住她的頭肩,扭頭呼來龍子,將她抱上馬背,跟著,自己一躍而上,坐她身後。
在李霓裳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她已只剩半張臉露在外,和他同鞍而騎。
四周的起鬨和喝彩聲此時更是沸反盈天,有人喊著「好手段」,
最前排的將士有節奏地以刀背敲擊胸甲,橋後親兵則策馬踏前,馬蹄鐵將護城橋踩得轟隆作響——皆是軍中作戰前的動員方式,專用來促人熱血,鼓舞士氣。
不但如此,許多從城門裡湧出來看熱鬧的民眾也是跟著吶喊助威,婦人則捂著嘴,忍笑竊竊私語,眼中露出羨慕的光。
「恭喜裴二郎君!恭喜殿下!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李長壽此時也帶人連聲恭賀。
裴世瑜面不改色,高高坐在馬背,笑吟吟向著四周各一抱拳:「邀殿下同我一游,過後送歸!」隨即調轉馬頭,在此起彼伏的恭賀聲中,帶著李霓裳穿橋而過,向西疾行而去。
從裴世瑜縱馬西行的那一刻起,李霓裳便知道了他想要去的地方。
二人沿黃河一路向西,走野岸,渡風陵,過潼關,舊日故地,一一重走,雖風雪滿道,但回憶點點滴滴,時而笑,時而鬧,竟也絲毫不覺苦寒,第四日黎明之時,抵達太華。
太華山麓,天生城墟。
兩人來到那舊日的崖台,裴世瑜設下青玉香案,玄氅掃過積素,他三拜叩首完畢,依然久久不曾起身,額頭始終埋於冰冷積雪之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