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如果傳位詔書真的不存在,那就現寫一封,蓋上國璽——國璽放在哪兒,同樣只有父王才知道。
朝鮮王被灌下了安眠的補藥,直至長子在耳邊大聲呼喚,這才悠悠轉醒。
他渾濁的眼珠睜了睜,當即意識到了什麼,猶如被侵犯領地的年老雄獅,呼吸沉沉地望向四周。
「衛蒙——」他又驚又怒,「你在做什麼?」
「父王老了,對待漢人卑躬屈膝,實在不能引領朝鮮國走得更遠。」大王子恭敬地跪在床前,提到漢人,眼底浮現仇恨。他生在朝鮮,絕不承認大漢是他的故國,這回派遣使臣前去長安,也是他的主意,一開始,他就沒想讓出使朝鮮的漢人活!
隨後他道:「兒子需要父王告知傳位詔書與國璽的位置,還請父王傳位於我!」
朝鮮王眼珠瞪得大大的,半晌手開始抖:「出去。」
大王子充耳不聞,又笑著說了一遍:「還請父王傳位於我。」
白髮蒼蒼的朝鮮王朝他斥責,怒吼,無非是一些「狼子野心」「來人啊,豎子放肆」之類的話,他的笑容漸漸隱去,最後面無表情:「父王果真鐵石心腸至此嗎?」
那他就要採取一些出格的逼問手段了,父王明明摔倒過一次,卻還不愛惜身體。
……
又一個時辰,朝鮮王暈了過去,手指被針扎得鮮血淋漓。
大王子也終於從他口中套出密室的位置,當即派遣手下前去翻找。
「父王不愧是征戰出身,而今老了,渾身痛得不行了,還堅持了這麼久。」大王子自言自語,語氣不自覺地漫上了焦躁。
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再拖下去,天都要亮了。找個東西都那麼耗力氣,早知道直接搖醒父王,而不是自己偷偷地潛入!
好在密室離寢殿不遠,國璽和傳位詔書都放在裡邊,只不過詔書是空白的,還沒來得及寫上名字。
大王子蜷了蜷掌心,抑制住從心底蔓延的亢奮,等待手下為他獻上榮耀的起點,很快,手下回到了他身邊,面色卻是慘白一片。
「主人,」手下匍匐在地,渾身都在發抖,「國璽和詔書,不見了!」
.
蒯通懷疑自己在做夢。
他看著面前的朝鮮國璽,研究了一下,是真的。
再研究一下……他扭頭看向呂祿,呂祿正唰唰唰地低頭復刻,手指靈活翻飛。
不到一個時辰,呂祿手上的仿製品,被雕刻得惟妙惟肖,蒯通眼睛都看花了,也絲毫認不出仿品國璽和正品的區別。
蒯通沉默了,在他旁邊,一大堆青年使臣安靜得很,一副神魂出竅的模樣,半晌沒有出聲。
其中,最平靜的就是郅都了,許是十分了解小三兒和呂祿的底細,他只關心了一下復刻的進程,便有條不紊地計劃起了燕國士兵偷渡的事。
韓國武士齊齊堵在院前,後方的防守卻是薄弱,而今消息已經遞出去了,不急的反倒成了他。
直至呂祿說做好了,郅都點了點頭,看向蒯正使:「請二王子、三王子救駕的詔書,就勞煩蒯先生撰寫了。」
蒯通:「……」
說實話,蒯通這輩子乾的最大膽的事是窩藏韓信的幼子,矯詔,他還真沒試過。
只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對比在場眾人的文采,他的確對自己最有信心。蒯通的手抖了一下,提起筆時,很快恢復了穩重。
他很快寫滿了兩張布帛,木著臉,遞給一旁的郅都。
郅都交給小三兒,叮囑對方和萬事靈合作,把布帛丟到該丟的地方再將國璽還回去,說到此處,郅都忽然想到了什麼,頓了頓:「且慢。」
郅司長的目光,落到一旁空白的傳位詔書上,蒯通跟著望去,心緒波動了一下:「……」
不會吧?
呂祿甩著酸痛的手腕,在一旁和同伴嘀咕:「聽說六王子才兩歲呢,朝鮮王沒摔之前,真是老當益壯。」
同伴魔幻地點點頭,他和蒯正使一樣,還沉浸在呂祿的騷操作里,原先嫌棄雕刻手藝沒屁用的一張臉隱隱發疼。
不遠處,響起郅副使隱隱約約的嗓音:「陛下早就授予了我便宜行事之權。朝鮮崇尚漢文,衛滿從前又是漢人,詔書的格式,向來與我大漢差不離……」
「辛苦蒯先生了,就寫傳位於六王子,國璽偷一趟也不容易……」
.
蒯通被綁上賊船不久,朝鮮王寢宮亂作了一團。
大王子猶如困獸,在父親的榻邊走來走去,可朝鮮王方才被他那樣一番折騰,已然進氣多出氣少,就算被水潑醒,連句完整的話都說不清楚了。
大王子一會懊悔,一會咬牙切齒,國璽和傳位詔書如何會不翼而飛?
最大的可能,就是一開始就不在,他竟是絲毫沒有懷疑父王話語的真實性!
他望向床榻的目光,前所未有的冷。從希望轉向絕望,大王子再也忍不住心頭的嗜血——沒時間了。他決不能婦人之仁,就算父王被折磨死了,也是活該,誰叫他不告訴自己密室的正確位置呢?
「再讓我敬愛的父王醒來吧。」他說。
……
夜幕深深,主殿的方向卻是遲遲沒有動靜。
原先成竹在胸的朝鮮統領也焦躁了起來,在大漢使團居住的宮苑前來回踱步,時不時望一眼天色,在心裡估算著什麼。
就在這時,宮門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
東面的宮門處,二王子率兵硬闖,眼底充斥著戾氣:「衛蒙反叛,父王傳詔要我救駕,我看誰敢阻攔!」
西面的宮門處,三王子亦是亢奮無比。他的身側站著支持他的臣子,如一滴沸水濺入油鍋,阻擋不了即將衝破天際的野心:「大王子衛蒙意圖宮變,如若束手就擒,還能饒你們一命!」
朝鮮王宮,亂了。
朝鮮國都緊跟著亂了起來,在充斥著血腥與謀算的深夜裡,上演著一出又一出血肉廝殺。
朝鮮統領包圍的這一處宮苑,很快被二王子的護衛發現,對方猶如聞到肉味的狼,二話不說撲了上來,一邊撲一邊大吼:
「叛軍在此,漢使有性命之危!」
「絕不能讓漢人受傷!還不快來救援?!」
三王子的隊伍路過,很快加入了亂鬥,直至天蒙蒙亮,刀劍入肉的鏗鏘聲,慘叫聲,才慢慢消失不見。
整個王宮安靜了下來。
鮮血濃郁,逐漸匯成一條紅色的溪流,流進地勢較低的小院裡,大漢使團居住的地方,忽然響起幾聲竊竊私語。
「國璽還回去了吧?」
「還了。」
「那傳位詔書……」
「在蒯正使手上。原本是郅副使保管的,郅副使說今天將有燕軍走水路入境,他得前往交涉,蒯先生不得已,只好接了過來。」
「??燕軍?!什麼時候的事?」
「不知道啊。蒯正使也是與你一樣的神情。」
「……你困了嗎?」
「困了,一夜沒睡呢。」
「我也睡一會兒。我爹塞我進來的時候,沒告訴我出使的差事居然這麼刺激……」
第199章
長安城, 觀星樓。
這是太史令占卜的地方,也是陰陽學說爆火以來,奉常衙署與陰陽學派聯合修建的一座高台, 足足有二十一層, 取「三」「七」相乘之意。當今天子十四歲那年年末, 曾率百官登上頂層眺遠, 消息一出, 觀星樓登時成了民間傳聞的打卡聖地, 只不過門檻太高, 擠不進來而已。
「君侯,大吉啊!」太史令捧著龜甲, 興沖沖地與呂釋之交談, 「吾帶領弟子測算了兩遍, 不會錯的,明顯是大吉之相。」
大吉?呂釋之愣了。
他小兒子血流成河的場面, 還時不時在腦海中回放,難不成夢都是反的?
回過神來便是大喜, 他接連說了三個好, 這錢沒白花!
太史令與他寒暄幾句, 便看著他走遠, 如今在太學掛職的建成侯實在是大忙人, 既要負責軍隊的事,還要總結乾貨教導學生。
太史令的小弟子在一旁侍奉,等建成侯的身影消失不見了才問:「老師, 縱觀龜甲裂開的紋路,明明是大凶之兆,怎麼最後的幾道紋, 就硬生生把凶扭轉成大吉了呢?」
「孩子,占卜是天意,不是你我能夠探尋的。」
事實上太史令也解釋不了,轉凶成吉和化危為安一樣,簡直是奇事!
不過只要結果是好的,就足夠了。畢竟讓頂尖徹侯掏錢也不容易,這年頭,混飯難呀,君不見他都混進陰陽學派和魁首稱兄道弟了麼?
太史令摸了摸雪白的長須,閒適地捧著龜甲上樓,另一邊,朝鮮王宮都要亂成一鍋粥了。
說亂成一鍋粥也不合適,準確而言,是天崩地裂,直接把七十出頭的國相氣暈了。
國相和國主一樣腿腳不便,不過不是摔跤所致,而是年紀衰老的通病,像接待漢使的宴席,國相只出席了一會,很快就回府歇息去了。他在國內是罕見的王黨,哪個王子都不支持,哪知睡了一覺,朝鮮直接變了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朝鮮王被灌下了安眠的補藥,直至長子在耳邊大聲呼喚,這才悠悠轉醒。
他渾濁的眼珠睜了睜,當即意識到了什麼,猶如被侵犯領地的年老雄獅,呼吸沉沉地望向四周。
「衛蒙——」他又驚又怒,「你在做什麼?」
「父王老了,對待漢人卑躬屈膝,實在不能引領朝鮮國走得更遠。」大王子恭敬地跪在床前,提到漢人,眼底浮現仇恨。他生在朝鮮,絕不承認大漢是他的故國,這回派遣使臣前去長安,也是他的主意,一開始,他就沒想讓出使朝鮮的漢人活!
隨後他道:「兒子需要父王告知傳位詔書與國璽的位置,還請父王傳位於我!」
朝鮮王眼珠瞪得大大的,半晌手開始抖:「出去。」
大王子充耳不聞,又笑著說了一遍:「還請父王傳位於我。」
白髮蒼蒼的朝鮮王朝他斥責,怒吼,無非是一些「狼子野心」「來人啊,豎子放肆」之類的話,他的笑容漸漸隱去,最後面無表情:「父王果真鐵石心腸至此嗎?」
那他就要採取一些出格的逼問手段了,父王明明摔倒過一次,卻還不愛惜身體。
……
又一個時辰,朝鮮王暈了過去,手指被針扎得鮮血淋漓。
大王子也終於從他口中套出密室的位置,當即派遣手下前去翻找。
「父王不愧是征戰出身,而今老了,渾身痛得不行了,還堅持了這麼久。」大王子自言自語,語氣不自覺地漫上了焦躁。
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再拖下去,天都要亮了。找個東西都那麼耗力氣,早知道直接搖醒父王,而不是自己偷偷地潛入!
好在密室離寢殿不遠,國璽和傳位詔書都放在裡邊,只不過詔書是空白的,還沒來得及寫上名字。
大王子蜷了蜷掌心,抑制住從心底蔓延的亢奮,等待手下為他獻上榮耀的起點,很快,手下回到了他身邊,面色卻是慘白一片。
「主人,」手下匍匐在地,渾身都在發抖,「國璽和詔書,不見了!」
.
蒯通懷疑自己在做夢。
他看著面前的朝鮮國璽,研究了一下,是真的。
再研究一下……他扭頭看向呂祿,呂祿正唰唰唰地低頭復刻,手指靈活翻飛。
不到一個時辰,呂祿手上的仿製品,被雕刻得惟妙惟肖,蒯通眼睛都看花了,也絲毫認不出仿品國璽和正品的區別。
蒯通沉默了,在他旁邊,一大堆青年使臣安靜得很,一副神魂出竅的模樣,半晌沒有出聲。
其中,最平靜的就是郅都了,許是十分了解小三兒和呂祿的底細,他只關心了一下復刻的進程,便有條不紊地計劃起了燕國士兵偷渡的事。
韓國武士齊齊堵在院前,後方的防守卻是薄弱,而今消息已經遞出去了,不急的反倒成了他。
直至呂祿說做好了,郅都點了點頭,看向蒯正使:「請二王子、三王子救駕的詔書,就勞煩蒯先生撰寫了。」
蒯通:「……」
說實話,蒯通這輩子乾的最大膽的事是窩藏韓信的幼子,矯詔,他還真沒試過。
只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對比在場眾人的文采,他的確對自己最有信心。蒯通的手抖了一下,提起筆時,很快恢復了穩重。
他很快寫滿了兩張布帛,木著臉,遞給一旁的郅都。
郅都交給小三兒,叮囑對方和萬事靈合作,把布帛丟到該丟的地方再將國璽還回去,說到此處,郅都忽然想到了什麼,頓了頓:「且慢。」
郅司長的目光,落到一旁空白的傳位詔書上,蒯通跟著望去,心緒波動了一下:「……」
不會吧?
呂祿甩著酸痛的手腕,在一旁和同伴嘀咕:「聽說六王子才兩歲呢,朝鮮王沒摔之前,真是老當益壯。」
同伴魔幻地點點頭,他和蒯正使一樣,還沉浸在呂祿的騷操作里,原先嫌棄雕刻手藝沒屁用的一張臉隱隱發疼。
不遠處,響起郅副使隱隱約約的嗓音:「陛下早就授予了我便宜行事之權。朝鮮崇尚漢文,衛滿從前又是漢人,詔書的格式,向來與我大漢差不離……」
「辛苦蒯先生了,就寫傳位於六王子,國璽偷一趟也不容易……」
.
蒯通被綁上賊船不久,朝鮮王寢宮亂作了一團。
大王子猶如困獸,在父親的榻邊走來走去,可朝鮮王方才被他那樣一番折騰,已然進氣多出氣少,就算被水潑醒,連句完整的話都說不清楚了。
大王子一會懊悔,一會咬牙切齒,國璽和傳位詔書如何會不翼而飛?
最大的可能,就是一開始就不在,他竟是絲毫沒有懷疑父王話語的真實性!
他望向床榻的目光,前所未有的冷。從希望轉向絕望,大王子再也忍不住心頭的嗜血——沒時間了。他決不能婦人之仁,就算父王被折磨死了,也是活該,誰叫他不告訴自己密室的正確位置呢?
「再讓我敬愛的父王醒來吧。」他說。
……
夜幕深深,主殿的方向卻是遲遲沒有動靜。
原先成竹在胸的朝鮮統領也焦躁了起來,在大漢使團居住的宮苑前來回踱步,時不時望一眼天色,在心裡估算著什麼。
就在這時,宮門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
東面的宮門處,二王子率兵硬闖,眼底充斥著戾氣:「衛蒙反叛,父王傳詔要我救駕,我看誰敢阻攔!」
西面的宮門處,三王子亦是亢奮無比。他的身側站著支持他的臣子,如一滴沸水濺入油鍋,阻擋不了即將衝破天際的野心:「大王子衛蒙意圖宮變,如若束手就擒,還能饒你們一命!」
朝鮮王宮,亂了。
朝鮮國都緊跟著亂了起來,在充斥著血腥與謀算的深夜裡,上演著一出又一出血肉廝殺。
朝鮮統領包圍的這一處宮苑,很快被二王子的護衛發現,對方猶如聞到肉味的狼,二話不說撲了上來,一邊撲一邊大吼:
「叛軍在此,漢使有性命之危!」
「絕不能讓漢人受傷!還不快來救援?!」
三王子的隊伍路過,很快加入了亂鬥,直至天蒙蒙亮,刀劍入肉的鏗鏘聲,慘叫聲,才慢慢消失不見。
整個王宮安靜了下來。
鮮血濃郁,逐漸匯成一條紅色的溪流,流進地勢較低的小院裡,大漢使團居住的地方,忽然響起幾聲竊竊私語。
「國璽還回去了吧?」
「還了。」
「那傳位詔書……」
「在蒯正使手上。原本是郅副使保管的,郅副使說今天將有燕軍走水路入境,他得前往交涉,蒯先生不得已,只好接了過來。」
「??燕軍?!什麼時候的事?」
「不知道啊。蒯正使也是與你一樣的神情。」
「……你困了嗎?」
「困了,一夜沒睡呢。」
「我也睡一會兒。我爹塞我進來的時候,沒告訴我出使的差事居然這麼刺激……」
第199章
長安城, 觀星樓。
這是太史令占卜的地方,也是陰陽學說爆火以來,奉常衙署與陰陽學派聯合修建的一座高台, 足足有二十一層, 取「三」「七」相乘之意。當今天子十四歲那年年末, 曾率百官登上頂層眺遠, 消息一出, 觀星樓登時成了民間傳聞的打卡聖地, 只不過門檻太高, 擠不進來而已。
「君侯,大吉啊!」太史令捧著龜甲, 興沖沖地與呂釋之交談, 「吾帶領弟子測算了兩遍, 不會錯的,明顯是大吉之相。」
大吉?呂釋之愣了。
他小兒子血流成河的場面, 還時不時在腦海中回放,難不成夢都是反的?
回過神來便是大喜, 他接連說了三個好, 這錢沒白花!
太史令與他寒暄幾句, 便看著他走遠, 如今在太學掛職的建成侯實在是大忙人, 既要負責軍隊的事,還要總結乾貨教導學生。
太史令的小弟子在一旁侍奉,等建成侯的身影消失不見了才問:「老師, 縱觀龜甲裂開的紋路,明明是大凶之兆,怎麼最後的幾道紋, 就硬生生把凶扭轉成大吉了呢?」
「孩子,占卜是天意,不是你我能夠探尋的。」
事實上太史令也解釋不了,轉凶成吉和化危為安一樣,簡直是奇事!
不過只要結果是好的,就足夠了。畢竟讓頂尖徹侯掏錢也不容易,這年頭,混飯難呀,君不見他都混進陰陽學派和魁首稱兄道弟了麼?
太史令摸了摸雪白的長須,閒適地捧著龜甲上樓,另一邊,朝鮮王宮都要亂成一鍋粥了。
說亂成一鍋粥也不合適,準確而言,是天崩地裂,直接把七十出頭的國相氣暈了。
國相和國主一樣腿腳不便,不過不是摔跤所致,而是年紀衰老的通病,像接待漢使的宴席,國相只出席了一會,很快就回府歇息去了。他在國內是罕見的王黨,哪個王子都不支持,哪知睡了一覺,朝鮮直接變了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5_b/bjZ9J.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