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這麼高,要怎麼摘?」
明熙只能望杏興嘆。
卻見蕭元徹道,「看朕的。」
說著便開始挽衣袖撩袍角。
高壽察覺他要做什麼,嚇得連忙勸道,「陛下,使不得。不如還是叫奴才們去搬梯子來吧。」
然而蕭元徹只道,「摘幾個杏子而已,何須那麼麻煩?」
說著眼看外袍收拾好,便攀住樹幹,幾步就蹬了上去。
高壽幾個將心提到了嗓子眼,想說叫他小心,又怕令他分神,只能手忙腳亂的去找木梯,以備不時之需。
就在眾人忙碌之際,明熙抬眼望著樹
上蕭元徹的身影,忽然不由又恍惚起來——
似乎曾有個少年郎,也如此為她登上過高樹,卻不是為了摘杏子,而是……摘風箏。
對,是風箏。
記憶中的畫面愈發清晰起來。
那一年,南北兩國關係有所緩和,甚至還曾特意選在兩國交界處,南陽郡的一處草場上,舉辦了一次國君會晤。
她與哥哥隨父皇同行,作為自幼生活在建業宮中的可憐蟲,她從前甚少見到那樣廣闊的草場,那幾日滿是新鮮。
只是因著前一日,哥哥與她乘坐的羊車翻了,以至於哥哥的腿受了傷,不能再陪她,她於是自己出來放風箏。
原本放的好好的,哪知忽有一陣急風搗亂,將她的風箏掛在了樹上,她急的直哭,宮人們也急著想辦法,只可惜樹太高,抬了最高的梯子來,還是難以夠到那隻精美的燕子風箏。
正在這時,有一年長她幾歲的少年郎走了過來,手腳輕鬆的上到了枝頭,幫她將風箏摘了下來。
她破涕為笑,還拿了最愛吃的梅子蜜餞送給對方表示謝意。
而對方也大方的帶她騎自己的馬,叫她足足高興了一整天。
對,正是那日在鹿州馬場時,她腦中忽然出現的畫面。
當時,北周的宮人們都稱那個為她牽馬,告訴她別擔心的少年郎,為「二皇子」。
而當時北周的二皇子,不正是……此時在樹上的蕭元徹?
明熙陷入震驚之中——
原來……她與蕭元徹,早已經見過面?
……
「阿真,」
就在她呆愣之際,樹上忽然傳來了聲音,明熙回神看去,只見蕭元徹已經摘了一兜的杏子,在高高的樹杈上問她道,「這些可夠?」
「夠了。」
明熙忙點頭道,「陛下快下來吧,要小心些。」
那人便應好,先幾步下到矮些的樹杈上,而後又輕輕一躍,便到了地面上。
那姿態,竟與當年為她摘風箏時毫無兩樣。
真的是他。
還有,那時初到壽安宮時做的那個夢,原來也並不是夢。
那個在她與哥哥的羊車翻了之後,將她帶離馬蹄下的少年,原來也是他。
可她,竟然會忘了這件事……
此時見蕭元徹平安落地,高壽幾個總算將心放回了嗓子眼,趕緊上前接過他兜里的杏子。
蕭元徹卻留下一隻,仔細扒好了皮後,遞給明熙道,「才摘下來的,嘗嘗看甜不甜?」
明熙接過,試著咬了一口,立時眼睛一亮,「真的甜,竟然比那日的還要甜!」
蕭元徹笑道,「長在枝頭上的,日日得見陽光,自然要更甜些。」
語罷又從高壽那裡拿了一隻,還要給她剝皮。
明熙看在眼中,忙道,「臣妾吃這一隻就夠了,陛下自己也嘗嘗吧。」
哪曉得他道,「你方才飯吃得少,多吃幾個杏子也無妨。再說,朕對此物不服,一吃身上便會生疹。」
什麼?他對杏子不服?
明熙立時奇怪起來,「那那日陛下怎麼帶了杏子去給臣妾吃?不是說是宮人特意摘了送給您的嗎?」
呃……
蕭元徹頓了頓,卻見高壽在旁笑道,「那是陛下曉得娘娘愛吃,特意叫人摘了,專門拿去給娘娘的。」
這樣嗎?
明熙愣了愣,而後愈發不解起來,「那陛下怎麼又曉得臣妾不愛吃杏子皮?您那時分明說過,您自己也不愛吃的。」
這個麼……
原諒高壽也答不上來了,只能看向蕭元徹。
卻見蕭元徹道,「朕是覺得,杏子皮上有毛,吃起來定然粗糙,你必定也不喜歡吃,所以不若剝了皮給你為好。」
「原來如此。」
明熙這才點了點頭,卻依然皺著眉頭。
她還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
卻又一時想不出,只好暫且先把手裡的杏子吃完。
不得不說,這杏子是真甜!
正在此時,卻見身旁跟著的趙懷開口道,「眼看日頭越來越大,二位貴人當心受熱,不如還是先回去歇息吧。」
——咳,旁人不知道,趙懷可是知道的。
周帝之所以知曉公主吃杏子的習慣,還不是因為當年曾在建業時相伴的那段時光?
他們的公主天生嬌貴,且不說桃,杏,梨這類水果不肯吃皮,就連豆腐的外皮也從來不吃……
不過,公主殿下可聰明著呢,眼看再說下去,只怕周帝要圓不回來,他只能如此相助了。
話音落下,明熙也點頭道,「出來的時候是不短了,陛下還是先回去,勿要耽誤正事的好。臣妾看這杏子如此好吃,又是陛下親手摘的,不妨也回去洗好,給太后娘娘送些過去嘗嘗。」
——歸功於胡尚宮的提醒,又有此前的經驗,今日蕭元徹親自給她上樹摘杏子,落到旁人口中還不知要被說成什麼。
與其叫太后從別人那裡聽了後生氣,還不如她主動上前稟報的好。
正好也借花獻佛,討個歡心。
蕭元徹也頷首,「也罷,那就先回去吧。」
如此,一行人便往回走。
若是論起距離,乾明宮離此地還要近些,蕭元徹卻堅持把明熙及杏子先送回延福宮。
只是,未等走到地方,眾人的視線中卻出現了一人,遠遠的就向蕭元徹行起禮來。
「臣弟參見陛下。」
卻是那惠王蕭元任。
蕭元徹悠悠走到近前,道,「你怎麼在此?」
卻見蕭元任道,「臣弟重又寫了一份關於南下之事的卷宗,特交由皇兄過目。」
聞言,明熙不由暗自挑眉——
這幾日,蕭元任可著實被南下之事攪得不行。
前幾日被密信檢舉後,為表清白,他叫府里的長史連夜交了一份行程帳目,原打算應付過都察院了事,哪知卻又被查出幾處與總帳不符,情急之下只得又親自重寫。
要知道,他南下共花了近四個月的時間,每一日都需仔細交代,可不是件輕省的活計。
這不,其一張白臉上明眼可見的兩隻黑眼圈,足可以稱得上形容憔悴。
這當然並非那幾個外室的功勞,畢竟那些個外室,早已經被惠王妃給發賣了。
呵,這就是給她找不痛快的下場。
明熙心間冷笑幾聲,卻見蕭元徹道,「叫人拿去都察院吧,朕這幾日忙,暫且沒工夫看。」
就見蕭元任應了聲是,又對二人道,「今早才聽說封妃一事,還未恭喜皇兄,恭喜貴妃。」
明熙頷了頷下巴,以示還禮,蕭元徹也嗯了一聲道,「朕還有些事,你先退下吧。」
說著便牽著明熙,繼續往延福宮走。
蕭元任只得躬身行禮,待二人走遠,方站直身子,往宮門外走去,雙眼愈發陰沉起來——
他不會看錯,那女子做華服打扮後,跟建業的那副畫就更像了。
這個女子,一定有鬼。
……
待快步來到宮門外,上了自家馬車後,蕭元任立時與隨從低聲叮囑起來。
第35章 吃醋
一來一回的摘了兜杏子,算算時間,壽安宮裡的太后也該午睡起來了。
待回到延福宮後,明熙立時挑了一碟品相好的杏子清洗乾淨,親自提上去了壽安宮。
沒想到來的倒是巧,此時的壽安宮中,除過來給太后請安的玉容公主,淑太妃也在。
要知道,淑太妃雖是壽安宮的常客,但從前都是上午過來,這個時辰在此瞧見她,直叫人心間不免要多想。
明熙也不做耽擱,待向太后行過禮,便徑直道,「今晌午陛下在延福宮用過午膳,聽說御花園的杏子熟了,便親自去摘了些,特意叫臣妾給太后送來。」
話音才落,卻聽小公主蕭玉容笑道,「方才正聽淑太妃說起此事,貴妃就把杏子送來了,可真是快。」
就見淑太妃面上微微頓了頓,似有些尷尬。
明熙則是心間嗤笑,她果然沒有猜錯,這長舌婦來此定然沒什麼好事。
也幸虧她來得快,不然經這長舌婦一攪合,太后不知又要怎麼想了。話說回來,這淑太妃莫不是派了人跟蹤她與蕭元徹?怎的消息竟然這樣快!
「臣妾原是怕打擾太后娘娘歇晌,特地在延福宮裡將杏子清洗乾淨了才來,沒想到還是晚了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75.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明熙只能望杏興嘆。
卻見蕭元徹道,「看朕的。」
說著便開始挽衣袖撩袍角。
高壽察覺他要做什麼,嚇得連忙勸道,「陛下,使不得。不如還是叫奴才們去搬梯子來吧。」
然而蕭元徹只道,「摘幾個杏子而已,何須那麼麻煩?」
說著眼看外袍收拾好,便攀住樹幹,幾步就蹬了上去。
高壽幾個將心提到了嗓子眼,想說叫他小心,又怕令他分神,只能手忙腳亂的去找木梯,以備不時之需。
就在眾人忙碌之際,明熙抬眼望著樹
上蕭元徹的身影,忽然不由又恍惚起來——
似乎曾有個少年郎,也如此為她登上過高樹,卻不是為了摘杏子,而是……摘風箏。
對,是風箏。
記憶中的畫面愈發清晰起來。
那一年,南北兩國關係有所緩和,甚至還曾特意選在兩國交界處,南陽郡的一處草場上,舉辦了一次國君會晤。
她與哥哥隨父皇同行,作為自幼生活在建業宮中的可憐蟲,她從前甚少見到那樣廣闊的草場,那幾日滿是新鮮。
只是因著前一日,哥哥與她乘坐的羊車翻了,以至於哥哥的腿受了傷,不能再陪她,她於是自己出來放風箏。
原本放的好好的,哪知忽有一陣急風搗亂,將她的風箏掛在了樹上,她急的直哭,宮人們也急著想辦法,只可惜樹太高,抬了最高的梯子來,還是難以夠到那隻精美的燕子風箏。
正在這時,有一年長她幾歲的少年郎走了過來,手腳輕鬆的上到了枝頭,幫她將風箏摘了下來。
她破涕為笑,還拿了最愛吃的梅子蜜餞送給對方表示謝意。
而對方也大方的帶她騎自己的馬,叫她足足高興了一整天。
對,正是那日在鹿州馬場時,她腦中忽然出現的畫面。
當時,北周的宮人們都稱那個為她牽馬,告訴她別擔心的少年郎,為「二皇子」。
而當時北周的二皇子,不正是……此時在樹上的蕭元徹?
明熙陷入震驚之中——
原來……她與蕭元徹,早已經見過面?
……
「阿真,」
就在她呆愣之際,樹上忽然傳來了聲音,明熙回神看去,只見蕭元徹已經摘了一兜的杏子,在高高的樹杈上問她道,「這些可夠?」
「夠了。」
明熙忙點頭道,「陛下快下來吧,要小心些。」
那人便應好,先幾步下到矮些的樹杈上,而後又輕輕一躍,便到了地面上。
那姿態,竟與當年為她摘風箏時毫無兩樣。
真的是他。
還有,那時初到壽安宮時做的那個夢,原來也並不是夢。
那個在她與哥哥的羊車翻了之後,將她帶離馬蹄下的少年,原來也是他。
可她,竟然會忘了這件事……
此時見蕭元徹平安落地,高壽幾個總算將心放回了嗓子眼,趕緊上前接過他兜里的杏子。
蕭元徹卻留下一隻,仔細扒好了皮後,遞給明熙道,「才摘下來的,嘗嘗看甜不甜?」
明熙接過,試著咬了一口,立時眼睛一亮,「真的甜,竟然比那日的還要甜!」
蕭元徹笑道,「長在枝頭上的,日日得見陽光,自然要更甜些。」
語罷又從高壽那裡拿了一隻,還要給她剝皮。
明熙看在眼中,忙道,「臣妾吃這一隻就夠了,陛下自己也嘗嘗吧。」
哪曉得他道,「你方才飯吃得少,多吃幾個杏子也無妨。再說,朕對此物不服,一吃身上便會生疹。」
什麼?他對杏子不服?
明熙立時奇怪起來,「那那日陛下怎麼帶了杏子去給臣妾吃?不是說是宮人特意摘了送給您的嗎?」
呃……
蕭元徹頓了頓,卻見高壽在旁笑道,「那是陛下曉得娘娘愛吃,特意叫人摘了,專門拿去給娘娘的。」
這樣嗎?
明熙愣了愣,而後愈發不解起來,「那陛下怎麼又曉得臣妾不愛吃杏子皮?您那時分明說過,您自己也不愛吃的。」
這個麼……
原諒高壽也答不上來了,只能看向蕭元徹。
卻見蕭元徹道,「朕是覺得,杏子皮上有毛,吃起來定然粗糙,你必定也不喜歡吃,所以不若剝了皮給你為好。」
「原來如此。」
明熙這才點了點頭,卻依然皺著眉頭。
她還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
卻又一時想不出,只好暫且先把手裡的杏子吃完。
不得不說,這杏子是真甜!
正在此時,卻見身旁跟著的趙懷開口道,「眼看日頭越來越大,二位貴人當心受熱,不如還是先回去歇息吧。」
——咳,旁人不知道,趙懷可是知道的。
周帝之所以知曉公主吃杏子的習慣,還不是因為當年曾在建業時相伴的那段時光?
他們的公主天生嬌貴,且不說桃,杏,梨這類水果不肯吃皮,就連豆腐的外皮也從來不吃……
不過,公主殿下可聰明著呢,眼看再說下去,只怕周帝要圓不回來,他只能如此相助了。
話音落下,明熙也點頭道,「出來的時候是不短了,陛下還是先回去,勿要耽誤正事的好。臣妾看這杏子如此好吃,又是陛下親手摘的,不妨也回去洗好,給太后娘娘送些過去嘗嘗。」
——歸功於胡尚宮的提醒,又有此前的經驗,今日蕭元徹親自給她上樹摘杏子,落到旁人口中還不知要被說成什麼。
與其叫太后從別人那裡聽了後生氣,還不如她主動上前稟報的好。
正好也借花獻佛,討個歡心。
蕭元徹也頷首,「也罷,那就先回去吧。」
如此,一行人便往回走。
若是論起距離,乾明宮離此地還要近些,蕭元徹卻堅持把明熙及杏子先送回延福宮。
只是,未等走到地方,眾人的視線中卻出現了一人,遠遠的就向蕭元徹行起禮來。
「臣弟參見陛下。」
卻是那惠王蕭元任。
蕭元徹悠悠走到近前,道,「你怎麼在此?」
卻見蕭元任道,「臣弟重又寫了一份關於南下之事的卷宗,特交由皇兄過目。」
聞言,明熙不由暗自挑眉——
這幾日,蕭元任可著實被南下之事攪得不行。
前幾日被密信檢舉後,為表清白,他叫府里的長史連夜交了一份行程帳目,原打算應付過都察院了事,哪知卻又被查出幾處與總帳不符,情急之下只得又親自重寫。
要知道,他南下共花了近四個月的時間,每一日都需仔細交代,可不是件輕省的活計。
這不,其一張白臉上明眼可見的兩隻黑眼圈,足可以稱得上形容憔悴。
這當然並非那幾個外室的功勞,畢竟那些個外室,早已經被惠王妃給發賣了。
呵,這就是給她找不痛快的下場。
明熙心間冷笑幾聲,卻見蕭元徹道,「叫人拿去都察院吧,朕這幾日忙,暫且沒工夫看。」
就見蕭元任應了聲是,又對二人道,「今早才聽說封妃一事,還未恭喜皇兄,恭喜貴妃。」
明熙頷了頷下巴,以示還禮,蕭元徹也嗯了一聲道,「朕還有些事,你先退下吧。」
說著便牽著明熙,繼續往延福宮走。
蕭元任只得躬身行禮,待二人走遠,方站直身子,往宮門外走去,雙眼愈發陰沉起來——
他不會看錯,那女子做華服打扮後,跟建業的那副畫就更像了。
這個女子,一定有鬼。
……
待快步來到宮門外,上了自家馬車後,蕭元任立時與隨從低聲叮囑起來。
第35章 吃醋
一來一回的摘了兜杏子,算算時間,壽安宮裡的太后也該午睡起來了。
待回到延福宮後,明熙立時挑了一碟品相好的杏子清洗乾淨,親自提上去了壽安宮。
沒想到來的倒是巧,此時的壽安宮中,除過來給太后請安的玉容公主,淑太妃也在。
要知道,淑太妃雖是壽安宮的常客,但從前都是上午過來,這個時辰在此瞧見她,直叫人心間不免要多想。
明熙也不做耽擱,待向太后行過禮,便徑直道,「今晌午陛下在延福宮用過午膳,聽說御花園的杏子熟了,便親自去摘了些,特意叫臣妾給太后送來。」
話音才落,卻聽小公主蕭玉容笑道,「方才正聽淑太妃說起此事,貴妃就把杏子送來了,可真是快。」
就見淑太妃面上微微頓了頓,似有些尷尬。
明熙則是心間嗤笑,她果然沒有猜錯,這長舌婦來此定然沒什麼好事。
也幸虧她來得快,不然經這長舌婦一攪合,太后不知又要怎麼想了。話說回來,這淑太妃莫不是派了人跟蹤她與蕭元徹?怎的消息竟然這樣快!
「臣妾原是怕打擾太后娘娘歇晌,特地在延福宮裡將杏子清洗乾淨了才來,沒想到還是晚了些。」<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75.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