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入城後的第一個黃道吉日,李瓏登基為帝,長公主升攝政大長公主,李霓裳封長公主,接下來制禮作樂,昭明律度,加封百官,更有眾多自詡前朝遺忠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或涕淚交加表忠,或到處找門路求官,禮部衙門前的石獅都幾乎被蹭得油亮。
李霓裳自歸來後,因需繼續調養身體,獨自在城外護國寺內住了一段時日。這一日瑟瑟來迎,新帝李瓏大婚在即,立李長壽孫女為後,這也是對從前初到武節時所立的婚約的履結。大長公主讓她回城,商議婚事。
宮車駛過永興坊,一陣嘈雜聲傳來。
李霓裳轉臉,透過捲簾望出,見前方便是新賜給胡德永的宅邸。卻見大門前,烏泱泱跪著十來個穿舊朝服的人。有個白須老翁正以頭搶地,嘴裡嚷說自己元和七年曾為先帝擋過箭,如今境況艱難,懇求賜官。
另個穿破衣的青年趕忙膝行而前,從懷中掏出一個油布包,層層揭開,最後現出半塊斑駁發黃的玉笏:"求老宰相看在先祖父曾同朝為官的情面上,多加提攜!"
旁邊又一個胖商人也高舉一條不知從哪裡得來的鑲玉腰帶,稱是家人從前立功,乃先帝親賜。金鑲玉的扣頭在日光下晃眼,卻分明露著新鑿的鏨痕。
那門房被眾多人圍住,顧得了這個,顧不了那個,滿頭大汗。
如此醜態百出,幾乎日日發生。這還只是胡德永的家門前,禮部衙署據說每日天不亮就跪滿了人,全是各種自稱遺忠的求官之人。
瑟瑟瞥一眼李霓裳,見她已閉目靠在座背之上,忙伸手,將捲簾輕輕放了下去,低聲催促車夫快些入宮。
第162章
椒殿內, 赤金螭獸熏爐吐著龍涎香霧,十二扇琉璃屏風折射著滿室的珠光。
大長公主命婢女將正在逗弄的紅頭鸚鵡提走,斜倚在一張紫檀嵌寶榻上, 身著的百鳥羽紋宮裝散落在地面之上。她叫李霓裳坐到自己身邊, 關心地詢問她的狀況,得知她一切安好,點頭:「這就好。你缺什麼,儘管和姑母說。」
李霓裳應是。
大長公主環顧四周,嘆息了聲。
"當年在青州, 我也曾封過此號, 直到今日,才算是實至名歸。」
她傾身向前,牽住了李霓裳的手:"說起來,姑母能實現心愿, 你的阿弟能有今日,阿嬌你功不可沒。"
「我何來功勞,因姑母之功, 才能有今日。」
大長公主被勾出心事,切齒道:「說起來我還是恨!宇文縱那個老賊, 便如此死了, 太過便宜他了!」
李霓裳未應。
「罷了,咱們娘兒倆見面,不說這些掃興的了, 說些高興的好事。」大長公主擺了擺手, 和李霓裳談論李瓏大婚的安排。
大長公主命人取來禮單與用度簿,一一展給李霓裳看,口裡道:"皇后母族助復國有功, 這立後大典,咱們自然不能委屈了他們,少不得要三百駕鸞車。」她放下禮單。
「除去這一塊,咱們廣向天下延攬人才,封賞百官,到處都要用錢!偏又才進城不久,加稅也是不妥。"
大長公主傾身靠向李霓裳:"阿嬌,你可還記得姑母從前和你提過的裴家藏寶一事?"
李霓裳道:「此事我不知曉。我出裴家也多年了,何來法子。」
大長公主看著她,緩緩道:「我聽聞你前次求醫,所需藥引,乃來自前朝昭德皇后陵。當時裴世瑛還遣人送來一張陵山圖輿?那昭德皇后與裴家的關係,無須我多說。姑母在想,若無特殊緣由,你見過哪個帝後陵需特意繪製陵山圖,還時代相傳——」
大長公主停下,看著她。
李霓裳慢慢抬目:「姑母,我何妨實話與你講,莫說我確實半分不知,我便是當真知曉,也不會助你此事。不但不會助你——」
她看著大長公主:「我也絕不允許你對帝後陵有半點不敬。若是叫我曉得,我必先告知裴家!」
大長公主臉色微變。
"新朝初立,"李霓裳的目光掠過珠光寶氣金碧輝煌的椒殿,"文帝著弋綈,太宗罷露台。今減一駕鸞車,省下的,便是一萬流民半月口糧。"
殿角的那鸚鵡突然撲翅:"口糧!口糧!"腳上的金鍊子扯得鎏金架亂晃。
大長公主臉色愈發難看。
瑟瑟急忙示意婢女將鸚鵡提走。
"李長壽非不明理之人。就在前幾日,我在城外,他便差人來說,深恐婚事太過奢靡,心內不安,他已心領,盼望從簡為宜。"
大長公主拳捏了捏,鬆開,重新笑道:「原來如此。既這樣,那便聽阿嬌你的,此事日後不再提了!你留下,住宮裡吧,有事也方便商議。」
李霓裳應是離去。
殿門方合,大長公主褪下腕間的九鸞金釧,猛地砸向案幾。瑪瑙葡萄盤應聲碎裂。
宮婢神色驚恐,跪著收拾殘片,匆匆退了出去。宮人送來今日奏報。她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依次翻看。當看到一道發自北方的信報時,出神片刻,提筆寫了一道親筆手書,蓋上皇帝印,封以火漆,召親信入內,吩咐將信立刻以最快的速度送出。
「記住,此事不可叫人知道,尤其長公主!」
大長公主附耳,一字一字地道。
半個月後,洛陽收到一個消息,何尚義突然中止與孟賀利的征戰,改而掉頭北上,直奔潞州,顯是要趁著裴家在北線大戰的機會,攻打南面。
這與當年的境況,如出一轍。
李長壽與李忠節為防備崔重晏,已在數日前領軍出了洛陽,去往邊線備戰。
五更梆子敲過,案燭凝成燭瀑。
李霓裳推開窗,晨風撲在她的臉上,她眼底的血絲如蛛網密結。
瑟瑟踏著露水,進院親自為她送藥,見她模樣,急忙扶她坐下。
「公主昨夜是又沒睡好嗎?你身子尚需調養——」瑟瑟低聲勸。
雖然李霓裳的封號已改數月,但在人後,她總還是習慣性地以從前的稱呼叫她。
「謝隱山呢?」一道沙啞的聲音,截斷了瑟瑟的話。
她慢慢轉面,對上李霓裳的目光,道:「前次不是和公主說了嗎,我那夜已奉長公主之命將他殺死了。」她說完,走去端來藥,催促李霓裳喝藥。
李霓裳看著她,忽然改口道:「聽聞你在城北的別院裡,養了個面首,好像叫柳四郎?聽聞色藝俱全,極會伺候人,我今日無事,想去見見。」
瑟瑟端藥的手微滯。
"公主說笑。"她笑了起來,"不過是個消遣玩意兒罷了,公主怎可能會看的上這些?公主還是先喝藥吧,仔細涼了。"
「瑟瑟!」李霓裳第一次以名字直呼,「你以為我不知道嗎,你和李瓏,應有極大的關係吧?」
她盯著瑟瑟,慢慢說道。
瑟瑟的指一抖,那藥碗從她手中滑落,砰的一聲,砸碎在地。
瑟瑟的臉色驟然慘白,定定看著李霓裳,慢慢地,從牙齒到肩膀,微微顫抖起來。
碎碗的聲音引來了在外的幾個婢女,走了進來張望。瑟瑟此時驀然清醒過來,她強行抑制著顫抖,轉身走去,將婢女驅走,關閉全部門窗,走了回來,白著臉看著李霓裳,慢慢跪在了她的腳前,一言不發。
李霓裳不再提方才那話,只道:「天王意外身死,而今天下真正將要大亂。裴家若是力不如人,滅門也是天意,但我不會容許,在他們對抗外敵之時,有人在背後捅刀!天王留下的這個殘局,如今只有謝隱山能收拾了!」
「從前我曾問過我自己,為何一定要回到姑母身邊。我也問過你,你又為何對姑母忠心耿耿。那個時候你沒說,姑母也從不擔心你的背叛。」
她盯著腳前的瑟瑟:「我和你做個交易,我可以繼續當做什麼都不知道,一輩子都不知道。條件只有一個,我要謝隱山立刻給我活過來!」
瑟瑟閉目,白著臉,慢慢朝她叩首到地,起來後,轉身,匆匆走了出去。
三更梆子敲過,一輛油壁車悄然停在別院的後門。瑟瑟裹著披風踏下馬車,下擺掃過石階上新結的一層薄露,露水慢慢湮濕衣物,留下一片神色的潮痕。
入內,她屏退人,來到後園,身後只跟一名婆子,入了一座假山。婆子停在假山前。她鑽進假山,打開暗門,沿著石階盤旋向下,踏在最後一階時,停在一扇鐵門之前。
她打開鐵門,推開,走進一間石室。
石室內,關著一個男子,他閉目,仰臥在榻上,面頰凹陷,鬚髮凌亂打結,兩隻腳踝各鎖著三指粗的鐵鏈,鏈子另一端沒入銅柱,只能容他在數尺之地走動。
瑟瑟停了下來。他毫無反應,閉著眼睛,胸膛幾乎沒有起伏,仿佛一尊被風雨侵蝕的石像,又好似一具不帶生命的行屍走肉。
瑟瑟凝視他片刻,開口道:「天王已經死了,何尚義發兵去往潞州一帶。」
她摸出一枚鑰匙,叮一聲,丟在了男子的腳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霓裳自歸來後,因需繼續調養身體,獨自在城外護國寺內住了一段時日。這一日瑟瑟來迎,新帝李瓏大婚在即,立李長壽孫女為後,這也是對從前初到武節時所立的婚約的履結。大長公主讓她回城,商議婚事。
宮車駛過永興坊,一陣嘈雜聲傳來。
李霓裳轉臉,透過捲簾望出,見前方便是新賜給胡德永的宅邸。卻見大門前,烏泱泱跪著十來個穿舊朝服的人。有個白須老翁正以頭搶地,嘴裡嚷說自己元和七年曾為先帝擋過箭,如今境況艱難,懇求賜官。
另個穿破衣的青年趕忙膝行而前,從懷中掏出一個油布包,層層揭開,最後現出半塊斑駁發黃的玉笏:"求老宰相看在先祖父曾同朝為官的情面上,多加提攜!"
旁邊又一個胖商人也高舉一條不知從哪裡得來的鑲玉腰帶,稱是家人從前立功,乃先帝親賜。金鑲玉的扣頭在日光下晃眼,卻分明露著新鑿的鏨痕。
那門房被眾多人圍住,顧得了這個,顧不了那個,滿頭大汗。
如此醜態百出,幾乎日日發生。這還只是胡德永的家門前,禮部衙署據說每日天不亮就跪滿了人,全是各種自稱遺忠的求官之人。
瑟瑟瞥一眼李霓裳,見她已閉目靠在座背之上,忙伸手,將捲簾輕輕放了下去,低聲催促車夫快些入宮。
第162章
椒殿內, 赤金螭獸熏爐吐著龍涎香霧,十二扇琉璃屏風折射著滿室的珠光。
大長公主命婢女將正在逗弄的紅頭鸚鵡提走,斜倚在一張紫檀嵌寶榻上, 身著的百鳥羽紋宮裝散落在地面之上。她叫李霓裳坐到自己身邊, 關心地詢問她的狀況,得知她一切安好,點頭:「這就好。你缺什麼,儘管和姑母說。」
李霓裳應是。
大長公主環顧四周,嘆息了聲。
"當年在青州, 我也曾封過此號, 直到今日,才算是實至名歸。」
她傾身向前,牽住了李霓裳的手:"說起來,姑母能實現心愿, 你的阿弟能有今日,阿嬌你功不可沒。"
「我何來功勞,因姑母之功, 才能有今日。」
大長公主被勾出心事,切齒道:「說起來我還是恨!宇文縱那個老賊, 便如此死了, 太過便宜他了!」
李霓裳未應。
「罷了,咱們娘兒倆見面,不說這些掃興的了, 說些高興的好事。」大長公主擺了擺手, 和李霓裳談論李瓏大婚的安排。
大長公主命人取來禮單與用度簿,一一展給李霓裳看,口裡道:"皇后母族助復國有功, 這立後大典,咱們自然不能委屈了他們,少不得要三百駕鸞車。」她放下禮單。
「除去這一塊,咱們廣向天下延攬人才,封賞百官,到處都要用錢!偏又才進城不久,加稅也是不妥。"
大長公主傾身靠向李霓裳:"阿嬌,你可還記得姑母從前和你提過的裴家藏寶一事?"
李霓裳道:「此事我不知曉。我出裴家也多年了,何來法子。」
大長公主看著她,緩緩道:「我聽聞你前次求醫,所需藥引,乃來自前朝昭德皇后陵。當時裴世瑛還遣人送來一張陵山圖輿?那昭德皇后與裴家的關係,無須我多說。姑母在想,若無特殊緣由,你見過哪個帝後陵需特意繪製陵山圖,還時代相傳——」
大長公主停下,看著她。
李霓裳慢慢抬目:「姑母,我何妨實話與你講,莫說我確實半分不知,我便是當真知曉,也不會助你此事。不但不會助你——」
她看著大長公主:「我也絕不允許你對帝後陵有半點不敬。若是叫我曉得,我必先告知裴家!」
大長公主臉色微變。
"新朝初立,"李霓裳的目光掠過珠光寶氣金碧輝煌的椒殿,"文帝著弋綈,太宗罷露台。今減一駕鸞車,省下的,便是一萬流民半月口糧。"
殿角的那鸚鵡突然撲翅:"口糧!口糧!"腳上的金鍊子扯得鎏金架亂晃。
大長公主臉色愈發難看。
瑟瑟急忙示意婢女將鸚鵡提走。
"李長壽非不明理之人。就在前幾日,我在城外,他便差人來說,深恐婚事太過奢靡,心內不安,他已心領,盼望從簡為宜。"
大長公主拳捏了捏,鬆開,重新笑道:「原來如此。既這樣,那便聽阿嬌你的,此事日後不再提了!你留下,住宮裡吧,有事也方便商議。」
李霓裳應是離去。
殿門方合,大長公主褪下腕間的九鸞金釧,猛地砸向案幾。瑪瑙葡萄盤應聲碎裂。
宮婢神色驚恐,跪著收拾殘片,匆匆退了出去。宮人送來今日奏報。她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依次翻看。當看到一道發自北方的信報時,出神片刻,提筆寫了一道親筆手書,蓋上皇帝印,封以火漆,召親信入內,吩咐將信立刻以最快的速度送出。
「記住,此事不可叫人知道,尤其長公主!」
大長公主附耳,一字一字地道。
半個月後,洛陽收到一個消息,何尚義突然中止與孟賀利的征戰,改而掉頭北上,直奔潞州,顯是要趁著裴家在北線大戰的機會,攻打南面。
這與當年的境況,如出一轍。
李長壽與李忠節為防備崔重晏,已在數日前領軍出了洛陽,去往邊線備戰。
五更梆子敲過,案燭凝成燭瀑。
李霓裳推開窗,晨風撲在她的臉上,她眼底的血絲如蛛網密結。
瑟瑟踏著露水,進院親自為她送藥,見她模樣,急忙扶她坐下。
「公主昨夜是又沒睡好嗎?你身子尚需調養——」瑟瑟低聲勸。
雖然李霓裳的封號已改數月,但在人後,她總還是習慣性地以從前的稱呼叫她。
「謝隱山呢?」一道沙啞的聲音,截斷了瑟瑟的話。
她慢慢轉面,對上李霓裳的目光,道:「前次不是和公主說了嗎,我那夜已奉長公主之命將他殺死了。」她說完,走去端來藥,催促李霓裳喝藥。
李霓裳看著她,忽然改口道:「聽聞你在城北的別院裡,養了個面首,好像叫柳四郎?聽聞色藝俱全,極會伺候人,我今日無事,想去見見。」
瑟瑟端藥的手微滯。
"公主說笑。"她笑了起來,"不過是個消遣玩意兒罷了,公主怎可能會看的上這些?公主還是先喝藥吧,仔細涼了。"
「瑟瑟!」李霓裳第一次以名字直呼,「你以為我不知道嗎,你和李瓏,應有極大的關係吧?」
她盯著瑟瑟,慢慢說道。
瑟瑟的指一抖,那藥碗從她手中滑落,砰的一聲,砸碎在地。
瑟瑟的臉色驟然慘白,定定看著李霓裳,慢慢地,從牙齒到肩膀,微微顫抖起來。
碎碗的聲音引來了在外的幾個婢女,走了進來張望。瑟瑟此時驀然清醒過來,她強行抑制著顫抖,轉身走去,將婢女驅走,關閉全部門窗,走了回來,白著臉看著李霓裳,慢慢跪在了她的腳前,一言不發。
李霓裳不再提方才那話,只道:「天王意外身死,而今天下真正將要大亂。裴家若是力不如人,滅門也是天意,但我不會容許,在他們對抗外敵之時,有人在背後捅刀!天王留下的這個殘局,如今只有謝隱山能收拾了!」
「從前我曾問過我自己,為何一定要回到姑母身邊。我也問過你,你又為何對姑母忠心耿耿。那個時候你沒說,姑母也從不擔心你的背叛。」
她盯著腳前的瑟瑟:「我和你做個交易,我可以繼續當做什麼都不知道,一輩子都不知道。條件只有一個,我要謝隱山立刻給我活過來!」
瑟瑟閉目,白著臉,慢慢朝她叩首到地,起來後,轉身,匆匆走了出去。
三更梆子敲過,一輛油壁車悄然停在別院的後門。瑟瑟裹著披風踏下馬車,下擺掃過石階上新結的一層薄露,露水慢慢湮濕衣物,留下一片神色的潮痕。
入內,她屏退人,來到後園,身後只跟一名婆子,入了一座假山。婆子停在假山前。她鑽進假山,打開暗門,沿著石階盤旋向下,踏在最後一階時,停在一扇鐵門之前。
她打開鐵門,推開,走進一間石室。
石室內,關著一個男子,他閉目,仰臥在榻上,面頰凹陷,鬚髮凌亂打結,兩隻腳踝各鎖著三指粗的鐵鏈,鏈子另一端沒入銅柱,只能容他在數尺之地走動。
瑟瑟停了下來。他毫無反應,閉著眼睛,胸膛幾乎沒有起伏,仿佛一尊被風雨侵蝕的石像,又好似一具不帶生命的行屍走肉。
瑟瑟凝視他片刻,開口道:「天王已經死了,何尚義發兵去往潞州一帶。」
她摸出一枚鑰匙,叮一聲,丟在了男子的腳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