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向榮聽得挑了挑眉,心想他是不是還缺掃地洗衣服打掃衛生的啊,可尋思片刻,還是把話咽回去了,只問,「那你想吃什麼,一會兒路上遇到超市我買點。」
「你那有什麼?」周少川看著他問。
「??!」向榮不由愣住了,趕緊追著確認,「你意思是說,去我那,然後我給你做晚飯?」
周少川沒回答,右轉兩步,走到了一輛黑車前,拉開了車門。
「才明白過來啊,」他站在那,掀著眼皮瞟了向榮一眼,「怎麼?你那不能去,還是有什麼不方便讓我見到的人?」
向榮看著他,有那麼一瞬間,他恍惚覺得從前的周少川又回來了,撇開了那些鎮定自若的寬宏大量,依然於冷峭中帶著幾分尖銳,一點點不討嫌的刻薄,而每次見面,都需要先由他來暖場,等暖過之後,斯人才會展現出一種別樣的熱情和溫度。
向榮低頭笑了下,再抬首,他也拉開了車門:「沒有,十分榮幸為您效勞,走吧。」
第62章 過坎
從擁堵的CBD到五環邊上的向榮家,長路漫漫,坐在周少川車裡,兩個人一時無話,各有所思,也各自都感覺到了一陣熟悉的陌生感。
類似多年以前,一個開車,另一個坐在副駕駛,有時你問我答滔滔不絕,有時則安靜地各干各的,偶爾相視,一笑,一切都盡在不言中。
可惜此時非彼時,缺少了那份盡在不言中的默契,流淌在彼此間的沉默難免透出了一絲隔閡。
多年來人事悠悠,並不是一句「隨傳隨到」就能輕易消弭掉的。
好在導航偶有不靠譜的時候,指錯了兩條路,向榮回過神,連忙親自糾錯,周少川聽從指揮七兜八繞,終於在有商有量中,緩解了一點不可言說的尷尬。
一路之上,向榮也沒提出要去買菜,周少川猜測他家裡應該物資齊備,證明平時還是開火做飯的,懷著好奇,他走進向榮的家,很快發現,如果不是落地窗旁擺了一溜兒大大小小的綠植,這間充斥著後工業冰冷感的屋子裡,簡直乾淨整潔得不像有人在住。
「隨便坐,我先去燜點米飯。」向榮說著,倒了杯檸檬水遞給周少川。
新式樓盤大都分中、西廚,向榮這間屋子也不例外,所謂的中西廚只隔了一道平時從來不關的門,開發商附贈的雙開門冰箱就夾在兩間廚房之間,向榮遵循待客之道,琢磨著怎麼也得搞他個四菜一湯,因此時不常要走到冰箱前拿東西,周少川人坐在客廳,閒閒翻著設計類的雜誌,餘光卻一直追尋著今晚的大廚。
向大廚在路上就思考了要做什麼,他冰箱裡存貨有限,全是照著三天的量可丁可卯買的,見冷凍層還有條牛尾,便想做個牛尾湯,不想那玩意凍得瓷瓷實實,恨不得能當兇器直接砸死人,他於是又手忙腳亂地想找一口鋁鍋來化凍。
向榮這些年廚藝雖沒退步,但已鮮少招呼客人,業務不免有些生疏,剛搬進來那會兒,王韌他們曾要求給他暖房溫鍋,因為犯懶,他直接叫了份外賣火鍋,打發幾個人吃完,垃圾一收,順手讓他們拿走扔掉,不光省事,而且省心。
周少川坐在客廳聽了一會兒,感覺大廚今天似乎有些手忙腳亂,放下雜誌,他走到了廚房門口。
向榮還是依照老習慣,把要做的菜洗好、切好放在盤子裡,今天太倉促,水池子裡還泡著一顆洋蔥,幾把韭菜。周少川見狀,在西廚這邊的水池洗了一遍手,挽起袖子,走過去把韭菜、洋蔥洗好撈出來,放在案板上開始切段。
刀工算不上細膩,但十分標準,一蹴而就,兩盤菜很快就全切好了。
「還有什麼要準備的?」
周少川環顧四周,見一隻盤子裡裝有扇貝,知道是要搭配韭菜炒的,再看看那三個灶眼,感覺足夠兩個人同時炒兩盤菜了。
正想另找一口鍋,一旁看得有些驚訝的大廚已反應過來,一臉不可思議地問:「你什麼時候學會切菜的?」
從前,周少川鬧過一陣學廚,不屑於弄家常菜,一上來就要搞那種能開宴席的硬菜,做出來的味道倒也過得去,就只刀功教人不敢恭維,一個西紅柿切得汁水淋漓,沒點正常形態,賣相煞是堪憂,做過兩次之後,他新鮮勁兒就過去了,依舊還是把廚房交還給了向榮。
如今再看他切得遊刃有餘,向榮不禁有些難以置信,在家務勞動中向來奇懶無比的周大少,怎麼會突然有閒情逸緻,練就了這一手好刀功?
「慢慢練的,用點心就行。」周少川回身找了條圍裙,自己繫上了,「手工活能做,菜有什麼不會切,當時切不好,不過是因為有人能替我干,自己總覺得有的靠。」
當時有的靠,後來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周少川其實沒正經說實話,自向榮失蹤後,他在國內逗留了有一年多,因為沒在北京呆,自然也沒機會做飯。後來回到法國,家裡中、西廚子都有,交際應酬也多,更用不著他親自煮飯燒菜了。
之所以能學會全套廚房裡的事,不過是因為他太懷念某種家常味道,懷念某個人在廚房裡條理分明、動作利落的切菜、炒菜風格,然而懷念太過飄渺,抓不到也摸不著,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他仿照那人當年的步驟,漸漸學會了他曾經不屑於學的那些家常菜——彼時看多了,所有步驟都記在腦子裡,連放調料的順序和比重,也都依樣葫蘆地拷貝了全套。
「你那有什麼?」周少川看著他問。
「??!」向榮不由愣住了,趕緊追著確認,「你意思是說,去我那,然後我給你做晚飯?」
周少川沒回答,右轉兩步,走到了一輛黑車前,拉開了車門。
「才明白過來啊,」他站在那,掀著眼皮瞟了向榮一眼,「怎麼?你那不能去,還是有什麼不方便讓我見到的人?」
向榮看著他,有那麼一瞬間,他恍惚覺得從前的周少川又回來了,撇開了那些鎮定自若的寬宏大量,依然於冷峭中帶著幾分尖銳,一點點不討嫌的刻薄,而每次見面,都需要先由他來暖場,等暖過之後,斯人才會展現出一種別樣的熱情和溫度。
向榮低頭笑了下,再抬首,他也拉開了車門:「沒有,十分榮幸為您效勞,走吧。」
第62章 過坎
從擁堵的CBD到五環邊上的向榮家,長路漫漫,坐在周少川車裡,兩個人一時無話,各有所思,也各自都感覺到了一陣熟悉的陌生感。
類似多年以前,一個開車,另一個坐在副駕駛,有時你問我答滔滔不絕,有時則安靜地各干各的,偶爾相視,一笑,一切都盡在不言中。
可惜此時非彼時,缺少了那份盡在不言中的默契,流淌在彼此間的沉默難免透出了一絲隔閡。
多年來人事悠悠,並不是一句「隨傳隨到」就能輕易消弭掉的。
好在導航偶有不靠譜的時候,指錯了兩條路,向榮回過神,連忙親自糾錯,周少川聽從指揮七兜八繞,終於在有商有量中,緩解了一點不可言說的尷尬。
一路之上,向榮也沒提出要去買菜,周少川猜測他家裡應該物資齊備,證明平時還是開火做飯的,懷著好奇,他走進向榮的家,很快發現,如果不是落地窗旁擺了一溜兒大大小小的綠植,這間充斥著後工業冰冷感的屋子裡,簡直乾淨整潔得不像有人在住。
「隨便坐,我先去燜點米飯。」向榮說著,倒了杯檸檬水遞給周少川。
新式樓盤大都分中、西廚,向榮這間屋子也不例外,所謂的中西廚只隔了一道平時從來不關的門,開發商附贈的雙開門冰箱就夾在兩間廚房之間,向榮遵循待客之道,琢磨著怎麼也得搞他個四菜一湯,因此時不常要走到冰箱前拿東西,周少川人坐在客廳,閒閒翻著設計類的雜誌,餘光卻一直追尋著今晚的大廚。
向大廚在路上就思考了要做什麼,他冰箱裡存貨有限,全是照著三天的量可丁可卯買的,見冷凍層還有條牛尾,便想做個牛尾湯,不想那玩意凍得瓷瓷實實,恨不得能當兇器直接砸死人,他於是又手忙腳亂地想找一口鋁鍋來化凍。
向榮這些年廚藝雖沒退步,但已鮮少招呼客人,業務不免有些生疏,剛搬進來那會兒,王韌他們曾要求給他暖房溫鍋,因為犯懶,他直接叫了份外賣火鍋,打發幾個人吃完,垃圾一收,順手讓他們拿走扔掉,不光省事,而且省心。
周少川坐在客廳聽了一會兒,感覺大廚今天似乎有些手忙腳亂,放下雜誌,他走到了廚房門口。
向榮還是依照老習慣,把要做的菜洗好、切好放在盤子裡,今天太倉促,水池子裡還泡著一顆洋蔥,幾把韭菜。周少川見狀,在西廚這邊的水池洗了一遍手,挽起袖子,走過去把韭菜、洋蔥洗好撈出來,放在案板上開始切段。
刀工算不上細膩,但十分標準,一蹴而就,兩盤菜很快就全切好了。
「還有什麼要準備的?」
周少川環顧四周,見一隻盤子裡裝有扇貝,知道是要搭配韭菜炒的,再看看那三個灶眼,感覺足夠兩個人同時炒兩盤菜了。
正想另找一口鍋,一旁看得有些驚訝的大廚已反應過來,一臉不可思議地問:「你什麼時候學會切菜的?」
從前,周少川鬧過一陣學廚,不屑於弄家常菜,一上來就要搞那種能開宴席的硬菜,做出來的味道倒也過得去,就只刀功教人不敢恭維,一個西紅柿切得汁水淋漓,沒點正常形態,賣相煞是堪憂,做過兩次之後,他新鮮勁兒就過去了,依舊還是把廚房交還給了向榮。
如今再看他切得遊刃有餘,向榮不禁有些難以置信,在家務勞動中向來奇懶無比的周大少,怎麼會突然有閒情逸緻,練就了這一手好刀功?
「慢慢練的,用點心就行。」周少川回身找了條圍裙,自己繫上了,「手工活能做,菜有什麼不會切,當時切不好,不過是因為有人能替我干,自己總覺得有的靠。」
當時有的靠,後來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周少川其實沒正經說實話,自向榮失蹤後,他在國內逗留了有一年多,因為沒在北京呆,自然也沒機會做飯。後來回到法國,家裡中、西廚子都有,交際應酬也多,更用不著他親自煮飯燒菜了。
之所以能學會全套廚房裡的事,不過是因為他太懷念某種家常味道,懷念某個人在廚房裡條理分明、動作利落的切菜、炒菜風格,然而懷念太過飄渺,抓不到也摸不著,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他仿照那人當年的步驟,漸漸學會了他曾經不屑於學的那些家常菜——彼時看多了,所有步驟都記在腦子裡,連放調料的順序和比重,也都依樣葫蘆地拷貝了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