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宮中武士浴血前來報喪的時候,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麼?」
「昨夜大王子發起宮變,脅、脅迫國主傳位……」武士瞳孔渙散,像是受了極大的刺激,他花了好些時候,才把一晚上發生的劇變講清楚。
大王子沒有找到國璽和空白的傳位詔書,當場失態拷問昏迷的父親,又被折磨了一遍的朝鮮老國王,再也回不到原先的體面,渾身上下血淋淋的,離咽氣也只差一步。
這個節骨眼上,二王子率兵闖宮,他的岳父是一位頗有名望的將軍,見到蓋了國璽的求援詔書,二話不說出人出力,以最少的時間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聚集。
三王子不逞多讓,他平日性格豪爽,最愛結交下人,麾下幾乎都是不怕死的平民,手法最是兇悍,不近人情。他以最短時間撬開了守宮門的武士的嘴,與二王子一東一西,幾乎在同一時間衝進王宮,意圖解救父王。
到了寢殿前,他們發現還是慢了一步。
更恐怖的是他們的兄弟也率兵趕到了,二人對視一眼,暫時按捺住戾氣,很有默契地把刀尖指向大王子。
此時此刻不除去反賊,還等什麼?
大王子一朝謀劃皆成泡影,哪裡會坐以待斃,他至今也不明白消息是怎麼透露出去的,老東西又怎麼會偷偷遞出去求援的詔書,可朝鮮王已經人事不知,不能再清醒地回答他了。
他的人被兩方勢力包圍,唯有插翅難飛四個字可以形容他的處境,大王子直接挾持了昏迷的朝鮮王做人質,威脅兩個弟弟放他出宮。
沒人點頭。二王子呼吸都粗重了,或許是血味刺激了頭腦,權勢的誘惑足以左右人心,他萌生出了一個瘋狂的念頭——或許明天太陽升起,他將是朝鮮下一任的王。
恰巧三王子也是這麼想的。
沒人心痛國主遭受的折磨,也沒人去請御醫,所有人都以為國主已經死了。他們齊齊大吼:「為父王報仇!」
交戰只在一瞬間,還算乾淨的寢殿外圍很快血流成河。
大王子被亂刀砍死,二王子還來不及慶祝勝利,就把目光投向三王子。對比手下的戰鬥力,經過系統訓練的二王子軍隊和不怕死的三王子大軍是五五開,可三王子就在這時掏出了秘密武器——
他的隨從,趁殿前亂鬥的時候,運來了他私藏的、殺傷力極大的弩。
這幾架弩遠遠比不過漢朝的大黃弩,可在朝鮮當地,對藤甲都不能全副武裝的軍隊就是降維打擊。弩箭齊發,猶如砍瓜切菜,二王子反應不及死在了亂射中,三王子成了今夜最後的贏家!
……不,還沒完。
不知從哪冒出了一個死士,看樣子是某個王子豢養的刺客,拼了命也要與三王子一換一,最後三王子險而又險地殺了死士,雙腿卻被砍斷,詮釋了何為樂極生悲。
至於國主?
一開始就和大王子一起死在了亂刀里,屍身都快不能辨認了,只能靠被鮮血浸泡的衣袍,才勉強確認一二。
存活下來的朝鮮武士,被眼前發生的悲劇驚呆了。
一時間方寸大亂,綁御醫的綁御醫,救人的救人,求援的求援……此時天光大亮,王宮上空飄蕩著揮之不去的血腥味,連戒備最為森嚴的國主寢殿都亂的不成樣子,遑論其他地方。
殘肢斷臂,哀嚎呻吟,人間地獄,不過如此。
怎麼就到了這般地步?
怎麼就演變成了這樣的場景?
國相也想問,他今年七十一了,受不了這麼大的刺激,聽完稟報當即暈了過去。
很快國相被救醒,沒辦法,只能靠他來主持大局了。如今國主已逝,大王子二王子身亡,三王子殘廢,剩下的幾個王子要麼年紀小,要麼不成氣候,和草包沒什麼區別。
站在清理乾淨,卻依舊有揮之不去的血腥味的國主寢殿前,國相老淚縱橫。
樓塌只要一夕之間,聽到消息的人都是茫然的。那麼大的噩耗捂不住,也根本不可能捂住,凡事手裡有兵的朝鮮將領都躁動了,他們不是要奔喪,而是在新的格局形成之前,分最大的那一杯羹,譬如擁戴哪個王子繼位,成為說一不二的攝政王!
在這個檔口,出使朝鮮的大漢使團,好似被所有人遺忘。
——朝鮮國相沒有遺忘,當下眾人六神無主,議事也都亂糟糟的,朝鮮國的局勢已經一腳踏入懸崖,不能再惡化下去了。
他抹去眼淚,當著諸臣的面,顫巍巍提了出來:「不如……請大漢使臣前來見證……」
也有借宗主國之勢,平息劇變的意思,誰知遭致了激烈的反對,一向受尊敬的國相差點成了過街老鼠。
「不可行!」將領粗聲粗氣,「宮變是我朝鮮國的醜聞,往小了說,也是王室的家醜,擁戴哪個王子繼位,難道還需要漢朝的插手?」
「此話說的極對,」發言的是文官,他話鋒一轉,「卻也是對大漢的不敬。宮變這麼大的事,自然要我們先行善後,再向漢天子請罪,因為隱瞞國主病重,已然招致了漢使惡感,如果一個不慎,與大漢交惡,國相難道擔待得起?」
交惡?誰都不想。
或許原先還有幾分野心,但如今國主和他的三個兒子都死了個乾淨——忙著安撫國內,消除動盪都來不及呢,竟還不自量力地與宗主國翻臉,難不成要滅國嗎?
對於要不要通知漢使,大臣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反正一個聲音,再說。
善後了再說,擁護新王登基了再說。
國相一個人鬥不過他們,到最後又有被氣暈的跡象,別以為他看不出來,朝鮮國上上下下,都是心比天高。私心太重,私心太重啊……
太陽高高掛著,很快到了午時。沒等他們進行下一輪掰扯,新上任的、戍守宮門的武士呼哧呼哧跑了進來。
武士滿臉恐懼,聲線猶如破風箱一般:「漢軍、漢軍來了!漢軍連夜乘船,從我國邊境上岸,足足有千人之數——他們輕裝銀甲,要求釋放漢使,面見我王!!」
空曠的大殿,好似失去了人聲。
暢想當上攝政王的朝鮮將領僵在了原地,笑容還來不及綻開,就化為了虛無。
「噗通——」
當即有人嚇暈了過去。
.
今天是足以載入朝鮮史冊的一天。
雖然立國也沒多久,但鬧成這般的天崩地裂,實在少有,所有臣子都意識到了大軍壓境,雪上加霜的危難近在眼前,而這次,漢朝是玩真的。
所有人惶惶不安,他們來不及指責宗主國撕毀合約,也來不及質疑漢軍為何來得如此飛快,好似連夜候在江邊等著渡江一般——他們頭一個念頭就是請出窩在王宮的大漢使團,漢使不能有事!!
宮苑裡,蒯通一覺睡到中午。
也是昨晚熬太狠了,前半夜驚心動魄,後半夜翻來覆去不能入眠,心情難以言說,直至天光大亮,他才堪堪有了睡意,眼睛一閉,再睜眼就是現在。
他起來的頭一件事,就是觀察外邊的形勢,哪知推開院門,入眼便是呂祿掛著黑眼圈的臉。
呂祿見到他還有些靦腆,把刻刀往衣襟里藏了藏,天知道昨晚累死了,今天手腕還有些酸疼:「蒯正使。」
蒯通沒說話,他還沒想好怎麼開口。
他算是看出來了,沉迷雕刻,就是這小子扮豬吃老虎的保護色。
呂祿眼見冷場了,忙道:「外頭都收拾乾淨了,昨晚死了一大堆人!」
說到這裡,他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王宮局勢如何了,讓人七上八下的,回國都不安心。」
蒯通:「……」
他憋了又憋,實在忍不住了,問:「偷……仿製這個辦法,你怎麼想出來的?」
真他娘是個人才,蒯通實在控制不住自己學那些兵痞子說話,活了多少年,他就沒見過這樣的騷操作,朝鮮王就是死了也能氣活。
誰知話音落下,呂祿神色一正,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般。
「回蒯正使的話,不是我,是陛下!」呂祿不願攬去天子的功勞,事實上他也不配,此時滿臉自豪地道,「是陛下教我的。一回生二回熟,以後若有用的上我的地方,正使儘管叫我幫忙。」
「……」蒯通,「?」
.
蒯通陷入了對人生的懷疑,回想從前乖巧聽他講故事的學生,世界觀有些搖搖欲墜。
還沒等他懷疑完,郅都踏進小院,見了他道:「正使終於醒了。」
蒯通沒吭聲,他又要抓狂了,燕國軍隊不聲不響就被郅都調動,什麼時候的事???
此地也不是解釋的好地方,郅都望向呂祿,帶了淡淡的一絲溫情,這溫情讓呂祿受寵若驚,差點蹦高崴了腳。還沒等他品出這一份溫情是因為什麼,外頭忽然響起陣陣禮樂,是最高規格的絲竹之聲。
伴隨著禮樂,是人潮洶湧的迎接隊伍,連國相都在其列,郅都嘴角一挑:「燕王的軍隊,為我們撐腰來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昨夜大王子發起宮變,脅、脅迫國主傳位……」武士瞳孔渙散,像是受了極大的刺激,他花了好些時候,才把一晚上發生的劇變講清楚。
大王子沒有找到國璽和空白的傳位詔書,當場失態拷問昏迷的父親,又被折磨了一遍的朝鮮老國王,再也回不到原先的體面,渾身上下血淋淋的,離咽氣也只差一步。
這個節骨眼上,二王子率兵闖宮,他的岳父是一位頗有名望的將軍,見到蓋了國璽的求援詔書,二話不說出人出力,以最少的時間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聚集。
三王子不逞多讓,他平日性格豪爽,最愛結交下人,麾下幾乎都是不怕死的平民,手法最是兇悍,不近人情。他以最短時間撬開了守宮門的武士的嘴,與二王子一東一西,幾乎在同一時間衝進王宮,意圖解救父王。
到了寢殿前,他們發現還是慢了一步。
更恐怖的是他們的兄弟也率兵趕到了,二人對視一眼,暫時按捺住戾氣,很有默契地把刀尖指向大王子。
此時此刻不除去反賊,還等什麼?
大王子一朝謀劃皆成泡影,哪裡會坐以待斃,他至今也不明白消息是怎麼透露出去的,老東西又怎麼會偷偷遞出去求援的詔書,可朝鮮王已經人事不知,不能再清醒地回答他了。
他的人被兩方勢力包圍,唯有插翅難飛四個字可以形容他的處境,大王子直接挾持了昏迷的朝鮮王做人質,威脅兩個弟弟放他出宮。
沒人點頭。二王子呼吸都粗重了,或許是血味刺激了頭腦,權勢的誘惑足以左右人心,他萌生出了一個瘋狂的念頭——或許明天太陽升起,他將是朝鮮下一任的王。
恰巧三王子也是這麼想的。
沒人心痛國主遭受的折磨,也沒人去請御醫,所有人都以為國主已經死了。他們齊齊大吼:「為父王報仇!」
交戰只在一瞬間,還算乾淨的寢殿外圍很快血流成河。
大王子被亂刀砍死,二王子還來不及慶祝勝利,就把目光投向三王子。對比手下的戰鬥力,經過系統訓練的二王子軍隊和不怕死的三王子大軍是五五開,可三王子就在這時掏出了秘密武器——
他的隨從,趁殿前亂鬥的時候,運來了他私藏的、殺傷力極大的弩。
這幾架弩遠遠比不過漢朝的大黃弩,可在朝鮮當地,對藤甲都不能全副武裝的軍隊就是降維打擊。弩箭齊發,猶如砍瓜切菜,二王子反應不及死在了亂射中,三王子成了今夜最後的贏家!
……不,還沒完。
不知從哪冒出了一個死士,看樣子是某個王子豢養的刺客,拼了命也要與三王子一換一,最後三王子險而又險地殺了死士,雙腿卻被砍斷,詮釋了何為樂極生悲。
至於國主?
一開始就和大王子一起死在了亂刀里,屍身都快不能辨認了,只能靠被鮮血浸泡的衣袍,才勉強確認一二。
存活下來的朝鮮武士,被眼前發生的悲劇驚呆了。
一時間方寸大亂,綁御醫的綁御醫,救人的救人,求援的求援……此時天光大亮,王宮上空飄蕩著揮之不去的血腥味,連戒備最為森嚴的國主寢殿都亂的不成樣子,遑論其他地方。
殘肢斷臂,哀嚎呻吟,人間地獄,不過如此。
怎麼就到了這般地步?
怎麼就演變成了這樣的場景?
國相也想問,他今年七十一了,受不了這麼大的刺激,聽完稟報當即暈了過去。
很快國相被救醒,沒辦法,只能靠他來主持大局了。如今國主已逝,大王子二王子身亡,三王子殘廢,剩下的幾個王子要麼年紀小,要麼不成氣候,和草包沒什麼區別。
站在清理乾淨,卻依舊有揮之不去的血腥味的國主寢殿前,國相老淚縱橫。
樓塌只要一夕之間,聽到消息的人都是茫然的。那麼大的噩耗捂不住,也根本不可能捂住,凡事手裡有兵的朝鮮將領都躁動了,他們不是要奔喪,而是在新的格局形成之前,分最大的那一杯羹,譬如擁戴哪個王子繼位,成為說一不二的攝政王!
在這個檔口,出使朝鮮的大漢使團,好似被所有人遺忘。
——朝鮮國相沒有遺忘,當下眾人六神無主,議事也都亂糟糟的,朝鮮國的局勢已經一腳踏入懸崖,不能再惡化下去了。
他抹去眼淚,當著諸臣的面,顫巍巍提了出來:「不如……請大漢使臣前來見證……」
也有借宗主國之勢,平息劇變的意思,誰知遭致了激烈的反對,一向受尊敬的國相差點成了過街老鼠。
「不可行!」將領粗聲粗氣,「宮變是我朝鮮國的醜聞,往小了說,也是王室的家醜,擁戴哪個王子繼位,難道還需要漢朝的插手?」
「此話說的極對,」發言的是文官,他話鋒一轉,「卻也是對大漢的不敬。宮變這麼大的事,自然要我們先行善後,再向漢天子請罪,因為隱瞞國主病重,已然招致了漢使惡感,如果一個不慎,與大漢交惡,國相難道擔待得起?」
交惡?誰都不想。
或許原先還有幾分野心,但如今國主和他的三個兒子都死了個乾淨——忙著安撫國內,消除動盪都來不及呢,竟還不自量力地與宗主國翻臉,難不成要滅國嗎?
對於要不要通知漢使,大臣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反正一個聲音,再說。
善後了再說,擁護新王登基了再說。
國相一個人鬥不過他們,到最後又有被氣暈的跡象,別以為他看不出來,朝鮮國上上下下,都是心比天高。私心太重,私心太重啊……
太陽高高掛著,很快到了午時。沒等他們進行下一輪掰扯,新上任的、戍守宮門的武士呼哧呼哧跑了進來。
武士滿臉恐懼,聲線猶如破風箱一般:「漢軍、漢軍來了!漢軍連夜乘船,從我國邊境上岸,足足有千人之數——他們輕裝銀甲,要求釋放漢使,面見我王!!」
空曠的大殿,好似失去了人聲。
暢想當上攝政王的朝鮮將領僵在了原地,笑容還來不及綻開,就化為了虛無。
「噗通——」
當即有人嚇暈了過去。
.
今天是足以載入朝鮮史冊的一天。
雖然立國也沒多久,但鬧成這般的天崩地裂,實在少有,所有臣子都意識到了大軍壓境,雪上加霜的危難近在眼前,而這次,漢朝是玩真的。
所有人惶惶不安,他們來不及指責宗主國撕毀合約,也來不及質疑漢軍為何來得如此飛快,好似連夜候在江邊等著渡江一般——他們頭一個念頭就是請出窩在王宮的大漢使團,漢使不能有事!!
宮苑裡,蒯通一覺睡到中午。
也是昨晚熬太狠了,前半夜驚心動魄,後半夜翻來覆去不能入眠,心情難以言說,直至天光大亮,他才堪堪有了睡意,眼睛一閉,再睜眼就是現在。
他起來的頭一件事,就是觀察外邊的形勢,哪知推開院門,入眼便是呂祿掛著黑眼圈的臉。
呂祿見到他還有些靦腆,把刻刀往衣襟里藏了藏,天知道昨晚累死了,今天手腕還有些酸疼:「蒯正使。」
蒯通沒說話,他還沒想好怎麼開口。
他算是看出來了,沉迷雕刻,就是這小子扮豬吃老虎的保護色。
呂祿眼見冷場了,忙道:「外頭都收拾乾淨了,昨晚死了一大堆人!」
說到這裡,他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王宮局勢如何了,讓人七上八下的,回國都不安心。」
蒯通:「……」
他憋了又憋,實在忍不住了,問:「偷……仿製這個辦法,你怎麼想出來的?」
真他娘是個人才,蒯通實在控制不住自己學那些兵痞子說話,活了多少年,他就沒見過這樣的騷操作,朝鮮王就是死了也能氣活。
誰知話音落下,呂祿神色一正,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般。
「回蒯正使的話,不是我,是陛下!」呂祿不願攬去天子的功勞,事實上他也不配,此時滿臉自豪地道,「是陛下教我的。一回生二回熟,以後若有用的上我的地方,正使儘管叫我幫忙。」
「……」蒯通,「?」
.
蒯通陷入了對人生的懷疑,回想從前乖巧聽他講故事的學生,世界觀有些搖搖欲墜。
還沒等他懷疑完,郅都踏進小院,見了他道:「正使終於醒了。」
蒯通沒吭聲,他又要抓狂了,燕國軍隊不聲不響就被郅都調動,什麼時候的事???
此地也不是解釋的好地方,郅都望向呂祿,帶了淡淡的一絲溫情,這溫情讓呂祿受寵若驚,差點蹦高崴了腳。還沒等他品出這一份溫情是因為什麼,外頭忽然響起陣陣禮樂,是最高規格的絲竹之聲。
伴隨著禮樂,是人潮洶湧的迎接隊伍,連國相都在其列,郅都嘴角一挑:「燕王的軍隊,為我們撐腰來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