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對!對!就是那天,還得是你記得清楚。」穀子哥笑了,朝我又彈了個舌。
「那他呢?他喜歡幹什麼?」裴青山指了指我。
「喏,你瞧見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奇怪的事情做,不言呢?他最奇怪,愛繞著那些白樺樹,愛拾那些落下來的葉子,愛看我們每一個人在幹什麼。要不然他怎麼記得我和菲菲什麼時候是最後一次見面的呢?我總覺得,他跟個記錄員似的,把所有的東西都寫在了那葉子裡記到樹上。」
我一聽就樂了:「嘿,你要是上學的時候來這麼兩句寫進作文里,語文老師至於天天逮著你罵麼?」
「那能一樣麼?對著你這叫有感而發!」語文老師要是能聽見穀子哥又蹦出來的成語運用肯定得給他貼一朵大大的紅花。
只是裴青山在默不作聲地盯著我看,看得我都不自在起來。
「打發打發時間而已。」我學著穀子哥的動作也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
「你得記住爺爺說的話,我也一樣。」裴青山用他的手代替了我的手。
我舉手投降,說:「好吧,好吧。饒了我吧。」
「喂!麼兒,給你裝點辣醬進去要不要得?」谷姨突然出聲問自己的兒子。
她把那個蛇皮袋子反反覆覆地打開又合上,所有的物品只一件一件地裝著,又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確認。
「不裝了不裝了!太重啦!醃蘿蔔,酸豇豆,被你裝了這麼多東西怎麼還裝得下。」穀子哥想也不想地回答。
「那怎麼得行,到了那邊兒你想吃都吃不到……」谷姨只絮絮叨叨地說完全不理會穀子哥的話,而媽媽又總能找條縫把自己想給兒子帶的東西塞進去。
「媽,你裝得夠多的啦。」穀子放下碗筷,三兩步小跑過去蹲著,把已經合上的拉鏈兒拉開,掏了幾樣重複的東西出來。
「你再這麼掏可把媽媽的心都給掏出來啦!」谷姨笑罵了一句,穀子聽完只一愣,又默不作聲地把東西放了回去。
「知道你倆要帶終霜過去,你提著這些行李就行,大小伙子怕什麼累。讓雨兒抱著小霜,一路上還好照顧她。」谷姨轉頭又盯著小雨姐囑咐著:「抱著哄她睡覺的時候記得拿手輕輕拖在她後腦勺上,搖一搖,穀子小時候我就這麼哄他睡,小霜我也這麼哄,睡得快。餵奶的時候你自己感覺著她吸奶的力氣和時間,一次餵個六七分飽她不鬧了就行,吃得太飽就容易吐奶。你倆要是帶孩子沒經驗呢,就打給村口小賣鋪,人家喊了我來我就給你們打過去,帶孩子這一毛兩毛的話費可不要省。」
谷姨一頓,眉關微鎖好像在思考著漏掉的話,我們都安安靜靜地等著她,就連掛在牆上的時鐘都把自己的針腳放慢,等著一位母親想起自己的叮囑。
「嘿,你們瞧我這腦子,老了老了,就是想不起來還想說什麼。」谷姨最後還是無奈地聳了聳肩膀,自嘲地一笑,只是裴青山突然起身走過去替穀子哥抱住了她。
穀子背過身去,任誰都看不見他臉上的表情。
「買張臥鋪票,別省錢,那麼遠的路你倆受得住小娃娃可遭不起。」谷姨在裴青山的衣領那兒收拾好情緒,又笑著抬起頭,衝著兒子的背身說著。
「我知道,我知道。您別操心了。」穀子哥狠狠攥著拳,終於卸了力氣,有勇氣到裴青山暫代他的位置上。
裴青山拍了拍谷姨的背,等他回來我往那兒領口一摸的時候,才發現早就濕了一小片兒。
之後小雨姐被谷姨拉著走進臥室里,大概是一位母親要對另一個母親傳教箴言,或許也是一種傳承。這當然是母親們自帶的天賦。
就剩我們三個無關緊要的男人走到小院兒里。
「雷谷,我得跟你說件事。」裴青山拍了拍穀子的肩膀,連聲音都沉,稍顯嚴肅。
「你說,青山哥。」
我無端覺得,屋子裡是女人們的,而屋子外則是屬於男人們的。裴青山好像又一次在填充著另一個缺失的位置。說長兄如父,大概就是這樣。再探究我對他莫名的依戀,可能都源於我對另一份愛的渴望。
「走之前多抱抱她吧。」裴青山鼓勵著。「你也想對不對?不要羞於掩藏情緒,愛就要說愛。」或許這才是真正成熟的男人。
「我們也在這兒搭一個吧。」我看向兩個人。
「什麼?」穀子哥問。
裴青山已經先我一步動了起來,尋來了一模一樣的藤條,讓穀子哥自己把它編成一個模樣。同樣的小藤籃,就這麼被結結實實地扎在院兒里。
時間也太晚,我和裴青山當然知道這夜得屬於他們一家人,可能有很多的悄悄話得並肩坐在一起,這麼搖著晃著才能說出來。我倆互相使了個眼色,輕輕走出去把院門帶上,讓身後的皎潔月光鋪滿我們離開的位置。
「我想再跟你聊點兒別的。」裴青山說。
「什麼?」
「或許關於愛,或者別的什麼。」
在那樣一場幼時的遊戲過後,所有人終將告別幼稚的自己。第二天,小谷哥到底還是和小雨姐一起走了,還有那個小娃娃——終霜。一家三口提著大袋子,要奔向他們的好日子。我和裴青山在車站送了他們最後一程。
「不言!青山!再見了啊!以後你們到廣東記得來找我們玩!」穀子哥笑咧咧地朝我們揮手。
「去吧,一路順風。那時候你肯定開上你的小汽車了。」我也同他揮手。
谷姨沒來,而穀子哥一步三回頭,最後才在售票員的催促聲中上了車。
我眼瞅著那輛小小的鐵皮車子滾斷了晚下的夕陽慢慢消失在遠處被山攬下的一蔭紅霞里。
「裴青山,我真的很希望,我會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人了。」想起嬌嬌,想起那些散學在和河畔互相追逐著腳步的小人兒,我只是想知道那條寬敞的柏油路什麼時候能修到每一戶的家門前。
他也沒作聲,只默默領著我往回走,還家去。
回去的時候花奶奶正坐在院兒口,給路邊的野花餵水。她對我倆說:「常去看看你谷姨吧,她一個人還不習慣。」
而谷姨和我一樣的姿勢,倚在那個藤籃里,搖啊,搖啊,看著好天氣,又笑著對我倆說:「哪有什麼不習慣的,等著等著,不也就習慣了?」
等什麼呢?
在夏天裡,等一場漫天大雪,等一陣爆竹聲聲,等下一次的輪迴,等一個遠方的歸人。
# 當我們談論愛與死亡
第14章
嘿,你終於來了,我也等你很久了。當你終於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地很想放下腳步,像老友重逢那樣抽個時間坐下來,慢慢和你再聊聊那些我們曾談論過的話題。
而為了偷偷藏起我所謂的「感覺」,不讓它過於直白地宣洩出來,我拿四首歌當了被子蓋在這本書上面。在這裡,重逢的一刻,重逢的每一個瞬間,可能一切的感覺就像陳奕迅在《好久不見》里唱的那樣。如果此刻你有時間,也願意,不妨聽一聽它。這也是第一首我想讓你聽的歌,放在這裡。
這本書本來定下的只有三卷,可我又私心多加了一卷,這新添的一卷我一直沒能想出來一個讓我滿意的名字。而在開口講述那些故事之前,我總得把它想出來吧!該是什麼?我想了很久,直到在我看了梁靜茹的演唱會之後,我才有了主意。
「當我們談論愛情。」
在這兩年,我總循環播放著兩位女歌手的歌。一位是梁靜茹,另一位是王心凌。別的評論我也不太管,除了詞曲本身之外,我只是欣賞著她們歷經那些愛給與的磨練之後,仍然能溫柔地對抗歲月的姿態。儘管她們都因這種磨練,曾在人生的不同時刻淚流滿面。
可流淚過後的笑容,恰如此刻正午十二點落滿我窗外的陽光,多麼生機!
那些經久不衰的,永垂不朽的,我們談及,他卻否定,我只能拼了命地想找一些例子出來。可惜當時經歷的太少,又或者說,我正沉浸在自己的喜悅、幸福之中,實在是無從辯駁他說的話。或許幸福太滿,免不了外溢些悲傷出來———哦,原來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經久不衰的。
一個好玩的話題是,我們之外的是宇宙,那麼宇宙之外又是什麼?現有的科學理論大都把宇宙的誕生歸因於千萬億年前的一場從奇點產生的大爆炸,所有的物質從那刻起都在「永恆」運動,也不斷加速脫離著原本的坐標系。於是我幻想出了一個滿是黑洞的宇宙,我牽著他,與他共享這連時間概念都消失的恐懼。
你會看見我給永恆兩個字加了引號,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運動以人的時間丈量當然沒有終結。可終有一日,連宇宙都因絕對零度而停滯,如果另一個人在場,會不會面對的就是永恆的孤寂?
這樣的疑問我當然問過他。我們是什麼?我們從何而來?宇宙之外是什麼?如果那場爆炸誕生了我們,那被定義為奇點的初始又從何而來?如果真像牛頓那樣在理性的信仰崩塌之後,選擇追逐神的腳步,那麼我問裴青山,神,又從何而來?
「那他呢?他喜歡幹什麼?」裴青山指了指我。
「喏,你瞧見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奇怪的事情做,不言呢?他最奇怪,愛繞著那些白樺樹,愛拾那些落下來的葉子,愛看我們每一個人在幹什麼。要不然他怎麼記得我和菲菲什麼時候是最後一次見面的呢?我總覺得,他跟個記錄員似的,把所有的東西都寫在了那葉子裡記到樹上。」
我一聽就樂了:「嘿,你要是上學的時候來這麼兩句寫進作文里,語文老師至於天天逮著你罵麼?」
「那能一樣麼?對著你這叫有感而發!」語文老師要是能聽見穀子哥又蹦出來的成語運用肯定得給他貼一朵大大的紅花。
只是裴青山在默不作聲地盯著我看,看得我都不自在起來。
「打發打發時間而已。」我學著穀子哥的動作也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
「你得記住爺爺說的話,我也一樣。」裴青山用他的手代替了我的手。
我舉手投降,說:「好吧,好吧。饒了我吧。」
「喂!麼兒,給你裝點辣醬進去要不要得?」谷姨突然出聲問自己的兒子。
她把那個蛇皮袋子反反覆覆地打開又合上,所有的物品只一件一件地裝著,又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確認。
「不裝了不裝了!太重啦!醃蘿蔔,酸豇豆,被你裝了這麼多東西怎麼還裝得下。」穀子哥想也不想地回答。
「那怎麼得行,到了那邊兒你想吃都吃不到……」谷姨只絮絮叨叨地說完全不理會穀子哥的話,而媽媽又總能找條縫把自己想給兒子帶的東西塞進去。
「媽,你裝得夠多的啦。」穀子放下碗筷,三兩步小跑過去蹲著,把已經合上的拉鏈兒拉開,掏了幾樣重複的東西出來。
「你再這麼掏可把媽媽的心都給掏出來啦!」谷姨笑罵了一句,穀子聽完只一愣,又默不作聲地把東西放了回去。
「知道你倆要帶終霜過去,你提著這些行李就行,大小伙子怕什麼累。讓雨兒抱著小霜,一路上還好照顧她。」谷姨轉頭又盯著小雨姐囑咐著:「抱著哄她睡覺的時候記得拿手輕輕拖在她後腦勺上,搖一搖,穀子小時候我就這麼哄他睡,小霜我也這麼哄,睡得快。餵奶的時候你自己感覺著她吸奶的力氣和時間,一次餵個六七分飽她不鬧了就行,吃得太飽就容易吐奶。你倆要是帶孩子沒經驗呢,就打給村口小賣鋪,人家喊了我來我就給你們打過去,帶孩子這一毛兩毛的話費可不要省。」
谷姨一頓,眉關微鎖好像在思考著漏掉的話,我們都安安靜靜地等著她,就連掛在牆上的時鐘都把自己的針腳放慢,等著一位母親想起自己的叮囑。
「嘿,你們瞧我這腦子,老了老了,就是想不起來還想說什麼。」谷姨最後還是無奈地聳了聳肩膀,自嘲地一笑,只是裴青山突然起身走過去替穀子哥抱住了她。
穀子背過身去,任誰都看不見他臉上的表情。
「買張臥鋪票,別省錢,那麼遠的路你倆受得住小娃娃可遭不起。」谷姨在裴青山的衣領那兒收拾好情緒,又笑著抬起頭,衝著兒子的背身說著。
「我知道,我知道。您別操心了。」穀子哥狠狠攥著拳,終於卸了力氣,有勇氣到裴青山暫代他的位置上。
裴青山拍了拍谷姨的背,等他回來我往那兒領口一摸的時候,才發現早就濕了一小片兒。
之後小雨姐被谷姨拉著走進臥室里,大概是一位母親要對另一個母親傳教箴言,或許也是一種傳承。這當然是母親們自帶的天賦。
就剩我們三個無關緊要的男人走到小院兒里。
「雷谷,我得跟你說件事。」裴青山拍了拍穀子的肩膀,連聲音都沉,稍顯嚴肅。
「你說,青山哥。」
我無端覺得,屋子裡是女人們的,而屋子外則是屬於男人們的。裴青山好像又一次在填充著另一個缺失的位置。說長兄如父,大概就是這樣。再探究我對他莫名的依戀,可能都源於我對另一份愛的渴望。
「走之前多抱抱她吧。」裴青山鼓勵著。「你也想對不對?不要羞於掩藏情緒,愛就要說愛。」或許這才是真正成熟的男人。
「我們也在這兒搭一個吧。」我看向兩個人。
「什麼?」穀子哥問。
裴青山已經先我一步動了起來,尋來了一模一樣的藤條,讓穀子哥自己把它編成一個模樣。同樣的小藤籃,就這麼被結結實實地扎在院兒里。
時間也太晚,我和裴青山當然知道這夜得屬於他們一家人,可能有很多的悄悄話得並肩坐在一起,這麼搖著晃著才能說出來。我倆互相使了個眼色,輕輕走出去把院門帶上,讓身後的皎潔月光鋪滿我們離開的位置。
「我想再跟你聊點兒別的。」裴青山說。
「什麼?」
「或許關於愛,或者別的什麼。」
在那樣一場幼時的遊戲過後,所有人終將告別幼稚的自己。第二天,小谷哥到底還是和小雨姐一起走了,還有那個小娃娃——終霜。一家三口提著大袋子,要奔向他們的好日子。我和裴青山在車站送了他們最後一程。
「不言!青山!再見了啊!以後你們到廣東記得來找我們玩!」穀子哥笑咧咧地朝我們揮手。
「去吧,一路順風。那時候你肯定開上你的小汽車了。」我也同他揮手。
谷姨沒來,而穀子哥一步三回頭,最後才在售票員的催促聲中上了車。
我眼瞅著那輛小小的鐵皮車子滾斷了晚下的夕陽慢慢消失在遠處被山攬下的一蔭紅霞里。
「裴青山,我真的很希望,我會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人了。」想起嬌嬌,想起那些散學在和河畔互相追逐著腳步的小人兒,我只是想知道那條寬敞的柏油路什麼時候能修到每一戶的家門前。
他也沒作聲,只默默領著我往回走,還家去。
回去的時候花奶奶正坐在院兒口,給路邊的野花餵水。她對我倆說:「常去看看你谷姨吧,她一個人還不習慣。」
而谷姨和我一樣的姿勢,倚在那個藤籃里,搖啊,搖啊,看著好天氣,又笑著對我倆說:「哪有什麼不習慣的,等著等著,不也就習慣了?」
等什麼呢?
在夏天裡,等一場漫天大雪,等一陣爆竹聲聲,等下一次的輪迴,等一個遠方的歸人。
# 當我們談論愛與死亡
第14章
嘿,你終於來了,我也等你很久了。當你終於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地很想放下腳步,像老友重逢那樣抽個時間坐下來,慢慢和你再聊聊那些我們曾談論過的話題。
而為了偷偷藏起我所謂的「感覺」,不讓它過於直白地宣洩出來,我拿四首歌當了被子蓋在這本書上面。在這裡,重逢的一刻,重逢的每一個瞬間,可能一切的感覺就像陳奕迅在《好久不見》里唱的那樣。如果此刻你有時間,也願意,不妨聽一聽它。這也是第一首我想讓你聽的歌,放在這裡。
這本書本來定下的只有三卷,可我又私心多加了一卷,這新添的一卷我一直沒能想出來一個讓我滿意的名字。而在開口講述那些故事之前,我總得把它想出來吧!該是什麼?我想了很久,直到在我看了梁靜茹的演唱會之後,我才有了主意。
「當我們談論愛情。」
在這兩年,我總循環播放著兩位女歌手的歌。一位是梁靜茹,另一位是王心凌。別的評論我也不太管,除了詞曲本身之外,我只是欣賞著她們歷經那些愛給與的磨練之後,仍然能溫柔地對抗歲月的姿態。儘管她們都因這種磨練,曾在人生的不同時刻淚流滿面。
可流淚過後的笑容,恰如此刻正午十二點落滿我窗外的陽光,多麼生機!
那些經久不衰的,永垂不朽的,我們談及,他卻否定,我只能拼了命地想找一些例子出來。可惜當時經歷的太少,又或者說,我正沉浸在自己的喜悅、幸福之中,實在是無從辯駁他說的話。或許幸福太滿,免不了外溢些悲傷出來———哦,原來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經久不衰的。
一個好玩的話題是,我們之外的是宇宙,那麼宇宙之外又是什麼?現有的科學理論大都把宇宙的誕生歸因於千萬億年前的一場從奇點產生的大爆炸,所有的物質從那刻起都在「永恆」運動,也不斷加速脫離著原本的坐標系。於是我幻想出了一個滿是黑洞的宇宙,我牽著他,與他共享這連時間概念都消失的恐懼。
你會看見我給永恆兩個字加了引號,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運動以人的時間丈量當然沒有終結。可終有一日,連宇宙都因絕對零度而停滯,如果另一個人在場,會不會面對的就是永恆的孤寂?
這樣的疑問我當然問過他。我們是什麼?我們從何而來?宇宙之外是什麼?如果那場爆炸誕生了我們,那被定義為奇點的初始又從何而來?如果真像牛頓那樣在理性的信仰崩塌之後,選擇追逐神的腳步,那麼我問裴青山,神,又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